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大连艺术学院终身教授。 《声乐入门》不作纯理论的讲述,而是结合教学实践,对“乐器”长在人体内的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刻苦磨炼,以达到师生共同用心捉摸、探索、研究,博采众长,提高声乐驾驭艺术能力的目的。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不少人爱唱歌。那么,唱歌难不难?只要一张口就可以唱出声来,看来似乎并不难。实际上,真正做到能唱歌,会唱歌,唱好歌,却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这里面还真有些学问呢!声乐是一门艺术,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艺术。通俗地说,声乐艺术也就是歌唱艺术。唱歌,能否唱出感情,唱出情趣,唱出艺术性,使闻者驻足,听者动容,人们的心为之震颤,情绪为之激昂,这其中确有科学,确有规律,确有技巧,也确有方法是否得当。
这本通俗音乐读物由浅入深地全面阐述了声乐的演变,介绍了西欧发声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历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分章讲述了人声的分类与歌唱器官,歌唱的呼吸与气息的运用,共鸣与发声,歌唱的咬字吐字,歌唱与表“情”,声乐学习中的发声练习、心理调整、嗓音的保护,全面提高文化素养的意义等。全书文笔生动、流畅、条理,是作者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n
一、美声唱法的产生与发展 /n
二、西欧传统唱法传人中国的历史状况 /n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及现状 /n
第二章 人声的分类和歌唱器官 /n
一、人声的分类 /n
二、歌唱的姿势 /n
三、歌唱器官 /n
四、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n
第三章 歌唱的呼吸及气息的运用 /n
一、吸气与呼气 /n
- 吸气
- 呼气
- 胸、腹、横膈膜联合呼吸法的长处
二、气息的运用 /n
- 歌唱中用气的方法 /n
- 气息运用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n
第四章 共鸣与发声 /n
一、共鸣腔 /n
- 口腔、咽喉腔共鸣 /n
- 鼻腔共鸣 /n
- 头腔共鸣 /n
- 胸腔共鸣 /n
二、共鸣的运用 /n
三、有关发声的问题 /n
- 喉头的打开与稳定 /n
- 关于嘴和嘴唇 /n
- 舌的控制 /n
- 打开鼻腔 /n
- 关于声音的高位置 /n
- 声音的“靠前”与“靠后” /n
- 母音的发音要统一 /n
- 男高音的高音问题 /n
- 女中音的声区统一问题 /n
- 几种不良声音的产生及纠正方法 /n
- 歌唱发声中‘凇”和“紧”的关系 /n
- 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训练的异同 /n
四、发声练习的具体方法 /n
第五章 歌唱的咬字吐字 /n
一、汉字的分类 /n
- 单音字 /n
- 鼻音字 /n
- 复音字 /n
二、咬字吐字的方法 /n
- 声母的发音
- 韵母的发音 /n
三、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n
- 咬字吐字的色调必须统一 /n
- 处理好字的声调和旋律的关系 /n
第六章 歌唱表“情”的方法 /n
一、语言与表“情”的关系 /n
二、抑扬顿挫、徐疾刚柔的变化 /n
- 强弱的变化 /n
- 快慢的处理 /n
- 顿挫的运用 /n
- 刚柔的调节 /n
- 明暗的调节 /n
三、歌曲的开头、高潮和结尾的处理 /n
第七章 声乐教学的实践 /n
第一阶段 /n
一、《送别》 /n
二、《摇篮曲》 /n
三、《问》 /n
四、《驼铃》 /n
五、《渔光曲》 /n
六、《绣红旗》 /n
七、《嘎俄丽泰》 /n
八、《铁蹄下的歌女》 /n
九、《茶山新歌》 /n
第二阶段 /n
十、《黄水谣》 /n
十一、《北方的星》 /n
十二、《玛依拉》 /n
十三、《情深谊长》 /n
十四、《我的祖国》 /n
十五、《你们可知道》 /n
十六、《教我如何不想他》 /n
十七、《小河淌水》 /n
十八、《重归苏莲托》 /n
十九、《小夜曲》 /n
第三阶段 /n
二十、《松花江上》 /n
二十一、《玫瑰三愿》 /n
二十二、《嘉陵江上》 /n
二十三、《我爱你,中国》 /n
二十四、《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n
二十五、《索尔维格之歌》 /n
二十六、《我悲伤啊,我痛苦》 /n
二十七、《月亮颂》 /n
二十八、《睛朗的一天》 /n
第八章 学声乐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n
一、必须重视发声练习 /n
二、练唱要持之以恒置练唱要循序渐进 /n
三、练唱要开动脑筋 /n
四、要全面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n
五、要有教师指导 /n
六、演出心理的调整 /n
七、关于嗓音的保护 /n
作者简介
孔令华,女,上海人,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58年毕业于现今中国音乐学院 山西省音协理事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 年届76岁的老人退休后,依旧在声乐教育一线坚持着教学工作 2005年被聘为大连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在声乐教育工作的50多年里,举办过数十期专业声乐进修班,培养了大批声乐人才,其学生在声乐比赛中屡获殊荣 电视台曾作过《细雨润无声,大地发春芽》的专题报告。 1996年应邀赴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学。 出版《声乐入门》、《唱歌教学法》、《让歌声更动人》等专著;发表《试谈民族唱法的技巧训练》、《歌唱中咬字吐字的“表情”功效》、《抑扬顿挫、徐疾刚柔在歌唱表现中的作用》、《谈谈声音的高位置》、《通俗唱法也应进行严格的训练》等20余篇论文;编著有《世界名歌300首》、《中外名歌欣赏》、《中外民歌欣赏》、《声乐教育手册》、《音乐知识与欣赏》等。
该文章由作者:【田老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