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绦虫腹背扁平,两侧对称,呈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带状虫体,虫体的长度可由数毫米到数米不等,小的仅0.5mm,大的可达10mm以上。虫体分头节、颈节及体节,头节小呈球形或梭形其上有固定器官,颈节细而不分节,具有生发作用,不断向虫体发育体节,体节又分“幼节”–“成节”–“孕节”,成熟的孕节片自体节上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我们平时看到粪便表面有活动小虫子就是我们上述描述孕卵节。
病原
绦虫属扁形动物门绦虫纲,乳白色。其成虫为扁平的带状,不同种的绦虫大小差异很大,小的仅0.5mm,大的可达10mm以上,但均有头节、颈节和链体3部分。链体包含数量不等的节片,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视其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成熟的孕卵节片可从链体自行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发育史
绦虫的发育需经过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桡足类,如镖水蚤及剑水蚤,在其体内发育成原尾蚴。第二中间宿主为蛇类及蛙类,在其体内发育为裂头蚴。当猫吞食了受感染的青蛙等第二中间宿主后,裂头蚴在肠内即发育成成虫。
临床症状
通常,感染的猫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轻度感染时,除了偶然地排出孕节片,孕节片附着于肛门周围,刺激肛门,使肛门疼痛外,一般不会引起注意。严重感染时,则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亢进、异嗜、呕吐、腹泻、腹痛,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贫血、消瘦。成虫成团时,也能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套叠、扭转甚至肠破裂。有的犬容易激动或沉郁,或呈假狂犬病症状,病犬扑人,有的发生痉挛、抽搐或四肢麻痹。该病呈慢性经过。
诊断
根据粪便中或肛门周围有米粒样孕节片或短链体可以作出诊断,也可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孕节片中虫卵形态,确认绦虫种类。
治疗
氢溴酸槟榔碱,1.5~2.5mg/(kg·bw),停食12~20h后口服,最大用量可达75mg,为防止呕吐,应在服药前15~20min,给予稀释的碘酊1~2滴;驱绦灵100~150mg/(kg·bw),一次性内服,但对细粒棘球绦虫无效;吡喹酮,犬5mg/(kg·bw),猫2mg/(kg·bw),一次性内服,但4周龄以下犬和6月龄以下的猫忌用;甲苯咪唑,犬22mg/(kg·bw),1次/日,连用3d,仅驱除带绦虫和多头绦虫;盐酸丁奈脒25~50mg/(kg·bw),一次性内服,注意服药前停食12h,服药后3h方可进食;丙硫苯咪唑,犬75mg/(kg·bw)口服;氯硝柳胺哌嗪125mg/(kg·bw)内服,用于驱除带绦虫和多头绦虫;硫双二氯酚200mg/(kg·bw),一次性内服,对带绦虫有效。
预防
对猫应一年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特别在繁殖基地,驱虫工作应在交配前3~4周进行。不用肉类加工厂的废弃物,特别是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非正常来源肉食品饲喂犬、猫。在裂头绦虫流行地区捕捞的鱼虾,最好要将其煮熟后再喂犬、猫。用倍硫磷、溴氰菊酯等药物杀灭动物舍内和体外的蚤和虱,防鼠灭鼠,严禁犬、猫进出畜舍、饲料仓库、屠宰厂及废料加工厂。对犬、猫进行驱虫时,应将其圈养在一定范围内,以便于收集其排出的粪便和虫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治散播病原。
该文章由作者:【天书奇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