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汉语文字)

歼:jiānㄐㄧㄢˉ。偏旁“韱”简化为“千”。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歼,微尽也。从歺、韱声。《春秋传》曰:“齐人歼于遂。”列骨之残是歺之范式。一种细小的韭菜是韱之范式。歺、韱两范式叠加。残杀悉尽不放过细微的生命是歼之范式。

本义:消灭、灭尽。如:歼灭、歼击(攻击和歼灭)、围歼、聚而歼之。

歼(汉语文字)

字形源流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歼”。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歼(殲)jiān(ㄐ一ㄢ)

⒈消灭,灭尽:歼灭。歼击(攻击和歼灭)。围歼。聚而歼之。

详细释义

殲 jiān

〈动〉

(1)(形声。从歹(表示与死有关),韱( xiān)声。本义:消灭)

(2)同本义[annihilate;wipe out]

歼,微尽也。——《说文》

歼,尽也。——《尔雅》

歼我良人。——《诗·秦风·黄鸟》

齐人歼于遂。——《春秋·庄公十七年》

东邻虐而歼仁兮。——班固《幽通赋》

歼厥渠魁。——《书·胤征》

(3)又如:歼夷(杀光夷平);歼殄(消灭,灭绝);歼除(灭绝铲除);歼殛(消灭);歼夺(使丧之);歼一警百(同“杀一儆百”,杀一个人来警告一批人);歼良(诛杀好人);歼剥(杀戮伤害);歼残(杀戮摧残)

(4)死[die]

[关羽]死逾月而[吕蒙]歼。天欲亡汉,故以蒙袭羽,又为羽灭蒙也。——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常用词组

歼击、歼击机、歼灭、歼灭战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广韵》子廉切《集韵》《类篇》思廉切《韵会》将廉切,音纤《尔雅·释诂》歼,尽也。《郉疏》舍人曰:歼,众之尽也。《春秋·庄十七年》齐人歼于遂。《谷梁传》歼者,尽也。杜预曰:戍遂翫而无备,遂人讨而尽杀之,故时史以自尽为文。《书·胤征》歼厥渠魁。《诗·秦风》歼我良人。

又《左传·襄二十八年》其将聚而歼旃。义同。

该文章由作者:【北京精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