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珠宝市场规模(全球珠宝市场)

珠宝设计师赵忆慈:我是如何在纽约创办自己的珠宝

纽约是全球时尚之都,越来越多的华人创业者开始在纽约的时装界、珠宝界、时尚摄影界绽露头角,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年轻的珠宝设计师赵忆慈就是其中一员。

赵忆慈就读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主修服装(时尚)设计,辅修比较文学的她,大二时开始对珠宝感兴趣,便去圣马丁学院学习了一夏天的珠宝设计。2014年,赵忆慈所设计的毕业作品入选帕森斯“设计师提名展”,为搭配服装而设计的系列珠宝获得很大关注,随即她在纽约创立了个人时尚珠宝品牌YICI 及高端珠宝品牌 YICI ZHAO。

品牌创立不久后,赵忆慈的作品被新兴设计师品牌 Sallly LaPointe选中,作为配饰珠宝出现在其纽约时装周的秀场上。《Gossip Girl》主演 Tayler Momsen的MV 也邀请赵忆慈设计系列珠宝。这些成绩被母校帕森斯看到后,请她回校为当届优秀毕业生设计配饰珠宝,并在美国时尚百货公司Saks Fifth Avenue橱窗展示,就这样,赵忆慈的创业之路一步步走上正轨。

创业不易,在海外创业尤其如此。

年轻消费者在乎的是设计

记者: 对于投身时尚的创业者来说,在美国创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Z: 美国的机会非常多,对年轻设计师的包容度和感兴趣度比较高。纽约年轻又充满活力,世界上任何风格任何类型的人都在纽约,“时装秀”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最重要的是很多成功人士都很愿意帮助年轻人,只要你愿意请教他们,他们很愿意伸出援手。比较有挑战的方面是纽约节奏非常快,对于创业者来说,早期投入资金等各方面要求都会比较高,这样会产生一些压力,而且全世界各行业优秀的人都会想到来纽约发展,所以竞争也相当大。

记者: 美国珠宝市场情况如何?

Z: 美国市场主要以时尚珠宝,或者说服装珠宝为主。因为服装每季更换非常快,每一季的风格在不断变化,大众对时尚珠宝的需求很大。而亚洲和欧洲对高端珠宝的关注比较多,我们的高端珠宝系列,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的作品大多是在亚洲市场。

还有一点,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是个性、是设计。他们购买奢侈品时更少考虑产品的实质价值是多少,考虑更多的是能不能配什么衣服或者说喜不喜欢这个概念和设计。我跟稍微年长些的客户交谈的时候他们更多是询问原料和材质,而年轻人很少在意这些。

记者: 你有高端珠宝品牌YICI ZHAO和时尚珠宝品牌YICI,两个品牌线是如何布局的?

Z: 目前的比重是60%高端珠宝,40%时尚珠宝。时尚珠宝我们有两年的积累了,我们每年会生产两个系列的设计作品,现在主要是在我们的网站售卖,今年我们会进入几家百货、买手店。高端珠宝我们每年会生产3-5件,每件作品只有一件且完全手工打造,现在主要面对的是拍卖行,今年5、9月份我们会有作品在香港上拍。除了拍卖行,我们也有些私人客户定制,大多是80后群体,会更注重设计和手工,比如他们会找我们定制婚戒等。

通过拍卖打开高端珠宝市场

记者: 为什么会选择上拍卖行作为YICI ZHAO的主要销售模式?

Z: 第一个作品是拍卖行找到我们,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当时就答应了香港的拍卖行。因为我们这两年一直在纽约,这是进入亚洲市场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积累一些客户资源,获得关注和曝光。我觉得对于年轻品牌来说,走拍卖行是进入市场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今年5月、9月我们也要跟香港的拍卖行合作,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上次拍卖的成绩。

记者: 与百货公司、买手店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Z: 与每家百货的合作方式都不一样,目前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批发价给合作方后,之后的事情就由对方掌控,一种是针对纽约名气较大的百货公司,他们批发价进的商品没有卖完是会退回来的,还有一种是寄卖,但是我们基本上是不做寄卖的。

记者: 设计稿出来后,后期的制作流程是交给自己的团队还是跟其它工厂合作?

Z: 我们有两个团队,一个团队做时尚珠宝,他们负责平面设计、公关;另一个团队做高端珠宝,主要是做手工。时尚珠宝产量比较大,现在是我们团队打版,有签约曼哈顿的工厂;高端珠宝牵扯的工艺非常高,是由法国的师傅专门为我们制作,每个师傅都有五、六十年高级珠宝的手工经验。

记者:有没有想过把生产环节放在中国?

Z: 一些买手也会有这样的提问,纽约的人工费相当高,对于新品牌而言,我们产品的价格并不是那么有竞争力。如果拿到国内生产会便宜到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左右。我们选择在纽约生产,是因为纽约的手工非常好,而且我在这边可以掌控每个阶段。

其实珠宝方面手工最好的是欧洲的老师傅,我现在用的师傅都是十年、二十年前从欧洲搬来纽约的老师傅,他们都是法国美院雕塑毕业的,非常注重细节。

记者: 参加时装周,对新的设计师/品牌能带来哪些帮助?

Z: 我觉得参加时装周特别重要,因为从计划到实现的时间非常短,量又很大,所以工作压力很大,很锻炼新设计师计划、组织和真正实现的能力。纽约时装周这么多品牌,但曼哈顿的工厂很少,每个设计师每个工厂都在赶,秀当天的所有事情也不是都会按部就班地进行,所以需要很严谨的策划和方案,包括与服装设计师的合作,怎么让各自的 idea得到发挥,都是很好的团队合作经验。最重要的是时装周的曝光度确实很高,任何人都会被注意到。

记者: 在创立品牌、打开市场的过程中,有哪些细节是必须注意的?为其它有志于创立珠宝品牌的设计师们,你希望提供哪些建议?

z: 我觉得就是用心,用心去对待自己做的事情、自己的团队、客户及合作方,这是肯定的。在跟零售商等合作对象打交道时,一定要准时、做到承诺,比如我去见合作方的时候我会打出一个google calendar,用红字写着每一个程序他应该必须要分的时间段,这使得作品能按时完成,不然有的设计师太关注设计会忘记时间,导致最后很狼狈,这点要特别注意。

记者: 接下来有什么规划呢?

Z: 我在上国际宝石鉴定师的证书,拿到证书之后,我在今年年底之前会设计出一个系列的时尚珠宝,做出三件高级珠宝上5月份和 9月份的拍卖,还有一件上明年年初的纽约拍卖市场。9月份后,我会回国建立自己的办公室和团队,现在亚洲的客户越来越多,机会也多,所以我计划回国拓展市场

全球最大紫粉红色钻戒开拍,最后是以怎样价格成交的?

被称为“樱花”的 15.81 克拉宝石在香港获得 2,930 万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在拍卖会上出售的紫粉色钻石。根据拍卖行的拍卖行克里斯蒂的说法,樱花以日语名称命名,是同类钻石中最大的钻石。

这块石头设置在一个简单的铂金戒指上,在内部被归类为完美无缺,这意味着任何瑕疵只有在近距离放大时才能看到。拍卖师说,它也被归类为“婴儿生动”,这是仅 4% 的粉色钻石达到的强烈颜色指标。在一份新闻声明中,Chrsitie 珠宝部门负责人薇琪·塞克将周日的拍卖描述为“珠宝拍卖史上的重要篇章”。

出售前,塞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块石头“非常”是樱花的阴影。她补充说,将粉红色钻石归类为内部完美钻石“非常罕见”,因为它们通常含有“大量颗粒”。宝石的大小也使它与众不同,克里斯蒂指出,不到 10% 的粉色钻石重超过 0.2 克拉。

樱花的最终价格超过 2.26 亿港元(2,929 万美元),低于拍卖行最初估计的 3 亿港元(3800 万美元)。但尽管如此,它还是打破了去年由一块名为“玫瑰之灵”的紫粉色钻石拍卖记录,这块钻石在日内瓦的苏富比拍卖行卖了近 2700 万美元。

粉红色的钻石有各种不同的色调,有樱花等以紫色色调而闻名的钻石。虽然塞克说“没有规则说(无论是纯)粉色钻石还是紫色粉色钻石更罕见”,但前者在拍卖会上负责更大的金额。2017 年,一颗 59.6 克拉的粉色钻石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创纪录的 7120 万美元售出。这颗钻石由香港珠宝商周大福购买,并更名为“CTF Pink Star”,仍然是拍卖时最昂贵的任何颜色的抛光钻石。

在周日拍卖的其他地方,第二个心形粉红色钻石戒指售价超过 5000 万港元(650 万美元),而钻石吊坠项链以近 2100 万港元(270 万美元)购买。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冠状病毒疫情在过去一年中影响了全球珠宝市场。根据贝恩公司的研究,2020 年全球钻石销售收入下降了 15%,而在美国,珠宝销售在今年第二季度暴跌了 40%。

美国珠宝市场规模(全球珠宝市场)

稳扎稳打 创新发展

陈其周

自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世界的经济环境始终没能彻底走出阴霾,受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也处在结构性放缓、周期性放缓的状态。在内外环境都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珠宝企业也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很多企业普遍感受到了行业寒冬的到来,怎么做能安然度过危机甚至在这场危机中“浴火重生”可能是每个珠宝企业的掌舵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对于国内珠宝市场我们没有深入的接触过,也不敢妄谈,但对于在美国市场打拼的这些年,我个人略有些体会,在此与诸位分享。

1.稳扎稳打,奠定基础

1989年我们走出国门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做生意,来来往往若干年。1996年我们在美国成立安得公司。1996年至2000年是艰苦的创业起步阶段,那一时期的美国珠宝市场十分低迷,与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情况很相似,这一阶段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顶住压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准备。2000年后美国珠宝市场逐渐好转,我们凭借前五年的踏实准备,借由这股向上的市场力量,一举将公司带入正轨并加速发展。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回顾公司成立至今的16年,期间也遇到过不少惊涛骇浪,但是初始阶段的扎实准备和储备及对其不断的丰富和巩固始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低迷的市场并不可怕,如果对外难有突破,则需要向内寻求改变,调整脚步,悉心谋划,待日后经济好转,便可“厚积而薄发”,迅速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2.找准市场,主动出击

我们谈到的奠定基础,也包括对未来市场的判读,而这判读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走向。我们虽然是在美国市场的珠宝公司,但每一个新公司在成立初期的艰难想必是所有的创业者都曾体会过的。那时公司的状态是无资金、无客户、无产品,但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理念——在美国这样一个未知、陌生又如此成熟的市场,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生存下去。“什么是我们的资源”、“什么是我们的特色”成了公司创业之初,我们最常问到自己的问题。在寻找特色的道路上,我们做了不少尝试,例如批发小件的南阳玉雕、珠串等,但是这些产品在美国珠宝市场上都毫无竞争力可言,仅能维持一段时间,而无法持久的规模化经营。我们手中当时的资源是橄榄石、托帕石和海蓝宝石,而这些种类的刻面宝石在美国的市场格局也是十分的混乱,大致可分为两个极端,较低的一端由印度公司压制着价格,其已经加工磨制好的成品价格甚至比我们的加工费还要低,但弊端是工艺很差,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价格战作为竞争手段;高端的一方主要来自德国企业,虽然工艺优秀但是价格奇高。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经过这样反复的对比、权衡以及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最终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找到了切入市场的缝隙——中端彩色宝石市场。进一步解释就是品质良好的、价格适中、又可接受批量订单的彩宝加工市场。我们力图将当时所有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首先在1996年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比较低廉,极具竞争力;其次公司的生产工艺远比印度公司好,但也不比德国公司逊色太多,大部分主流客人都对这类产品有大量需求。

3.耐住寂寞,守住市场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珠宝行业的产业链条虽然无法比拟石油、电力等大型资源性行业,但是其行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专业性极强,虽小却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累积才能运作良好。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常看到一些经营制造批发业务的企业稍有起色的时候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将触角延伸到品牌、零售、制造、采矿,做这样的尝试成功了固然很好,但多数结果是原有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而新开辟的领域又因为不熟悉而无法打开局面,得不偿失,所以这种分散自己优势资源去做自己不占优势的领域的发展思路我们并不是十分赞成。

市场定位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定位的过程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进行调研和认证,所以一旦确定在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更改。市场的状况瞬息万变,企业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而不能随波逐流,不然轻则跌跟头重则前功尽弃。

自1996年我们找准定位后,公司一直专注于生产批发环节的准备工作,包括原材料的大规模储备、技术工人的培养、厂房的扩建等,这一时间持续了五年,这五年间市场不景气、公司刚起步、前景不明朗,一切都处于未知状态,但我们咬紧牙关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坚持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对长远规划笃定的信念,逐步为公司积累了一批优质稳定的主流客户。

4.从零开始,培养核心竞争力

4.1 关注并持续着力于新产品的开发

我们常说“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动力”,这句话在任何一个行业、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为过。有人可能会觉得做设计、搞研发是设计师的任务,是做品牌的公司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做产品制造批发的工厂无需创新?其实不然,无论是处在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提到了创新,我们不会只是空谈。以我们公司走过的路为例: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创新机制是最重要的事。公司虽然是以接受订单的批发为主,但也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市场的需求,例如我们会定期地向我们的大客户提供厂里新研发的宝石琢型或雕刻造型。这些新产品在给客户展示的时候已经是经过了反复多次的实验,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了,一旦客户选中可立即与品牌自身的形象相结合,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产品,投放市场,所以在参加香港国际珠宝展时,我们发布的新品通常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当然,创新的路最美好但也最难走,我们也曾面临过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不过没关系,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况且每一次的失败总是在为成功积累经验,而一旦总结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我们的做法可能并不是最讨巧的,但却是最稳妥最踏实的。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4.2 人才储备

创新发展既需要领导层的决策,更离不开人才力量的支持。由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企业花费大量资源,所以有不少企业往往有这样的顾虑,担心下大力气培养的员工一旦学到本领则跳槽离开。其实员工整体思路开阔后对产品品质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一旦公司上下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员工之间就会相互影响和带动,甚至会因此而吸引到社会上的人才前来加盟,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我们公司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储备从创业的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在1996~2001年的准备阶段,我们的技术人员就在不断的尝试新琢型、新雕刻图案的开发,耗时长、不成功也没关系,经过几年的锻炼以及与市场的磨合,一批技术骨干已经具有相当的设计经验,这时公司将他们转岗为设计师,逐渐成为了公司最中坚的设计力量。对于这些设计师来说,他们投入热情钻研这一领域的产品开发,已经在公司的创新机制下形成了一种惯性,接下来的设计工作就会水到渠成。总之,培养自有的创新人才越早越好,这样既能够降低培养成本又能提高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

5.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目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不仅是珠宝行业,各个行业都处于相对疲软状态,很多人深觉自己的企业是处于危机之中,但是我们认为危机之中既蕴含着危险又充满了机遇。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其实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没有所谓的成功模式可以套用,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功课,才能在严酷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无论对于处于美国市场的我们,还是对于正处于行业升级的国内同仁们,“创新、变革才是唯一的发展出路”,在最后谨以此句与诸位共勉。

该文章由作者:【飞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