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市普通高等学院)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南京永利化工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座落在南京市大厂区,毗邻历史悠久的南化公司和具有国际水平的扬子石化公司。并以此为学生建立了最佳实训基地。学院占地155亩,校舍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在册学生5000余人。学院建立了“国家苏化职业技能鉴定所考核点”、“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CAD培训基地”,为学生的技能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进行“仪表维修中级工”、“化工操作中级工”、“化工检修中级工”等工种考核。学生毕业时,除拿到相应的毕业证书以外,还能取得江苏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省劳动厅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和CAD上岗资格证书。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市普通高等学院)

学校概述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历了南化公司化工学院(本科)、化学工业部南京化工学校(中专)、南化公司化工学校(技工、中专)、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本科)、南京化工学校(中专)等历史变迁,现在是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普通高等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建院四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几万名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中专、大专、本科)。1994年学校以雄厚的实力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被江苏省教委分别授予“德育先进学校”、“文明校园”和“体育先进学校”称号。

简要介绍

完善的教学实训设施。现新老校区占地面积602亩,建筑总面积24万M2。校内实验、实训室(基地、中心)150个(其中,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支助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训基地40个;有田径运动场2个,其中400M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1个,有球类运动场47个,室内运动场地面积3455M2。图书馆藏丰富,各类图书75万册,期刊740多种。学院被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牌“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40人,正教授7人、副教授96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0%以上;硕士、博士占专任教师40%;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8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以“敬业、博学、爱生、奉献”为要求,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了两届“期望杯”青年教师培育工程;加强师德建设,推进教书育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专业特色

突出的专业优势。现有六系二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瞄准行业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自动控制为支点,以化工环保、化工服务、化工建筑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一个循环再生的化工专业群。现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1个;院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2个,院级精品课程6个;精细化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两个专业均为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学院坚持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2006年成功举办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

化学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成立于1958年,几十年来培养了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四”奖章标兵获得者薛魁(化工89级)和中石化劳模、技术能手唐卫泽(化工88级)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散布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化工企事业单位,为化工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系有五个专业对外招生(学制三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高聚物生产技术专业和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拥有投资数百万元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高分子材料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所,可分别满足化工类专业和高分子专业的学生进行岗位综合实训的需要,是相关专业学生技能考核和取证的重要场所,具有化工和高分子相关专业中、高级工技能培训、考核与取证资格。

化学工程系共有教师46人,其中教授1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14人,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32.6%。“双师型”教师25人,拥有一支稳定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该系的化工原理课程为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今年正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省级骨干示范专业。

作为一个传统老牌系部,化学工程系始终重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职教理念,在培养模式和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积极与企业联合,举办了“订单式”培养的南通江山公司化工班、惠生公司化工班等。与此同时,该系多年来一直承担面向企业的各层次培训,如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的技师培训、塞拉尼斯公司和江苏中能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职工的岗前培训等。近年来,该系学生的就业率稳居98%以上,使传统专业老而弥新,始终焕发不竭的生命力。

机械技术系

机械技术系历史悠久,成立于1958年,在我国化工机械职业教育界享有盛誉,使我院成为全国化机职教教育指导委员会牵头学校十几年。1993年就与加拿大合作开展"高中后职业技术交流合作项目",多位老师赴加学习、考察现代职教思想,并在国内宣传和实践加拿大的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职教思想,在化工机械专业按CBE思想探索教育改革。1996年,牵头成立华东地区化工职教制冷与空调专业,经过几年实践,成为国内将CBE理论与国情结合,实施教学改革较为成功的专业。1998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科委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的培训基地之一。2003年,适应市场需求,组建了"订单式"热能动力设备班级。

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很强的工程实 践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和技术应用研究能力,既当教师又能当工程师。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机械技术系的教师们不断推出新的成果:李健、潘传九老师合作开发了性价比极强的压力容器实验台,现已在几十家大中专院校使用;张志宇、段林峰老师任中国化工防腐蚀协会理事,研制的XZ-1型锈转化剂广受赞誉,独创的搪瓷反应釜现场修复方法和技术为企业制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修复了几百台反应釜;孙见君、魏龙老师的研究项目"弹簧比压可控振动可测机械密封试验装置"被省级评审专家组评价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教师成果中不乏国家专利、省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高等职业类制冷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都具有较好水平。

机械技术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机械工程类和技能类应用人才。从原有化工机械专业发展成为以机械近机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定单或培养为热点的多学制多方向重实用的专业系部。2004年底,经过专业整合,现设有5大专业10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含化工机械方向、机电设备方向)、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含数控加工方向、模具制造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能源技术专业(含热能动力设备方向、制冷与冷藏方向)、建筑工程技术(含建筑施工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眼视光技术专业。

由于专业实力强,市场定位准确,结合高职人才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使毕业生能获得CAD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化工维修钳工、制冷工等机械类岗位证书,多年来就业率始终大于95%,深受社会欢迎。特别是同企业联系,办起了"定单"培养班,例如:"热能与动力新浦班"(新浦化工有限公司)、"热能与动力江山班"(南通江山有限公司)和"眼镜技术宝岛班"(台湾宝岛眼镜有限公司)等,使机械技术系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应用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学单位,目前设置5个教研室:基础化学教研室,精细化工教研室,分析与环境教研室,生化教研室,实验教研室,开设了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物化工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治理四大专业,其中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江苏省高校品牌建设专业、中国化工协会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国化工协会高职教育骨干示范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为院级品牌建设专业。本系招收高中后3年制高职及中职后对口单招3年制高职二个专科层次。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应化系目前共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14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0人、博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比例达7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同时该系还聘请了一批企业知名专家、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在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该系多位教师参与起草、制订全国化工类高职高专教学计划及大纲;主(参)编、主审各类专业教材近二十本,近两年该系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和获奖教学、科研论文四十多篇,与企业合作完成污水治理、新产品开发及工艺改进项目四项,主持立项省级研究课题4项,省级精品教材1本,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1本,提升了高职院教育的水准和能力。该系实验设备先进齐全,目前已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及专业实训中心三十多个,工业分析中心可以面向学院和社会承担相应的分析测试工作。

应化系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系全体教师将本着一切从教书育人出发,一切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化学教学为基础、应用化学为特色,创建品牌为目的。在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下,以更大的热情和希望去迎接系部更美好的明天。

自动控制系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学校。1966年,首批仪表中专班招生。1978年招收了全国恢复高考时的第一批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的本科生。1980年起招收高中毕业后(三年)二年制仪表专业中专生。1987年起招收初中毕业四年制自动化专业中专生。1995年、1997年、1999年先后开始招收电气化、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等方向的初中毕业后四年制中专生。1992年南京化工学校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6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转制升格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从此迈入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行列。截止到2005年,自动控制系累计为国家建设输送毕业生近4000人。目前自动控制系有过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楼宇智能化、计算机控制等六个专业方向,以及一个四年制双专科方向。在校生约1200人。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事以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生产一线的操作、运行、技术、管理等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取得代表知识能力的毕业证书,还可以获得体现职业能力的技能证书,同时在综合素质方面也将有更多的收获。

自动控制系师资力量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达30%,中级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达到70%。还有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专业软硬件建设的大力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提供了保障,学生在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目前,自动控制系校内实习实训面积近万平方米,建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业控制实训中心、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及相应的专业实验室综合实训室。专业实验实训总资产达1千3万;相关专业图书103种55600册。校外也建立了南化公司、南京炼油厂、南京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华东电子集团公司等合作关系良好、运行正常的实习实训基地。

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使我们学生能在化院真正成材。自动控制系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与山畔三村社区共建成省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周末爱心学校”是南京市十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葛塘派出所共建“警校共建点”。在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夺得“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足球比赛2Vs2”、“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灭火大赛”两个一等奖,为学院争光;并有多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建模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比赛中获得佳绩,展现了我们自动控制系学生的丰采。

信息技术系涵盖计算机类五大专业,包括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广告与动画设计)等五个专业。

现有专职教师27名,双师型占55%,研究生与在读研究生占55%,讲师以上职称占65%,大部分计算机教师在软件与网络公司从事过开发和管理工作。有在校学生1100余人。

信息技术系

信息技术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先后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成立了苹果动漫专业,与南京永创教育合作创办了软件设计专业,与江苏Linux服务中心合作,使得江苏Linux服务中心成为本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与神舟数码合作,成立了神舟数码网络学院。

教学资源完善,拥有办公自动化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软件开发实验实训中心、软件测试实验实训中心、Linux操作系统实训中心、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中心、平面设计实训中心(苹果动漫)及10个实验机房,能够满足学生正常的教学实验实训需求。

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块。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就业率高,达98%以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学生的收入高,月薪一般在2000-5000元之间。有的同学还进行了自主创业,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现有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六个专业,高职在校学生709余人,全系现有校内专兼职教师4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近30人,“双师型”教师18名。校外外聘老师有近40人。

几年来,经济管理系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方向,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始终把办出特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

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的设置以服务于周边地区的化学及机械工业经济发展为宗旨,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相适应。自建系以来,为突出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成比较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目前经济管理系在校外已建立了10多个实训基地,校内已建成了一个电子商务实验室。

经济管理系重视学生的多证书建设,毕业学生一般要求达到英语三级或A级及以上、计算机应用省一级及以上,以及拥有各专业技能证书如秘书证、推销员、公关员证、助理物流师证或助理电子商务师证。0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26%市场营销、物业管理专业就业率达10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能较快适应岗位需要。

另外,经济管理系也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在职业素质教育上更是长抓不懈。针对女生较多的特点,经济管理系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及社团活动,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高。

基础部概况

基础科学部是学院八个教学系部之一,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职教师48名,设有体育、数学、物理、大学英语四个教研室。基础部在主管教学院长的领导下,根据学院党政工作计划,制定部年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组织所属教研室完成所属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完成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拟定及修订,审核所属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课程建设计划,落实教研、教改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各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配合教务处,其他系部了解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负责检查、督促、考核所属教研室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负责本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安排并落实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负责制订相关的培训工作,完成培训任务;协助学生处选聘年内本部教师担任班主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办学理念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打造高技能化工人才培养高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理念,坚持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开发与建设原则,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理论—仿真—实操、半工半读、平台+模块、订单培养等方式保障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配合,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紧密对接;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院立足江苏,辐射周边乃至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等省份,现有在册学生11000多人。建校50年,为社会输送了近5万多名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中专、大专、本科),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学院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主流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1名学生获得“江苏省十佳青年”称号,1人获得江苏省理工类高校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化工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国防知识竞赛等各种大型比赛中屡创佳绩。学院正在实施“十一”五素质教育规划。重视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实施创业教育,强化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全面的技术服务平台。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创办《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加大投入引导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鼓励教师承担承担各类教科研项目,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成立了自动化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机械密封研究中心、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六合科技创业中心化工研发园”、“江苏省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先后落户我院实训基地,进一步搭建了学院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紧密联系的桥梁,使产学研合作有了良好的载体。2006年又成功组建了“江苏化工职教集团”,成为理事长单位,搭建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拥有明显的行业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积淀的资源优势。学院诞生于化工摇篮,扎根于化工高职教育,坚持化工方向不动摇、坚持培养化工人才不动摇、坚持发展化工主干专业不动摇、坚持以服务化工行业为最大光荣不动摇;服务于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建成了集产、学、研、训于一体的化工综合实训平台,提供一个“理论+仿真+实际操作”的环境,仿真系统中数据实时采集于生产现场,学生经仿真培训后再顶岗实际操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紧密对接;构建了融“设计—仿真—制造—生产”于一体、工学结合的机械电子综合实训平台;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研发了多媒体仿真教学实训平台,实现了多专业资源共享;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合作求共赢”,积极参与化工企业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培养,精心打造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创建化工职教品牌。

学院以“仁爱、求真、笃行、拓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铸就了“团结互信、进取争先”的南化院精神。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校本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着力和谐校园建设,塑造化院品牌形象,增强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把学院建成校园优美、设施先进、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现代化高职院而努力奋斗!

该文章由作者:【一朵梨花压海棠】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