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仪(医学检测仪器)

血沉仪是在魏氏法的基础上,仪器根据红细胞下沉过程中血浆浊度的改变,采用红外探测技术或其他光电技术定时扫描红细胞与血浆界面位置,动态记录血沉全过程,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检测结果的一种医学检测仪器。

测量原理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是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血样采集到内有抗凝剂的血沉管中,混匀后垂直放置在仪器样品架上,在重力的作用下,红血球会渐渐下沉,在血沉管的上部会留下一段透明的血浆,仪器利用一对红外发送和接收管(TX—RX)上下移动来测定红血球和透明血浆的分界面,在一定时间内可测出红细胞的动态沉降变化情况。

测量方法

在红外发送和接收对管从最底端(L)向最高端(H)移动的过程中,如果红外光线不能到达接收管,则说明红外光线被高密度的红细胞阻挡。一旦红外光线能穿过血沉管到达接收管,接收管的信号就告诉计算机开始计算到达移动终端时所需的距离。

L1代表血沉管中的血液在时间零计时的高度(血样初始高度),L2代表血沉管中的红细胞沉降面在30分钟的高度,L3代表血沉管中的红细胞沉降面在60分钟时的高度,K代表红外发送和接收对管移至最底端时血沉管中血液的高度。K由血沉分析仪本身系统决定,设置在计算机中。

假如血沉管中恒定地放入1.6ml的抗凝全血,在血沉管中的血液高度也会因样品管的不同而轻微有些变化。为了补偿这个变化,血沉分析仪中采用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考虑初始高度值,运用沉降的百分比原理来修正这些变化。

读数原理

选用红外光电管组成的检测板垂直地对30个血沉管同时进行监测,垂直检测的间隔距离为0.16mm读一个数据(即仪器分辨率),检测周期为3分钟。

当血沉管插入仪器后,仪器自动对血沉管进行检测。第一次检测作为时间计时的“0”计时,并对血沉管中的血液高度进行初始判断,并以此为基准进行分析,仪器设置的血液高度M的可接受范围为50mm—64mm(从血沉管的底部算起),推荐的高度为55mm(对应的容量为1.6ml,即0.32ml抗凝剂,1.28ml全血)。血沉管中血液高度超出仪器接受范围,仪器拒绝对该血沉管进行检测。血沉管血液高度在接受范围内,仪器对该血沉管进行检测,全过程检测10次为30分钟工作方式,检测20次为60分钟工作方式。

样品准备

血沉仪对每个样品需1.28ml全血,被测样品血液可直接注入血沉管,现在通常使用带负压的血沉管,每个血沉管中事先已注入0.32ml抗凝剂,这样为了保证该血沉管中被测血液有适当的容积,在血沉管上有一条标志线。在血液注入血沉管时,一直注入到抗凝剂和血液的总高度达到血沉管上标志线附近±3mm,把血沉管上下慢慢颠倒5—7次,使抗凝剂和血液混匀,注意抗凝血中不能有气泡。

主要特点

(1)精确可靠:先进的光学检测装置,自动温度补偿,克服了手工法中的读数误差以及血沉管的清洁度,放置位置;室温过高血沉加快,室温过低血沉减慢等所引起的误差;

(2)干净安全:检测标本全过程封闭,避免操作者及实验室环境污染;

(3)快速高效:省略了手工方法的制作标本、计时等的繁琐程序;

(4)快捷简便:随时随机测定标本;

(5)标本监测:标本的血液高度将由机器的软件自动作出调节,倘若不是,则会有的信息出现,避免了手工法由于采血量不准引起的结果不准确。

该文章由作者:【戚少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