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WUHAN CITY POLYTECHNIC)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武汉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全国百佳优秀继续教育培训院校,是湖北省“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湖北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n
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起源于1904年张之洞在鄂兴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继后迭历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实验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等校名更易;2002年11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和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2007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前身主体部分为创办于1975年的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大学。201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两校区占地面积约1100亩,建筑面积55余万平方米;有馆藏图书131.4万余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教学设备总值逾2.79亿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66个招生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8万人,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余人。
办学历史
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两湖总师范学堂。
1913年,两湖师范学堂改称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
1927年,湖北第一师范并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改称省立一中师范部。
1929年,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独立,湖北第一师范改称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同时,改六年制为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
1938年,湖北联中成立,湖北师范西迁恩施,改称湖北联中建始师范分校,校址在建始县城西七里坪。
1943年,建始师范改称湖北第九师范学校。
1946年,学校复迁武昌,改称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学校。
1949年5月,武汉解放,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后,将原湖北省立武昌师范和湖北第一女子师范、湖北第二女子师范、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合并为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
1951年,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一分为三”,有二部分分别在武昌成立了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和艺术师范学校,而普师则迁至汉川县喻家集,成立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
1956年夏,学校由汉川迁至武昌付家坡校址,并接收了洪山区新建的一所小学为湖北省实验师范附属小学。
1957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由湖北省教育厅移交给武汉市教育局领导,学校成立了党总支,行政机构未变。
1962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停招师范生,更名为湖北省实验高中。
1964年,武汉市教育局为增设红旗三中(现武珞路中学),划去学校土地30亩,另归还相邻的洪山区向阳大队20亩,使学校原有占地面积130余亩缩小为80余亩。
1965年,湖北省实验高中、湖北省艺术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同年,湖北省武昌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合署)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
1972年,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更名为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建立党委。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学校又从中、高考学生中招收师范生,并逐渐增加了面试的要求;同年,学校曾以武汉分院的名义招收了高师专科生(系中文和数学专业),培养中学教师。同年,上级发文认定学校属县(团)级。
1983年,湖北省恢复重建省属武昌幼儿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从此一分为二。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因而缩小到42.2亩。同年,学校学制由三制改为四年制,以后经过改革又改为“三、一”分段制。
1985年,经武汉市教育局批准,增设了中师教科处和师训处。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湖北省率先试办小教大专班、成为全国17省、市28所师范办小教大专班的试点学校之一。
2002年,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更名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
2003年,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撤销,并入江汉大学。
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建设部批准为全国建设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2006年,学院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冶集团职业学院,为中冶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201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再次批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2016年,该校与武汉商学院举办电子商务和国际网球赛事运营与管理专业“3+2”专本衔接办学;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入围全国首批试点院校。
2019年,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建立了武汉军运会击剑场馆。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20年9月18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成立。
/n/n/n/n
办学条件/n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61个招生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早期教育 | |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 |
初等教育学院 | 语文教育 |
数学教育 | |
科学教育 | |
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美术教育 | |
建筑设计 |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
文化创意与策划 | |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 | |
心理咨询 | |
空中乘务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 |
建筑工程管理 | |
工程测量技术 | |
工程造价 | |
建筑工程技术 | |
物业管理 | |
财经学院 | 投资与理财 |
电子商务 | |
会计 |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 | |
外事外语学院 | 旅游英语 |
商务英语 | |
应用韩语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
英语教育 | |
国际商务 | |
跨境电子商务 | |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智能产品开发 |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 | |
数字图文信息技术 | |
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汽车智能技术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职业网球学院 | 体育运营与管理 |
体育教育 | |
健身指导与管理 | |
机电工程学院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数控技术 | |
工业网络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拥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余人,教授、副教授240余人,各类专家、政府津贴获得者30余人次。
武汉职教名师(不全):夏宇虹
江城技能名师:梅先锋、王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承担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国家骨干示范专业7个,国家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品牌、特色、重点专业共计11个,市级品牌专业10个。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安全技术管理、建设工程监理
湖北省特色专业:酒店管理、初等教育 、汽车检测与维修 、环境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湖北省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等
湖北省“3+2”中高职融通专业:空中乘务
武汉市属品牌专业:会计、期货与证券、酒店管理、心理咨询、广告设计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数字媒体等
湖北省精品课程:《钢琴弹唱》、《夹具设计》
教学成果
2017年3月,该校外语学院张俊老师团队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双培三进一人才培养模式》和陈萍老师团队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研究》分获武汉市第三届市属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汽车学院的团队老师们开发《将合作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标准融入汽车专业群教学标准的开发和应用》获武汉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师成绩
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学校派出的7个小组均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获批参加国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2018年国家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1个。
学生成绩
截至2018年12月,近两年,在国家、省、市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学校获一等奖十余项,二、三等奖二十多项,其中,“1904创业咖啡”项目获2018年“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并作为全省唯一的高职院校进入全国比赛;“辣小妹”创业项目获湖北省大学生美丽乡村创业大赛金奖等。
2018年,学校学生在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2018年获一等奖5个,二等获13个,三等奖15个;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校派出的3个小组,其中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2018年3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在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参加首届中英合办的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总决赛,获首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总决赛银奖。10月,学校校机电工程学院宋晶、于来宝2名教师带领2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二届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2018南非金砖国家技能竞赛)无人机应用技术项目技能竞赛,并获二等奖的成绩。10月,机电工程学院何锡武和梁嵩2名教师带领两名学生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参加第二届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2018欧亚世界技能高科技公开赛)工业机器人项目的技能竞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银奖。
学校荣誉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平安校园”、“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2021年7月,该校“教师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n/n/n/n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设有“童学文化研究院”、“少儿国学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n/n
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共获得产学研项目(企业)到款额近200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271.5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90.17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421万元,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
学校科研立项1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28项,市级28项,校级专项70项(其中硕士、博士专项项目20项);
组织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
师生2018年专利获批数54项,其中,发明专利“高炉本体基础施工工艺”应用于江西新余钢厂高炉本体基础施工时缩短工期21天,节约模板780平方;
实用新型专利“钢结构节点板弯折加工设备”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项目节约资金57万元。/n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约127万余册;图书馆购进中文电子数据库多种,主要有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平台、超星电子图书、维普期刊、维普考试和超星视频资源库等。/n/n/n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与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印尼、乌干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互派交换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两度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击剑赛项。/t
校企合作
截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市人民政府指导下,学校主导成立了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武汉汽车职教集团、武汉城市建设职教集团,武汉城市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武汉工业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和武汉市装备与制造职教集团,参与了湖北省酒店职教集团、建筑工程职教集团、电子信息技术职教集团。
其中,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和武汉汽车职教集团是立项建设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n/n/n/n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徽志以蓝色为主色调,字体采用欧阳中石书法体,主体由圆形外框、中英文校名、黄鹤、编钟、“两湖师范”字样、建校时间(1904)等元素构成。
校训
修为求实、通博致用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邓院方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张英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刘晓天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段永发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杭勇敏 |
副校长 | 叶学文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杨爱民 |
该文章由作者:【见证奇迹】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