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凤凰与凤与凰有什么区别.凤凰与龙是什么关系.凤与凰和龙有什么关系.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常用来像征祥瑞。
龙是传说中的百鳞之王,又代表帝王,为了和帝王相配,虽然凤凰分雌雄,但是仍把这百鸟之王作为后的代表,因此有龙凤之说。
在封建王朝时,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但是若帝王年龄过小不能亲政,可能会让太后垂帘听政,此时在传统建筑等图样上就会出现凤的形象,表示凤至高无上的地位。
凤凰和龙的关系主要是《淮南子》中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大藏经》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
扩展资料: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 《证类本草》云“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 宋代凤髓被列为八珍之一。 而到最后却有了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成了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
凤凰共有五种,即五凤,《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现代网络有为今人谎造、讹传的版本,以朱雀为凤凰中赤者,实为大错。
《淮南子》:“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但《大藏经》有:“嘉羽生应龙。应龙生凤皇”,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 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青龙为祖龙。 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而西方神话中的 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凤凰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百度百科-龙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神话中“龙生九子,凤育九雏”,指的是哪九子和哪九雏?
关于图腾,对于华夏儿女最熟悉的自然就是龙与凤了。根据西汉史籍《礼记·》就把麟、凤、龟和龙列为四灵,其中龙还被称为百鳞之长。关于龙与凤的文明一直是中华民族两大图腾的延续,有很好的寓意,从古至今“龙凤呈祥”就代表着喜庆和吉利。都说龙生九子凤育九雏,那究竟是哪九子,又是哪九雏呢?
龙生九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跟着时间的退役不断发展扩充而来的,实际上对于这九子具体是什么动物是很模糊的。在明朝时期对着一说法有了具体的补充。1436出生的陆容就在自己的著作《菽园杂记》中关于龙的九个儿子有了详细的记载。
龙这九个孩子依次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椒图和螭吻。关于这九子可不是陆容胡编乱造的,他这些内容都来自于相关资料和《山海经》的考证。而这些内容也在1488年出生的明朝文学家杨慎的《升庵集》中有过提及。
除了名字的整理之外,也说明了这九子的习性和相关。比如老二睚眦的形象是豹身龙首的,就是龙和豹所生。其性格刚烈且喜好杀戮,所以也是克杀、阻止一切邪恶的代表。有一个成语“睚眦必报”说的就是他。
而凤凰作为百鸟之首,实际上是有两种组成的,雄的名为“凤”而雌的才叫做“凰”,只有凤凰结合,才会生育九雏。而凤凰的九雏与龙的九子不同,龙的九子各有不同。
但凤凰的九雏确实差不多的,有金彩火大四凤,雪蓝二凰以及孔雀、雷鸟和大鹏。这些内容的源头是《山海经》,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古籍代表,《山海经》是中国早期神话传说的集合,也可以说是一部奇书。
这本书的成书是很复杂的,直到现在我们可以查到的《山海经》,最早的版本来自公元276年出生的郭璞所编写的《山海经传》。《山海经》不仅仅包括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之类大家熟知的神话故事。
也是一部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等等一系列的百科全书,其研究甚至还包括中外的交通和民俗,更不用提“龙生九子凤育九雏”之类的内容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是值得我们好好研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直到现在大家对《山海经》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山海经》可以说一本经典之作,古往今来,众多名人大家都对这本书予以高度评价。贾平凹这样评价《山海经》:中国人的文化思维都在《山海经》由此可见,《山海经》魅力无穷。
古代神话里的龙族有多少种
到底有多少种,真的说不清楚。不过可以大体分三种,西方的恶魔龙和东方的盘龙还有就是北美的羽蛇龙。
如果是中国龙的话,那旁支可就多了去了。中国神话错综复杂加上现代网文的吹嘘炒作,各种龙数不胜数。不过比较正统的几条大龙。
1、应龙。中国龙里唯一长翅膀的飞龙,曾击杀蚩尤和夸父。
2、烛龙。《山海经》里记载是赤尾山神。
3、四海龙王。这个是历朝历代皇帝封给的封号。一路从公爵,封到王爵。主要是宋代封的最多。
4、青龙。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然后就是种类。大体的有:虺(huǐ)、虬(qiú)、螭(chī)、蛟(jiāo)、角龙、火龙、蟠龙、云龙望龙、行龙、蛰龙等等等等。一大堆
龙和凤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它们在古代长什么样子?
“龙的传人”、“凤凰涅槃”,龙凤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相传华夏人以龙为图腾,东夷人以凤为图腾,二者最终文化融合形成华夏联盟后,龙凤文化便传承了下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龙凤信仰上到统治阶级、下到黎民百姓都广泛传播,历代帝王更是以真龙天子自居。
时至今天,我们都知道龙凤并未来现实中找到原型,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但数千年以来,它们却一直以抽象的艺术形象出现在各种器物上。从未真正存在的东西为什么会深深的烙印的先人的脑海里?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我们如今见到的大多数龙凤形象肯定经过了不断的艺术加工,那么3000多年前的龙和凤在古人心中是什么模样呢?
自1986年发现三星堆祭祀坑以来,距今5000年前的古蜀国文化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近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三星堆东北侧小型聚落的遗址考古成果,其中便发现了距今约3200年前的“龙凤呈祥”的图案:凤鸟振翅欲飞,蛟龙环游其间。
龙的最早形象,应该是出现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此次发现的这条龙来自出土的一件阴刻有龙凤纹的陶盖上,基本上形象已经成熟,龙角、龙须、龙爪等造型皆栩栩如生,而它和凤的搭配更是中华文明中常出现的“龙凤呈祥”形象。
然而除了动感十足的游龙盘旋于陶盖的周围,中央的凤鸟却和常见的有所差异。我们熟知的凤凰羽翼充盈,尾巴很长,有点像孔雀,但这个陶盖上却是一只有羽冠的鸟昂首而立在中央,戴冠涡翅,呈现静立姿势。
历来出土的文物中,龙凤造型一般都是独立存在的,龙凤共同出现的情况很少,此次出土陶盖上的龙凤纹饰,证明了龙凤已经密切关联。随着年代的推移,龙凤的形象也是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可见龙凤起初也是由先人们熟知的动物演化,后来逐渐经过艺术加工,不断变化着形象。
从此陶盖上可以看出,龙的形象是率先被艺术化的,而凤的形象则是在龙的形象艺术化一定程度后,开始发生的改变。相传,龙图腾起初是轩辕部落的象征,后来随着黄帝不断吞并了其他部落,龙的形象不断加上其他部落的图腾,特别是和炎帝组成联盟后,龙图腾和麒麟图腾相融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东夷部落的凤图腾却很少变动,直到华夏联盟最终形成后,龙凤形象才开始共同不断演变。
中国古代关于龙凤的传说都有什么?要尽量详细,如果对我有帮助会加赠悬赏。
相传,轩辕黄帝经过五十三战,打败了蚩尤,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个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黄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类似现在的国旗,或者说是国家的标志)。开始,黄帝手下的谋臣建议不再搞新图腾。理由是黄帝功德无量,天底下无人能比得上。就沿用黄帝部落的图腾,一统天下。黄帝说:“万不可这样作,各大小部落都拥戴我为尊长。我怎么能辜负群民重望,独断专行,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呢?”接着黄帝又说:“蚩尤所干的一切,对兄弟部落的行为,我们万万做不得。”黄帝叫仓颉写了个通知,要求原来各大小部落把使用过的图腾,全部献出来,再由原来各大小部落选派一个代表,前来黄帝宫,共同商议制定新图腾。谁知,通知一发出,各个大小部落都送来了本部落原先使用过的图腾。一下子就摆了成百个。其中蛇图腾、鹰图腾、马图腾、鱼图腾、熊、豹、羊、象、狗等各种各样的图腾。这下可把黄帝难住了。究竟采用哪个图腾好呢?他一时拿不定主意,黄帝召来身边的谋臣,常先、大鸿、风后、力牧、仓颉等。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家你一言,他一语,各抒已见,有人同意用这个图腾,有人主张用那个图腾。最后,仍然没有定下来。大鸿着急地说:“黄帝心思太多了,随便用一个图腾就对了,何必这样挑来选去,太麻烦了。”黄帝耐心地说:“这是一个新统一起来的大部落,不那么简单,处处都要谨慎从事,绝不能草率。一定要照顾原来各大小部落的情绪,要搞一个有团结象征的图腾。不然,又有分裂的可能。”众谋臣听了黄帝这一席话,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称赞。唯有大鸿赶忙纠正他的话说:“我是带兵打仗的,对图腾这些事不懂,刚才说的话全当没说。”大家一听都笑了。
制定新图腾的事,黄帝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有天夜里,天下暴雨,吼雷闪电,黄帝发现电光一闪,一条明亮的光线,一闪而过,深深映在黄帝脑海里。 第二天,黄帝单独叫来仓颉和风后,把他昨夜看到的霹雷闪电的形象,向仓颉和风后讲述了一遍。然后,黄帝指着各大小部落的图腾说:“我看为了照顾各个部落的情绪,咱们参照各部落图腾的特点,应该制定这样一个图腾:蛇的身,鱼的鳞,马的头,狮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须,鹰的爪,狗的尾。组成一个特别的图腾。把原来各大小部落图腾都分别用上一些,要说照顾,这也算真正照顾周全了。可是,组成这样的图腾像个什么东西,叫个什么名字?”仓颉说:“黄帝,这个图腾在世界动物中,谁也找不到它,谁也无法伪造。我想,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龙’!既能腾云驾雾,又能翻江倒海。”黄帝捋着胡须,轻轻踏着步子,细细琢磨了半天,然后,果断地说:“好!就叫‘龙’”。从此以后,龙就成为中华民族吉祥权威的象征物。谁也不能侵害它,就连黄帝也带头崇敬它。这就是‘龙’的来历。
那么凤凰又是怎么来的呢?‘龙’的图腾组成后,还有剩下一些部落图腾没有用上,这又如何是好呢?黄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她发明了养蚕,给黄帝制作了衣冠,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嫘祖受到黄帝制定的新图腾的启示后,她把剩余下来各部落的图腾,经过精心挑选,细心端详,也仿照黄帝制定的龙的图腾的方法:孔雀头,天鹅身,金鸡翅,金山鸡羽毛,金色雀颜色······组成了一只漂亮华丽的大鸟,嫘祖叫来黄帝另外三位妻室征求她们的意见,方雷氏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她对嫘祖说:“姐姐,你组成的这只大鸟像只美丽的大公鸡,可就是个单身汉,水中的鸳鸯还是成双成对呢?”一席话提醒了嫘祖。当时,彤鱼氏,嫫母也齐声叫好,都说方雷氏说的有道理。她们姐妹四人,一齐动手,把剩余下来的,没有用到‘龙’图腾上的其它小图腾,很快地组成了另一只华丽的大鸟。正好和嫘母组成的大鸟配成一对。可是,把它们叫什么名字呢?这下可把黄帝四位妻室都难住了。最后,她们还是请来老谋深算的风后、造字的仓颉。叫他俩给这两只大鸟取个名字。风后看罢,哈哈大笑说:“黄帝制作了一条‘龙’,世界上各种飞禽走兽中找不到它,你们四人又制作了两只大鸟,空中飞翔的鸟群中也找不到它。这就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吉祥物”。仓颉全神贯注,一直在详细地观看这两只鸟,一句话也没有说。直到嫘祖问他时,仓颉把早已在脑子想好的名子脱口而出地说:我看就叫‘凤’和‘凰’。凤代表雄,凰,代表雌,连起来就叫凤凰”。“好!我赞成,就叫凤凰”。
原来,谁也没注意到黄帝早已站在他们身后,倾听着他们各种议论。现在黄帝既然赞成叫凤凰,就请黄帝最后作决定,黄帝沉思了半天,才说:“龙凤在世界上生存的飞禽走兽中没有它们,谁也找不到,它的高贵处就在这里。我看,还是风后说的对:这两种图腾谁也不会伪造,给后世的子孙万代也立下规范。我同意,‘龙凤’就正式定下来,作为新部落统一联盟后的新图腾”。这就是“凤凰”的来历。
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
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
从龙凤的形象看:龙的颜色较单调,主色为黄色,还有派生的黑、白、青、赤四种。而凤却五彩缤纷,五色俱全,显示出阳光明媚下的美丽祥和,且凤下清云,超长的五色斑斓的尾羽是其最基本特点,这基本上也是彩虹的状态。而颜色单调,形似树根,全身鳞光闪闪,无翅膀却可在浓云雨水中时隐时现,这些既是龙的外貌,也同样是闪电的特征。
从龙凤的性别看:任何能够繁衍的动物都有雌雄之分,而唯独龙几千年来从未真正涉及性别问题,龙子龙孙基本上都是借腑而生。相传龙凤是极佳伴侣,以致皇帝、皇后始终以龙凤自居,然而龙凤结合却很牵强,也很矛盾,因为据传说凤凰本是一雄一雌,龙凤又如何成为一对,这说明龙没有雌雄之分,它不是动物。那么,又有什么动物还可同非动物且如此可怕的龙成为恰当的伴侣呢?但龙与凤却始终是阳和阴的代表,不论凤是否有雌雄之分。
从龙凤的特性看:龙离不开浓云或雨水,尤其是在辽阔的水域之上时,更显其生于其中。它常可使地面水灾肆虐,又可使森林房屋引起火灾,长期不见时即出现旱灾。因此,求雨即是求龙、求云雾闪电。龙凤呈祥就应该指的是令人惧怕恐怖的雷阵雨过后而瞬间转变成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的彩虹景象。据传说,凤是凤凰的简称,凤为雄,凰为雌。而彩虹分主虹和称为“霓”的副虹,主虹鲜艳在内,副虹淡雅在外。龙生于水,腾飞于天,而凤从天而降,祥于天地。龙是常见的,而凤却罕见。
从龙凤的运动状态看:龙凤的运动状态大相径庭。龙的运动风驰电掣,并伴随浓云雨水和“电母”“雷公”带来的电闪雷鸣,以此充分表现其巨大威力。而凤的运动状态却是祥云缭绕、飘飘欲仙,轻柔美丽、浮遥天际,足以显示其优美吉祥的神韵。在现实自然中,闪电就是快速运动、瞬间即逝的自然现象,闪电的出现离不开强对流云团或充沛的雨水。而自然界的彩虹也是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随着观察者的移动,观察者所见的彩虹也会慢慢地移动着、变化着,并且还必须在太阳雨这种罕见而短暂的气象条件下才能出现彩虹。彩虹同凤的形象都具备相对静止的共同特点。
从对龙凤崇拜的根源看:作为生活在完全原始的纯自然环境中的远古人们,唯一能使他们感到神秘而潜藏着巨大威力的常见自然现象只能是雷鸣闪电,不仅如此,雷鸣闪电一旦出现,便万赖俱静,万事万物只能听凭其任意摆布,即使现代人们对之也是心有余悸,而只有彩虹出现才可瞬间“驱赶”这一极端使人惧怕的雷鸣闪电,这些怎么能不使远古人们无限崇拜龙、凤呢?对龙凤予以巨大崇拜,正说明以龙凤为最重要图腾的远古民族对耕种的巨大依赖,“龙的传人”其实质指的即是崇拜自然,依靠自然,视农业为生命的民族。
从龙凤的字形和发音看:在主要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系统中,龙字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字,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用立字与月字组成的一个偏旁和一个原始的象形字体,而这两个偏旁字体从没有在其他汉字中再出现过,整个字也没有附着任何动物的偏旁,更没有在任何动物字体中出现过这些偏旁。这可说明两点,一是龙与声音有关,且只有在无阳光的情况下出现,因为音字中日被月所代替。二是龙只是特殊的一种现象,且没有任何现象可与之相似,它不是动物。另外就龙的发音“Lбng”,更加说明,龙本身原本只是附着“隆隆”声音的自然现象,是闪电!再从凤字上看,它是风字边,显然指的不是动物,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即使凤字中有鸟字,但鸟字上还多了一横,如同可以理解为像虫一样的自然现象的风字一样,也应该理解为像鸟那样五颜六色的一种美丽宏大的自然现象,这也许是将凤传说成具有巨大美丽尾羽的鸟中之王的原因。再者,凤与风读音相近,不能不说明同风没有一定的联系。
从闪电的定义看:在我们复杂的汉字系统中,任何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都有相应的一个字来加以命名,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如云、雾、风、雷、霜、露等。而闪电却没有合适的字来命名。虽说雷电中的电字曾特指过闪电,但就雷电各字结构及组词都说明雷先电后,这与闪电后才有雷声的自然现象恰恰相反,而且,仅仅一个雷字(无形的)或一个电字(有形的)都无法形象地定义出闪电的特征。那么,为什么就闪电这样一个极特殊的神秘自然现象却没有一个恰当的象形字加以定名呢?这应该就是因为,原始虽有,但因其神秘而被神化,后以与雷象形的电字予以代替,以致至今还用雷电(本属两个现象)或闪电才可准确定义,那么原始象形闪电之字就应该是“龙”。
种种迹象表明,龙凤确实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一定的现实存在,怎么可能产生一定的意识、想象?尤其是对知识极端贫乏的远古人们而言。
另外,龙,就其自身各种自然及人为属性,几千年来始终未有大的改变,即使龙字本身也应该是一尘不变的。理由只有一个,由于其固有自然属性足以使远古人们无限崇拜,将其神化也是顺理成章。正因如此,几千年来才始终是“真龙天子”自居的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独有代名词。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怀疑它、改变它、研究它,以致龙的基本原貌流传至今。
十大凤凰
人们通常将凤和凰分开来说,它们并不是现实中的任何鸟类,所以对于凤凰的种类也是众所纷纭,最著名的就是古代五凤,在有些说法中大鹏,帝江,重明鸟等也都被归为凤凰,所以十大凤凰分别是凤,鹓鶵,鸑鷟,青鸾,鸿鹄,朱雀,大鹏,鹔鹴,重明鸟,翳鸟,那么就跟着天晴资讯网来看一看吧!
凤
凤是凤凰的简称,古时候人们是将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集百鸟优点于一身,有锦鸡的头,仙鹤的腿,孔雀的尾巴,鹦鹉的嘴,全身有为赤红色,是原始社会中人们的保护神,在人们的心中象征着美好和平,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凤凰大多指的就是这一种。本来凤五行属火,代表雄性,龙五行属水,代表雌性,但是历代的帝王都较为喜欢龙威严的外形,所以就将龙凤的寓意改变了过来,至此凤就成了和龙相反的至阴的代表。
鹓鶵
鹓鶵是出自《山海经.南山经》中的一种神鸟,被归于凤凰一类,全身通体金黄,和人们印象中的金凤凰相似,《小学绀珠》中就提到:“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雏”,是传说中和凤鸾地位相同的祥瑞神鸟,古人常用来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
鸑鷟
鸑鷟是传说中的古代五凤之一,有着黑色或紫色的羽毛,在《小学绀珠》中也被称为一种水鸟,像野鸭的头,有一双赤红色的眼睛,大而明亮,常被用来形容坚贞不屈的品质,之所以将鸑鷟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经鸑鷟解释为凤凰的一种,甚至有鸑鷟山的那个县也被人们叫成了凤县,鸑鷟两字也像凤凰一样,在古文中本来是作为两个字使用的,有“鸾鸑鹓鷟”的说法。
青鸾
青鸾的体型接近孔雀,羽毛颜色华丽,尾羽特别长,两翼有白色的眼状斑点,赤色多为凤,青色则都被称为鸾,也是传说中五大凤凰之一,常被比作女子或爱情,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它是西王母坐骑,常年伴在西王母身边,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灵识很高。正《山海经.山经》中就有提到“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鸿鹄
鸿鹄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鸿鹄是指大雁,而在代指凤凰时,则是说白色的一类凤凰。在古时候,人们常常把“鸿”和“黄”弄混,就经常将“鸿鹄”读作“黄鹤”,其实黄鹤楼是被误叫成的,起初那里叫做鸿鹄矶,但后来被误读成黄鹤矶,要知道世上是没有黄色的鹤的,所以昔人所乘的是一只鸿鹄,白色的凤凰,而不是黄色的鹤。
朱雀
朱雀是四大灵兽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并列,是南方七宿的总称,常有人将它误解成凤凰的一种,不过恰恰相反,朱鸟可能是凤凰的原型,因为它全身赤红,赤为火,南方也属火,而浴火从生就是凤凰的一大特点,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也被称为火凤凰。
大鹏
大鹏又被称为金翅鸟,是一种传说中的巨大鸟类,它的双翼张开能达到336万里,翅膀呈金黄色,常年居住在须弥山北方的大铁树上,也有传说称它是凤凰的九子之一,天生有铁一般的喙爪,头顶盯着一颗熠熠发光的宝珠,双眼也是散发着金光,以龙为食。
鹔鹴
鹔鹴是中国神话中的西方神鸟,《说文.鸟部》就曾提到“鹔,鹔鹴也,五方神鸟也”,《叶图徵》中还说到“似凤有四,并为妖:一曰鹔鹴,鸠喙,圆目”,这些都足以说明鹔鹴和凤凰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明鸟
重明鸟又叫做双睛鸟,因为它的每个眼睛里都长着两个瞳孔,身形十分像鸡,但是羽毛颜色却很鲜艳,叫声就像凤凰鸣叫一样悦耳。它经常将羽毛全部抖落,在空中回转盘旋,翩翩起舞。传说它对待人们都十分的仗义,每年总会在人间游荡几次,十分擅长追赶虎豹财狼,妖魔鬼怪,庇护着人间,于是人们常常在门上挂上它的铜像,以求得庇佑。
翳鸟
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曾提到翳鸟,它是一种有着五彩羽毛的神鸟,翅膀展开可以覆盖方圆五里的范围,传说眼睛就像宝石一样绚烂。常被人们用作定情信物。
该文章由作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