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酸激酶(生物学术语)

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

临床特点

不同平面腘动脉损伤血清肌酸激酶动态变化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平面腘动脉损伤致患肢创伤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评估腓肠动脉在腘动脉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单侧膝关节周围骨折(含脱位)患者103例。其中,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68例,根据损伤平面是否高于腓肠动脉分为高位组(16例)和低位组(52例);其余3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术前、术后1、3、7、15d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

结果高位组CK值显著大于低位组,低位组大于对照组(F=217.709,P<0.001);同一时间点(术前、术后1、3、7、15d)3组患者CK值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高位组CK各时间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位组术前与术后7d(P=0.930)、术后1d与术后3d(P=0.19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高位组患肢缺血、损伤程度重于低位组;腓肠动脉是腘动脉不同损伤平面CK差异的主要原因,具有代偿作用。

简介

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

正常值

(1)肌酸显色法:8~60U/L(0.5~3.6U)。

(2)酶偶联法:男24~195U/L,女24~170U/L。

临床意义

CK测定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具有一定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2~4h开始升高,12~48h达到峰值,2~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程度较AST、LDH大,且出现早,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且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复发性心肌梗死时CK活性亦升高。动态监测有助于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肌肉创伤等CK亦明显升高。

3、脑血管意外、脑膜炎、全身性惊厥、休克、破伤风等CK活性亦升高。

4、甲状腺功能低下,某些感染性疾病,恶性高热,剧烈运动,各种插管及手术,肌肉注射氯丙嗪、抗生素等CK亦增高。

5、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关节炎及应用类固醇制剂、避孕药和化疗可使CK活性降低。

结果偏高可能疾病:

军团菌肺炎、小儿心肌炎、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小儿预激综合征、先天性肌强直、肌强直性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多肌炎。

注意事项

1、肌酸显色法:

(1)肌酐、精氨酸、胍乙酸等也可与α-萘酚及双乙酰产生颜色反应。故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自身血清做空白对照,以消除肌酐的影响。

(2)α-萘酚为白色或略带黄色之结晶,颜色过深,应在乙醇中重结晶后再用。

(3)Mg2+为激活剂,半胱氨酸提供巯基,氢氧化钡和硫酸锌沉淀蛋白并中和反应。

(4)血清CK活性>200U/L时,应用已知CK活性正常的血清稀释后重测,其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酶偶联法:

(1)最好使用血清作标本,也可用肝素抗凝血浆,因CK活性不稳定,室温仅能稳定4h,4℃仅稳定8~12h,故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清,及时测定。不能及时测定,应避光、低温保存。温度升高引起的酶失活为不可逆的。

(2)红细胞内不含CK,轻度溶血无影响,但中、重度溶血可因红细胞内释放出的AK、ATP及G6P,使CK值假性升高。

(3)Mg2+、Ca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l-、SO42-、PO43-、枸橼酸、氟化物可抑制其活性。

检查过程

静脉采血后立即送检。酶偶联法检测:各实验室可根据本室的自动分析仪型号及说明书编程,主要参数为:340nm波长,37℃,标本与试剂体积比为1∶50,延迟时间60s,反应时间60s,动力法。

该文章由作者:【阿贝尔群】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