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是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2003年4月16日由原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含2002年4月5日并入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分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51年创立)、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975年创立)合并组建而成的河北工程学院,2006年2月14日更名为河北工程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新校区总占地面积4098亩,建筑面积76.32万平方米;开设8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有教职工2425人(另有附属医院职工1800余人);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10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89人,留学生133人。

/n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

1952年,开滦煤矿工业学校创建。

1953年,开滦煤矿工业学校更名为开滦煤炭建筑工程学校。

1960年,开滦煤炭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唐山煤矿学校。

1965年,唐山煤矿学校更名河北峰峰煤矿学校。

1978年,河北峰峰煤矿学校升格为河北煤矿学院。

1981年,河北煤矿学院更名为河北矿业学院,河北矿冶学院(采煤专业)并入河北矿业学院。

1983年,河北矿业学院更名为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

1984年2月,力学教研室由基础部并入建工系。9月,山东矿业学院工民建专业师生并入建工系。

1993年3月,进行教研室调整。由原来的七个教研室合并调整为四个教研室和四个实验室。  

1995年,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2003年,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医专,邯郸农专合并组建为河北工程学院。

2006年,河北工程学院更名为河北工程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

1951年,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创建。

1953年,北京水利发电学校创建。

1956年,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创建。

1958年,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北京水利发电学校、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合并升格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1971年,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

1978年,河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199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迁往河南郑州,本部改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

2003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并入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1975年,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分校创建。

1993年,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分校分建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邯郸卫生学校创建。

1951年,河北省卫生学校石家庄分校创建。

1953年,河北省卫生学校石家庄分校改建为河北省石家庄医士学校。

1958年,河北省石家庄医士学校、邯郸卫生学校合并升格邯郸医学专科学校。

1962年,邯郸医学专科学校改建邯郸地区卫生学校。

1975年,邯郸地区卫生学校改建河北新医大学邯郸分校,

1979年,河北新医大学邯郸分校更名河北医学院邯郸分院。

1993年,河北医学院邯郸分院分建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合并发展

河北工程大学

2003年,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合并组建河北工程学院。

2006年,河北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河北工程大学。

2010年,水利部与河北省在京签订共建河北工程大学备忘录。  

2011年,河北工程大学增列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2016年,河北工程大学获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单位。

2017年,河北省确定河北工程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6月,被评定为河北创业大学。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05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87个。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建筑与艺术学院

产品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

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矿物资源工程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

文法学院

法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汉语国际教育

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统计学

水利水电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

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园林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

休闲体育、运动训练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425人。教职工中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河北省高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61人。  

双聘院士:陈毓川(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练继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哈明虎、练继建  

河北省高端人才:刘建功、孙玉壮  

省级教学团队:水工结构教学团队、BIM精准化人才培养团队、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团队、植物学教学团队、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团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名师:王建书、李万庆、贺洪江、李秋生、任远、王飞、熊红彦、申艳光、马希青、孙克、宿辉、白梅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学校于2013年12月获批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开始招收水利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光学工程、水利工程、临床医学、农业工程等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会计学、农业水土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农业等

省级重点学科:建筑技术科学、农业水土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矿产普查与勘探、市政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发展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  

(注:数据不全)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5个、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采矿工程  

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河北工程大学——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建筑学、采矿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建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临床医学、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园艺、法学、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力学、医学检验技术、会计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护理学、车辆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农学、经济学、金属材料工程、水务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动物医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利水电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水利水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水工建筑物、钢结构、水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煤矿地质学、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制图、液压传动与控制、数据结构、植物学、法律基础、民法学、建筑施工、材料力学、大学英语、数控技术、软件工程、工程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注:数据不全)

教学成果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2013-2017年)

序号

成果名称

奖励等级

奖励时间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品牌特色专业DR-CDIO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13

2

不确定统计学习理论及其数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一等奖

2013

3

中药饮片教学和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

二等奖

2013

4

CDIO教育理念下的研究生英语教改理论与实践

二等奖

2013

5

大学生潜能开发与人生减法训练—独立学院大学生素质提升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2013

6

“采矿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

三等奖

2013

7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教材)

三等奖

2013

8

实践性法学教育研究—法律诊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三等奖

2013

9

现代教育媒体与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化运用

三等奖

2013

10

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三等奖

2013

11

课程建设与多元化立体化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三等奖

2013

12

竞技体育带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一等奖

2017

13

大工程背景下的系统与分形式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等奖

2017

14

基于“大工程”观的精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2017

15

大学生科技竞赛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二等奖

2017

16

服务型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二等奖

2017

17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体系,深化计算机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三等奖

2017

18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等奖

2017

19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把课堂当社会

三等奖

2017

20

新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体系研究

三等奖

2017

21

基于产学合作支撑的水电类专业CDIO教学模式研究

三等奖

2017

22

大学生KAB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三等奖

2017

对外交流

河北工程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20余所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和交换生项目,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建有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河北省外国院士(诺奖)工作站以及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招收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贝宁等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第一主编单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朗堡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技术大学联合创办Scopus数据库和ESCI收录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建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院士工作站:皮肤科工作站(廖万清院士)、消化内科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外国院士工作站(希腊雅典科学院院士伊曼纽尔·格杜托斯)  

省级

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河北省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省冀南新区现代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省重点实验室(7个):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重点实验室、 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煤矿综合信息化河北省工程实验室、 河北省智能工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 河北省植物天然色素产业技术研究院、 河北省紧固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河北省充填采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暖通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煤炭矿井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禽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省蛋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煤矿综合信息化河北省工程实验室、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河北省“三化”及其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等  

(注:数据不全)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17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项;118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2605篇SCI、EI收录期刊论文,获393项职务发明专利。获16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二单位1项)。获2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1项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澜沧江深大水库生源物质循环规律演变及水生态效应研究(U1802241)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河北工程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总面积8.93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5500个。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63.93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3.43册;电子期刊117.13万册,学位论文1185.16万册,音视频177407.97小时。2020年图书流通量1.10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440.34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87.29万篇次。  

学术期刊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当时刊名为《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8月更为现名。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被美国(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评为第三批执行《CAJ-CD规范》优秀期刊。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由泰山石图案、建校年份、云纹图案、南门剪影图案、中英文校名、四环、色彩等元素构成。

泰山石图案取自于学校南门内广场景观山体中的整块巨石,石长17.2米,宽2米,高4.5米,重316吨,石龄逾20亿年,寓意河工程人敢作敢当。1951为学校追溯到的最早建校年份。云纹图案取自于学校古建筑艺术珍藏室所藏的汉代如意云纹瓦当,象征学校事业青云直上,师生员工、校友吉祥如意。南门为学校主门,剪影取自于南门中门,形似两个龙首,与云纹图案构成龙骧云起之态势,与泰山石中神似的“双虎”形成龙腾虎跃之气象。河北工程大学中文校名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英文校名为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四环为四个同心圆环,四环寓意学校由四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同心寓意新校园的启用实现了原四个校区、十个校园分散办学到一个大美校园统一办学的壮举。

河北工程大学校徽

校徽有三色版、红色版、蓝色版三种版本。三色版由红、黄、灰三色组成,与新校园建筑灰红、灰黄的主色调相对应,寓意学校校园恢弘、前景辉煌。红色版寓意学校激情似火,蒸蒸日上。蓝色版寓意学校海纳百川,积厚流光。  

精神文化

校训

崇德尚善 精工铸新

释义:

崇德尚善。崇德,指崇尚道德,取自成语“崇德报功”。尚善,指追求美好,亦同“上善”,取自成语“上善若水”。崇德尚善,指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弘扬,对一切美好的追求。

精工铸新。精工,指精致工巧,源自成语“精益求精”。铸新,指创造新的,取自成语“铸新淘旧”。精工铸新,指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发扬,对学问技艺的执著,对开放创新的坚持,对卓越极致的探求。

崇德尚善、精工铸新,是对原校训“立德立志、善学善行”的传承与升华,蕴含邯郸赵文化之精髓(开放、进取、包容、和谐),体现大工程观和新工科等工程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是红与专的统一,是德与技的结合,是学校大工程文化的核心。  

校歌

学校校歌为《河北工程大学校歌》。河北工程大学校歌歌词由18个成语和 “崇德尚善、精工铸新”组成。歌词分三节,分别叙写了学校之过去、现在与未来。  

歌词:

赫赫巍巍,源远流长。翻天覆地,荟萃一堂。

胡服骑射,敢作敢当。栉风沐雨,云起龙骧。

薪火相传,积厚流光。钟灵毓秀,和气致祥。

敦本务实,知微知彰。春风化雨,丹凤朝阳。

崇德尚善,精工铸新。顶天立地,济世安邦。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被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6月30日,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   入选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第二批)名单。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哈明虎

党委副书记

董志霄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虎平

副校长

吕海涛、刘志军、何立新、贾东水、吴国英、张金江、刘心

党委常委

吕海涛、刘志军、何立新、牛景峰、贾东水、张金江、刘心

该文章由作者:【爱与生的苦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