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和田玉镶金的真假
一、色:颜色要漂亮是第一要件,目前最讨好的颜色是鲜绿色 娇绿,虽然最上品的颜色是深绿色,但是绿色过深,又让人觉得太暗沉,因此最上品的深绿色反而在价格上不及鲜绿色来的高。
二、透:透明度的高底,对于玉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透明的玉给人有清凉的感觉,但是不透明的玉,色彩再怎样娇绿,却给人色调过于呆板的感觉,缺乏生动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透明的玉称为“玻璃种”,半透明的玉称为“冰种”或“观音种”,不透明的玉则称为“芙蓉种”或“芋头种”。
三、匀:颜色的均匀与否与价值成正比。整块都是绿色的玉与只有部分绿的玉,价格就差了好几位数字;颜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显眼处的一点绿自然比分布在边缘的绿更加讨好。
四、形:玉的计价不像其他宝石一样以重量计价,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与厚薄来估价,越大越厚的越值钱,相反小而薄的玉价格会较差。另外它的造型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人买玉大都抱着趋吉避凶的心理,玉的外型若是有好彩头象徽的形状,像鱼 年年有余、桃子 长寿、钱币 招财进宝……..等,会比普通的花草造型更吸引买卖者。
五、敲:这是选择玉镯专用的方法。玉质好的敲起来声音清脆,玉本身若是有瑕疵,如内部有裂痕、中空或是部分变质时,敲起来的声音就会不一样,那种感觉就好像敲在败絮般,声音变成“喀喀”的声音。
六、照:把玉拿起来朝着亮光处观察,可以将玉的色泽、瑕疵一览无余,有时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玉,照起来才发现到有瑕疵。此外,经由照的动作,亦可以看出颜色分布的情况,而且经由光线照射能分辨出是否为天然颜色,同时合成玉 假玉亦无法逃过“照”的关卡,只是这门“照的”功夫,还是得要有经验的人才够火候,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所以然来。
七、价:这是项很简单的辨别法,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在珠宝这一行更是如此,绝对没有便宜买到好货的事情,通常便宜货都是假货居多,因此我们在买卖时,可以由价格的高低去推论,好的玉不可能卖低价,所以当看到一块漂亮的玉,询问价格时,发现很便宜,第一反应就是认为它是有问题的,千万不可贪便宜,以免受骗上当,那可得不偿失了。
从外观上怎样辨别玉的好与劣?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就是玻璃。
三、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等等,还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比较难识的品种,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假玉为主。其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难找气泡,据说红外光谱仪上能立显原形,但目验除了一般不实用的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火烧看其反应等办法外,关键要看器表有无天然石纹。人为加工的毕竟不自然,高情放大镜下更会暴露无遗。
●鉴定,分新玉和旧玉两类。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有些技术性内容前已涉及。然而旧玉的鉴定就不一般了,它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得玉器的制作时代和在历史上的价值。
玉器历史价值的证实,是以明确的时代为基础的。熟悉各时代玉器的常见造型、特色工艺、流行色质。接着再参阅有关论及某一时代玉器特点的论文,互相联系,你对玉器的断代水平便会产生一种理性的提高,到这个时候,你应尽可能多的接触实物,以校正书上图画与实物之间的视差。
另外,时代的判断在有些玉器上允许有一定的跨度。因为玉石器比较珍贵,又不易腐朽,因此,作为传家宝,早期的玉器出现在晚几百年的墓葬中,也是有不少先例的。上个时代的晚期与下一个时代的早期的玉器,风格上也不完全是一刀切的。没有记年的玉器,细微的出入亦属正常。
●手工雕琢,雕工精美,手感滑润,玉性完美,温润有油,细腻缜密,富有灵气,无缺无裂,雕刻考究,构思精妙.
●玉的温度比较低 不容易传热 放在手中看温度变化怎么样 慢的就是好玉.
具有以上其中三点者,吾虑之好玉,以上皆无者则反之.
如何辨别玉的好坏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 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急急急,求大神解答,我今天买了个金镶玉的吊坠,千足金镶在和田玉上的,不知道怎么分辨真伪
金镶玉和田玉挂件都是真的和田玉和金箔贴制而成的。
对于真假完全不用担心。肯定保真。和田玉肯定保真,金箔也是真金。
但是由于所用和田玉都是种质比较一般的和田玉来做挂件金镶玉所谓的千足金是指包裹在镶嵌用的塑料模具上的那层薄薄的金箔而已,使用一年差不多是把金箔磨穿了,不是掉漆了。这样的和田玉金镶玉进价成本才不到50元,证书是真的,和田玉指的是广义上的和田玉,其实是韩国花田产的类似和田玉的劣质玉料,俗称韩料,但是也可以出具和田玉的证书的。
和田玉鉴定标准
1、国家质检局是如何鉴定和田玉的?
1国家质检局的和田玉鉴定标准
和田玉鉴定依据的标准为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 这两项标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代替2010版、新疆地方标准DB65/T 035—2010《和田玉》、国家标准样品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等。和田玉金镶玉饰品的贵金属含量的检测还需依据国家标准GB 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T 18043—2013《首饰 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2国家质检局的和田玉鉴定方法
包括常规宝石学和大型仪器鉴定方法,一般先多采用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对和田玉样品进行测试和鉴定,如果未能得出准确结论,则需采用大型仪器对样品进行进一步测试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结果。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包括肉眼观察 主要有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和特殊光学效应等、放大检查、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紫外荧光、质量、密度和摩氏硬度等;大型仪器鉴定方法包括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
GSB 16-3061-2013中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六块和田玉标准样品。检验中应参照实物标准样品对和田玉样品进行颜色品种分类,特别是在颜色分界线上的样品,如白玉、青白和青玉,应由受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2~3名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进行检验,并最终取得一致结果。
和田玉颜色有白色、青白色、青色、绿色、墨色、糖色、黄色以及双色或者多色等,油脂光泽,微透明,参差状断口,绿色品种可见猫眼效应;纤维交织结构;实验室测试折射率为1.61 点测;无紫外荧光;密度为2.90 g/cm3~3.10 g/cm3,常为2.95 g/cm3,在大小相当的情况下,多数情况手掂和田玉比其仿品要重;摩氏硬度为6.0~6.5,小刀刻划不动,多数仿品硬度低,小刀可以划动。市场上和田玉的相似品或者仿制品比较多,如岫玉、石英岩玉、大理石玉、玉髓、玻璃和塑料等,通过观察颜色、结构和光泽等特征,比较容易鉴别。
和田玉足金辨别真假?
东西是真的,但价格虚高,这个属于广义和田金镶玉挂件,通常玉质选用低端和田玉石类,表面贴一层薄薄的金箔,贴金部分看起来很鼓,因为下面垫了一块塑料模子,佩戴要注意不能扣刮,金箔容易掉,批发价几十到百元不等,商场价几百到上千,通常以抽奖打折的噱头进行销售,希望你没有买贵。
怎么辨认和田玉金镶玉真假和价格
和田玉金镶玉吊坠,真品放心佩戴,首先说玉部分,的确是天然和田玉。不过现在国标所谓的和田玉是一切透闪类玉石总称,已经不具有产地意义,未必这料子就来自和田产区,这点你要知晓。采用镶嵌的玉质基本都是和田玉里面成色普通或带有瑕疵的玉料做成,所谓的:无绺不雕花 即使如此,好的和田玉料是不会让足金镶嵌掩盖其风采的,
(千足金金箔压制成型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纯金箔纸,厚度为0.12um)。
此款实价几百元内,市场价200附近,商场专柜等标价虚高,不足信,打折抽奖促销居多
虽然金镶玉听着看着高档但物件实际自身价值较低.
广义和田玉虽然也能出具和田玉证书但不是真正的和田玉!您要是外行不建议您购买和田玉类物品,水太深而且广义和田玉包含太多玉种,价格更是天壤之别,国家规定现在只要含有透闪石成分的软玉都能出具和田玉鉴定证书,已经不具有产地意义,未必这料子就来自和田产区,有些行内人也是时常吃药的,和田玉必须上手感觉才能凭经验估算出产地。如对和田有兴趣,请深入学习,多接触实物,真品!
如何鉴定和田玉
1、玉石的一大特性就是传热快散热也快,古时杨贵妃含玉避暑的传闻也正是因此而来。所以将玉石紧贴在脸上,通常都会感到异常的冰凉,而过了片刻后,玉石变得温润细腻,不再像先前那样冰凉,则这块玉石多半是真的。
2、将和田玉置于高倍放大镜下放大,通常都能看到云絮状纹理的毡状结构。标准的新疆产和田玉更是独有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此外,玉石的颜色若浮于裂缝或玉石表面的话。则这类玉石多半为赝品。
3、现在还有一些较为极端的玉石鉴定方式,如将玉石拿到火中烧。如果玉石被烧黑、烧焦甚至是烧黄了并伴随较为明显刺鼻的臭味,则此类玉石多半为赝品。但由于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对和田玉造成伤害,因此一般并不推荐。
山料:和田玉玉料是我们看到的最初形态,玉料块头非常大,带有棱角,这就是和田玉山料了。
特点:山料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表面粗糙,断口参差不齐,玉石内部质量难以把握。
山流水:和田玉山料也会经风吹、雨打、日晒、冰川挤压、冷热交替的作用不断的被侵蚀和裂解成小块的玉料。小块的和田玉山料会被雪、冰川、水流带入河中并且在河道里不断的翻滚磕碰,玉石山料表面的棱角会被初步滚磨消蚀,这样的形态一般是在上游形成的,我们称之为山流水料。
特点:山流水形状为山料的棱角状被稍稍磨圆,呈次棱角状。被雨水与河水侵蚀过,所以表面较为光滑。
籽料:山流水料会继续延着水流继续往下游走,再次进行自然的碰撞摩擦过程里被打磨的更加浑圆,表面毛孔会相对大小差异较小,这样的和田玉卵石即被称为籽料。
特点:籽料其形状多为卵形,块度较小,质地细腻,油糯性十足。整体而论,子料是所有和田玉中品质最好的一种。
戈壁料:由于河流会侵蚀土地,所以河流会改道,河流还会干涸,因此籽料所在的河道如果干涸了或是河流已经改道了,那么旧河道也就裸露在戈壁滩上了,最终,旧河道上的籽料会被风沙侵蚀而失去了籽料的毛孔和皮色。而表面会形成被风沙侵蚀出来的特殊的较为凹凸不平的皮壳。这样的形态的产自戈壁滩上的和田玉玉料也就是戈壁料了。
特点:戈壁料长期暴露于地表,受到风沙雨水的冲击表面凹凸不平的皮壳
2、特点
山料: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表面粗糙,断口参差不齐,玉石内部质量难以把握。山流水:形状为山料的棱角状被稍稍磨圆,呈次棱角状。被雨水与河水侵蚀过,所以表面较为光滑。 籽料:其形状多为卵形,块度较小,质地细腻,油糯性十足。整体而论,子料是所有和田玉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戈壁料:长期暴露于地表,受到风沙雨水的冲击表面凹凸不平的皮壳
二、按产地分类:新疆料、俄料、青海料、韩料
1、新疆料
外表
新疆的和田玉质地细腻,致密度高,手掂分量重, 新疆的和田玉油脂光感强。油脂光感看上去像新鲜的绵羊油新疆的籽料皮色众多,白、黄、黑、红、灰等…
结构
简单的说其结构是一种云絮状纤维交织,结构不规则排列,或短或长,粗细不一,或密或松。纹路就像是毛毡一样排列,如果交织紧密的话,就很难看到结构。正因为这种独特的结构才使得它有更好的温润细腻的感觉。
2、俄料
外表:
俄料的玉质纯正,外皮色彩丰富俄料看上去略显粉气和瓷性,发干俄料颜色略感张扬,尤其是白玉俄料的白玉、青玉、青白玉常带有糖色
结构
俄料的结构一般呈不规则的片状和斑状,片状较大,之间有间隔,且分布不均。简单的理解像天上的云片。
3、青海料
外表:
青海料呈半透明状。青海料部分内部含有透明水线青海料“水头大”水润感强青海料细腻感和滋润感较弱,把玩一段时间呈略偏灰、暗。
结构
青海料的结构呈连续的点状,很像一堆小颗粒聚合在一起,颗粒较小,但不规则,颗粒之间相互交织紧密。所以结构特点为不均匀的点状分布。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白砂糖。
4、韩料
外表
韩料多显黄色和淡淡的棕色成品抛光后呈蜡质感,价格较低,商场里的金镶玉大多是韩料。
内部结构:
韩料的结构大很明显,一般都是块状有大颗粒的感觉,颗粒之间的过渡也是比较明显的。
三、按颜色分类
该文章由作者:【托尼克罗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