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噻(汉语流行词)

“哇噻”同“哇塞”,“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噻”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大致相当于北京话中的“肏”等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它的宾语省略了,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流行原因

本义同“我靠”。这样一句很难听的话本来是不应当流行开来的,但是现在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先是在台湾的影视传媒上出现,后来大陆的一些影视明星又刻意模仿,现在连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嘴里也经常说,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了起来。

造成这个不文明的口语传播开来的原因在于,一些影视传媒机构的不负责任,一些影视明星的刻意模仿和一些年轻人的盲目跟风。他们根本不知道“哇塞”是什么意思,只是主观地认为“噻”是一个叹词,跟“哇呀”、“哦哟”、“呜呼”差不多,仅仅是表示惊叹而已。所以,不管男的女的,也不论老的少的,赶时髦般地抢着用,开口闭口就是一个“哇噻”。

字义解释

象声词,形容哭声、呕吐声:~地吐了一地。

塞(噻)

塞,音sei或sai,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有时音译为“噻(sai)”。并不是表示惊讶。

噻,语气助词,没实际意义,相当与"了"、"啦"、"吧"、"呀"等:

1、表示诘问语句的加强:有种的你打我噻?(有种你打我啊?)

2、一般语气助词,例如表示希望:你有空嘛到我屋尖耍哈儿噻。(你有空的话到我家来玩吧)

哇噻,粗话,闽南口头语。最早来源于台湾,经过媒体、网络的宣传,后演变为表示惊讶、羡慕。

例句

哇噻!美男子耶,而且还一下子看到了两个,真是赚到了。

冯广顿时惊羡不已,羡慕道:哇噻,这就是传说当中的魔法武器吗?还真是够炫的,叶哥,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他相关

英国郎文出版公司出版的《郎文当代英语词典》,1995年9月第3次印刷

关于词汇的演化, 如"跳槽"一词涵义的演变具有强有力的说明,"跳槽"一词在古代的涵义是青楼用语。但现在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也许是因为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只是根据这种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当做了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总不能因为"跳槽"一词涵义的不雅,而去批判使用这个词的人或者拒绝使用吧! 我认为“哇噻”一词,即使在闽南语中有不雅的意思,但通过近几年的演变,几乎只表示惊讶的意思。

该文章由作者:【首推】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