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欢(文学作家)

姜欢,女,1976年出生于镇安县。1992年考入陕西水利学校。《学会宽容》一文1996年获中专生作文比赛二等奖。参加工作后,一直把文学当作生活的调色盘,先后发表过诗歌《板栗》、散文《父亲》等。1997年有病以来,依然钟爱文学,笔耕不辍,2002年出版了诗集《真情流浪》。《上帝哭了》一书也已出版。她是不幸的。两岁母亲去世,过早地失去母爱,姊妹几个靠父亲拉扯大的。一天,她突然感到两眼昏花,走路飘飘然,大脑不听使唤,一片空白。随后很快被送往省城西京医院,确诊为颅底凹陷症。经过前后两次手术,生命总算保住了,但肢体不能恢复正常,脚手不便,落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姜欢(文学作家)

经历

她是不幸的。两岁母亲去世,过早地失去母爱,姊妹几个靠父亲拉扯大的,在农村可想是何等的艰难啊!小姜欢从小就活泼可爱,学习特别用功,初中时以优异成绩录入陕西省水利学校,在学校又是活跃分子,校报的编辑、宣传委员。毕业后分配到县水电局工作。正当她以满腔的热忱、勃勃的青春活力投身到自己钟爱的水利事业时,天大的灾难在一年后降临到这个苦命的孩子头上。一天,她突然感到两眼昏花,走路飘飘然,大脑不听使唤,一片空白。随后很快被送往省城西京医院,确诊为颅底凹陷症。中枢神经受压迫后倒致“指挥系统”失灵,面临生命危险。

经过前后两次手术,生命总算保住了,但肢体不能恢复正常,脚手不便,落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就躺在病床上。坚强的姜欢,凭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坚持小运动量的锻炼,由四肢不能活动到勉强伸屈,现在一只手还能握笔,慢慢地写字。在病床上她一天坚持写五六百字。写日记、诗歌、散文,然后又让人抄下来保存着。

她又是幸运的。虽然她患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偏偏让她遇上了,可社会没有遗弃她,给了她十万分的关爱。市、县有关领导多次登门看望,给予生活上的关照。县水利局给租房子,市县残联为她的新书出资奔忙,县文联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还有好多好心人奉献无私的爱心。说到这些事的时候,姜欢总是热泪盈眶。她说,没有他们的关爱我也没有今天,我的第二次生命是他们给的,我无以回报,只能好好地活着,用笨拙的笔去报答爱我的人。

她多想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工作。她清楚的记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正是她手术第四天。她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在纸上写道:“我好想看到电视直接实况。”她想看国旗在香港升起的那一刻。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命运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她太多太多的梦想。在花季少女的梦里,充满五彩缤纷的世界。她为失去而痛哭。在她坚贞的背后,又裹藏一颗易碎脆弱的心.她不情愿这个“残疾”的字眼给她。她说,真正的残疾是心灵的不健康,不健全,我有健康的心态。是的,身体上的残疾我们无法改变的,要紧的是人要有健康的心灵,只有这样,既便是身体不能健全,也是一种残缺之美。她非常仰慕女神维纳斯,仅管只有没有手臂,还是那么完美。

“时光流转,病魔冲淡了一切美好的记忆,也带走了许多迂腐和麻木,继而沉淀下来的也只有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思考。多少年来,不管是病魔怎样折磨,不管心情多么寂寞,文学始终是我的挚友,心灵的慰藉。”(《上帝哭了》后记)。这就是一个痴迷文学的姜欢,走进文学的王国里,她忘记了痛苦,自由地驰骋,抚慰她精神创伤的也是文学,是奔涌的诗意,喷发的激情。她饱含深情地写道:“征程的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如果我还能更长一点时间走过生命的绿色长廊,那么我将仍然去攀爬诗崖,我将永远用我的诗搀扶我走向人生的尽头。

病魔夺走的是健全的躯体,却永远不会泯灭她的爱。“点亮一盏心灯、擦亮自己一双眼、光着脚丫、踩在沙滩、我在柔和月光的照映下追赶我的爱、月朦胧,鸟朦胧、我的爱朦胧、海浪声声、我的爱在壮行。”字里行间萦绕着幸福,爱意。

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要珍贵的,经历十年疾病缠身的姜欢,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个时候,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快乐地活着。她在《快乐的活着》中说:“生命简单的如同一杯白开水。我知道,在我生命的春秋史册上,我是根本做不到什么辉煌与显赫,但我平实地对待每一天,我以我的热忱和坦然来面对自己这孱弱的生命”。她用行动诠释生命的真谛,三千六百五十多个日日夜夜,又有多少痛苦、寂寞、煎熬的分分秒秒。在疼痛难耐到极点时,她也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可又想到那么多爱她的人,她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还是挺过来了。

生命的年轮转过了三十一圈,她孑然一身,却并不孤独,她的内心世界很丰富。有爱她的人们,有诗相伴,她的心灵不会荒芜。在她简陋的房间里,县委宣传部长寒冰亲自送来的彩电,算是她最奢华的家具,也是她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她很感激,也很温暖。

在姜欢的诗文里,她歌唱的是文学的三大母题:生命、青春和爱情。这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她用最纯朴的心,最率真的情,最动人的语言去直抒胸臆表达心声。

义卖

2009年6月20日14:00,西安小寨汉唐书城门前人头攒动,一场“献出一片爱,让截肢男孩从‘心’站起来,让残缺的童年洋溢微笑”为主题的爱心图书签售公益活动在这里火热进行。本次活动由镇安残疾青年马华和陕西省十杰青年突击手何沛策划,残疾青年作者姜欢和残疾男青年李国昌等参与 。 

被救助的截肢男孩是汉中6岁的贫困男孩余斌,因为一场车祸,家中无钱医治,耽误了病情,右腿被截肢。活动组织者是镇安残疾马华以及.西安义工联盟何沛等组织的一群志愿者,他们中许多人都是残疾人。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何沛在烈日下向行人讲述余斌的不幸遭遇,镇安残疾作者姜欢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为买书签字盖章。 

许许多多市民被这场“特殊”的“爱心救助”活动所感染,纷纷驻足,踊跃参与。从小学生到老年人,青年人到中年人,大家争相捐款,争相购买残疾女青年姜欢的散文集《上帝哭了》,争相竞买残疾男青年李国昌的剪纸作品。 

活动持续至17:00,残疾女青年姜欢的216本散文集《与命运抗争》、《上帝哭了》及残疾男青年李国昌的6套剪纸作品现场全部拍出,为截肢小男孩余斌筹集医疗费11001元。 

六岁的余斌是一个拥有一双明亮大眼睛的懂事男孩,是汉中市南郑县青树镇五道岭小学一年级学生,家境贫穷。 

4月26日,余斌在自家门口玩耍时被一辆农用车撞伤。在西安治疗三天后,父母便以“回去借钱”为由离开半个来月。这段时间小余斌右腿恶化非常严重,经医院会诊后决定实施截肢手术,但因缺少监护人的签字手术一再被搁浅,导致伤口严重溃烂,不断渗出血。6月1日,西安的媒体连续报道了余斌因家中无钱做手术被父母丢弃医院的悲惨遭遇。6月3日,余斌的父母出现在医院。6月5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余斌右腿膝盖以下部分被实施了截肢手术。截肢后,因术后被感染的部分皮肤还需要再做一次植皮手术。而这个家庭已无力再拿出后续治疗费。   

“大眼睛”男孩余斌的命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网友晶晶、镇安残疾人马华最早在何沛QQ群提出建议、联系镇安作者姜欢、等人在网上发起“我们怎能看着这个聪明的孩子,因为缺少费用而中断治疗?我们怎能看着原本美好的童年,因为无法站立而蒙上阴影?凝聚我们的爱心,点亮童年,照亮前方。让余斌重新站起来”的爱心救助“大眼睛”男孩的倡议。

参加残疾人文学艺术创作

市残联举办优秀残疾人姜欢、文学作品展暨商洛书画名家画作品邀请展

代表作品

2010裘海正(台湾)新曲《近视》混音师/n2011年新秀应嘉俐《再也不见》混音师/n2009年曾轶可专辑《狮子座》录音师导师/n2010年谭维维专辑《谭某某》录音师导师/n2010年高晓松专辑《万物生长》录音师/n2011年黄圣衣电影《白蛇传说》主题曲《许诺》录音导师/n2011年韩庚电影《大武生》主题曲《如梦令》录音监唱

教学理念

让每一个进入我课堂的学生有收获,实现音乐梦想。/n

该文章由作者:【芝麻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