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传说,浙江杭州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杭州西湖传说源远流长,历代文学艺术家利用西湖民间故事材料进行改编再创作,形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现存西湖传说约六百三十余个,以白蛇传说、梁祝传说、济公传说、苏东坡传说、岳飞传说、于谦传说等为代表。
2008年6月7日,西湖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I-37。
历史背景
历史源流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西湖自古即是谈情说爱的胜场,与缠绵韵事相关联的桥可举出多处。
脍炙人口的《白蛇传》的故事中,就有关于西湖断桥的故事片段,白素贞与许仙相遇的地方就是在断桥边,而这个故事也吸引力许多游客一睹断桥残雪的原因之一。增添了更多的故事感。
又如西泠桥,古称《苏小小结同心处》。相传南齐歌妓苏小小,富才华,颇自重,一次乘车出游,在白堤上遇到青年才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
苏小小口占一绝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即西泠)松柏下。”迫于时势身世,苏小小终难与阮郁谐秦晋之好,积忧成疾,病殁后葬于西泠桥畔,墓亭就叫“慕才亭”。
发展过程
西湖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其反映的必然也是西湖周边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现实生活并不会自然地成为民间传说,而是居住、生活在西湖边的一代一代的人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现实生活为素材,进行艺术再加工,才有了人们现代看到、听到的西湖传说。
因此,西湖传说是对西湖周边人们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它所描述的有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都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与事实完全吻合,而是具有很多创作者主观的夸张、渲染以及幻想的内容。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由于受到现代传媒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作为一种口头文学,西湖传说的生存环境大不如前。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其中不少人已相继去世,后继乏人,西湖传说出现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与保护。
社会影响
山水名胜因传说故事而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更加引人入胜;并随着旅游的发展扩大传播面,传说故事因山水名胜而获得真实感和知名度。西湖传说的采录和编辑出版曾在全国民间文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并带动了地方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该文章由作者:【四散的尘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