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1948年费穆执导的电影。石羽、李纬、韦伟、张鸿眉主演。该片于1948年上映。
讲述了在南方一座小城里,年轻少妇周玉纹和丈夫戴礼言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她和丈夫之间几乎已经无话可说,但仍恪守做妻子的责任,她在丈夫久病不起的情况下再次见到昔日恋人。
剧情简介
在一个小城里,年轻少妇周玉纹与丈夫戴礼言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礼言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产,也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终日郁郁寡欢。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这沉闷的生活被从外面闯入小城的青年医生章志忱打破。他是礼言分别八年的朋友,也是玉纹过去的情人。礼言的妹妹戴秀喜欢上了志忱,而志忱拒绝了她。志忱的心里还装着玉纹。但他心里很矛盾。当年他与玉纹未结婚是因为玉纹母亲的阻挠,现在玉纹母亲死了,玉纹又有了丈夫。玉纹虽对丈夫尽职尽责,但心里却想着志忱,为此,她觉得对不起丈夫礼言。而礼言却决定成全他们两个,他吞了安眠药想自尽,后被抢救过来。经过了这一番感情波折,玉纹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丈夫戴礼言的感情,她选择了与丈夫重新生活,而志忱也决定离开小城。一个春日的早晨,周玉纹、戴礼言还有妹妹戴秀在城头上为章志忱送行。他们目送志忱向外面的世界走去。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石羽 | 戴礼言 |
崔超明 | 老黄 |
韦伟 | 周玉纹 |
张鸿眉 | 戴秀 |
李纬 | 章志忱 |
导演 | 费穆 |
编剧 | 李天济 |
摄影 | 李生伟 |
配乐 | 黄贻钧 |
剪辑 | 许明、韦纯葆 |
道具 | 支光 |
美术设计 | 朱德熊 |
造型设计 | 达旭 |
服装设计 | 戚秋鸣 |
录音 | 苗振宇 |
剧务 | 王云 |
布景师 | 池宁 |
角色介绍
礼言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产,也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终日郁郁寡欢。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 | |
她和戴礼言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实则已没有感情可言。这沉闷的生活被从外面闯入小城的青年医生章志忱打破。他是礼言分别八年的朋友,也是玉纹过去的情人。经过了一番感情波折,玉纹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丈夫戴礼言的感情,她选择了与丈夫重新生活,而志忱也决定离开小城。 | |
礼言的妹妹戴秀。她喜欢上了志忱,而志忱拒绝了她。 | |
章志忱突然在江南小城碰到自己多年不见的朋友戴礼言,发现戴的妻子原来是自己的初恋的情人。经过了一场感情与理智的痛苦斗争,章志忱还是离开了他俩。 |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提名/获奖方 |
1995年 | 中国电影90年历史上10部经典作品之一 | 《小城之春》获奖 |
2005年 | 金像奖评百年百大电影第一名 | 《小城之春》获奖 |
2011年 | 金马影展票选百大华语片第五名 | 《小城之春》获奖 |
2014年 |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修复单元 | 《小城之春》提名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47年时吴祖光鼓励李天济写电影剧本,叫他先写《小城之春》,当时的剧名叫《苦恋》,后来又改成《迷失的爱情》。写完后《小城之春》的剧本拿给国泰、大同的导演看了,都不要,吴祖光又托曹禺再送“文华”试试。一直到半年多以后,费穆要了这个剧本。大约半年后,《小城之春》公映了。
剧本变动
费穆修改了剧本的开头与结尾。李天济原来是以女主角玉纹的旧情人志忱走进小城为始,以他迎着阳光走出小城为终,费穆的改动下,开场是玉纹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踏上破败的城墙踱步,尾声是她与丈夫礼言站在城墙上望向远方。如此调整,让玉纹的无可奈何,指向其时中国知识分子无所适从的心境,拔高了剧本的境界。
影片评价
正面
《小城之春》投合了当时人们的苦闷心情。在艺术表现上,这部影片有较成功的探索。早期的中国电影往往写事多于写人写情,而这部影片独辟蹊径,它的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将镜头深入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灵,揭示微妙的情感关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此外,它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诗情画意,显示了费穆导演的艺术特色,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新浪网评)
《小城之春》讲了一个故事,却在多种层面上有不同的意味,是很有意思的。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私人化的故事,但在它的影像中处处浸含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境,家国之思无可逃避。影片中所体现的新与旧,道德与情欲,死气沉沉与生命活力之间的对抗更为那个特定的时代做下了意味深长的注脚。(影评人娜斯评)
负面
《小城之春》在当年上映后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它忘记了时代,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和小市民的病态和消沉情绪,在解放战争人民运动处于高潮时期起到消极的影响。(新浪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水木萃白怎么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