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等处的毛发)

胡须,俗称胡子,泛指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或脖子的毛发。如果要仔细区分,“胡”本来是指长在嘴边的毛,而上唇的称为“髭”(moustache,又叫“八字胡”、“八字须”、“两撇胡”,粤语叫“二撇鸡”),下巴的叫“山羊胡”(goatee beard),两鬓连至下巴的叫“落腮胡”(又叫“络腮胡”、“连须胡子”),两颊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胡子比头发长得快,这是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生殖机能越旺盛、胡须生长就越快。长胡子部位的血管分布要比头发根部多,养分也容易得到,所以,刚刮去胡子,不几天就又长了。

胡子(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等处的毛发)

健康方面

生长与发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男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性发育成熟,就会开始长胡子,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男孩子在11岁以前体内雄激素很少,男女之间体征上差别不是很大。男孩的青春期发育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一般是10至14岁。

胡子长得挺快,健康男子的胡须每天长0.4毫米,比头发(每天长0.2~0.3毫米)长得快,这是因为长胡子部位的血管分布要比头发根部多,养分也容易得到。一般成年人的胡子约有25000根,根据不同个体,差异比较大。男性从13—14岁开始长胡子,30岁左右最茂盛,到了30岁以后会慢慢减少,因此胡子不见得是越剃越多的。

身体健康的男子,体内雄激素水平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每个男子胡须多少却相差很大。有的人胡须浓密,有的人稀疏;有的人是络腮胡子,有的人是山羊胡子,这些都是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胡须的多少和形状同民族有关,与家族遗传也有关,这是正常的,完全不要对此有什么顾虑。

男子无胡须是不是病态,要联系整个身体发育情况来判断。如果男子虽无胡须,但生殖器官和上面讲到的第二性征都发育正常,那就不属于病态。男孩生长胡须的起始年龄也不是完全一样,有的早几年,有的晚几年,都是正常的,完全不必着急。如果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既没有长出胡须,第二性征也不明显,甚至超过了青春期后依然没有发育,这就应该视为异常,可能是专门调节控制性激素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有了问题,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颜色

绝大多数人的胡须是黑色的,当然也有的人胡须是棕色或棕红色。研究认为,胡须的颜色是由色素细胞决定的,而色素又与所含的金属元素明显有关。例如,黑色中含有铜、钴、铁,棕色是钛元素造成的,红色是钼在起作用,白色则是这些金属元素完全缺乏所致。

吸附有害物质

国外专家研究发现,胡须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特性。人在呼吸时,可排出多种有害的化学气体,而且均可滞留在胡子上;大气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微粒、尤其在繁华的街道,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多环芳烃、铅也会被胡须吸附;吸烟者,烟雾中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也会在胡须上停留。此外,长胡须的表皮上油脂分泌较多,平时用清水洗脸时又往往较难洗去。研究表明油脂有黏附灰尘和微生物的特性。

国外专家将刮下来的胡须经气相色谱仪分析,发现有数十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并芘及铅等重金属元素。在显微镜下,还可见到胡须上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有害物质有可能随着人的呼吸作用,被吸回呼吸道,危害人体健康。不要用胡子去扎(吻)小孩,否则有害物质和病菌会转移到柔嫩的小孩脸面皮肤上或进入口腔,招致病症。不过留胡子也并非没有好处,御寒是最主要的益处。

拔胡须的害处

有些青年人,不用刮胡刀刮胡,却有用手指或钳子拔胡的习惯,以为这样可以把胡子连根拔掉,拔得干净,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一些患唇毛囊炎、疖肿、蜂窝组织炎的男性病人,向医生诉述病史时,几乎都有拔胡须的坏习惯。

由于经常刺激,使再生长出的胡须变形,变色,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破坏容貌。而且拔拉胡须损伤周围组织,轻者产生疼痛,如不给予及时处理,往往细菌可以损伤毛囊,引起毛囊炎,炎症再扩展则成疖肿以至蜂窝组织炎,此时虽治愈,也常常留瘢痕或永久性脱毛。更为严重的是因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使细菌侵入血流,会引起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剃须相关

男人的胡须怎么修理?

剃须前先用温水洗脸(不要使用任何洗面奶之类的东西洗脸,就用温水清洗),让皮肤毛孔尽量的张开,然后在需要剃须的地方涂抹剃须膏,等1~3分钟,胡须软化以后,再使用刮胡刀逆向进行剃须,注意刮胡刀要采用上下方向,不要左右乱晃,容易刮伤皮肤,如果皮肤不小心刮破了后,马上用清水清理一下,否则在剃须的时候皮肤破损了很容易造成感染。刮完胡须后,皮肤会有紧绷感,用稍热一点的水把毛巾打湿后放在脸上捂一分钟左右,脸上就会清爽很多了。

一般剃须时间为一星期左右一次,不要经常剃胡须,对皮肤损伤比较大,另外胡须是越刮越容易长,特别是使用手动刮胡刀。蓄须者应注意胡须的保养、清洁,每天一定要认真地清洗,以免尘埃及脏物污染胡须及其根基部的皮肤。最好不用香皂、肥皂,一些男士护肤品牌都有专门的剃须摩丝、须后水之类保养品。如果手边一时没有专用产品,也可以用日常的洗发香波来清洁,洗完后可以涂少量的滋润剂(可用护发素代替),以保持胡须的柔软和光泽。

蓄须男士修剪胡须时可用一把细齿小木梳和一把弯头小剪。先将胡须梳顺,然后再剪掉翘起的胡子和长于胡形的胡子。据说胡须每天会生长0.4mm,这就意味着必须定期修剪它们。修剪时最好先用细齿小木梳梳顺后,再用弯头小剪剪掉翘起的和太长的胡子,保持整齐的外形。

历史风俗

辛亥革命后中国男性的发式、服饰、社交礼仪风俗有了很大变化,男人理发和剃须成了日 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许多有关留胡子的礼仪还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例如,晚辈在长辈面前就不蓄胡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伦理观念的体现。

一般而言,父亲陨殁,儿子要将上唇的胡须保留下来,不再剔除;母亲陨殁,儿子要将下唇(下巴)的蓄须留下来。父母俱没,则嘴唇上下胡须

俱蓄,所谓“蓄髪明志”是也。例如,鲁迅上唇蓄须的照片,可以看出,是其父没之後所照。再例如,民国时期,日寇侵我华夏,周恩来遂将其胡须留起,示天地俱灭,国破家亡,竝发誓,不驱逐日寇,绝不剃须。又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面对日寇侵华,也曾蓄须,以示国破家亡、天地君亲具没。

了解蓄须常识,对现代人,特别是那些赶时髦的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

亚历山大时期古罗马军规定军人不留胡子,不仅是为了军团少生疾病、敌我识别,还可以避免在近距离搏斗中胡子被敌人抓住。欧美文化意识认为不留胡须是上流社会男士身份的标志,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有地位的男士才有时间在室内细心地修整仪容。而且,不留胡须还可以更精确地显示出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被认为是一种坦诚的表现。

北非、西亚和中东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一种野性的风俗———某男子若要加入该部落,必须要有茂盛的胡子,否则就必须在其生殖器上拴一个水壶,绕部落首领的帐篷裸奔三圈。这充分体现了原始民族的雄性崇拜与胡子的密切关系。

相关趣史

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是最有争议的一位法老,在三千年后人们还在争论他神秘死亡的原因,虽然直到去世时也只有十几岁,但他早已戴上长而整齐的假胡子显示身为国王的尊贵。

在古代,胡子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在古埃及文物展中,精致的青铜剃须刀屡屡亮相,它可是当时男人们每天要用的物品。在古代埃及,打扮对男人来说非常重要,长长的胡子通常被认为是不干净的表现,祭司们由于宗教洁净的要求,更是要把头发和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理发师是王宫、贵族的庭院、神庙以及军队里不可缺少的组成人员,他们所使用的工具有剃须刀、刀以及铜或青铜制成的镊子。在古代埃及祭司隔一天就要刮一遍全身的毛,作为最高祭司的埃及国王自然不得例外。

但在当时胡子作为高贵与尊严的象征,国王没有胡子怎么行?于是在举行仪式或者重大活动时,国王便在下巴上戴上用头发做的长长的、齐梢的假胡子,女王则戴用黄金做的假胡子。因此,我们看到的许多埃及文物中的王者都戴着长长的假胡子,皇后也不例外。传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亲自率领大军征服下埃及时,交战中不慎将假胡须失落于战场,为了夺回御须,有600多名士兵竟丧生在敌军刀下。

因此,如此重要的胡子会引起国与国的事端也就不足为怪。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王妃,因为路易七世剃掉了胡须而与之离婚,改嫁给了蓄着一副漂亮胡子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作为王妃陪嫁的土地,英法两国为此争夺了300年,这就是著名的“胡子大战。”

美国总统林肯在竞选的时候收到一个小姑娘的来信,信中写到:“如果您能把胡子留起来,我就能让另外两个人也选您。您的脸太瘦了,如果留起胡子就会更好看。所有的女人都喜欢胡子,那时她们也会让她们的丈夫投您的票。”林肯便开始蓄留了一脸又浓又密的胡子。也许他的当选,与胡子不无关系。

搭配须知

人中短的人不宜留上唇胡。因为上唇胡会使人中显得更窄。嘴小的人如果要是留上唇胡的话,可以留略宽一些,这样可以弥补嘴小的不足。上额窄下颌宽的人可以留一点络腮胡,这样可以使脸部显得更协调。

尖下巴的人最好别留山羊胡,因为山羊胡会使下巴显得更尖。如果要是仅留上唇胡的话,最好是别留得太宽,因为留得太宽也会使下巴显得更尖了。

一般来说,如果人们选择了常规的职业,比如朝九晚五的公司,或者为人师表,那可能就得忍痛放弃蓄须的爱好和尝试,还是慎留为妙。因为它会和环境、职业不太协调,让人在一群西装笔挺、下巴光洁的白领中显得像个异类。如果凑巧做的是一份跟“艺术”沾边儿的工作,比如艺术家、自由职业者、广告公司、时尚品牌公司、经纪人之类,那多半可以堂而皇之地留着小胡子招摇过市了。

该文章由作者:【猪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