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龙首山支脉东大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腾格里沙漠西北部。北东与武威市民勤县接壤,南与永昌县毗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连,西与张掖市山丹县搭界。东西最长93千米,南北最宽76千米,区域总面积3060.26平方公里,最高峰成山掌顶海拔3052.4米,最低处张家坑海拔1327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金川区常住人口为260385人。其中城镇人口23.7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1.38%。
2020年,金川区地区生产总值271.4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03.79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60.5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2:75.09:22.29。
历史沿革
清康熙五年(1666年),嘉勒巴归诚,颁授演化禅师。雍正元年(1723年),封授莎罗奔为大金川安抚司。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将绥靖、崇化屯合置靖化县。
1950年10月,解放后仍沿旧制。
1953年,更名大金县。
1984年12月14日,甘肃省政府批准成立金昌市金川区,将金昌市直属的宁远堡、双湾2个乡和北京路、兰州路(现改为桂林路)、滨河路、工人新村、新华路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金川区管辖。1990年3月设立广州路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1985年6月,撤销金川区公署,筹建区人民政府。12月,成立金川区人民政府。同年,撤销河西堡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河西堡镇。新城子、朱王堡同时撤乡设镇。
1996年,金川区面积3077平方千米,人口17.8万人。辖6个街道、2个乡:新华路街道、北京路街道、滨河路街道、兰州路街道、工人新村街道、广州路街道、宁远堡乡、双湾乡。区政府驻北京路。
2000年3月18日,宁远堡乡、双湾乡分别举行撤乡建镇挂牌仪式。至此,金川区辖6个街道、2个镇。
2001年10月13日,市政府批复金川区人民政府,同意兰州路街道办事处迁至桂林路,更名为桂林路街道办事处;工人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金川路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正式揭牌);11月,金川区政府批准将新华路街道的延安路以北,天津路以东部分划归广州路街道管辖。
2008年末,全区辖2个镇,27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27万户4.71万人(不含城区数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金川区常住人口228561人。
2020年,全区共辖宁远堡、双湾2个镇、27个行政村和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6个城市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川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金昌市境内北部,龙首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位于东经101°34′41″-102°34′26″和北纬38°21′30″-39°00′30″之间。北、东与民勤县接壤,南与永昌县毗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连,西与山丹县搭界。总面积3060.2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金川区以山地平原、戈壁绿洲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南部由一系列平行山岭和山间盆地组成,呈低山丘陵地貌;北部为戈壁沙漠,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气候
金川区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降水量少,光照充足,蒸发量大,昼夜和四季温差显著,年平均气温9.4℃,年日照率67%,年均降水量119.5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年蒸发量2722毫米,年均无霜期170天。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常住总人口204902人,其中,滨河路街道25146人,兰州路街道14688人,北京路街道15265人,工人新村街道27187人,新华路街道32469人,广州路街道35203人,宁远堡镇30938人,双湾镇24006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金川区常住总人口228561人,其中,滨河路街道31431人,桂林路街道33525人,北京路街道18653人,金川路街道47749人,新华路街道21688人,广州路街道21623人,宁远堡镇34304人,双湾镇19588人。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常住人口为2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0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90.08%,比重与去年持平。全年出生人口1863人,出生率7.97‰,比上年降低2.6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36人,死亡率4.86‰,死亡率较上年增加0.1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1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金川区常住人口为260385人。
2021年,金川区常住人口23.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0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90.12%,与上年基本持平。
民族
截止2012年,金川区有汉族、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土族、裕固族、东乡族、土家族、哈尼族、仫佬族、侗族、傈僳族、瑶族、门巴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等27个民族。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2018年,金川区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镍、铜、铬、钴、铀、铁、铝、锌、锑以及贵金属铂、钯、金、银、铱等40多种。尤其以硫化镍为主的特大型多种金属共生矿著称,总储量仅次于加拿大萨得伯里镍矿,居世界同类矿床第二位。与铜、镍伴生的铂、钌、铑等稀有金属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首位。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英石、石灰石、膨润土、石油、硅石以及罕见的水晶石、玉髓玛瑙等,储量大、品质好。
生物资源
截止2018年,金川区经济作物有食葵、红辣椒、西瓜、葡萄、黑瓜子、娃娃菜、油菜籽、麻籽等。除此之外还有蔬菜、药材、青饲草、绿肥、花卉等作物。主要经济果木有苹果、梨、葡萄、杏、枣、桃树等。野生植物120余种,特产有甘草、麻黄、锁阳、苁蓉、枸杞、白刺果(俗称酸胖)、秦艽等。主要栽植乔木有杨、柳、榆、沙枣、槐等;灌木有梭梭、红沙、珍珠、柽柳、泡泡刺、忍冬、锦鸡儿、野枸杞、沙棘、白刺等。有野生动物220余种,其中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有雪豹、蓝马鸡、石貂、黄羊、鹅喉羚(青羊)等。
水资源
金川区水资源紧缺,地表水主要由自然降水和金川峡、西大河、皇城水库供给。地下水重点分布在双湾和宁远堡的部分地区,年综合补给量2.53亿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1.37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止2018年,金川区土地总面积为3060.2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1.4万亩,园地面积340.10公顷,林地面积64233.43公顷,牧草地21234.0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886.53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597.89公顷,建制镇用地667.73公顷,村庄建设用地2617.96公顷,采矿用地2911.87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91.0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852.5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11.32公顷;其他土地178802.48公顷,其中盐碱地11130.69公顷,沙地8455.68公顷,裸地157951.88公顷。
政治
区委书记:陆世平
副书记:张恒山
常委:陆世平、张恒山、吕在文、王世江、高荣魁、厍运亨、魏云峰、展之春、王军善
交通
2018年,全年新(改)建公路52.61公里,其中拆除新建19.52公里,罩面33.09公里,完成投资1720万元。公路通车总里程675.86公里。现有注册机动车总量62907辆,其中汽车49569辆。
经济
综述
2018年,金川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1.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4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61.62亿元,增长6.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65: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81736元(折合12352美元),比上年增长9.3%。
2018年,金川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同比上涨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上涨1.9%;衣着类价格指数上涨3.0%;居住类价格指数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上涨1.9%;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上涨3.6%;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价格指数上涨2.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1.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8%。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6.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5.1%;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涨7.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3.5%。
2018年,金川区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0.4%;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3亿元,同比增长15.1%。
2018年,金川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6%。共实施投资项目238项,其中:续建项目114项,新开工项目124项;本年投产项目75项。
2018年,金川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1.45%。商品房销售面积17.23万平方米,下降8.59%,其中:住宅14.3万平方米,下降2.05%。
2018年,金川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781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9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35元,恩格尔系数为2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71元,恩格尔系数为23.9%。
2019年,金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3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99.05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57.39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亿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39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60元,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2.4,增长2.4%。
2020年,金川区地区生产总值271.4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03.79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60.5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2:75.09:22.29。
第一产业
2018年末,全区耕地面积21.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8.94万亩,较上年增加0.9万亩,同比增长3.1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29万亩,减少0.006万亩,减少0.31%。小麦播种面积3.01万亩,减少0.02万亩,减少4.86%;玉米面积16.11万亩,增加0.17万亩,增长1.09%。油料面积2.09万亩,减少0.095万亩,下降4.38%。;蔬菜面积5.24万亩,增长1.07万亩;青饲料0.36万亩,增加0.0004万亩。
2018年,金川区申报部级、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9个,其中部级2家,省级7家,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41个。全区规模养殖户达到2860户,养殖大户366户。全年肉猪出栏1.06万头,下降15.87%;肉羊出栏6.07万只,上升4.98%;肉牛出栏0.3万头,增长86.79%。
2018年,金川区当年完成造林面积0.4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4万亩。年末实有封滩(沙)育林(草)面积19.2万亩。种植国槐、沙枣、新疆杨、榆树等乔木3.2万多株,栽植红柳、梭梭、紫穗槐等灌木近70万株,有效扩大了生态建设成效。
2018年,金川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农用拖拉机0.94万台,增长2.2%。全年机耕面积24.3万亩;机播面积16.57万亩;机收面积16.4万亩;机电灌溉面积17.2万亩,农机化作业总面积达到75.07万亩。
2020年4月14日,金川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第二产业
2018年,金川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4.7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0.17亿元,同比增长12.8%。
2018年,金川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06.9亿元,同比增长5.35%;企业营业利润35.48亿元,较上年净增17.02亿元。
2018年,金川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12.3亿元,增长5.9%,实现增加值30.5亿元,增长3.2%。全部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147.82亿元,下降3.1%。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5万平方米,增长0.94%;房屋竣工面积160.6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7.16万平方米,下降4.27%。
第三产业
2018年,金川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2%。从销售情况看:批发业销售额65.94亿元,增长8.4%;零售业销售额67.84亿元,增长11.8%;住宿业营业额1.71亿元,增长1.4%;餐饮业营业额16.86亿元,增长10.6%。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个体工商户户数年末达到15937户,同比增长6.1%;从业人员29523人,增长5.7%;注册资金15.17亿元。私营企业4517户,增长13.2%;从业人员34758人,减少0.46%;注册资金146.1亿元。
2018年,金川区共引进及续建招商项目104项,其中:新建36项,续建13项,建成55项,到位资金13.7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7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20亿元)的68.75%。
2018年,全区年末固定电话达4.5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4.27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0.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48.86万户,增长26.0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2.67万户,增长22.53%。
2018年,金川区邮政业务总量3947万元,其中:快递业务1653万元。订阅报纸418万份,同比下降2.68%;杂志22.54万份,下降12.2%。
2018年,金川区共接待旅游人数227万人(次),同比增长20.33%;实现旅游收入14.37亿元,增长26.2%。
201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72.46亿元,比年初增加25.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26%,其中:住户储蓄存款161.02亿元,比年初增加13.85亿元,增长9.41%。各项贷款余额为249.46亿元,比年初增加22.93亿元,同比增长10.12%,其中: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1.99亿元,增长3.23%。
2018年,金川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为175.52亿元,较上年下降48.21%;托管市值总额为12.08亿元,下降15.94%;2018年新增开户4840户,在册总户数99789户。
2018年,金川区各类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1.71亿元,增长12.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47亿元,下降8.2%;赔付支出1.68亿元,增长34.4%。寿险保费收入9.25亿元,增长19.35%;赔付支出2.374亿元,增长44.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有中小学学校24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3所;在校中小学生27943人,其中:高中生5494人、初中生7766人、小学生14683人;中小学专任教师2012人。现有幼儿园45所,其中:公办5所,企业办7所,民办33所(包括分园);在园幼儿7132人,专任教师52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9人,专任教师31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042人,专任教师98人。高等教育机构2个,在校学生5136人,专任教师179人。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82%,“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2%。2018年,全区参加高考2682人,本科以上上线1712人(含三本),上线率63.83%;一本上线758人,上线率28.26%;专科以上上线率90.16%。基础教育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38.52万平方米。
科学技术
2018年,金川区共有科技机构2个,组织实施科技项目7项,共涉及项目承担单位15个,安排区级科技三项费19.5万元。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9期,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6人(次),农民科技培训550人(次)。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共有涉及文化产业机构190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3个,公共数字图书馆1个。已建成农家书屋49个,镇综合文化中心2个,村文化室27个,社区文化中心16个。全年辖区图书馆共借阅图书近56.6万余册,接待读者64万余人次。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及转播台4座。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83%和98.94%。数字电视转换率达到100%。全年组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61场(次),组织放映城市社区公益电影101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1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乡镇卫生院2个。年末实有病床数209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03人,其中:执业医师622人,注册护士1083人。个体私人诊所140户,从业人员253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106.9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100%;婴儿、5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14‰、2.67‰和1.6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15.31%。
社会保障
2018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23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6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73人,登记失业率为2.83%。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3411人,输转1.8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9亿元。
截至2018年末,金川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3200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6302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9158人。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为114753人,参保率达到106.3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794人,参保率达到96.12%。全年共发放医疗救助金863.61万元,救助1805人,资助参保参合11500人,资助金额达251.58万元。
2018年全面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提供服务。全额标准为每月674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7.6%,农村低保标准由3500元提高到3720元,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9768元提高到10510元,农村特困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7497提高到8067元。全区共对9076人,共计4368户,发放城乡低保4019.6万元。共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个,覆盖率达到87.5%;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5个,覆盖率达55.6%。全年续建城市保障性住房总面积1.04万平方米,其中公租房建设面积1.0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959套(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975户(次),5080人(次),共计:147.2万元。
民俗文化
民俗
社火
金川区城乡各村社的民俗表演活动,各村社在形式和内容上独具异彩,表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社火队一般有一、二百人组成。传统扮相大概有祭祀、百戏、乐舞、民间杂耍等组成。基本内容有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各种历史戏剧人物角色有老牛推车、霸王鞭、还有彩旗、锣鼓等。社火主要以民间祭祀送春为主,春官出行,各类仪仗陪同,鼓乐齐鸣,赋予传统特征。
文化
小曲
金川小曲子。是流行甘肃省民勤,武威,永昌,等地的曲牌体地方小剧种。因金川区和民勤县水土相连。自清中叶起,金川区小曲就和民勤小曲相融和民勤小曲相比。金川小曲曲调丰富,最流行的有50多种。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女角唱时摇摇捏捏。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人又称“地蹦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称“三小戏”后发展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俱全。
剪纸
剪纸在金川农村流传已久是一种民俗艺术,它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用剪刀在纸张上剪刻出的艺术品,用剪纸特有的符号或图腾样式表达特定的内涵。金川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边、吉祥图案、物品、建筑、图画、书法等。
风景名胜
金川公园
金川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公园路中段,庆阳路北侧,总占地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8.9万平方米,是我市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金川公园享有“河西第一园”、“塞上明珠”和“沙海园林”之称。
亥姆寺
亥姆寺位于亥姆山下,寺因半山洼一石窟中供奉着“孩母娘娘”的石佛像而建,并因此得名,这座龙首山支脉的山也因之改称孩母山孩母寺(即亥姆寺)位于金川区宁远堡镇向西约17公里处的孩母山,寺院附近有亥姆寺石窟(又称孩母洞)遗址。亥姆寺原有“大雄宝殿”、“三宝佛殿”、“孩母娘娘殿”等殿宇七座。
金川区博物馆
金川区博物馆位于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筹建于2012年4月,2012年11月落成开放,是金川区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馆舍由村办小学改建而成,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600平方米。博物馆设有“四厅一院”,即历史文物展厅、书法美术展厅、民俗文化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及农村数字影院,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金川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堪称”沙漠珠穆玛峰”。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
荣誉称号
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名单。
2020年1月8日,入选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县。
2019年11月25日,被评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4月,入选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的“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中国净水百佳县市。同年5月26日,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该文章由作者:【不如自挂东南枝】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