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下山(中国青花瓷)

鬼谷下山,原自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典籍《战国策》中的一个历史典故,又称“鬼谷出山”,这里的鬼谷下山是指一件拍卖成交的中国青花瓷。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款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此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

鬼谷下山(中国青花瓷)

背景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写有“鬼谷”两字。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元青花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文物信息

此罐高27.5厘米,径宽33厘米,素底厚圈足,肩丰圆,短直颈,唇口稍厚,器腹以浓艳的钴蓝釉通体描绘:一行至溪涧板桥的清道者,乘坐在辔以虎豹的双轮车上,前有两步行兵卒,后有一少年将军骑马配弓,右手摇一绣有"鬼谷"二字的旌旗,隔着嵚崎山石,一着宋代朝服朝冠的文官骑马回首顾盼,左手持笏,神韵生动,画意流畅,颈部绘饰波浪纹,肩上则为缠枝牡丹纹,罐身近底处绘内含吉祥纹的莲瓣纹。

此罐颈部波浪纹可见于其他6罐,并与大卫德基金会所藏具至正11年(1351)款的青花大瓶上的波浪纹十分相似,而其肩部牡丹纹、近底部含吉祥纹莲花瓣纹也与大卫瓶十分近似,故推测制作时间可能接近公元1351年。

画风近似收藏于南京博物馆、1950年出土自沐英墓(1392年)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即使非出自同一人之手,也是出自同一作坊。故事内容出自《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由至治年间(1321~1323)建安(今建瓯)虞氏所印,此罐不论在题材选取、画风表现与图式安排上,皆与此时期刊本上的版画十分近似,十分珍罕。

此罐使用进口钴料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

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收藏历史

此罐出自van Hermert tot Dingshof男爵的收藏,其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服役荷兰海军,派驻北京(1913-1923),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并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的安全,退休前官至大将军,此罐即购得于此一时期,由后人庋藏至今,为传世8件人物故事青花罐之一。

其他7罐分别为东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

<青花(昭君出塞)图罐>

裴格瑟斯基金会(Pegasus Trust)收藏<青花(三顾茅庐)图罐>

安宅美术馆旧藏<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图罐>

波士顿博物馆收藏<青花(尉迟恭救主)图罐>

亚洲私人收藏的<青花(西厢记)图罐>

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收藏的<青花(孟月梅写恨锦香亭)图罐>

先后为德川家和万野美术馆旧藏的<青花(百花亭)图罐>

日本伊藤先生收藏的<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图罐>,惜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题材价值

瓷器题材很少有故事情节,过去中国人画画也很少画带有情节的画,都是《观瀑图》、《花鸟图》,不画情节。画出情节的画,都是国宝,比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而这件瓷器具有“鬼谷下山”的著名历史故事情节,描绘了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年代价值

元青花开中国陶瓷装饰的一个先河。在它之前,瓷器的装饰都不这么强烈。画有人物纹的元代青花罐本就非常罕见,全世界不足十个,分别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手里,而鬼谷下山罐的颜色、画艺、质量,今天看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永不过时。

传奇色彩

民国时期,一个住在北京东郊民巷的荷兰军官,在1913年到1923年之间,无意中买了这个鬼谷下山罐。这个荷兰军官是使节护卫军的一个司令,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保安队长。他买了这个罐子后带回国,在他们家阁楼上搁了将近一百年。

上世纪70年代,佳士得的专家去看过,当时因为研究不深,大家认为它是明朝的罐子,出价几千块钱,这家人没卖。

2005年专家再次来看,发现它是一个元青花,于是把它隆重地请出来拍卖,最后卖了这么高的一个价格。在卖之前,这罐子一直在他们家装CD。

相关知识

青花瓷是白地蓝花釉下彩瓷器的专称,就是在瓷器毛坯上先用钴蓝描绘图纹装饰,再涂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明净素雅。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随着古玩市场造假之风的盛行以及造假水平的提高,真伪问题成为了收藏家所需承担的最大风险。“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哪个窑口生产的)、“评价值”,是鉴定青花瓷的四句行话,并要将“科鉴”与“目鉴”相结合。“目鉴”,就是用眼睛去看胎、看釉、看造型、看材、看纹饰。同时还可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运用物质化学或者光学的方法对传统艺术品进行鉴别。

该文章由作者:【唐能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