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社区网站)

豆瓣(douban)是一个社区网站。网站由杨勃(网名“阿北”) 创立于2005年3月6日。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是Web 2.0网站中具有特色的一个网站。网站还提供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2012年8月,豆瓣宣布其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Unique Visitors)已超过1亿,日均PV为1.6亿。2013年第二、三季度的豆瓣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均达2亿,较2011年同期增长一倍。

自2020年9月底以来,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专项整治。专项整治以来,督促“豆瓣”等20家重点“知识社区问答”平台开展自查自纠。

据天眼查APP显示,豆瓣所属公司——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条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涉及案由均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其中一审原告包含井柏然、赵露思、许飞、张燕、姜逸磊(papi酱)等。

2021年12月9日消息,豆瓣涉”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架的应用软件名单。

2022年3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3月22日,豆瓣发布公告解散问题小组15个。

豆瓣网(社区网站)

发展历程

2004年9月,杨勃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且将这个网站命名为“驴宗”。

从2004年10月开始开发,经历了5个月。

2005年3月6日,豆瓣正式上线,第一天就有用户注册。

2005年4月9日,小组藏书功能开通。

2005年4月12日,增加小组发言修改功能;增加针对某本书的评论,分离了对某本书的评论和讨论;对关键词的搜索结果确定以站内收藏人数排序。

2005年4月14日,豆瓣的界面特别是收藏部分做了大的更新,对URL也有简化。

2005年4月19日,增加 “和你口味最像的人”,还在部分书的介绍页里开通了“豆瓣成员认为类似的书”。

2005年4月20日,针对用户和小组推出个性化域名服务。

2005年4月22日,推出针对站内评论的rss feed。

2005年4月25日,第一个公益性质的小组出现于豆瓣。

2005年4月27日,用户上传书目功能开通(试验性运行)。

2005年5月2日,因为小组“爱看电影”的迅猛发展,豆瓣电影单列开通。

2005年5月23日,开通“WISHLIST”,开始测试对个人的推测清单。

2005年6月6日,“标签”从豆瓣的主菜单里消失了,标签列表成为豆瓣读书和豆瓣电影页面的一部分。

2005年6月14日,增加了代码生成器,用户看过、在看、想看的书或者电影,都可以自动显示在自己的BLOG上。

2005年7月6日,因香港用户快速增长及活跃,开通繁体字版本,网站针对港台用户增加个性化服务;相关的更新,豆瓣增加数万种港台出版的图书名目,还有在台湾第二、三大网上书店——金石堂和诚品的购买链接和售价;增加了旌旗书市的购买链接和价格。

2005年7月18日,豆瓣音乐单列开通。

到2005年7月底,豆瓣网注册用户已接近万名,日访问量近20万。

2005年8月23日,豆瓣推出同城。

到2005年9月底,豆瓣网注册用户已达3万多名,日访问量超过20万。

2005年10月7日,开通二手书碟交换功能。

2005年11月,网站从上海搬到北京运营。

2005年12月,豆瓣网英文版上线。

2005年12月,由1个人开发、4个人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已经有5万多名注册用户。

2006年,豆瓣完成第一轮融资,投资方是联创策源,金额为200万美元。

2006年2月,豆瓣网注册用户过10万。

2006年3月,豆瓣网开通一周年,注册用户过11万。4000个小组,50人以下小组占90%。

2007年 11月13日,豆瓣成员满100万。

2008年8月15日,豆瓣广场上线。

2008年9月22日,站务论坛下线,新的帮助中心正式使用。

2008年11月7日,豆瓣推出音乐人页面。

2009年1月14日,新版9点推出。

2009年6月3日约1:00至5:00,豆瓣关闭发布和回复功能。

2009年6月19日,豆瓣电台Beta版正式开始小规模公测。

2009年7月8日18:00,关闭小组回复、日记回复、签名修改、小组设置修改、我说、留言板等功能。部分小组被私密化。

2009年底,豆瓣获得挚信资本和联创策源总额近千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

2010年6月3日,关闭“我说”及图片上传功能,于两日后恢复。

2010年12月27日,豆瓣专有货币小豆上线。

2011年1月26日,读书笔记功能上线。

2011年9月13日消息,豆瓣确认已完成第三轮5000万美元融资,资金已于早些时候全部到账。本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其中挚信资本亦是豆瓣第二轮投资方。

2012年1月10日,新版豆瓣首页启用,新豆瓣猜重登首页。

2012年5月7日,豆瓣阅读的作品商店上线,正式发售作品。

2012年5月17日,豆瓣电影开启在线购票和选座位功能。

2012年8月,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UV)已超过1亿,日均PV为1.6亿。

2013年1月7日,豆瓣发布了旗下电台产品的升级版——豆瓣 FM Pro。

2013年2月1日,豆瓣电影已覆盖全国400个城市2500家影院,实时查询全国放映时间表,部分影院已支持直接选座购票。该功能已在iOS & Android 双平台同时开放。

2017年3月7日,豆瓣上线了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首期专栏为北岛主编的音频节目。

2020年7月8日,豆瓣网所属公司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成员和经营范围均发生变化,原本的最大股东糜云飞和上海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股东,新增李亚飞为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96.08%。此外,新股东还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挚美五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豆瓣网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022年3月29日,豆瓣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4月18日私密小组将全部停用,6月30日私密小组功能正式停止服务。

网站功能

豆瓣FM

豆瓣FM是你专属的个性化音乐收听工具,打开就能收听,可以用“红心”、“垃圾桶”或者“跳过” 告诉豆瓣FM你的喜好。豆瓣FM将根据你的操作和反馈,从海量曲库中自动发现并播出符合你音乐口味的歌曲,提供公共、私人和红心三种收听方式。在红心兆赫离线也能收听。

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自2005年上线,已成为国内信息最全、用户数量最大且最为活跃的读书网站。我们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全面、且精细化的读书服务,同时不断探索新的产品模式。到2012年豆瓣读书每个月有超过800万的来访用户,过亿的访问次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是豆瓣读书2012年推出的数字阅读服务,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Kindle等桌面和移动设备,自2012年5月7日作品商店上线以来,商店作品达600余部,用户评论3000余篇,有50万用户购买过付费或者免费作品。豆瓣阅读的现有内容涵盖了小说、历史、科技、艺术与设计、生活等多种门类,定位为短篇作品和图书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豆瓣电影

豆瓣电影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分享与评论社区,收录了百万条影片和影人的资料,有2500多家电影院加盟,更汇聚了数千万热爱电影的人。豆瓣电影于2012年5月推出在线选座购票功能,到2012年已开通全国33个城市的81家影院,更多影院还在不断加入,极大了方便了人们的观影生活。

豆瓣音乐

豆瓣音乐是中国最大的音乐分享、评论、音乐人推广社区,拥有最完整的全球音乐信息库、最权威的用户音乐评论,和最具创造力的独立音乐人资源。汇集90多万音乐条目,包括小凡say、幼稚园杀手、MC光光、呆宝静等21000多位独立音乐人入驻,2011年全年平均每5分钟诞生一首原创音乐,覆盖粉丝超千万。

豆瓣同城

豆瓣同城是国内最大的线下活动信息发布平台,包括音乐/演出、话剧、展览、电影、讲座/沙龙、戏剧/曲艺、生活/聚会、体育、旅行、公益……专注于一线城市业余生活方式。

豆瓣小组

豆瓣小组于2005年上线,定位于“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的聚集地”,已有30多万个小组被用户创建,月独立用户超过5500万。内容包括娱乐、美容、时尚、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在这里发布内容,同时也通过互动或浏览,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2022年3月29日,豆瓣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3月28日,下线私密小组创建入口;4月18日私密小组将全部停用,小组组长可提交申请将私密小组转为公开小组;6月30日私密小组功能正式停止服务。

品牌广告

在2010年,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广告产品,主要包括展示类广告、品牌小站和豆瓣FM中的音频广告。到2012年11月,豆瓣已经与将近200个品牌合作,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广告方案。这些品牌横跨汽车、时尚、IT、家电、旅游、奢侈品、化妆品、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在豆瓣看来,合作的客户是否是世界500强并不重要,最核心的原则是品牌的定位要与豆瓣的用户高度贴合。

互动营销

在豆瓣同为社交网络,豆瓣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小站、线上活动、同城活动等产品助力品牌商开展互动营销。

渠道分成

豆瓣传统的盈利来源于豆瓣读书。它为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电商导入一定的流量,从而带来一定的分成。

电子书售卖

豆瓣阅读是豆瓣旗下的电子书阅读和售卖平台,豆瓣阅读付费书店于2012年5月7日正式上线,到2012年底已经覆盖PC和移动端多平台。豆瓣阅读平台上的电子书包括电子版实体图书和个人作品投稿即自出版作品两种,这些电子书由免费电子书和售价0.99元至几十元的付费电子书构成。

在线选座购票

2012年5月17日,继开通购书服务之后,豆瓣再次开始拓展新的收入来源——豆瓣电影在线选座购票服务正式上线。

豆瓣FM PRO

采用付费订阅模式,每月10元,半年价50元。

豆瓣同城票务

豆瓣同城有大量的话剧、演唱会等商业演出信息,活动页面提供票务链接,通过将用户引导至相关的票务网站,实现销售收入分成;2012年上线同城活动官方售票。

网站文化

思路

豆瓣表面上看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在杨勃的眼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门户类网站,还是以“物”为第一要素,一些社会类网站,则把“人”提到了第一要素,那么,豆瓣,则是第一个把“人”和“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网站。

随着豆瓣英文版的推出,豆瓣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向外输出模式的网站,而实际上,豆瓣自身就是集众家所长的结果。至于豆瓣究竟借鉴了哪些网站、哪些元素呢?据杨勃介绍,一共有三个方面。

一是简约素雅的界面风格,来自于flickr,包括它的分享概念;

二是电子商务方面,借鉴了亚马逊(Amazon),比如用户评论和推荐;

三是社会网络(SNS)的一些元素,把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真实地搬到网上,不过一般的社会网络是没有媒介的,而豆瓣用相同兴趣作为媒介。

杨勃将豆瓣的核心思想总结为,“可以发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他解释说,朋友的推荐往往对购买某种产品非常关键,豆瓣扩大了推荐的群体,你会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荐,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书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

来历

你经常对着书店里的绵绵不绝的封面发呆吗?或者头晕脑涨地从音像店的琳琅满目中逃出?宽带下载和网上购物降临之后,即使在最小的城镇,你的选择也在每天成百上千地增加。这其中一定有你喜爱的东西,但十有八九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和你擦肩而过。媒体让老少咸宜的大片无处不在,对只适合一群人的东西,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管电视的娱乐编辑和报纸的书评作家多么公正和勤勉,他们的帮助都不可能对所有人同样有效。

豆瓣的发起者发现,对多数人做选择最有效的帮助,其实来自亲友和同事。随意的一两句推荐,不但传递了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你口味的判断和随之而行的筛选。他们不会向单身汉推荐育儿大全,也不会给老妈带回赤裸特工。遗憾的是,你我所有的亲友加起来,听过看过的仍然有限。而且,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

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个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2004年12月,北京朝阳门外,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几乎每天下午,阿北(杨勃)都会拎着一台已经掉漆的PowerBook来到这里,埋头编程几个小时。豆瓣最初的程序大半完成于此。这是“豆瓣”的来历。

产品原则

在用户引导上,豆瓣强调用户参与原则,用户参与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如用户只有加入一个小组后才有创建小组的权利,需要用户有9个以上的收藏并且给出了评价之后,豆瓣才会向其推荐成员,让其拥有二手交换发布和推荐豆列的权利。这是豆瓣基于计算模型需要作出的约定,但同时令用户有不断发现的惊喜。

在用户路线上,豆瓣采用分散集中的原则,产品线上的是分散,功能键都设置到相应的产品页面上,是过程的体现;用户管理是集中,集中用户在站内的行为,是结果的体现。这种类似购物网站的设置给用户的体验就是方便,而且路线清晰。

在产品设置上,豆瓣采用核心需要原则,豆瓣为保证站内用户使用网站的专注,没有贴图,也没有通常社区网站为增加访问量而设的积分和升级系统。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网站垂直运作的专业性,对网站氛围营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网站的“小众”,局限了用户基数的扩展。用户不仅增长缓慢,而且缺少对老用户的激励,一旦市场上出现同类型资源雄厚网站,而网站本身用户积累未达规模,豆瓣的抗击力就很令人担忧。

用户体验

豆瓣是100%的动态网站。呈现给每个注册用户的主页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间上豆瓣,也会看到不同的首页。动态、个性,这都是豆瓣带给用户的web2.0体验。

豆瓣坚持简洁干净的UI设计,跟其他网站相比,用户会发现豆瓣的广告很少,甚至大部分的页面是没有广告的。这也是豆瓣建立以来一直秉承的一个理念——用户体验至上。每一屏只能显示一个展示类广告,且不能出现强制类广告和动态广告。或许豆瓣是业内唯一一家只做静态类展示广告的网站,比如弹窗,全屏,富媒体,甚至Flash这样的广告形式豆瓣都还没有做过。另一方面,对品牌的筛选也是非常严格的,豆瓣每年会拒绝大量的客户。

这看上去像是废话式的老生常谈,但在实质应用上,却还是有很多网站抓不住要点,做了很多,但都不是用户想要的。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Web2.0 改变了一些产品特性的优先级。原来做产品,可用性的优先级会往后放,而把功能放在首要位置。由于要给普通用户使用,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肯定要从易用的角度出发了。可以说,Ajax技术的流行,首先解决的也是一个观念问题。虽然这时Pageview无法获得增长,但是它却可以给用户带来更为便利的网络访问。网站开发不是为了追求Pageview了,而是为用户提供需要的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豆瓣就是一个代表。创始人杨勃在物理学博士毕业后,曾在IBM公司工作,2000年回国后曾担任一家物流管理软件公司的CTO。不过,热爱编程同时,也是书虫的他,看到、也感受到了人们在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分享方面的空缺,从2004年开始设计豆瓣网。

在杨勃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书籍、音乐、电影的选择特别多,这就带来一个方向,也就是需要发现和分享。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大家共享之后就会产生口碑传递。“所以,一开始做豆瓣不是为了做一个网站,而是满足人们的一个需求,如果对用户没用,只是新鲜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同一类型的各个网站,技术高低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只需要使用一下网站,就会明白很多差距。为什么豆瓣之前没有相似的构思?为什么众多的跟风者总会感觉差异?创新来自找到需求,细节来自了解需求。

WEB2.0网站技术不需要照抄豆瓣,但从豆瓣建站的出发点,技术人员可以多考虑几种完成项目的方式,思考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样做会不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用户的感受是怎样的?如何做得更好?

创始人

杨勃(阿北),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IBM担任顾问科学家,从事下一代磁记录设备的计算模型工作。2000-2004年,在北京参与创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创业企业Egistics,并担任首席技术官。2005年开始搭建豆瓣网,并在一年后成立Douban Inc。

早在中学时代,杨勃已经开始写电脑程序。考大学的时候很想学计算机,但是和家里商量之后觉得,计算机只是工具,于是就选择了物理。但计算机对杨勃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大学时,他在业余的时间经常会写一些小程序,出国读书的时候也在写。慢慢地,写程序在杨勃工作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2000年,杨勃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汽车回到北京。从开始考虑回国,到身在北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来之后什么都没有着落。2004年的最后几个月,他决定离开亲手参与创业的那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去做一件完全草根的事。

每天早晨,这名前清华大学的物理高材生、加州大学的博士,都会提着用了三年,漆都开裂了的苹果笔记本,去北京朝阳区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上班”。在那里,杨勃选择项目的方法,多是通过与朋友聊天,直到一天说起旅游。

2004年9月,杨勃在和朋友聊天时,一些喜欢旅游的朋友都鼓励他做一个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于是,杨勃开始为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将网站命名为“驴宗”。做了没多久,杨勃在仔细考虑商业模式后,发现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改变了自己网站的发展方向。

经过市场调查,杨勃发现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在交了域名费和服务器托管费后,杨勃带着豆瓣这个名字和内容一样怪的网站,不声不响上路了。

从2004年10月开始,豆瓣网前期的开发经历了5个月,而网络的一半程序都是在星巴克那里写成的。建站开始,网站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六百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几乎没有做任何广告,2005年3月7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很快豆瓣注册用户,便突破了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06年2月23日豆瓣成立快一周年,杨勃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两周之后,02号程序员到位。所以业界也有“一个人的豆瓣”这种说法。

人文情怀

初来豆瓣的人,会发现这里的有效帖子特别多,评论长而且不乏精彩。使用豆瓣的人,会发现这里能找到许多冷僻的书、电影、音乐,排在豆瓣排行榜上的大多是与市面畅销流行榜不一样的陌生面孔。豆瓣给人的感觉就是自成一格,评论形容其为“小众”,那些在BLOG中自发传播豆瓣,乐于在豆瓣发布长篇评论的“豆粉 ”们则将其称为“人文”。

豆瓣是一个全动态页面的网站,通常网站编辑主导的运营方式,在这里并不适用,但也不能说豆瓣是一个不做运营,由用户自娱自乐的网站。在豆瓣,运营是一个整体运营的概念,是建站理念、设计、产品、技术架构、文字说明等等,所有构成豆瓣的元素,合力打造出了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社区,书是这个社区最有粘合力的纽带。

如果当初杨勃选择电影或音乐作为豆瓣的起点,估计豆瓣的成功尚是未知之数。音乐和电影相对都比较大众,除了那些畅销书和热门书,通常书的阅读更加小众。豆瓣是一个典型的“满足小众需求”的业务模式。在电影和音乐上,人们比较容易找到喜好相近的同伴,但对于书,特别是一本比较冷门的书,找到共同爱好者的机率就比较小。而书又有“圈子阅读”的特性,一本共同喜好的书,往往连结的就是两个志趣相投的人,而这批有共同书籍爱好的人,基本都有交流的需求,这对“圈子”(小组)的形成是天然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喜好阅读的人,普遍习惯文字表达和就阅读的书籍留批注,这对豆瓣的评论产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豆瓣最开始是以邮件和在高端的读书类杂志发广告来做推广的,在书这个切入点的前提下,吸引到去豆瓣的第一批用户大多是网上的“”,人群素质比较好,他们又是通过BLOG把豆瓣介绍开来的,看到他们的BLOG的人又成为豆瓣新的用户。这些人普遍使用BLOG,使得这个口碑传播循环能继续下去。

“ 豆邮”是用户的站内联系方式。“豆列”是个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的一系列推荐。这两个是官方性质的独创语言符号。而在官方之外,网站更主动收集推广了用户创意的“豆瓣辞典”,如“豆粉”指豆瓣的粉丝,“豆芽”是新注册用户,“黄豆”是资深用户等,这些亲切又另具新意的词汇,形成了豆瓣独特的语言体系。

豆瓣还有个栏目叫“15分钟名组”,是推荐给用户的小组,从所有小组里随机挑选。每15分钟更新一次。名称来自英语俗语——“15 minutes of fame”, 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名,但往往名气片刻即逝。这样的典故型命名,是需要有一定文化背景才能领会的。而由以上提及语言构成的站内语境,对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是潜移默化的作用。

共同主题、意见领袖、独特的语言体系,这是形成社区氛围的三大条件,从上文对豆瓣的分析,这些要素豆瓣都已经通过网站的整体运营具备了。配以网站“书”的切入点,聚拢的高质用户群,一个人文的豆瓣自然形成了,而这些都是照抄豆瓣网站模式不能搬走的豆瓣价值。

除了找准切入点和用户群外,网站自身的设置也不断强化和促进氛围的形成:

1.需求策略:杨勃是读书爱好者,在网站的产品设计上,是以满足自身对书的交流分享需求出发的。考虑到需要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开始最困难,需要想办法找些基础的内容让用户来参与,然后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此豆瓣想到的办法是提供比价系统。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利用这个搜索引擎,找到同一本书在卓越或当当的价格。可以说,最能为豆瓣带来实质收入的“比价”,在策划推出时间,只是一个单纯留住用户的服务,豆瓣首先是一个社区,一个不是以买卖关系为目的,而是以分享阅读体验和结识书友为目的的社区。

而杨勃作为网站的创建人,同时又是网站积极的使用者,抱着永远BETA版的态度对网站做着不间断而频繁的修改,其中用户在豆瓣站务论坛提的意见是一个最重要的意见参考,这保证了网站与用户需求的同步。

2.设计限制:在上文“豆瓣设计”中已经详细说明过,豆瓣的设计风格,给人清新的感觉,这是能引起读书人共鸣的设计。相异大多数网站而做的不能贴图的限制,就是源于杨勃觉得豆瓣做书、电影、音乐的评论,主要通过文字表达,图片大概只有5% 的作用。开放贴图,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传了上去,反而降低了网站的素质,那些真正的用户就不再愿意来了。起类似作用的还有跳转页面的用户路径设置,很明显,杨勃认为的真正用户就是爱好阅读、习惯文字表达、熟练使用网络的一群人,而这群人的品位和口味自然是有保证的,相对大众流行来说,也就是“小众”。

3.用户引导:在站内的引导文字中,豆瓣不鼓励灌水,不鼓励转载,只希望用户正常使用它。这使得站内用户比较高端,评论比较有效率。

而作为一个社区,豆瓣也没有通常社区网站为增加访问量而设的积分和升级系统。对此,杨勃解释说,“积分问题提过很多次,讨论了很多次,还是没有放上去。主要觉得这并不是核心的东西,我们不希望用户是为了积分而来豆瓣,更不希望他们为了积分而灌水,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帖子和高素质的用户。”

以上做法自然会流失很多游客型的用户,但只要留下了,那一定就是只为豆瓣而来的用户,这批用户的忠诚度不言而喻。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忠诚度用户,是一个社区氛围形成的必备基础,而在上文的分析中也提过,在豆瓣,具号召力的意见领袖和具广泛交际力的传播者都不缺,这也满足了形成社区氛围的条件。

4.语言强化:豆瓣的导引文字亲切而统一,尽量避免技术性语汇和色彩强烈的语言表达,代之以“好了,发言”,“给你的发言起一个标题吧 ”, “过些天来看看,没准就有了”这些人性化的提示。在图片上传的说明中,会给用户一些建议,但最后一句是“当然了,最终还是你自己的决定”,对小组论坛的说明中出现了用户话题不受限制的语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不一定局限于小组建立主题),站内倡导的是不同的意见和多样的声音。

豆瓣现状

豆瓣的用户规模多年稳健增长,2012年月度覆盖用户超过一亿。

豆瓣的核心用户群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包括白领及大学生。他们热爱生活,除了阅读、看电影、听音乐,更活跃于豆瓣小组、小站,对吃、穿、住、用、行等进行热烈的讨论。他们热衷参与各种有趣的线上、线下活动,拥有各种鬼马创意,是互联网上流行风尚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豆瓣已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豆瓣擅长从海量用户的行为中挖掘和创造新的价值,并通过多种方式返还给用户。凭借独特的使用模式、持续的创新和对用户的尊重,豆瓣被公认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web2.0网站和行业中深具良好口碑和发展潜力的创新企业。豆瓣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品牌广告、互动营销以及不断建设和增长中的围绕电子商务行业的渠道收入。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你的选择。

网站技术

网站架构

记录分享、发现推荐、会友交流,这是豆瓣在用户网站使用指南中的对用户站内路径的指引,分别也可对应豆瓣导航的三大组成块: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

由豆瓣的诞生到这一路的发展,其技术一直被认为是网站成功的关键,有趣的是,豆瓣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所以市场上的模仿者层出不穷,但复制豆瓣不代表就能成功,而在豆瓣之前又为什么没人想到类似的构思呢?

豆瓣全部使用python开发。网站后台的搜索引擎基于Twisted, GUI基于Quixote,还用到了cElementTree,MySQL和 PIL,除了这些,豆瓣基本是从头开发(由杨勃一个人四、五个月时间)完成,这是豆瓣技术的基础。纯粹的技术原理之外,相关豆瓣技术还有三个核心原则:

后台技术

符合用户的习惯,简单的前台界面,不代表系统的简单。事实上,正相反,在Web2.0的系统中,后台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一些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功能,背后可能需要大量的程序和计算的支撑。

豆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与大多数网站不同的是,最早开发的部分是一套推荐引擎,这是基于数学统计的计算模型。在用户点击过、看过东西以后,这套模型可以自动分析出“与其口味最像的人”,并主动地推荐用户最有可能喜欢的书籍、音乐或者电影。

豆瓣是100%动态网站,没有一个静态的页面。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个人管理书籍、音乐、影碟的工具,只是将工具放在网上了。很多人抄袭了豆瓣的模式和资源,但就如杨勃所言,仅仅抄袭一个网站的表面是没有价值的。“Google的界面更简单,但系统核心不在这里。豆瓣比Tag这些表面的东西多做了一步,采用了统计模型和一些程序算法,事实上,这才是豆瓣网的核心。”

Web越来越像一个计算平台。通过各种Web应用将计算机连接起来,比如需要相册时可以使用Flickr,需要地图时调用Google Map的Api。随着很多服务商逐渐将自己的服务开放出来,每个网站都可以视为一个软件服务提供商,相互之间的联系,让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系统的复杂,并不会带来功能使用的繁琐。

强大的功能、简单的使用,这是WEB2.0应用的必然趋势。由豆瓣的应用,可以看出发现联系用户之间的关系,在后台建立导引用户功能的连接,针对数据量做好方便的存储和查询,这些就是网站技术的核心。

快速开发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豆瓣拥有十多万的注册用户,Alexa的流量排名在一千左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一直就只有一台八千块钱攒起来的服务器、一两个人的开发团队维护着。

为了适应这种规模,开发模式需要进行改变。这在很多Web2.0的网站中都有体现,有人称之为简单哲学。为了快速开发,系统设计也需要进行简化。杨勃说,“豆瓣网中间也做过一些变动,最初还是受原来做企业系统的影响,结构设计得太复杂,甚至还分了很多层。后来就简化了,因为太复杂之后就难以做快速开发。”

豆瓣采用的是敏捷开发的模式,这是一个快速开发、快速变化的体系,平均每两天就有新的功能出现。

“Web2.0网站是快速变化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功能都在开始阶段完全实现。”杨勃说,“这就要求系统构架的可扩展性要做得很好。而且必须考虑将来规模可能带来的问题。豆瓣网一开始的架构设计就可支撑上百万用户。”同时,基于Web的开发省去了客户端分发、维护的成本,因此可以做到“永远的 BETA”、随时更新和升级服务。据说,豆瓣学习对象Flickr的升级是以小时为单位的。

Web2.0与用户的交互,也是让网站快速完善的动力。网站运行之后,听取用户的反馈,指导下一步的应用开发。“豆瓣网有一个站务论坛,很多人经常发言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豆瓣刚开张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创建小组或者参加小组,于是用户可能会同时参加几十个小组。但由于很多小组人数比较少,可能很长时间才会有人发言,于是大家就要求有一个功能,把所有小组的最新发言聚合在一起。杨勃很快实现了这个功能,事实也证明非常受欢迎。

杨勃认为,由于是小团队,工作模式就不能是一个经理带一帮人,而是大家都需要参与编程。而且,对综合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技术变化很快,对任何技术再熟悉,经验再多,过几个月可能又出现了新的技术,因此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跟踪最新的知识。而且由于最新的Web2.0模式和思想都是从国外发起的,所以程序员要具有在英文环境中直接沟通的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到国外开源项目中,而不是看已经翻译为中文的文档。”杨勃表示,自己学习Python 也是随豆瓣网开始的。“Python很适合敏捷开发,最初时候曾经尝试过使用Ruby,后来由于豆瓣网需要很多后台的程序,Python更适合编写一些后台模型程序,最终前台也统一为一种语言。”杨勃之前对MySQL了解很少,但在做豆瓣网的过程中,很快将知识弥补上来。“我们有几个数据库都可以做同步,有些内容我们还向开源社区进行了回馈。”

豆瓣选用了很多开源产品,杨勃认为:“用好开源产品是非常关键的。豆瓣的平台是基于Linux,数据库用的是MySQL,除了数据挖掘和搜索,其它都是在开源产品之上开发的。因为有很多非常成熟的产品和模块,没有必要从头做,只要有能力了解获得这方面的知识,都能够很快在别人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系统。”

网站成就

豆瓣网,互联网WEB2.0时代的又一个奇迹。从开办伊始仅仅9个月的时间,就在商业网站视为生命线的Alexa一路蹿升进入排名前4000,拥有五千多万注册用户。网站创办者杨勃表示,在豆瓣网的每十次点击便会促成一次购买行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并不是烧钱百万之后的成就,网站的前期投资仅仅是来自几个朋友的20万人民币。

20万创造Alexa4000排名,这是真的么?来看一下:

杨勃在创站之初,有人曾经提议,网站面对手机用户。杨勃则说:手机一年只出几十款产品,受众虽多,却更适合专业的工程师们来评价,而书籍每年会出几万种,此前的书评主要由专家所出,而出版社的书评,大多出于营销的目的。把书评变为实际的商业模式,从而对购买者起到导向作用是豆瓣网成功的关键。豆瓣网通过和当当网、卓越网进行合作,产生的购买双方进行分成,此外还有一定的广告收益。杨勃表示,广告的分成已经能够满足网站的日常开销。

相当多的网站有着唯链接情结,也就是在页面上充斥着无数文字、图片链接,漂浮的FLASH。诚然,撒下大网捕鱼是一种招揽用户的方法。不过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网站类股市价最高的“勾勾”网站,也不是一般的简洁,豆瓣网的风格,也是参考了雅虎刚刚收购的图片网站flickr。

看来成功创业的契机,并不仅仅是资金的多少,社会除了典型的你买我卖,还有太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投资仅仅5万元,加上贴近用户的创意,便能把网站变成一个“金子一袋子,袋子一屋子”宝库,不必让用户去信息垃圾堆里寻找那一点星光。

企业事件

恶评事件

2016年12月28日报道,央媒点名批评豆瓣猫眼,恶评伤害电影产业。

相关信息

全国上映的贺岁档3部国产影片《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都正面临巨大的舆论风波。先是《长城》上映后,大号“亵渎电影”践踏评论底线,发布“张艺谋已死”进行恶意人身攻击,引发口诛笔伐;后有豆瓣为《摆渡人》恶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轩然大波。虽然这些影片确实在艺术质量上尚存缺陷,但不可忽视的是,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截至12月27日19:00,在豆瓣上,共有4.33万人评价《摆渡人》。其中,40%网友给出1星,22%的网友给出2星,21.8%的网友给出3星,9.6%的网友给出4星,6.6%的网友给出5星。

在豆瓣上,《长城》评分5.5分(101551人评价);《摆渡人》4.4分(43311人评价);《铁道飞虎》5.7分(12623人评价)。(截止至2016年12月28日)

关于豆瓣网的评分机制,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曾解释:“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0到10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2018年 6月1日,豆瓣电影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起诉状,将毕志飞和其名下北京实传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诉状表示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是中立地还原观影大众的平均看法,毕志飞及“电影纯洁心灵”微信公众号发布多篇文章(包括最近热传的《我致国家电影局的一封信》),污蔑豆瓣电影操控评分,严重侵犯了豆瓣电影的名誉权,要求被告立即删除侵权文章、道歉,并承担原告的诉讼费用150元。

2019年8月14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2019年以来,“扫黄打非”部门针对网络文学领域低俗色情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截至7月底,已查办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67起,并约谈网站70余家,责令整改。多地通过查办案件处罚了一批企业及个人,关闭一批网站和APP,清理了一批微信公众号。北京连续查处“红袖添香”“17K中文网”“豆瓣网”“新浪微博”“磨铁中文网”等多起网站传播淫秽色情小说案件,均给予行政罚款处罚。

事件评价

在互联网时代,豆瓣、猫眼等网站承载了人们在影视文娱方面寻求同类、知音的功能。这种网络上的评价共同体,理论上的确会对其他人观影的选择有所影响,但这种影响远远没有大到对票房有巨大冲击的程度,所谓恶评也远没到能伤害电影产业的程度。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至于。(腾讯网)

违反广告法

2021年5月,据天眼查APP显示,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行政处罚,处罚内容为罚款16363.2元、没收违法所得4090.8元;处罚事由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及(2018)第十四条第二款;决定文书号京朝市监罚字〔2021〕337号;决定机关为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此前曾多次被行政处罚,处罚事由包括向公众提供注册用户发布的含有禁止内容的图片类网络出版物,存在出版、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网络出版物的行为等。

“饭圈”乱象治理

2021年9月,豆瓣官方发布公告称,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的公告》的工作要求,豆瓣将持续配合开展整治“饭圈”乱象的专项工作。

本期删除违规和不良信息30568条;禁言违规账号共303个,其中滥用产品功能、恶意投诉帐号 297 个;关停问题小组 3 个,解散问题小组 3 个,整治工作中关停或解散的部分小组包括:豆瓣茶水间、豆瓣橘组 | 青春有你、豆瓣艾玛花园、南极人快跑。

违规使用奥运标志

2021年11月,豆瓣关联公司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2018)第四条第二款被罚3万,处罚事由为当事人在其企业微博号上违规使用“东京奥运会”“奥运会”“五环图案”等用语和标志进行宣传,处罚单位为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约谈处罚

2021年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豆瓣网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即对豆瓣网运营主体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计1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21年1月至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豆瓣网实施20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900万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不得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执法,压实网站平台依法办网的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被下架

2021年12月9日消息,豆瓣应用软件涉”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架的应用软件名单。消息称: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工信部组织对共计106款APP进行下架,相关应用商店应在本通报发布后,立即组织对名单中应用软件进行下架处理。针对部分违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APP,属地通信管理局应对APP运营主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被央媒点名批评

2021年12月14日针对《风起洛阳》《谁是凶手》两部剧集疑似遭遇水军控评的情况,豆瓣电影官方微博进行了回应:

针对日益进化的水军攻击和模拟真实用户使用模式试图养号刷分的行为,豆瓣后台的算法、识别程序、判断“非正常打分”、“非正常用户”的策略一直在实时更新和演进,以保证评分的正常。

针对试图破坏评分公正性,扰乱平台正常秩序的行为,豆瓣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

豆瓣商务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任何与评分有关的合作。

督导组进驻

2022年3月15日,记者从网信中国官方微信获悉,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3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随后,有媒体报道,豆瓣在部分应用商店已被下架。对此,豆瓣方面回应称,督导组进驻豆瓣,跟应用下架没有关系。3月22日,豆瓣发布公告解散问题小组15个。

起诉微博

2022年3月30日,豆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微博,称微博未经授权抄袭多个豆瓣小组名称。要求微博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豆瓣人民币1元。

该文章由作者:【王晓静】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