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药(汉语词语)

不死之药又称不死,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古代统治者总希望自己长生不死,一些方士就玩弄骗术,用硫酸等化学物品制成的假药来蒙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释义

神话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

示例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孝武本纪》:“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

原文

《战国策》∶“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译文

有个给楚王献长生不死的药的人,传递的人拿着药走到宫里。宫里有个侍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传递的人回答说:“是可以吃的。”侍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非常愤怒,就要杀死这个侍卫。这个侍卫让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递的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才吃了它。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是传递的人。并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杀了我,这就是致人死地的药,这就显示是客人欺骗了大王。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表明有人在欺骗大王。还不如放了我。”楚王就没有杀他。

字词解释

有献不死之药于(给)荆王(楚王,疑为顷襄王)者

因(于是,就)夺而食之

中射之士(中射之士,指皇帝的近身侍卫)使(让)人说王(劝说荆王)曰

臣故(所以)食之

是(这)臣无罪

谒者操(拿)以入谒者:掌管引见宾客和传达通报的官吏

不如释(放)臣

可食乎(吃)

是死药也(这反而是致人于死地的药)

王乃(就)不杀

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大王生气了,让人杀了侍卫)

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大王杀了没有罪的大臣,就说明有人在欺骗大王)

之的意义

谒者操之以入(代词,指药)

因夺而食之(代词,指药)

使人杀中射之士(这个)

臣故食之(代词,指药)

且客献不死之药(的)

臣食之而王杀臣(代词,指药)

王杀无罪之臣(的)

而明人之欺王也(代词,指药)

注释

不死之药:传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药。

荆王:即楚王。荆,楚国的别称。

谒者:专门为天子传达命令的官员。谒:拜见。

中射之士:宫廷中的侍卫官。

于:给。

因:于是。

明:表明,说明。

说(shuì):劝说。

释:放。

启示

1。中射之士是一个聪明,能言善辩,正直,睿智,善于思考,忠心耿耿的人,

2。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总是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但历史上总有些人妄图长生不老,到处寻求不死之药。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死之药是没有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自然性。(追求真理)

3。不死药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观的体现,生老病死,天理循环。刻意的去追求不老,不如接收岁月洗礼,顺其自然。活好每个年龄段,活出自然精彩

简述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两个理由:

1。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

2。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有关出处

《战国策》(IntriguesoftheWarring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较为全面,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着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着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6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作者介绍

刘向(前77~前6)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一说生于元凤四年( 前77 ) ,卒于建平元年( 前6 )。原名更生 ,字子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 。 历经宣帝 、元帝 、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曾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官终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 。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赋 。典校时,又撰有《别录》。其后,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原书已佚。

该文章由作者:【碧海潮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