粤剧(传统戏剧)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 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粤剧形成于广东,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粤剧源自南戏,是以明清时期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为基础,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藉以扩阔观众层面,达到推广及保存粤剧的目的。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6 。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粤剧(传统戏剧)

历史溯源

历史起源

粤剧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四种观点: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著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

历史发展

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

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

清中叶时,粤剧传入雷南路地区,即高、雷、廉、琼等下四府,故又称“下四府”粤剧   。

清咸丰年间,粤剧传入广西。

清光绪年间,粤剧的名称出现。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改用广州方言   。

辛亥革命后,粤剧受文明戏、话剧的影响,20年代以后又受西方现代电影艺术的影响,从而引进了时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乐,除使用民族乐器演奏外,还使用了小提琴、电吉它、爵士鼓、小号等,并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粤语演唱   。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艺人积极挖掘优秀剧目、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

1953年,广州粤剧团成立。

1956年,周恩来给予粤剧“南国红豆”的称号。

1958年,广州地区9个粤剧大班合并成立了广东粤剧院。

1960年,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

文化特征

表演艺术

综述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基础表演

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

唱腔

粤剧为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结构体制主要为板腔体,兼有曲牌体。其声腔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专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习称“梆黄”。

大腔,原用于高腔剧目中,并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门”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众人相合,鼓锣间奏、不尚管弦,以及高亢、明丽的风格和特点。

昆腔,粤剧习称“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从昆曲中直接吸收过来的。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昆曲原本。昆牌子词格,多为长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数量不多。粤剧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词和锣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离了原来剧目而被单独使用。原有牌名遗失较多,常以唱词首句称呼或套用其他牌名代之。其常用调式有商调、角调、羽调,均为五声音阶;宫调式为七声音阶。

梆子,其唱腔特点是以梆击节,高亢激越。击节之梆,也称“柝古”,南方叫“木鱼”。早期以梆(即“木鱼”或称“卜鱼")、笛(唢呐、竹笛)、二弦伴奏,称为“梆笛组合”。打击乐器用“大锣鼓”,又称“高边锣鼓"。

歌谣,粤剧歌谣体唱腔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板眼”“芙蓉”等。

演唱

粤剧演唱分平喉(男腔真嗓发声)、子喉(女腔假嗓发音)、大喉(又称“霸腔"“左撇”,男腔真嗓发声,兼用假嗓)、玉带左(又称“平霸”,男腔真嗓发声)。生、丑用平喉,花旦用子喉,小武、武生、花脸用大喉,末、婆用平喉。“武戏文做”的小武、武生多用玉带左。平喉、子喉唱本腔(指各种板式、曲牌的基本曲调);大喉、玉带左往往将本腔翻高四至五度行腔。“问字拶腔”是粤剧主要润腔方法,行腔一要顺乎词意,二要讲究字声、语调,不求花哨,由此形成了粤曲的腔由字出、字随腔落,调式变化与节奏变换自然、顺畅之特点。

说白

粤剧说白的最初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直到民国早期,粤语才真正成为演出的基本语言。粤剧说白按照押韵与否可分为八种,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   。

武打

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粤剧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粤剧的表演特色。以实用性武技入戏,在其它地方剧种中较为少见。相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

行当

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等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粤剧化妆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排场艺术

排场是传统粤剧演出的主要艺术元素。它是传统粤剧舞台程式动作的有机组合。早期粤剧“提纲戏”没有完整规范的文字剧本,艺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场,方能应付当时粤剧的演出。传统粤剧表演排场大致可分两类:

〈1〉一般性的群体表演排场。〈2〉敷衍具体戏剧情节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场。粤剧排场有固定、规范的表演程式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点,有具体的内容指向,有能够被其它戏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义。当年的“提纲戏”往往就是由众多的排场连缀而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排场艺术不断地有所创造、发展和丰富,也有部份遭到了淘汰   。

舞台美术

化妆

粤剧习惯将演员的面部化妆称为“妆身”。它包括各表演行当的妆身,以及“开面”和面谱。早期粤剧戏班演员妆身相对较为简单,只用乌烟按自己眉眼勾画,双颊涂红粉,小武演员要表演火爆武戏场面时,则采用“不贴色”,运用气功,使脸面瞬间变红、变白、变青,以此表现人物情绪。20世纪20年代,粤剧学习京剧的化妆方法,为修饰演员的面型,生脚将勒人字形的水纱改勒圆形,旦脚贴片子;花面开面使用面布,在耳边加插双翅,一些较常使用的面谱,如“关公面”“包公面”等,改按京剧脸谱勾画。但在旦脚头饰方面,粤剧趋务时尚,为与当时的“胶片”戏服相配,使用了“正凤”“侧凤”“片子石”等头饰。因各地方剧种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现时化妆的总体样式已趋于大致相同。

戏服

粤剧早期的戏服并非如其它剧种一样以明代衣冠作为戏装,而是自成一格,男女角色的戏服样式均是广绣企领长袍,阔口、中袖,此种装扮与当时生活装束相近,在舞台表演时宽松自由、不受拘束。其后,粤剧戏班借鉴京剧的戏服和装扮,使戏服更好地成为表演程式和技艺的依托。例如由于引进了水袖,就必然带来舞动水袖的水袖功,腰扎“板带”,就要熟习踢板带的技巧,这样就将戏服和表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在引进京剧服装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粤剧的部分特色,如来自人和木偶同台的“阴阳班”中武场角色的戏装“鬼衣大带”等   。

20世纪30年代,粤剧戏班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流行单纯追求华丽的“珠筒”“胶片”戏服,有的甚至在戏服上装小灯泡,把几十斤重的金属片钉在袍甲之上,以招徕观众。然而这些束缚表演,违背艺术规律的举措不可能持久,后来逐渐被淘汰。

传统戏曲服装是类型化服装,依据演员的行当及角色类型而选用,向有“宁穿破莫穿错”的戏谚。部份演员凭个人的感觉和观众喜好而选用戏服,曾经出现“宝玉装”“情侣装”“木兰扣”等有个性色彩的戏服。随着戏曲舞台追求人物个性化的潮流,粤剧戏服也逐渐摆脱类型化的羁绊,向类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院团每创作新剧目均专设“服装设计”,专为具体剧目、具体角色、具体场次而设置特型戏服。这些大都以历史背景和戏剧内容为出发点,努力突出戏服的“个性”,丰富了粤剧戏服的样式和种类。从类型重复转向样式创造,是粤剧戏服在艺术观念和实践上的突破   。

粤剧戏服鲜明的特色在于其“广绣”工艺。它构图饱满、花纹繁褥、图案生动,装饰性强,色彩浓艳,色块对比强烈,与粤剧舞台所洋溢的热烈明快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相互协调。

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舞台用品

粤剧戏班把道具、盔头、须口、靴鞋、把子等舞台用具分放在特制的木箱内,概称“杂箱”。箱内物品,种类繁多。与其它剧种相较,部份名虽异,但物相同,如盔头类之福儒巾,京剧称文生巾;道具类之斗倌,京剧称喜神;粤剧的枱围椅褡,京剧称桌围椅帔;它们的样式和功能都完全一样。有些是名虽同,但物各异,如粤剧的水火棍,就取代了京剧的玉棍、盘龙棍、笞棍等几种不同样式的舞台演出所用木棍的功能作用。有部份是传统粤剧特有的,最能体现粤剧特色的物品,如须口类的五色须,靴鞋类的广东跷,道具类的“雷公翼”“日月牌”等。所有这些舞台用品,都是为了配合表演艺术而产生和存在的。当某项表演技艺退化了,在舞台消失了,其相应物品也随之被淘汰了。例如表演南派武技“打真军”所需要与之相配的“钢刀”“扎嘴”“插仔”等把子,就是其中一例。现时粤剧杂箱的所有舞台用品,无论是制作材料、样式、功能,都与京剧大致相同   。

表演场所

粤剧习惯将舞台布景的岗位和人员,统称为“画部”。早期粤剧多在农村搭戏棚演出,和其它剧种一样,都是以一桌两椅变化组合成象征性的舞台景物,尚无“布景”可言。20世纪初,粤剧进入城市,开始由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过渡,从而对粤剧舞台布景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个时候的布景,还只是一种单纯装饰性的画景和摆设。随着剧目内容和表演风格的变异,演出越来越需要舞台环境的配合,在当时志士班进行戏剧改良的推动和影响下,向话剧学习,装配写实性布景,动用大画、软画、硬景等不同搭配,组合成点示戏剧具体环境的不同场景,这种布景方法和风格,从此一直在沿用。20世纪30年代,在商业竞争的市场背景下,粤剧曾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城市的剧场演出中一度出现运用声、光、电和机械技术制作的“机关布景”。当中,有与剧情结合较好者,起到了烘托气氛,增强舞台表现力的作用,但更多出于标奇立异,招徕观众,成了背离戏曲艺术规律的景物堆砌。新中国成立后,粤剧的布景在粤剧界“净化舞台”的实践中得到了改进,并沿着民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剧场开始构建了天幕、底幕、大幕、二道幕、“弗拉”“鸡翼”等组成的镜框式舞台;还出现了民间图案装饰的台框装置;舞美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软幕布景;又借鉴吸收了线网贴布画技术和幻灯新技术,使粤剧舞台形成了远景、中景、近景融为一体的立体布景。随着导演制度和舞台美术设计制度的建立,粤剧舞台的布景更趋向于创意化、风格化,与戏剧整体风格的协调亦更为紧密。舞台美术设计和制作程序也更进一步规范化,较有规模的粤剧院团还设立了舞台工厂,粤剧舞台美术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

乐队乐器

粤剧乐队旧称“棚面”,早期基本沿袭“外江班”的文武场体制,由5人组成,称“五架头”。乐队分为左、右场。左场操二弦兼吹唢呐,二场操月琴兼吹横箫;右场司鼓,中场司大钹兼操二弦,还有大锣手。另外,还有一种专为堂会、庙会、红白喜事、游行、迎送等场合演奏的乐队,称为“八音班”,以箫、笛(大、小唢呐)、月琴、提琴、板鼓、锣、钹等乐器组成,有时也作为粤剧和粤曲歌班的伴奏乐队。“本地班”形成后,粤剧乐队逐渐丰富,分工也渐细致。此外,受声腔流变的影响,主奏乐器与组合方式也出现过几次较大的变化   。

代表剧目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等所谓“江湖十八本”,后又出现《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苏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场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剧目还有《白金龙》《火烧阿房宫》《平贵别窑》《宝莲灯》《罗成写书》《凤仪亭》等   。

雷州半岛主要演出剧目是江湖十八本,如《三度梅》《七贤眷》《雪中炭》《七状纸》《黄花山》等。下四府粤剧班在继承、保留传统剧目之同时,也有所创新,形成剧本结构和表演上地方特色。如《李槐卖箭》《秦香莲》《贺寿》《搜宝镜》《千斤重》《盲公打靶》《花云带箭》《包公铡侄》等   。

广西粤剧艺术工作者除了演出《胡不归》《荆轲刺秦王》《红娘》《蝴蝶杯》《白蛇传》等传统剧目外,还改编演出了《东王杨秀清》《关汉卿》等历史剧。在各革命斗争历史时期,还曾创编了《红颜逃难》《大地洪峰》等宣传抗日和民主革命思想的现代粤剧   。

分布地区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   、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粤剧流行于广东,后传入广西、台湾、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   。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文化凝聚力   。

粤剧善于向其他剧种和时尚艺术学习,因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成为时尚潮流的剧种之一。无论其开放灵活的表演,还是丰富优美的唱腔、舞美,都显现出敢立戏剧潮头的先锋姿态。正因为如此,粤剧的戏剧风格既有传统戏剧的风采,又轻快流畅、灵活善变   。

传承状况

面对现代都市文化的猛烈冲击,粤剧的生存空间已大为收缩,处于濒危状态,必须尽快投入力量对之进行保护   。

传承人物

国家级粤剧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批次

申报地区

02—0529

红线女

1927年12月

第二批

广东省广州市  

04—1635

罗家宝

1930年06月

汉族

第四批

广东省文化厅  

05—2345

欧小胡

汉族

第五批

广东省广州市  

05—2344

丁凡

1949年

汉族

第五批

广东省文化厅  

02—0528

陈剑声

第二批

香港特别行政区  

05—2346

林国光

汉族

第五批

广东省吴川市  

05—2347

冯杏元

壮族

第五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保护措施

2015年,开始组织开展粤剧普查并编纂出版普查报告。保存了上百个粤剧演出影音珍品、近500个经典剧本及一批做工精美的历届戏服、头饰珍品;建立了粤剧音像档案及多媒体数据库,数字化处理图片上万张、视频近300套、粤剧剧目剧本2000多个;出版《广东戏剧文库·优秀剧作选(1949—2019年)》(粤剧卷)《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粤艺春秋人物访谈录》《粤剧脸谱选集》等书籍;拍摄《粤剧传统古腔、大调及牌子示范教材》及古腔例戏《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贺寿》等;开展“粤剧往事——名人名家口述粤剧历史”“粤剧老艺人口述史”“佛山粤剧六十年口述历史工程”“红线女艺术工程”等项目   。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

2017年,以广东省省长令的形式颁布《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同时,广州、佛山等地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佛山市粤剧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017—2020年)》等   。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华南理工大学粤剧传承基地和星海音乐学院粤剧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设立了省级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市粤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吴川市粤剧南派艺术传承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粤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6年,《搜书院》由粤剧艺术宗师马师曾与红线女共同主演,在北京大众剧场演出,为粤剧赢得“南国红豆”美誉   。

社会活动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粤剧参与其中。  

2019年6月7日至6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广州举行。其中“看见·非遗”大型非遗新媒体展演活动,通过裸眼3D、动漫主持、全息声场等全新技术,展现粤剧等非遗   。

2019年7月11日至13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广东日”活动在北京延庆世园会园区举办。在“广东日”开幕式、特色文化展演活动现场、南粤园现场展示展演、中国馆广东展厅中,展现粤剧等广东特色的非遗项目、节目和元素   。

衍生作品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此物最相思——《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在广州大剧院举行   。

该文章由作者:【搜搜问问】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