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
办学条件
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59亩,校舍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920万元,纸质图书271.27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3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47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及金工实训中心等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旅游管理教学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学校领导
李红勇:校党委书记
左和平:校长
张立青:校党委副书记
胡业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朱笃: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徐景坤:副校长
李玉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文龙: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刘建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赣华: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监察专员
郑鹏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沿革一览表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
1952年12月,南昌市政府决定筹建南昌市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招收全市各类干部进修学习。
1953年2月,南昌市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正式成立,时任南昌市市长张云樵兼任校长。
1958年,江西省政府和南昌市政府先后批复组建成立南昌市业余大学,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成为中国首批、江西省第一所成人高校,时任南昌市市长张云樵兼任校长。
1962年5月,南昌市业余大学改名为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
洪都大学
1958年4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指示南昌市委成立洪都大学。
1958年9月,在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江西中等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南昌市第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洪都大学。
1963年8月,洪都大学撤销,成立南昌中等教师进修学校,与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统一领导,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n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南昌市教师进修学院
1963年9月,南昌市教育局决定南昌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合署办学。
1968年11月,南昌市业余文化学校全部迁往清江县,并入清江“共大”。
1973年4月,江西省革委会办公室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南昌市业余大学。
1978年8月19日,南昌市委批准将南昌市业余大学改为教师进修学院。
1980年1月20日,南昌市委决定恢复南昌市业余大学,与南昌市教师进修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洪都职业大学
1981年5月,南昌市教师进修学院、南昌市函授学校并入南昌市业余大学,成为业大的进修部和函授部。
1983年9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南昌市业余大学为基础,创办洪都职业大学。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
1986年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南昌市人民政府,同意将洪都职业大学改名为南昌职业大学。
1992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将南昌职业大学改名为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叶春浓为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陈光焰任校长。
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
1977年,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年,改革开放的前夕,中国进入复苏的大好局面。
1977年12月22日,成立了以单发喜同志为首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筹备小组。
1978年2月,正式创建江西师院南昌分院。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1984年1月11日,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江西师院南昌分院改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
同年4月,学校向省政府和国家教育部申请筹建南昌技术师范学院,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时任国家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将原报告的校名“南昌技术师范学院”改定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育部下发文件规定,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坚持本科和专科两种学制并存,并确定学院归江西省人民政府领导。
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本科院校建制,规定暂时保持专科学制,本科专业设置再按规定程序报批。
1987年9月,学校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首届“电子电器”本科专业学生入校。
12月,国家教委发(1987)教计字211号给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确定学校“以本科为主,本、专科并存”办学,学生发展规模为3000人,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领导。
1996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国职技本科高师和江西师范类院校的唯一代表,出席中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交流办学经验。
200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中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成为中国19个该重点基地单位之一,标志着学校成为培养中国职教师资的领军院校之一。
2005年底,学校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获得国务院学位办通过,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8年,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来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被评为“优秀”水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02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改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02年,南昌市政府决定以南昌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筹建南昌科技大学。
2003年南昌市决定将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筹建南昌科技大学,并开始启动红角洲新校区建设。
2004年2月,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先后批复,将同样起源于原南昌市业余大学的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06年10月,南昌高专成建制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现了两校实质性的全面融合,南昌高专成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在新校区红角洲校区办学。
2009年,学校党委和行政决定由筹建南昌科技大学转为筹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0年,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学校的“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开始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
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于2014年由江西省属南昌市管高校正式转为江西省属省管高校行列,正朝着省部共建(教育部与江西省共建)的行列迈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时期
2012年3月29日,国家教育部下发文件,正式批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2年8月16日,进入江西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
2014年10月24日,获批组建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
2014年12月5日,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5年9月21日,入选国家“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是江西省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入选院校。
2016年9月22日,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正式合作建设孔子学院,这是中国在摩洛哥创办的第三所孔子学院。
最好大学网2016年1月7日公布“2016年中国高校科研质量(FWCI)单指标表排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列全国第75位,江西省高校第2位。
2017年12月,学校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3月,学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跻身拥有ESI前1%学科的高校行列。/n
建设成果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省级科研项目937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1项;获发明专利96项。
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以及中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43项;到位科研经费累计达13077.7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864篇,其中SCI、EI、ISTP索引论文1376篇次;出版专著53部;获发明专利52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近90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百余项。学校教师出版国家级和省部级专著、教材200余部,发表论文 5000余篇,其中1376多篇被 SCI 、 EI 、 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
学校创建油墨实验研发中心,与江西蓝海文具有限公司、常熟市和甸文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建成了国内外最大的圆珠笔油墨生产基地,学校研发的“常熟油墨”已经成为国内圆珠笔油墨行业的第一品牌,通过了欧盟EN71-9标准,抗衡了欧美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常熟油墨”企业是国内圆珠笔油墨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有“中国油墨王”之称,产销量为1200吨,居世界第一,世界市场占有率约70%,21世纪初,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国,人们所用的绝大多数圆珠笔,都是该校研究开发的。
学校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为导向,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改良种猪遗传特性,产业经济效益4.25亿元;学校与国家检验局合作,研制的新型细菌显色培养基成为国家标准;学校与北京陆桥合作,开发的三种细菌检测试剂替代进口产品,年产值超1000万元;学校与维新涂料合作,开发的水性集装箱涂料项目,一举解决跨国公司20年未能解决的难题。/n
科研平台
学校建有国家级培训基地或中心2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厅批准组建的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厅批准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工程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n硬件设施
截至2019年5月,学校现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62亩,校舍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93.86万元,纸质图书266.17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29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65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电子电工、基础物理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基础化学、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n/n/n/n
学术资源
学术资源期刊
截至2017年,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在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历年文章全文转载量名列全国职教类期刊第一、全国教育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职教刊物之一。
●校图书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52年,截至2013年,图书馆建筑总面积64300平方米。其中枫林校区拥有第一图书馆、第二图书馆和实验楼电子阅览室等馆舍,红角洲校区新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图书馆设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流通部、信息与技术咨询部、期刊阅览部、红角洲校区管理部等六个部门。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图书借阅、参考咨询、代查代检、定题服务、文献传递和读者教育等文献信息服务。有工作人员56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及管理员18人。
截至2013年,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253102册,电子图书近200余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2745种,中外文数据库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地努力,已形成了以职业师范教育为特色,以教育学、工商管理、化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等七个重点学科为重点,涵盖文、理、工、法、教育、管理等多学科,形成了虚拟馆藏和实体馆藏互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开展了职教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设立了职业教育阅览室,编辑出版了《国外职业教育》期刊。/n
院系专业
二级学院一览表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已更名为“美术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材料与机电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法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软件动漫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独立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共设有22个专业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独立学院(理工学院),设置有77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n
学科建设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政、法律、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位);自设:德育学、教育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自设:信息系统与管理、法律科学与管理、商务管理、休闲管理 |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自设: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制药化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含:电路与系统、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物理电子学理论与应用、光电技术) |
音乐与舞蹈学 | 音乐学(含: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舞蹈学(含: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
美术学 | 美术学;自设:美术理论、漆艺术、油画艺术、综合材料绘画 |
设计学 | 设计艺术学;自设:工艺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新媒介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理论(含多个二级学科) |
数学 | 数学(含多个二级学科) |
生物学 | 生物学(含多个二级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含多个二级学科) |
学校是拥有培养博士后资格的单位和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已列入江西省学位委员会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建设中的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拥有ESI全球前1%学科1个,江西省有特色一流学科1个,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省“十一五”重点一级学科7个,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2个,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
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中,2015年申报):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涵盖“化学工程工艺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漆艺美术与设计职教师资培养项目”两个博士培养学科专业)。
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非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工学学位)、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育学学位)。
四、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政、法律、音乐、美术、体育等12个学科领域)、艺术硕士(涵盖艺术理论、美术、设计、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8个领域)、旅游管理硕士、国际商务、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工程、药学、工商管理。
五、职业学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课程教学论(含语文教学方向、数学教学方向、英语教学方向、历史教学方向、物理教学方向、法律基础教学方向、思政教育教学方向等7个教学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训练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应用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会计学、旅游管理。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
江西省有特色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
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美术学
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艺术学
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化学、教育学
省高校“十一五”重点一级学科:应用化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旅游管理、材料学
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美术学、工商管理/n
师资力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截至2019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665人,专任教师137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3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42人,硕士生导师551人。教师队伍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6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二级教授16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2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入选人员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入选人员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6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7人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3人次,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入选人员2人。/n
教学建设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7个专业入选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1个,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培训中心各1个,承担教育部、财政部下达的工艺美术、电子商务、动画三个专业的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标准设计和特色教材开发任务,是教育部“校—企—校”三位一体联合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改革试点单位。此外,还拥有江西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省首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拥有5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旅游管理
国家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
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美术设计、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柔性自动化、化学分析
国家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型英才培养项目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
省级品牌专业: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英语、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摄影
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化学、制药工程、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
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制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
创新实验区:依托‘校办企业’平台的旅游管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制药工程学研产相结合"3+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研究—实践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首批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立项建设项目:设计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篮球课程教学团队等
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篮球》、《漆画》、《古代汉语》、《电子工艺训练》、《文学概论》、《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微生物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学》、 《文学概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工艺训练》 、《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模拟电路》、《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现代教育技术》、《形势与政策》、《电路基础理论》、《线性代数》、《药剂学》、《DV影视制作》、《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设计》、《大学英语精读II》、《招贴设计》、《VB.Net 程序设计基础》、《生物化学》/n
人才培养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在校生规模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62人(含一本、二本和留学生),研究生1350余人,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另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本专科生资格。学校以“明德精业”为校训,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毕业生就业率位居江西省高校前列。
近五年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171项,2018年我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46位,我校教师教学竞赛成绩全国排名249名。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中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连续三年位于江西省前列,“蚊所未吻——青蒿驱蚊产品”创业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为江西摘得唯一一个金奖。“桃醉井冈”创业团队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最具网络人气”单项奖及国赛银奖,其项目事迹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学校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41个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一轮(2015—2018)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的专业4个、第二的专业6个、第三的专业9个、第四的专业10个,排名前四的专业占到71%。
截至2016年10月,在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23个奖项。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及就业适应力明显增强,在近三年各类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47项,省级奖励666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70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65项。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中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
近年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已与省内外200多家行业协会、企业、中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开办校企合作实验班等方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关系。先后与浙江亚龙教育装备有限公司合办“亚龙职教师资培养班”,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联合开办了“卓越涂料工程师”班,与江西省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协同合作举办“金牌讲解班”,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得雨集团合作办学,组建“瓷上绘画班”,与浙江九洲药业合作开办“九洲药业班”等等,借助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多个平台,与国内外企业、行业协会、单位协同培养人才,形成校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机制,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获得显著提升,在众多省级和国家级的相关专业和行业的大赛中获得佳绩,多名同学荣获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
2004年以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参加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健美操锦标赛、中国大学生运动会、“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力学以及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际、国内各类竞赛活动,获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266项。特别是学校体育类的健美操项目,刷新了中国最高纪录,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健美操比赛,获10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等共计23个奖项、国家奖项204个,其中金牌28块;省级奖项166个,其中金牌84块;培养了国际级运动健将2名、国家运动健将11名、一级运动员63名,并输送了4名健美操国家队队员,2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竞技体育最高荣誉奖—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其中在2005年,学校健美操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中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实现了中国健美操项目世界金牌的“零”突破,被国家体育总局两次授予“特别贡献奖”。/n
职业教育
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重点支持建设地方示范性职业院校、国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训中心,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服装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饭店职业英语标准培训与测试中心。截止“十二五”期末,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84期,培训职教师资11308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n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参与国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遣派教师赴国外访学。21世纪初,学校已与英、美、俄、澳、加、法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被英国政府授予江西省首家海外教育中心。与英国布莱福德学院、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莱姆顿应用技术学院、Bradford College、北大西洋学院合作开办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中外合作教育项目,是江西省第一个可获国际社会公认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教育项目。学校还承办了非洲国家职业教育高级研修班,将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先进理念带向了海外。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芬兰、瑞士、丹麦、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印度、韩国、日本、匈牙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分别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合作办学、互认学分以及教师进修、教师交流互访、学生交换学习及游学交流、合作研究等项目。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并派遣本校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并鼓励学生赴国外大学学习深造。2016年9月,学校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正式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标志着学校首所海外孔子学院正式成立。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展硕士学位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新的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具有招收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生的资格。现有来自于俄罗斯、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进修汉语或接受学历教育。学校还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和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交流,洽淡合作项目。/n/n/n/n
文化传统
校训
明德精业
诠析:明德以立范树标,精业以利众济群/n
校歌
《我的stnu》——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之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遥想荜路蓝缕,开垦一片天地,穿越红土风雨,走过彩虹万里,桃李不言啊,下自成蹊,少年少年问路而来,追梦追梦而去!独树一帜,我的stnu,明德精业,我的stnu,一代代学子,不息啊川流,前波后浪飞花,织出锦绣织出锦绣!织出织出锦绣!
点击斗转星移,刷新青春日记。今日有凤来仪,明天彩霞千起。青出于蓝啊更胜于蓝,少年少年踏歌而来,扬帆扬帆而去。我的stnu,明德精业,我的stnu,一代代学子,不息啊川流,前波后浪飞花,织出锦绣织出锦绣!织出织出锦绣!
校赋
作者:李雷
盛世中华,大学逾千;今赞我校,气度不凡:源于豫章书院,历千年历史,发轫江西大学堂,承百年基业,起于业大,兴于职教,立于师范,隆于科技。沧桑巨变一甲子,领军职教谱华章。
美哉,江科师大!赣水之滨匡庐南,物华天宝多俊才。承青云之笔,连豫章书香;观滕阁落霞,察世界风云。建学尊师,振人文以彰耀;崇文重道,逢治世而挺生。申硕更大,评估夺优;学脉滥殇,风流尽享。追踪上哲,发起先声;心怀天下,豪气干云。巍巍乎,江南职师之摇篮;赫赫矣,学子青睐之天堂。校训无忘兮:“明德精业”;校风永铭兮:自强自新。
秀哉,江科师大!香樟蕤蕤,荫翳匝地;修林屹屹,翠色欲滴。觅春亭上接紫气,寻芳园中论辩急。图书馆畅游中外,艺术楼古今隽永。活动中心,琴棋书画;体育场馆,活虎生龙。九曲长廊,四季书声朗朗;世纪广场,常年和气融融。春时百卉争妍,翠柳含烟;夏则绿荫蔽日,枝叶生凉;秋笼丹桂清香,沁心神爽;冬被皑皑白雪,妖娆异常。花前竹下,书声与乐声互奏;湖畔桥边,山色共水色争辉。
壮哉,江科师大!职技高师,享誉华夏;科技师范,鳌头独占。广揽俊彦,大雅小雅绰绰盈门;遍纳贤明;龙韬虎韬怡怡满园。文史法旅,争芳斗艳;通电化建,奇葩竞绽。外语国际,光华斐斐;教体音美,硕果累累。食品医药,头角渐显;经管数计,声名播远。名师执教,专家治学。知行并重,唯科学是举;中西兼收,独文明是求。“厚德博学”,常款款以耽书;“教书育人”,亦陶陶而废寝。盛哉,江科师大!山不在高,下罗飞凤凰;水不在深,前湖走蛟龙。人文丰蕴,生机无限;“立志高远”,青胜于蓝。数模、力学、挑战杯,捧金夺银;电子、程序,诸设计,人才辈出;健美操硕果,寰宇叹之;更有创新创业、歌舞模特、中英文演讲,如百花齐放,万舸争流。课内课外俱丰富,天高路阔任驰骋。今日读书,郁郁乎斯文;他年置业,洋洋乎盛德。/n噫嘻!一简汗青,承几代之夙愿;杏林耕耘,创百世之风流。赞曰:明德精业兮“三特”奇,职教普教兮双飞翼。红色摇篮哺栋梁,特色校园翘东方。/n
历任领导
时期 | 党委书记 | 校(院)长 |
江西师院南昌分院 | 单发喜 | 单发喜 |
南昌师范专科学校 | 周绍森 | |
1985-1986 | ||
1987 | ||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
1992-1993 | ||
1994 | ||
1995-1996 | ||
1997 | ||
1998-2001 |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
2003 | ||
2004 | ||
2005 | ||
2006 | ||
2007 | ||
2008 | ||
2009 | ||
2010 | ||
2011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李红勇 | 郭杰忠 |
2013 | ||
2014 |
知名校友
于果 | 中国一流民办高校——江西科技学院(原江西蓝天学院)创建者、院长、董事长、"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人大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卓越成就奖”获得者、江西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十大杰出建设者、“中国教育60年60人” |
王斌 | 江西超弦集团董事长、南昌工学院董事长、院长、中国民办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 |
田延光 | 江西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 |
卢川 | 原江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江西省最年轻的大学校长、现任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
徐耀耀 | 江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江西省世界历史暨国际关系学会会长 |
周智安 |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
袁吉林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 |
李玉保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 |
王金平 | 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江西中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原副校长 |
张立青 | 南昌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
刘国云 | 上饶师范学院副校长 |
赖春麟 | 南昌理工学院副院长、中国专家大辞典入选者 |
方志远 | 中国当代著名明史研究专家、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台湾成功大学客座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专家之一、获“《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百家讲坛》最受欢迎节目”,现任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 |
陈喜民 | 南昌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
胡新生 |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纪委书记、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数量经济协会副理事长、智能CAD领域研究专家、国家重点工程CAD中心客座研究员 |
段禹臣 |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李汉华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
马林 | 南昌教育学院正校级领导 |
熊澄宇 |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杰出学者、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博导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全球化创新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 |
汪进 | 美国加州大学博士、联合国核裁军组织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中国国家地震局科研一等奖获得者、美国惠普公司高级软件设计师及项目负责人,名列美国名人录和科学技术名人录 |
王宏安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人机对话的首席科学家和负责人、博导、人机交互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熊曼玲 | 国际艺术家音乐比赛专家评委、享誉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是继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之后,第二个在金色大厅举办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被西方誉为“东方的百灵鸟”。 |
张红英 |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素有“小宋祖英”、“宋祖英”的美誉 |
吴泉水 |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数学会秘书长 |
丁勇 |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原副院长、博导、教授、北师大数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中国当代著名的数学调和分析专家 |
王小盾 | 中国当代著名古代音乐文学和先秦文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
支林 | 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专家、中国漆画艺术领域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评审会”评委、入选《中国专家名人词典》 |
刘晓彬 | 现代著名文学作家、“中国乡土文学奖”、“文学类”特别等级作品获得者 |
陈宗煊 |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博导、教授、基础数学复分析著名专家 |
傅廷煦 | 当代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江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
贺小刚 |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
邹人强 | 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研究员,在心脏建模与仿真、信号分析与处理方面卓有建树的科学家 |
刘君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通产品设计研究所负责人、总工程师、IP界技术专家、软件权威专家,15项(其中3项获欧美授权)发明专利的杰出高级工程师 |
黄小丹 | 美国Shawnee State University教育系教授、博士 |
张巧红 | 世界著名权威性标准设立公司Snell基金会教育主任、加洲洲政府Sacramento儿童安全协会和Walk Sacramento 董事、教授 |
于平 | 国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中国当代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原北京舞蹈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导、教授 |
肖为群 | 江西省政协党组成员(副部级待遇)、省政协秘书长 |
尹世洪 | 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省社联主席、现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正厅级) |
雷武江 | 南昌市委巡视员、原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中共南昌市委副书记 |
任辛 | 江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
罗冈 | 江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二级警监 |
吴晓丁 | 福建省物价局局长 |
张知明 | 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正厅级) |
吕宏光 | 江西省政府驻浙江省办事处副主任(副厅级)、浙江省江西商会名誉会长 |
章小刚 |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江西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副厅级)、党组成员(主持工作) |
曾光辉 | 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原南昌市政府副市长 |
万建生 |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厅级) |
李广振 | 南昌市政协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副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市主委 |
王成饶 | 江西省出资监管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 |
韩树艺 | 民革江西省委专职副主委(副厅级)、江西省政府参事 |
陈明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厅级)、办公室主任 |
吴国华 | “中国十大物流领袖”、九川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
胡国光 | 中国企业500强掌门人、中国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17名)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企业管理成就奖获得者 |
谭兆麟 | 中国卓越领导力训练第一人、香港东港投资集团拓普理德国际训练机构执行总裁、深圳市拓普理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
●党政界
于平/t国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中国当代著名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原北京舞蹈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导、教授
肖为群:江西省政协党组成员(副部级待遇)、省政协秘书长
尹世洪: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省社联主席、现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正厅级)
雷武江:南昌市委巡视员、原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中共南昌市委副书记
任辛:江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罗冈:江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二级警监
吴晓丁:福建省物价局局长
张知明: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正厅级)
吕宏光:江西省政府驻浙江省办事处副主任(副厅级)、浙江省江西商会名誉会长
章小刚: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江西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副厅级)、党组成员(主持工作)
曾光辉: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原南昌市政府副市长
万建生: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厅级)
李广振:南昌市政协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副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市主委
王成饶:江西省出资监管企业监事会主席(副厅级)
韩树艺:民革江西省委专职副主委(副厅级)、江西省政府参事
陈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厅级)、办公室主任/n
重点专业
省部重点(5个)/n/t汉语言文学/n/t数学与应用数学/n/t美术学/n/t艺术设计学/n/t体育教育
校级优势(3个)/n/t物理学/n/t化学/n/t教育学
国家品牌(1个)/n/t制药工程/n
本科专业
艺术学(3个)/n/t美术学/n/t舞蹈编导/n/t音乐学
理学 (2个)/n/t应用化学/n/t数学与应用数学
法学(1个)/n/t法学
教育学 (3个)/n/t体育教育/n/t学前教育/n/t教育技术学
经济学(1个)/n/t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学(14个)/n/t生物工程/n/t建筑学/n/t食品科学与工程/n/t制药工程/n/t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n/t土木工程/n/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t电子科学与技术/n/t电子信息工程/n/t高分子材料与工程/n/t金属材料工程/n/t材料化学/n/t材料物理/n/t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历史学类(1个)/n/t历史学
艺术学 (1个)/n/t音乐表演
医药卫生大类(1个)/n/t药学
法学 (1个)/n/t思想政治教育
文学 (2个)/n/t日语/n/t英语
财经大类(1个)/n/t电子商务
管理学(5个)/n/t旅游管理/n/t物流管理/n/t财务管理/n/t会计学/n/t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学(4个)/n/t生物科学/n/t化学/n/t物理学/n/t信息与计算科学
文学(2个)/n/t广告学/n/t汉语言文学/n/n
专科专业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2个)/n/t电脑艺术设计/n/t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经济学(1个)/n/t国际经济与贸易
制造大类(5个)/n/t电气自动化技术/n/t机电一体化技术/n/t模具设计与制造/n/t数控技术/n/t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财经大类(3个)/n/t工商企业管理/n/t电子商务/n/t会计
农林牧渔大类(1个)/n/t饲料与动物营养
管理学(4个)/n/t人力资源管理/n/t物流管理/n/t市场营销/n/t财务管理
文化教育大类(3个)/n/t英语教育/n/t应用日语/n/t应用英语
土建大类(3个)/n/t工程造价/n/t建筑设备工程技术/n/t环境艺术设计
电子信息大类(3个)/n/t软件技术/n/t计算机网络技术/n/t计算机应用技术/n
该文章由作者:【蜂鸟电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