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拼音:fá)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字(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基本含义:本义指用武器击杀,泛指砍断、征讨。引申含义:引申指对他人武力上的征讨或言辞上的诛责。又假借为自我夸耀。
字源演变
会意字。“伐”字由“人”和兵器“戈”组成,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伐”的构型像人执戈。但从小篆字形看,人是背对着戈的,商代甲骨文、金文就更明确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戈刃部分与“人”的头部明显有穿插。“伐”的本义其实是用戈割人的脖子。至于人手持戈,一般认为是“戍”字。
商代金文左部添了一只执戈行刑的刽子手的“手”的字形,戈刃还是架到“人”的脖子上。以示砍杀之意。商代甲骨文所见或省去表示戈柄的部分,只留下表戈刃的部分在人的头部,是伐的简化形体。
字形2、3是西周金文,“伐”字也还保持了甲骨文的戈架人颈的形体;但戈柄已渐往右弯,戈的脚叉已变成短斜线了。至于秦代的小篆,字的构形依然是“人”和“戈”。但值得注意的是“戈”和“人”已离开,戈口已不再架在人的脖子上,这样,就再也不能使人望文知义,从字的构形上看出砍杀之意了。隶书和楷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动词 | 砍斫;砍伐。 |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丁玲《母亲》一:“不知道是那个山上,传来了丁丁的伐木的声音。” |
〈文言〉敲击。 | 《诗经·小雅·鼓钟》:“鼓钟伐鼛,淮有三洲。” | |
〈文言〉击刺;杀。 | 《尚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逸周书·世俘》:“伐右厥甲小子鼎大师。” | |
征讨,攻打。 | 《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国。” | |
〈文言〉批评,抨击。 | 王充《论衡·问孔》:“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 |
〈文言〉败坏;危害。 | 《逸周书·武称》:“饵敌以分而照其储,以伐辅德追时之权,武之尚也。” | |
〈文言〉平毁;铲除。 | 何景明《敌中篇》:“恐伐吾士大夫、百姓之坟墓也。” | |
〈文言〉抵触。 | 王充《论衡·问孔》:“其文,前后多相伐者。” | |
〈文言〉自我夸耀。 | 《易·系辞上》:“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 |
通“罚”。处罚。 |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君正》:“民无邪心,衣食足而刑伐必也。” | |
名词 | 古代臣子评功的品级之一。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
〈文言〉泛指功勋,功业。 |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使郤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 | |
〈文言〉通“瞂”。盾。 | 《诗经·秦风·小戎》:“蒙伐有苑,虎韔镂膺。” | |
星名。参宿中的三颗小星。 | 《晋书·天文志》:“故黄帝占参应七将,中央三小星曰伐。”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房越切(fá)
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
说文解字注
击也。
注:《诗》“勿翦勿伐”传、钲人伐鼓传皆曰:伐,击也。《礼记》郊特牲,二日伐?何居。郑曰:伐犹击也。《尚书》:不愆于四伐五伐。郑曰:一击一刺曰伐。《诗》“是伐是肆”笺云:伐谓击刺之。按此伐之本义也。引伸之乃为征伐。《周礼》九伐注云:诸侯之于国,如树木之有根。是以言伐云。
从人持戈。
注:戈为句兵,亦曰?(击)兵。《左传》击之以戈是也。戍者,守也,故从人在戈下,入戈部。伐者,外击也,故从人杖戈,入人部。房越切。十五部。
一曰败也。
注:此谓引伸之义。伐败㬪(叠)韵。《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谷梁传》:斩树木,坏宫室曰伐。攴部曰:败者,毁也。《公羊传》曰: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云?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皆齐人语也。按今人读房越切,此短言也,刘昌宗周礼大司马、大行人、輈人皆房废切,此长言也,刘系北音,周?、沈约韵书皆用南音。去入多强为分别,而不合於古矣。伐人者有功,故《左传》诸侯言时记功,大夫称伐,《史记》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又引伸之自功曰伐。
亦斫也。
注:大徐无此三字为长。
广韵
房越切,入月竝‖伐声月3部(fá)
伐,征也。斩木也。又自矜曰伐。房越切。十四。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伐康熙笔画:6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类篇》《韵会》竝房越切,音罚。征伐。《诗·小雅》:薄伐玁狁。《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灋(法)正邦国。《左传·庄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又《小尔雅》:伐,美也。
又伐阅,与阀阅同。《史记·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积日曰阅。《左传·庄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注:伐,功也。
又自称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经》: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诗·周南》:伐其条枚。
又考击钟鼓也。《礼·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杀击刺也。《书·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注:少不下四五,多不过六七而齐,所以戒其贪杀也。
又兵器。《诗·秦风》:蒙伐有苑。注:蒙,杂文。伐,干也。亦作瞂。
又星名。《周礼·冬官考工记》:熊旗六斿(游)。以象伐也。注: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
又与垡同。《周礼·冬官考工记》:一耦之伐。疏:畎上高土谓之伐。
又叶许竭切,音歇。《诗·商颂》:韦顾既伐。叶上截下桀。
又叶扶废切,音吠。徐干《西征赋》:奉明辟之渥德,与游轸而西伐。过京邑以释驾,观帝居之旧制。伐字从人从戈,戍字亦从人从戈。《留青日札》:人坐卧则为戍守,人立行则为征伐。
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一耦之伐。疏:亩上高土谓之伐。”谨照原文亩上改畎上。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bʰ | i̯wăt | |
王力系统 | 月 | b | ǐwat | |
董同龢系统 | 祭 | bʰ | juăt | |
周法高系统 | 月 | b | jwat | |
李方桂系统 | 祭 | b | jat | |
西汉 | 月 | |||
东汉 | 月 | |||
魏 | 月 | jat | ||
晋 | 月 | jat | ||
南北朝 | 月没 | jwət | ||
隋唐 | 高本汉系统 | bʰ | i̯wɐt | |
王力系统 | b | ǐwɐt | ||
董同龢系统 | bʰ | juɐt | ||
周法高系统 | b | iɑt | ||
李方桂系统 | b | jwɐt |
韵书集成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韵系 | 声母(纽)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伐 | 山 | 入声 | 十月 | 元 | 奉 | 合口呼 | 三等 | 全浊 | 房越切 | bʰjuɐt | |
集韵 | 吠 | 蟹 | 去声 | 二十废 | 废 | 奉 | 开口呼 | 三等 | 全浊 | 房废切 | bviɐi | |
伐 | 山 | 入声 | 十月 | 元 | 奉 | 开口呼 | 三等 | 全浊 | 房越切 | bviɐt | ||
韵略 | 入声 | 月 | 房越切 | |||||||||
增韵 | 入声 | 月 | 房越切 | |||||||||
中原音韵 | 乏 | 入声作平声 | 家麻 | 非 | 全清 | fua | ||||||
中州音韵 | 入声作平声 | 家麻 | 泆加切 | |||||||||
洪武正韵 | 伐 | 入声 | 四辖 | 删 | 奉 | 奉 | 全浊 | 房滑切 | vuat | |||
分韵撮要 | 伐 | 阳入 | 第二十五翻反泛发 | 发 | 非 |
该文章由作者:【玄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