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翠珊效应(社会学术语)

史翠珊效应(Streisand effect)即:试图阻止大众了解某些内容,或压制特定的网络信息,结果适得其反,反而使该事件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用中国一个成语就是欲盖弥彰。

名称由来

2003年,一位航空摄影师在拍摄美国加州海岸线的时候,偶然拍到了明星芭芭拉·史翠珊的海边别墅。史翠珊在得知此事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这位摄影师侵犯其隐私。事实上,在史翠珊提起诉讼之前,看过这张照片的人很少,但是在诉讼后由于媒体的放大效应,一个月内有40余万人上网点击了这张照片。原本想要保护隐私,结果却导致了更高的曝光率。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史翠珊效应”。

本来不为人知的资讯,经媒体或网络传播,广受大众注意,造成免费宣传的反效果。

相关事例

1、2007年5月,Digg管理人员删除了一些有关HD DVD密钥破解的文章,原因是收到了密钥所有者AACS协会发来的律师信。AACS援引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第1201款,称Digg刊载HD DVD密钥破解文章行为违反了法律。出人意料的是,Digg删贴的举动在用户中间引发了激烈的反应,用户开始以各种形式将相关内容提交到Digg,并且前仆后继,完全不惧怕“镇压”。同时密码也以体恤、域名、广告牌、墙纸、诗歌等形式出现,AACS镇压行动彻底失败,密码名存实亡。

2、2008年12月5日,英国网络观察基金会以含有儿童色情内容为由封杀英文维基百科的Virgin Killer(处女杀手)一条目,以减少网络上流传的儿童色情内容。但此行为在媒体报道后的效果适得其反,该页面浏览量剧增,不久后即成为英文维基百科上浏览人数最多的页面之一。

3、2009年11月,因1990年谋杀演员Walter Sedlmayr而入狱的德国人Wolfgang Werlé状告维基百科,令维基百科移除Sedlmayr页面上Werlé的名字。德语维基百科以保护当事人隐私为由删除Werlé条目,并移除Sedlmayr页面上的相应内容。此事件得到一些媒体报道。之后数日内,未删除的英文维基百科Walter Sedlmayr一条目浏览量从原先的每日约20次猛增至每日10000余次。

4、2011年,曼联球员瑞恩·吉格斯的婚外情被曝光后,其向法院申请了“超级禁令”禁止媒体报道,这反而使得关注此事的人急剧上升。

5、2013年,法国曾多次要求把网上有关皮埃尔叙奥特军用无线电台的资料删除,却反而急升关注。

6、2013年5月3日晚间,新浪微博针对朱令案,官方对“朱令”“铊”“孙某”等案件关键词进行封锁屏蔽,触发“史翠珊效应”。5月6日,屏蔽解除。

该文章由作者:【苹果姐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