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汉语汉字)

晕(拼音:yūn、yù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太阳周围的光圈,即日晕。因为“晕”模糊不清,由此引申泛指发光物体周围的光圈或色泽、光影四周的模糊部分如灯晕,脸上的红晕。以上义读yùn。晕也表示昏迷或发昏,读yūn。

晕(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在图1的甲骨文中,中间像一个太阳,周围有一些短画。多数学者认为,这就是早期的“晕(yùn)”字。日月的光线通过云层时,经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在周围形成了彩色的光环,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日晕”。也许是因为难写,又不便于读音,这个字到战国改为形声字作晕。汉初文字多假借“军”为“晕”。虽然用了形声代替,但象形的意味并没有完全消失。“军”字的本义不是军队,而是古代作战时用军车围成的宿营地。晕字用军作声符,取其围成一圈的形状。《金史·天文志》对日晕作了具体描写:“二十九年正月乙卯巳初,日有晕,左右有珥,上有背气两重,其色青赤而厚。”日月周围有光环的现象经常出现,具有永久性,所以晕字的本义,现代汉语还在使用,有“日晕”、“月晕”。

现代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yùn

名词

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因折射而形成的光圈。

〈文言〉环形花纹或波纹。

〈文言〉指靶心。

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动词

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开去。

〈文言〉涂抹(颜色)。

〈文言〉泛起淡红色。

头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人有要跌倒的感觉。

yūn

动词

视觉模糊;昏眩。

昏迷,失去知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本无“晕”字头,今本《说文解字》的“晕”是徐铉所增的新附字。

说文解字

【卷七】【日部】王问切(yùn)

日月气也。从日军声。

说文解字注

光也。

段注:按光也二字当作“日光气也”四字。篆体晖当作晕。《周礼》晕作“煇”,古文叚借字。《眡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䘲,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郑司农云:”煇谓日光炁也“。按日光气谓日光卷结之气,《释名》曰:“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皆然。”孟康曰:“晕,日旁气也。篆体日在上,或移之在旁,此篆遂改为晖,改其训曰光,与火部之煇不别。葢浅者为之,乃致铉以晕为新附篆矣。

从日,军声。

段注:军者,圜围也,此以形声包会意。王问切。十三部。大徐许归切,非。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部】 晕·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9

《广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并音运。日旁气也。《释名》: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日晕。

字形书法

❶“日”窄、扁,“军”宽、大。❷“日”居上居中,上宽下窄。❸“军”,“冖”的左点收笔于横中线下侧;“车”的首笔横在横中线;㇜(撇折)的竖段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向左下斜行;长横与“冖”同宽;竖笔在竖中线。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二十三问

合口呼

次浊

王问切

ɣjuən

集韵

去声

二十四焮

云/匣

合口呼

全浊

王问切

ɣiuən

韵略

去声

王问切

增韵

去声

禹愠切

中原音韵

去声

真文

撮口呼

全清

iuən

中州音韵

去声

真文

叶云去声

洪武正韵

去声

八震

次浊

禹愠切

oyən

该文章由作者:【破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