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文化纪录片。该片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本季将完善故事,强化人物,强化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所以,第三季确定的关键词是“食物、人物、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8集,2018年2月19日至2月26日节目播出期间央视平均收视率达到1.49%,节目相关视频的网络点击总量已超过两亿次。
剧情简介
食物是中国人感知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近观食物之美,远眺中华美食所根植的文化渊源,藉饮食之道深度挖掘更有价值和韵味的中国故事。在历史演化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节目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台湾地区,拍摄地点多达115处,调研采访人物300多人,拍摄美食达400多种,倾力为观众呈现视觉及精神大餐。
分集剧情
第1集器
从陶器、青铜、铁器、瓷器,中国烹饪器具一路走来,伴随着文明的不断前行,新材料的发明、发现与应用,烧烤、蒸煮、煎炒也相继出现,中国烹饪方式产生了飞跃。有时候是厨具餐具创造了烹调方法,有时候烹调方法的需要则推动了厨具餐具的革新。漫长历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调出最好的味道,从厨具到餐具,中国人发展出了独特的工具智慧和审美意识。
第2集香
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多样独特的小吃品类。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亲和、最能体现当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浓缩一地风土人情,成为别致的地方民俗符号,体现着当地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
第3集宴
中国人习惯把人生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应酬交际导向饮食活动,正所谓“礼尚往来”,增进人与人的关系,宴饮聚会的风貌因此极大发展。人们将饮食与社交紧密相连,饮食之事倾注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期许。人们通过宴会,不仅获得饮食艺术的享受,而且可增进亲和,达成和谐。
第4集养
中国人以饮食养生来保健,发展出独特的植物学、医学、营养学体系,创造出具有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食养正气,随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蕴含着健康的奥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讨论食养,希望帮助大家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5集厨人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显著的特色,展示着独特的价值观。千百年来,饮食已和我们的文化浑然一体无法分割。中国人通过食物,感知和把握周遭的世界。这一集将突出饮食里人的因素,着重展示人与食物的关系。无论家庭生存,还是宗族荣耀,食物构成了我们文化存续的基础,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们从饮食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第6集酥
点心是中国烹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良、品类丰富、风味多变而著称。人们爱吃点心,是因为它们在美味之外,还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大量的中式糕点,至今仍然是中国老百姓人情往来不可或缺的馈赠佳品,它像一面镜子,折射着时代变迁和人情礼仪。可以说,点心伴随人们走过一年四季的节庆日子,也见证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完善,它寄托着幸福,也承载着人们仁爱互助的精神。
第7集四季
天地万物,随四季更替,中国的农事劳动,也依循着大自然的韵律。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作和生活的一套独特系统,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体现。时至今日,中国人持续以节气饮食安顿身心健康,顺天应时,在大地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第8集合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交流、多民族融合、东西交汇……独特的历史演进,始终是饮食文化融合与流变的重要推动力。人的迁徙带来食物的更新,展现出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当今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世界的空前巨变。餐桌上新的变化,同样是时代潮流的印证。本集聚焦中国人口迁移,探讨其如何影响着当今国人的饮食习惯。这些食物,又在以何种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口味和性情。
发行信息
创作背景
中华美食和文化一样博大精深。中国人的餐饮中,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吃”字就能概括的,它包含了太多其他的东西:时令、民俗、礼仪、典故、情感、精神。只是,文化和美食的比例要怎样平衡,才能获取最大多数的观众,还是一个待解的难题。这也在客观上给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讲文化、历史和传统时,任何知识点都要有证据和出处,就需要把专业功课做扎实,多多考究。讲养生、药食同源时,就要拿出科学的认真态度,实事求是。
“器具”的分集导演骆永红表示,“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头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从食器到盛器。
总策划周塬介绍,“小吃”这一集想要表达的,就是每个地域的文化特性。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多样独特的小吃品类,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亲和、最能体现当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确定的关键词是“食物、人物、文化”。为了将这三个元素结合得更为生动紧密,剧组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115个拍摄地将400多道美味纳入镜头。他们在用镜头捕捉中国佳肴极致之美的同时,在挖掘食物背后的文化历史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职员表
出品人/t慎海雄
监制/t魏地春(总监制)、张宁(总监制)、梁红、史岩(节目监制)、石世仑(节目监制)
导演/t刘鸿彦
早期宣传
2018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台长慎海雄,中央电视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魏地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王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等共同启动了开播仪式。
拍摄过程
节目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台湾地区,拍摄地点多达115处,调研采访人物300多人,拍摄美食达400多种。
在第二季中,分集导演黄鹤带着他的团队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内去了20个城市,接触了136个人物,调研及拍摄了120种小吃。
发行放映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电视频道播出安排:
CCTV-1综合频道:2018年2月19日至2月26日20:00首播;
CCTV-9纪录频道:2018年2月19日至2月26日20:00同步播出;
CCTV-2财经频道:2018年2月20日至2月27日17:40档(周末18:40)播出,当天23:00档重播;
CCTV-4中文国际频道:2018年2月25日至3月4日18:00档播出;
CCTV-4亚洲版:2018年2月23日至3月1日、3月3日18:00档播出;
CCTV-4欧洲版:2018年2月20日至2月27日5:00(伦敦时间21:00)播出;
CCTV-4美洲版:2018年2月20日至2月23日、26日、28日至3月2日9:00(纽约时间20:00)播出;
CCTV-7军事农业频道:2018年3月3日至3月6日7:20档播出。
拍摄花絮
在杭州拍摄河南的胡辣汤这个想法早在提出来的时候,剧组内部就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还是选定了以这种方法来讲述“胡辣汤走出河南的故事”。
以往的美食节目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美食、人物或故事上面,对于参与创造美食、盛放美食、隐藏在美食背后的器具却关注较少,因此《舌尖3》将“器具”独立成篇,讲述了灶、刀、坛、锅、盘、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该文章由作者:【青光楚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