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柏(柏科刺柏属植物)

铅笔柏(学名:Juniperus virginiana L.)是柏科圆柏属植物,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树皮红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枝条直立或向外伸展,形成柱状圆锥形或圆锥形树冠。鳞叶排列较疏,菱状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长约1.5毫米,背面中下部有卵形或椭圆形下凹的腺体。雌雄球花常生于不同的植株之上。球果当年成熟,近圆球形或卵圆形,蓝绿色,被白粉;种子1-2粒,卵圆形,长约3毫米,有树脂槽,熟时褐色。

形态特征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树皮红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枝条直立或向外伸展,形成柱状圆锥形或圆锥形树冠;生鳞叶的小枝细,四棱形,径约0.8毫米。

鳞叶排列较疏,菱状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长约1.5毫米,背面中下部有卵形或椭圆形下凹的腺体;刺叶出现在幼树或大树上,交互对生,斜展,长5-6毫米,先端有角质尖头,上面凹,被白粉。雌雄球花常生于不同的植株之上,雄球花通常有6对雄蕊。球果当年成熟,近圆球形或卵圆形,长5-6毫米,蓝绿色,被白粉;种子1-2粒,卵圆形,长约3毫米,有树脂槽,熟时褐色。

生长环境

喜光,有时稍耐阴,喜凉爽湿润的气候。适合生长于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忌水湿。

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自加拿大的东南部起经美国至墨西哥北部地,在美国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中国山东、河南及华北地区引种栽培。

栽培技术

铅笔柏用3年生容器苗造林,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湿润肥沃的立地类型造林。生长良好,苗高25-30厘米,株行距1.5米×2米为宜,便于管理。穴状整地,规格80厘米×60厘米×30厘米,头年伏天整地,利于土壤熟化和蓄水保墒。在立春4月下旬栽植,栽植后3年内进行1-2次松土、扩穴、追肥,促进苗木生长,加强林地管理,避免人畜损害,发现病虫鼠害应及时防治。

主要价值

树冠收敛,树形细高,冠幅很小,树姿奇特,枝叶较多。可与高大楼体、尖塔、纪念碑等相搭配,进行对植、列植。生长良好,可选作造林树种和园林树种。

该文章由作者:【阿尔伯特威斯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