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拼音:bǐ)是一个汉字,基本意思是门人、门役(代表主人站在门口为主人接客或传话)。《唐韻》幷弭切《韻會》補弭切,?音髀。《說文》益也。一曰俾門,侍人。《爾雅·釋詁》俾,使也。《書·大禹謨》俾予從欲以治。《詩·魯頌》俾爾昌而熾。又《廣韻》從也。《書·武成》罔不率俾。又《爾雅·釋言》俾,職也。《註》使共職也。
基本字义
使:俾便考查。俾众周知。
详细字义
〈名〉/n(形声。从人,卑声。本义:门役) 同本义 [gatekeeper]俾,门侍人。——《说文》/n俾,职也。俾为门侍人。——《释言》/n有能俾。——《书·尧典》/n罔不率俾。——《书·君》
语言
广州话:
广州话的“畀”与“俾”常常混淆,不能不辨。
“畀”的意思:给,给与,付与。
例如:
畀本书我,畀钱你。
畀啲颜色你睇!
我希望将我所有的肥膏都畀晒你。
朋友喺伦敦畀咗两条朱古力我
你买圣诞礼物畀朋友未呀
你好嘢,等我畀啲颜色你睇,兄弟,同我一齐上!
“俾”的意思:使。
例如:
使:俾便考查。俾众周知。
“畀”最早见于《书·洪范》:“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鸿九畴。”又《多士》:“惟天不畀,允冈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又如《诗·小雅·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秦汉以后,至到明清的古籍里面,“畀”仍有使用,不过是以古文语词面貌出现,再也不是口语的反映。不过从上引例,就可以知道粤语口语中的“畀”的来源是非常古老。如今很多人甚至杂志中写作“俾”或“比”,均属错误。
该文章由作者:【非洲野狗】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