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是会意字,甲骨文的爰字上面像一只手抓住棍棒的一头,下面像抓住另一头,表示拉、引。《唐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說文》引也。从?从于。《集韻》謂引詞也。《爾雅·釋詁》粵于爰日也。爰粵于也。《註》轉相訓。《書·咸有一德》爰革夏正。《傳》爰,於也。《詩·小雅》爰及矜人。《箋》爰,日也。
基本字义
会意字。图1、图2是甲骨文的“爰”字。甲骨文(图1、2)上下各有一只手,中间有一条直线。学者罗振玉认为,中间的一竖是玉璧的象形,至于如何像玉璧,他解释道:“正视之为〇,侧视之则成丨矣。”罗振玉还认为这种玉璧即瑗,是一种孔大边小的璧。大孔可容两人手,若君王上台阶时不慎摔倒,臣子则向前持“瑗”以牵引,因为臣子是不敢以手亲君的。这一形象即“象臣手在前,又象君手在后。”“爰”的本义即牵引,是“援”的初文。中部“丨”也可以视为树木、绳子之类的物品,加符象事,像两手攀援物体向上。从这个角度看,本义是攀援,是攀援之援的先造字。上古居民采摘果子要攀援树干而上,乃生活中之常事,故中间一画可视为指树干。段玉裁认为爰字的本义是“引词”,即所谓发语词,故曰《说文》解说之“引”字下“转写夺词字”。这个意思其实是后来出现的假借义。
这个字发展到西周金文(图3、4),字形开始变得复杂了。到了小篆(图5、7),中间变为“于”字,隶书(图6、8)、楷书均由小篆演变而来。
详细字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yuán | 动词 | 〈文言〉变更;更换。 |
〈文言〉及,到。 | ||
〈文言〉犹曰;称为。 | ||
〈文言〉通“咺”。哀而不止。 | ||
名词 | 〈文言〉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或重量单位。 | |
(Yuán)姓氏用字,参看“爰姓” | ||
介词 | 〈文言〉于;从。 | |
代词 | 〈文言〉疑问代词。哪里;何处。 | |
〈文言〉这里。 | ||
〈文言〉那里。 | ||
连词 | 〈文言〉于是;就。 | |
〈文言〉与。 | ||
助词 | 〈文言〉用在句首或句中,起调节语气的作用。 | |
参考资料 |
古籍记载
说文解字
【卷四】【?部】爰 羽元切(yuán)
爰,引也。从?(biào)从于。籀文以为车辕字。
说文解字注
引也
段注:此与手部援音义皆同。《韵会》作:引也,谓引词也,六字。谓引词也四字当出演《说文》。今按援从手爰声,训引也。爰从?从亏,训引词也。转写夺词字。《释诂》:粤、于、爰,曰也。爰、粤,于也。爰、粤、于、那、都、繇,于也。八字同训,皆引词也。粤于曰爰见经传者多。那,若越语吴人之那不谷。都,若孟子谟葢都君,相如传终都攸卒。繇同由。于即今人所用于字。凡言于者,两物相于自此引而之彼。此八字皆由上引下之词也。曰下云䛐也,亏下云于也,粤下云于也,乌于同引孔子曰乌于呼也。是可以得其解。
从?,从亏
段注:?者相付,取相引之意。亏亦引词,与爰双声。羽元切。十四部。
籀文以为车辕字
段注:此说假借也。辕所以引车,故籀文车辕字只用爰。《左传》:晋作爰田。《国语》作辕田。《地理志》:制辕田。《食货志》云:自爰其処。孟康云:辕爰同。此又皆假辕为爰也。
广韵
雨元切,平元匣 ‖爰声元1部(yuán)
爰,於也。行也。为也。哀也。引也。亦姓,出濮阳,亦舜裔胡公之后。袁或作爰。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部】 爰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5
《唐韵》羽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并音袁。《说文》:引也。从?(biào)从于。《集韵》:谓引词也。《尔雅·释诂》:粤于爰日也。爰粤于也。注:转相训。《书·咸有一德》:爰革夏正。传:爰,于也。《诗·小雅》:爰及矜人。笺:爰,日也。
又《尔雅·释训》:爰爰,缓也。《诗·王风》:有兔爰爰。传:爰爰,缓意。
又扬子《方言》:爰,恚(huì)也。楚曰爰。 又《广韵》:哀也。
又《左传·僖十五年》:晋于是乎作爰田。注:分公田之税旧入公者,爰之于所赏之众。疏:爰,易也。谓旧入公者,乃改易于所赏之众。
又《史记·张汤传》:劾鼠掠治,传爰书。注:爰,换也。古者重刑嫌有爱恶,故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
又《尔雅·释鸟》:爰居,杂县。疏:爰居,大如马驹。一名杂县。《鲁语》:海鸟曰爰居裔。
又《说文》:籀文为车辕字。
又姓。《广韵》:袁或作爰。出濮阳舜裔胡公之后。
音韵汇集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ɡ | i̯wăn | |
王力系统 | 元 | ɣ | ǐwan | |
董同龢系统 | 元 | ɣ | juăn | |
周法高系统 | 元 | ɣ | jwan | |
李方桂系统 | 元 | gw | jan | |
魏 | 元 | jan | ||
晋 | 元 | jan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j | i̯wɐn | |
拟音/王力系统 | ɣ | ǐwɐn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ɣ | juɐn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j | iuɑn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j | wɐn |
字头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爰 | 袁 | 山 | 平声 | 上平二十二元 | 云 | 合口呼 | 三 | 次浊 | 雨元切 | ɣjuɐn | |
集韵 | 袁 | 山 | 平声 | 上平二十二元 | 匣/云 | 合口呼 | 三 | 全浊 | 于元切 | ɣiuɐn | ||
韵略 | 平声 | 元 | 于元切 | |||||||||
增韵 | 平声 | 元 | 于元切 | |||||||||
洪武正韵 | 员 | 平声 | 十一先 | 喻 | 以 | 次浊 | 于权切 | oyen | ||||
分韵撮要 | 桓 | 阳平 | 第二十七官管贯括 | 云 |
该文章由作者:【海鲸】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