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类型)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关系模型是由埃德加·科德于1970年首先提出的,并配合“科德十二定律”。现如今虽然对此模型有一些批评意见,但它还是数据存储的传统标准。标准数据查询语言SQL就是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语言,这种语言执行对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操作。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实体关系模型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el),简称E-RModel是陈品山(PeterP.SChen)博士于1976年提出的一套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他运用真实世界中事物与关系的观念,来解释数据库中的抽象的数据架构。实体关系模型利用图形的方式(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来表示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有助于设计过程中的构思及沟通讨论。关系模型就是指二维表格模型,因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当前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DB2、MicrosoftSQLServer、MicrosoftAccess、MySQL等。

关系操作

关系操作

关系模块中常用的操作包括:

数据查询

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除数据操作增加删除修改更新

完整性约束

完整性约束包括: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数据语言SQL

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语言是1974年由Boyce和Chamberlin提出的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性数据库语言。

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主条目:数据库表

行和列的形式

表是以行和列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数据的集合。一个数据库包括一个或多个表。例如,可能有一个有关作者信息的名为authors的表。每列都包含特定类型的信息,如作者的姓氏。每行都包含有关特定作者的所有信息:姓名、住址等等。在关系型数据库当中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一个关系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

视图

主条目:视图

索引

主条目:数据库索引

全关系系统十二准则

全关系系统应该完全支持关系模型的所有特征。关系模型的奠基人埃德加·科德具体地给出了全关系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准则0

一个关系形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能完全通过它的关系能力来管理数据库。

准则1

信息准则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所有信息都应该在逻辑一级上用表中的值这一种方法显式的表示。

准则2

保证访问准则依靠表名、主码和列名的组合,保证能以逻辑方式访问关系数据库中的每个数据项。

准则3

空值的系统化处理全关系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空值的概念,并用系统化的方法处理空值。

准则4

基于关系模型的动态的联机数据字典数据库的描述在逻辑级上和普通数据采用同样的表述方式。

准则5

统一的数据子语言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具有几种语言和多种终端访问方式,但必须有一种语言,它的语句可以表示为严格语法规定的字符串,并能全面的支持各种规则。

准则6

视图更新准则所有理论上可更新的视图也应该允许由系统更新。

准则7

高级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系统应该对各种操作进行查询优化。

准则8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无论数据库的数据在存储表示或访问方法上作任何变化,应用程序和终端活动都保持逻辑上的不变性。

准则9

数据逻辑独立性当对基本关系进行理论上信息不受损害的任何改变时,应用程序和终端活动都保持逻辑上的不变性。

准则10

数据完整的独立性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必须是用数据库语言定义并存储在数据字典中的。

准则11

分布独立性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引入分布数据或数据重新分布时保持逻辑不变。

准则12

无破坏准则如果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一个低级语言,那么这个低级语言不能违背或绕过完整性准则。

机工版高职教材

基本信息

书名:关系型数据库基础

层次:高职高专

配套:电子课件

作者:罗瑞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ISBN:978-7-111-43036-0

开本:16开

定价:¥18.0

内容简介

本书共设计了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分解为5个工作任务,涵盖了高职学生应掌握的SQLServer2000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设计;SQLServer数据库系统的安装;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表的创建和维护;索引的管理;数据查询;视图的使用;数据库安全性管理;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等。本书主要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依据数据库管理和开发人员的岗位基本要求,遵循日常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的规范和任务流程,以项目为单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学习,让学习者在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化情景中学习工作完成的过程,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以及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方面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自学考试或数据库培训的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项目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应用

任务一数据库设计3

1.1任务描述3

1.2任务实施3

1.2.1步骤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分析3

1.2.2步骤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7

1.2.3步骤三:"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10

1.2.4步骤四:"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物理设计12

1.3小结13

1.4思考与练习13

任务二数据库的创建和修改14

2.1任务描述14

2.2任务实施14

2.2.1步骤一:安装SQLServer2000数据库服务器14

2.2.2步骤二:创建数据库20

2.2.3步骤三:修改数据库文件属性22

2.2.4步骤四:使用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23

2.2.5步骤五:其他数据库管理操作25

2.3小结28

2.4思考与练习28

任务三数据表的创建、修改和数据维护29

3.1任务描述29

3.2任务实施29

3.2.1步骤一:数据表设计30

3.2.2步骤二:创建数据表32

3.2.3步骤三:修改数据表36

3.2.4步骤四:维护"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表中的数据37

3.3小结40

3.4思考与练习40

任务四数据查询41

4.1任务描述41

4.2任务实施41

4.2.1步骤一:选择列的查询42

4.2.2步骤二:选择行的查询43

4.2.3步骤三:查询结果排序46

4.2.4步骤四:查询结果分组统计47

4.2.5步骤五:连接查询48

4.3小结54

4.4思考与练习54

任务五数据库备份和恢复56

5.1任务描述56

5.2任务实施58

5.2.1步骤一:创建备份设备58

5.2.2步骤二:设置数据库的恢复模型59

5.2.3步骤三:创建数据库的备份59

5.2.4步骤四:恢复数据库61

5.2.5步骤五:数据导入和导出62

5.4小结66

5.5思考与练习67

项目总结67

项目二"销售订单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应用

任务六数据库规范化和完整性设计72

6.1任务描述72

6.2任务实施72

6.2.1步骤一:数据库的规范化72

6.2.2步骤二:数据完整性设计79

6.3小结86

6.4思考与练习87

任务七数据查询88

7.1任务描述88

7.2任务实施88

7.2.1步骤一:使用函数的查询89

7.2.2步骤二:自连接查询90

7.2.3步骤三:子查询91

7.2.4步骤四:联合查询94

7.3小结95

7.4思考与练习95

任务八使用视图操作数据97

8.1视图任务描述97

8.2视图任务实施97

8.2.1步骤一:创建视图97

8.2.2步骤二:修改视图99

8.2.3步骤三:使用视图100

8.3小结102

8.4思考与练习103

任务九管理索引104

9.1任务描述104

9.2任务实施104

9.2.1步骤一:设计索引104

9.2.2步骤二:创建索引108

9.2.3步骤三:管理与维护索引113

9.3小结115

9.4思考与练习116

任务十数据库安全性管理117

10.1任务描述117

10.2任务实施118

10.2.1步骤一: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和设计118

10.2.2步骤二:创建安全账户,设置账户角色119

10.3小结126

10.4思考与练习127

项目总结127

参考文献128

该文章由作者:【胡静怡】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