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人(只广泛关注表面的人)

煎饼人,随着网络和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很多人都力求在各个不同领域都至少获得一些基本的操作知识,他们就是所谓的“煎饼人”,他们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由此新一代的“煎饼人”就真的成谚语里说的“门门通,门门松”了。

介绍

“煎饼人”是个很形象的比喻,这种人的持征就是俗话所说“门门通,门门松”。他们不是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又一知半解,其关注点和知识面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煎饼人”是浮躁的产物。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不少人越来越没有耐心,一切都要速成,满足于浮光掠影,热衷干夸夸其谈。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浮躁的心态反映在知识的追求上,就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花拳绣腿的后面,是松松垮垮的根基。

主要特征

1、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句英语

谚语“Jackofalltrades,masterofnone”,说的是Jack这个孩子什么都懂一点,但每样都不精通。老师教育我们说做事情要专注,要刨根究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谁知到了伟大的21世纪,Jack小朋友又跑出来了,而且同伴还不少呢。

2、随着网络和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很多人都力求在各个不同领域都至少获得一些基本的操作知识。他们就是所谓的“煎饼人”,他们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

3、在当前这个即时信息时代,“煎饼人”这个词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个

贬义词。在几秒内获得稀缺信息的能力可能是社会发展积极的一方面,但同时也会让一些人不愿意深究某一个感兴趣的主题。结果这一代信息过量的“煎饼人”可能会对流行文化过分沉迷,而对人类历史的更广泛领域却鲜有兴致。

文化坏境

1、现代社会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尤其是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想查什么信息,google或者baidu一下,刷的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网页蹦出来。超级便利。这使得人们多少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动动手指就可以知道答案,不需要大量阅读或者深入思考。结果就是,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沉下心来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人也就变得越来越浮躁。

2、塔夫茨大学的心理学家玛雅妮·沃尔夫写了一本《普鲁斯特与鱿鱼:阅读思维的科学与故事》,她说将“效率”和“直接”置于一切之上的新阅读风格,或会降低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印刷术令阅读长且复杂的作品成为家常之事,如今的互联网技术下的网络阅读时,人们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信息解码器,而人类所具有的对文字的理解力、心无旁骛地深度阅读时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3、但是做“煎饼人”也有一个优势,就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因为知识面广阔,可以很快地判断各种信息而接近关键点,最终找出适合各方的解决方法。

网友点评

@流连风景:今天看到一个词:煎饼人,是指懂的东西挺多,但每样都只知道一点点,知识就像摊煎饼一样,分布在一个比较宽泛的领域,却不深入。我好像就是这样的人哎,还是张微缩煎饼,连宽泛都没沾着。唉!

@木慕:我也像个煎饼人,不过阅读层次总是从低级走向成熟的,积累一定量之后会寻求高效率和更加有成效的方法。某种意义上是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变化。

@阿基稻徳:“我是个煎饼人,最不容易成功了。”“为什么要成功啊~其实只要能幸福地过日子就好了啊。”

@罗鑫·Lassie:说我们煎饼人没有毅力、没有深度、没有什么什么,你们那是羡慕嫉妒恨,我们知道的都是常识好不好……

@詹姆斯1949:全才通才专才各有优势,需要的是学研归于实用,敢于想象敢于首创,让知识用在创造价值上。

@钻石貔貅:我就是薄饼人,我认为这样的人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更具有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这几天网上热传一首号称是杜甫写的《蜀中吟》,其中有四句“药囊作枕梦桃李,家书久断搅肠刚。鑫伶来舞正三更,狂歌一曲竞雄强”,据说是“藏头又藏尾”,暗含了近来热议的两大热点案件,杜甫也就成了“千年预言大师”。这诗写得像模像样,还煞有介事地说乃是记述了杜甫在蜀中的一段行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云云。夜来无事,细细翻检了《杜工部集》,不出意料地没有这首诗。

回头再看网上转发得很热闹,却似乎并无人在乎此诗是真是假。也许在众人眼里,转发只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感情而已,管它是杜甫的还是杜撰的,倘拿来之前一定要先来考证个来龙去脉是非真假,未免太累也太冬烘气了。

联想到前几天参加某单位的一场招聘面试。一个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各方面都很不错,问到有什么爱好,答曰“阅读”。问爱看哪些书,答:古典文学,还特意补充了一句,看的可都是原着。当下不禁哑然,所谓古典文学,自然是古人创作的诗文,哪还有不是“原着”的“古典文学”?不过我理解他的意思,现在人看的“古典文学”,大多是“讲坛”、“戏说”、“白话”、“导读”之类,因此,看文言文写的“原着”,是值得拿出来一说的。

我想,这里不仅仅是阅读的难易问题,更在于一个“效率”问题。古代人可以牛皮哄哄地说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放在当下,要是只读半部《论语》,哪怕背得再滚瓜烂熟,别说治天下,连自己也养不活。现在的年轻人,要读的书太多太多了,专业要学好,经济、法律、文学、历史要会点皮毛,时尚的潮流要跟上,英语要过六级,千头万绪,不“多快好省”怎么行?于是,世上有了一批人,他们帮你把书读好。

然后归纳成一二三四、甲乙丙丁、ABCD,简单、清楚、好记,说不定还有趣,你只要发扬“拿来主义”,把一二三四、甲乙丙丁、ABCD搬过来,就等于学习、思考过了。看什么《论语》呢,看于丹《论语心得》不就行了?一天抵得上人家一年,岂不是好?说句笑话,这就像相亲大会,职业、学历、收入、长相、家庭情况、性格脾气,一条条全列得清清楚楚,主题明确,目标简单,省下了多少旁敲侧击、猜疑担心、辗转反侧、山重水复的繁文缛节。相亲大会为什么会火爆,没别的原因,两个字:效率。

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生活也变得简单而有效率起来,认路有GPS系统,查资料有搜索引擎,旅游有各种“攻略”,照相有傻瓜相机,连作诗也有写诗软件,即使是成功,也有励志书来告诉你如此这般即可简单复制。当世界开始被电子产品充斥成为一个完全信息社会的时候,许多需要思考的事情似乎都可以用工具来解决了。

在这样的惯性下,我们变得懒于思考,不善思考,不想思考,要做的,只是内事不知问百度,外事不知问Google,在一堆信息中做简单的筛选,或者,如尼采说的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我们都成了传说中的“煎饼人”,又薄又大,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只求泛泛地掌握,不强求深度了解,十八般武艺样样全懂,却又是样样稀松。于是往往似懂非懂,人云亦云,为潮流所裹挟,前些时的“抢盐风波”就是一个例证。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低智商社会”,说的虽是日本的事,也不免有点危言耸听,却值得我们沉思,并警惕。

该文章由作者:【刘三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