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云南省军事线)

1984年4月2日到27日,昆明军区部队陆军第14军、第11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对入侵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者阴山地区的越军,进行炮火还击,打得越军狼狈不堪;接着,在4月28日、30日和5月15日,排除了越军侵略据点,一举收复了老山、者阴山两个要地。

老山前线(云南省军事线)

简介

1984年4月2日到27日,昆明军区部队陆军第14军、第11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对入侵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者阴山地区的越军,进行炮火还击,打着越军狼狈不堪;接着,在4月28日、30日和5月15日,排除了越军侵略据点,一举收复了老山、者阴山两个要地。老山海拔1442米,是个极其重要的制高点,谁占领它,谁就可以控制对方二十多公里的纵深地带。我们收复了老山、者阴山,大大改变了防御态势,争取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越军为夺回这两个要地,向我军进行反扑,特别是7月12日,陆军第14军在老山英勇顽强地打退了越军一个师规模向反扑,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就在云南老山战斗进入到激烈的情况下,驻防在江南苏浙水乡地区的陆军第1军(35151部队)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云南省老山地区,执行对越作战任务,这意味着在我军战史上的老山轮战启动了。部队告别了营房,告别了都市,从和平走向战争,经过四个月的临战训练,于当年12月接替老山防务。经临战训练,陆军第1军于1984年12月初,接替陆军第11军,进入正面为23公里、纵深35公里的地幅内,担负着老山总共120多个阵地的防御任务。 

战场环境

老山作战地区,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与越南河宣省接壤。这个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险要,地形复杂,为山岳丛林地,山高坡陡,沟深林密,雾大雨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越军在我防御对面,始终保持着3个师、10至13个步兵团、1个特工团、1个炮兵旅和2个炮兵团的兵力。同时采取“掘壕延伸”的所谓新战术,构筑了长达54公里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妄图分割包围我前沿一些阵地。

我们有28个阵地与敌人阵地靠得很近,最近的只有10米左右。敌人在战区还埋设了数以10万计的地雷。在陆军第一军接防阵地最初的一个多月内,每天都遭到越军上千发炮弹的轰击,一线阵地的工事、堑壕大部分被炸毁,有的阵地干部战士只能躲藏在石缝里防炮。由于地形山高坡陡,沟深林密,前送后运十分困难,甚至有些地方无路可走,加上雨多路滑,运送1名伤员,需要8至10个人才能抬下来。

主要战役

在敌情、地形、天候等恶劣条件下,陆军第1军参战的全体指战员按照军部制定的作战方针,英勇顽强,机动灵活,在老山地区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战斗,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第一次是1984年12月20、21日,部队上阵地的第3天就同越军发生战斗,首战时部队从上到下都有些紧张;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粉碎越军团规模的反扑,毙伤越军153团团长、副参谋长以下官兵700多人,阵地无恙,人员几乎没什么伤亡,全军振奋,实现了首战告捷。

第二次是1985年1月15日—18日,越军为占领老山,进行了5个月的准备,集结重兵,企图与我决战,以“收复失地”。此次作战即为老山662.6高地抗反出击战斗。陆军第1军指挥部,经精心计划,决定采取在老山左翼抗击越军反扑,在右翼实施出击的作战计划,来打退越军的猖狂进攻。这四天的战斗,激烈而动人心魄。仅1月15日这一天,越军向高地共发射了八千发炮弹,约三百平方米的山头上,平均第平方米落弹26.7发,整个山头的标高下降了5米。原先,山顶上有两柱17.20米高的柱,变成了不到一米高的石墩,抓起一把沙硕,可以从里面拣出五、六块弹片。

在战斗工事基本被毁,堑壕被炸平的情况下,我军坚守部队,冒着越军的密集炮火,抗击越军实施的轮番攻击,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经过四昼夜奋战,粉碎了越军6个步兵营、1个特工营的进攻,攻克了越军的7个阵地,重创越军122团、149团、153团、876团2营、821特工团1营,共歼敌1356名,缴获火炮2门,轻重机关枪7挺,步枪、冲锋枪27支40火箭筒19具。这一仗,彻底打破了敌人准备五个多月的“掘壕延伸”的新战术,狠狠地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使老山战区的主动权更牢固地掌握在我军手里。 

第三次是1985年2月11日,以六个加强连的兵力,攻克了越军18个据点。 

第四次是1985年3月8日,1军1师1团“英雄硬六连”、“坚守英雄连”等五个加强连奉命拔除小尖山越军阵地。小尖山越军派有重兵防守,那里山势陡峭,怪石林立,暗堡密布,十分险要,洞穴多得像马蜂窝。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每一个洞就是一个火力点。它的地位十分重要,越军占领它,我整个防御地带均受到威胁,也是敌人向我进攻的“桥头堡”,我们收复它,才能使老山整个防线就变得非常安全了。 

1985年3月8日,“英雄硬六连”、“坚守英雄连”等五个加强连,采取小群多路、秘密摸进、精兵奇袭的作战方法,开始进行收复小尖山等越军七个据点的战斗。进攻部队不仅秘密潜上了W高地,而且藏得很好,对方毫无反应。此时,整个战区静悄悄,没有一声枪炮响,大地在沉睡,越军大概也在沉睡。不甘心失败的敌军对小尖山主峰实施猛烈炮击,炮击停止,越军分三路反扑过来,经过16小时恶战,对方的7次反扑一次比一次败得更惨,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狼狈逃窜。这一仗,参战部队一举攻克越军伸向我前沿的七个据点。牢牢守住了阵地,共歼灭越军1300多名。这是一次大面积的反常用兵,大面积的出奇制胜。不久,军区前指和总参谋部相继发来贺电,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

当部队进攻时,越军有的正在吃饭,有的还在睡梦之中,就连越军第二军区前指司令阮友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部队很凶、很猛,打的弟兄们措手不及。”陆军第一军于1984年12月初进入老山阵地至1985年6月初撤离阵地,在6个月的作战时间里,广大参战指战员发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硬骨头作风,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密切协同,互相支援,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整个部队在老山作战中,没有丢失一个阵地,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没有一个人当俘虏,没有一个人违犯军纪。先后打退了越军两次团规模、四次营规模、一百多次连以下规模的反扑和袭扰,牢牢守住了阵地;并进行广泛出击,拔除了越军28个据点,共歼敌5200多名,毁伤敌火炮128门,军车65辆,缴获枪炮112门(支)和大批军用物资。 

这次作战,陆军第一军共有7个连队、11名干部战士被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有1234个单位、3156个同志荣立了战功,为陆军第1军,这支具有着红军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辉煌历史再次书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1985年6月13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的嘉奖令,嘉奖令指出:担负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的陆军第一军全体指战员,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神,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作战命令,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击退越军百余次反扑,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作战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功绩显著的英雄单位和个人,锻炼和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我的四化建设。中央军委同时还颁布命令,授予陆军第1军参战单位、个人荣誉称号,决定授予陆军第1军3个连队荣誉称号,授予步兵第1团第6连:“英雄硬六连”,步兵第2团第3连:“坚守英雄连”。1师炮兵团第7连:“神炮连”。 

因“硬骨头六连”在老山防御作战中战绩突出,于1985年6月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硬骨头六连”再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的荣誉称号,成为全军唯一被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

陆军第一集团军

以卓越的战绩,胜利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老山防御任务的陆军第一军,于1985年7月返回江南苏浙水乡驻地后,按照中央军委的整编命令,改编为陆军第一集团军。 

1984年4月2日-27日,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35201部队)对入侵老山、者阴山的越军进行炮火打击,接着在4月28日、30日和5月15日连续作战一举收复老山、者阴山。并于7月12日打退越军一个师的反扑,坚守到8月5日撤离阵地,共计4个月。 

1984年8月4日,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35101部队:1969年11月成立-1985年9月撤消番号)接替陆军第14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2月8日撤离阵地,共计4个月。1984年9月15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14军、陆军第11军和云南省军区部队等六个连队荣誉称号。 

1984年12月初,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35151部队)接替陆军第11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5年6月5日撤离阵地,共计6个月。 

1985年6月10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1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步兵第一团六连:英雄硬六连,一师炮兵团七连:神炮连,步兵第二团三连:坚守英雄连。 

1985年6月初,济南军区陆军第67集团军(35276部队)率第199师、138师(原46军部队)接替陆军第1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6年4月底撤离阵地,共计11个月。 

1986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67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某部六连:老山坚守英雄连、某部炮兵一连:英雄神炮连、某部七连:攻坚英雄连。 

1986年5月,兰州军区陆军第47集团军率第139师、61师(21集团军部队)接替陆军第67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7年4月底撤离阵地,共计12月。 

1987年5月15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47集团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某部四连:英雄四连,某部九连:攻坚英雄连,某步兵团100滑膛炮连:英雄神炮连。 

1987年5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集团军接替陆军第47集团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8年4月底撤离阵地,共计12个月。

1988年5月12日,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27集团军三个连队荣誉称号,某部四连:老山作战坚守英雄连,某炮兵团五连:老山作战神炮连,某炮兵团二连:老山作战神炮连。1988年5月,成都军区陆军第13集团军接替陆军第27集团军坚守老山阵地,于1989年初结束坚守老山作战。因基本无战斗,军委没有发布授予作战有功单位及个人荣誉称号。

老山精神

中央电视台CCTV-3套节目播出老山铁血营长臧雷及老山烈士家属参加的《回声嘹亮》相关视频和图片,把艰苦奋战、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再次呈现出来,让广大党员干部找到了争先创优的正能量,也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党员干部找到了一面“镜子”。以“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为民“挡箭”。“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一步生。”是老山战士为祖国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牺牲”早已成为共产党员必备的政治素质。当前却有一些党员还存在怕走在前挨打、怕去的远无法顾家、怕做的多别人说傻现象,与“不怕死”的“老山精神”形成极大的反差。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练就敢于直面问题、直面矛盾、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较真斗硬,迎难而上的过硬本领,在领受急难险重任务时挑重担、扛大梁、担责任,发扬“不怕死”的精神,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疫情抗击面前,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的过硬本领,自觉争做人民群众的坚实“盾牌”。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当好新时代的先锋,起好示范作好表率。

以“不怕苦”的奋斗精神,为民“谋利”。“穿行热带丛林,感受竹鼠往复,蚂蝗亲吻,只为捍卫神圣的界碑。”在这看似“浪漫”的诗歌背后,是无数老山战士克服恶劣自然环境、残酷战争环境等困难为祖国尊严奋斗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十分苦”换来当代人的“一分甜”。而今,部分党员干部却在丰衣足食的环境下颓废,在琳琅满目的诱惑前沉沦,与“不怕苦”的“老山精神”形成极大的反差。俗话说得好: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干部吃苦在前,百姓才能享福在后。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把吃苦当作认识世界、拷问心灵、磨炼意志的财富,从吃苦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以“舍我”之境界,甘做“老黄牛”,不怕苦、不怕累,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不怕亏”的奉献精神,为民“分忧”。“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正是这种“不怕亏”的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让老山战士不计家庭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奋战一线,换来祖国南疆的和平稳定。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阅中华上下五千年,成大事者,必定多是既能吃苦又能吃亏的人。如果说甘于吃亏是一种担当,那么乐于吃亏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相对于那种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两面人”,不怕吃亏的人对党忠诚、工作务实、为人诚实。吃亏其实是大操守、更是一种大智慧。党员干部作为身处一线的“服务员”,要善于从“不怕亏”的“老山精神”中汲取正能量,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创造工作新业绩,通过自身引领,让更多“不怕亏”的党员干部主站出来,形成示范引领示范效应,激励广大党员自觉争先创优。/n

2021年3月29日晚,云南省麻栗坡县人民法院邀请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登国作《弘扬“老山精神”、新时代“西畴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专题讲座。党组书记、院长罗凯主持,全院干警参加。/n张登国声情并茂讲授了“老山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实质内涵。同时,还讲述了“岩头村的梦”、肖家塘“四愚公”等西畴人民勇于向石漠化抗争、向贫困宣战开山凿路的事迹,鼓励干警把“西畴精神”切实转化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内生动力。/n罗凯就传承弘扬“老山精神”、践行新时代“西畴精神”,锻造“五个过硬”新时代法院铁军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确保教育整顿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把“学、查、改”贯穿全过程,推动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三是聚焦教育整顿,全面压实责任,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六项活动,主动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抓起,切实做到工作上心、任务上身、责任上肩、措施上手。/n时代变迁,精神赓续。通过此次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干警向先烈学思想,与模范找差距,凝聚起奋斗伟力,为高质量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淬炼新时代麻栗坡县人民法院铁军提供不竭动力。

该文章由作者:【光化学烟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