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2009年陆川执导的电影)

《南京!南京!》是陆川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于2009年4月22日在中国内地公映;同年该片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等奖项。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南京!南京!(2009年陆川执导的电影)

剧情简介

影片是从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开始。尽管有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无望而惨烈的抵抗。其中就有国民党精锐部队一员的陆剑雄。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在这里,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的“纳粹”身份而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主持安全区难民工作的,则是拉贝的秘书唐先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

但是,在日军的眼中,所谓“安全区”,只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而拉贝的德国人身份,在强势的日本军队面前,也只不过是一块随时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国的女人们,则用她们的身躯不仅仅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也在拉贝面前书写了一段中国人坚强的历史。

日本军人的形象塑造,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突破。作为占领者的他们,当然可以享受某种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南京这座战争因素被极端放大的城市中,即使是占领者,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甚至拷问。

角川是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而他的同乡队长伊田,则已经是一名老兵,一名职业军人。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过种种为了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角川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刘烨

陆剑雄

高圆圆

姜淑云

范伟

唐天祥

秦岚

唐太太

中泉英雄

角川正雄

木幡龙

伊田

江一燕

小江

姚笛

小妹

John Paisley

拉贝

Beverly Peckous

魏特琳

赵一穗

顺子

刘斌

小豆子

宫本裕子

百合子

刘金陵

翻译官

浅野长英

东口

桥本诚一郎

福田

王嘉卉

唐先生女儿

赵振华

难民营老太太

司马优

德丁

Aislingdunne

格蕾斯

王凯

唐家保姆

下村真启

水上

大冢匡将

上羽

大柳真一郎

谷田

职员表

出品人

韩三平

制作人

陆川、覃宏、韩三平、Steffen Wild、任杰、邢松、杜扬

导演

陆川

编剧

陆川

摄影

曹郁

剪辑

Yun Teng

美术设计

郝艺、林潮翔

录音

来启箴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曲目名称

演唱歌手

作词&作曲

主题曲《南京南京》

王铮亮

梁芒/捞仔

获奖记录

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方

2009年6月

北京电影学院研生代特别奖

陆川

2009年9月

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南京!南京!》

2009年9月

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曹郁

2009年10月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奖

曹郁

2009年10月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

马永安

2009年10月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南京!南京!》

2009年10月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陆川

2009年10月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摄影奖

曹郁

2009年10月

挪威奥斯陆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南京!南京!》

2010年3月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陆川

2010年3月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提名

刘彤

2010年6月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江一燕

2011年6月

北美专业电影网站Cinema Without Borders十年最佳影片奖

《南京!南京!》

2011年11月

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一名

《南京!南京!》

2011年11月

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奖第二名

曹郁

幕后制作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陆川决定拍这部电影前征求过不少前辈的意见,其中吴宇森建议说这样的题材应该再等一段时间再拍。促使陆川快刀斩乱麻下定决心拍摄的是吕克·贝松。2006年6月,陆川与吕克·贝松吃午餐,吕克·贝松告诉他,《南京!南京!》是正餐必须先拍,其他都是点心。

陆川在拍摄影片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日军日记,发现大部分日军并非想象的那种青面獠牙的野兽形象,大多数参与这场战争的日本人的日记里写的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抢了一只猪,挖了一些山药,准备做一顿饭,而他们正是进南京城的那支队伍。这些日记让陆川明白了南京大屠杀的可怕之处不是一群野兽干了野兽该干的事情,而是一群正常人干了野兽干的事情。所以陆川在这部电影里为“禽兽”还原为人,用电影告诉观众日本军人的真实状态。

为了还原真实的南京城,剧组在长春斥资3000多万,复原了南京这座800亩的废墟城池。设计图纸上,清晰的标明了南京城应有的结构,大小比例、房屋的位置等,于是剧组将重要场景的位置确定并一一还原。由于资金限制,剧组没能复原一个更大的南京,也没能如早期绘制的效果图那般,拍摄一幅南京城的俯瞰画面。而为了片中枪声的制作,主创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仔细考证,并搭建了一个“声音实验场”。

为了保证真实性,拍摄现场所有的道具都是根据文物仿制的,甚至就连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过中国人的德国人约翰·拉贝撕碎的一张报纸,也是按照1937年12月13日的一张德文报纸复制下来的。此外,在拍摄过程中,影片所有的出场人物和细节都一定有史实相对应。如电影中日本兵规定一个妇女只可带走一个男人,为了多救人,姜淑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回穿梭,最终被打死的情节,就能从南京一个老师的日记里找到原型。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1、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2、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3、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4、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5、上海百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1、寰亚影视发行(香港)有限公司

2、Applause Entertainment

3、Lark Films Distribution

4、国家地理杂志娱乐公司

5、Shaw Organisation

6、Carmen Video

7、Golden Screen

8、High Fliers Distribution

9、Karma Films

10、Mega Star Video Distribution

11、Rose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

2009年4月22日

法国

2010年7月7日

阿根廷

2009年11月7日

澳大利亚

2010年7月24日

美国

2010年1月

芬兰

2010年9月19日

希腊

2010年1月28日

美国

2011年5月11日

荷兰

2010年1月29日

俄罗斯

2010年3月11日

美国、西班牙

2010年4月9日

英国

2010年4月16日

阿根廷

2010年5月27日

中国香港

2009年5月7日

加拿大

2009年9月11日

西班牙

2009年9月21日

希腊

2009年9月23日

美国

2009年10月

新加坡

2009年10月8日

韩国

2009年10月10日

波兰

2009年10月12日

英国

2009年10月28日

中国台湾

2009年10月30日

美国

2009年11月1日

美国

2010年5月22日

法国

2010年7月21日

幕后花絮

当剧组发展到五六十人的时候,却得知外交部否掉了剧本。

原本陆川为高圆圆饰演的姜淑云设计了强奸的戏,但高圆圆在拍摄的时候崩溃了,她冲着陆川喊怎么能这么拍,最终陆川没能说服高圆圆。

剧组里的日本演员,除了三个是第一次来中国,一句中文都不会外,其余大多是在中国留学的日本留学生。

中泉英雄是陆川在轮番看了200多个日本演员之后选中的。

拍日军祭祀那一段的鼓是在河南做的山寨鼓,这个鼓如果从日本定做的话得花好几十万。拍这一段时,原本两位日本鼓手开始觉得鼓皮太软声音不正,最终用灯照了2个小时使鼓皮都绷了起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拍祭司这场戏的时候,由于日本鼓手不满于在场的一位中国群众演员在拍这么严肃的戏的时候说笑,于是挥手就给了一拳,那批中国群众演员都是武校的,立马围上去,幸好工作人员及时劝阻,不然差点演变成群架。

有一场戏是伊田杀了唐小妹之后走到大街上,突然有一个人大喊自己要回日本,这段不是剧本里有的情节,而是日本演员小黑自己演出来的。

影片评价

陆川的这部作品极具震撼力,每一个暴行、兽行都被活生生地从历史中挖掘出来,重新编织到这部叙事史诗当中。摄影师曹郁采用的黑白影像让画面极具张力,影片一开始就有一种遥远的历史感。这绝对不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但是,作为历史的回忆和见证,它独树一帜。(《华尔街日报》影评人Joe Morgenstern评)

这部电影展示了女性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折磨与煎熬。《南京!南京!》是一部经典之作,陆川将观众带入了战争疯狂的无以言说的恐惧当中,真实地刻画了战争的复杂性及英雄主义。(Robin Menken评)

影片的后半部分以拉贝先生的“安全区”为圆心,刻画了范伟、高圆圆所饰角色为代表的小人物,在民族与个人遭受生死存亡之际,所做的种种保全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行为。这部分中,由于避难于“安全区”的难民多为青年女性,因此侧重展现了日军对中国妇女所做的奸淫掳掠的兽行,其中涉及到慰安妇等。值得玩味的是,连接这两段篇章的是两个人物:一个是中国小战士“小豆子”,一个是日本军人角川,是他们勾勒了整个影片的轮廓。而后者日本人角川更是《南京!南京!》贯穿始终、着墨最多、最立体丰富的第一主角。角川在影片中表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他不仅对战争有反思,还最后释放了两个中国俘虏,并自杀。角川的视线使得《南京!南京》成为一部风格大胆的作品。(《扬子晚报》评)

《南京!南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中国女性形象,和所有优秀战争片一样,柔美的女性和法西斯的刺刀形成强烈的对比。江一燕饰演的妓女小江也是影片中的焦点人物;而江一燕也把妓女的妖媚和放纵表现得入木三分,但是并没有遗失女性的爱心和宽容,当日本人包围了难民营,勒令难民营的领导人交出一百名中国女性,江一燕和其他几十个中国女孩子勇敢地站了出来,用一种接受耻辱的形式捍卫尊严。(新浪网评)

《南京!南京!》讲故事的方式不算高明,情节的演化并不是层层递进的,而是通过人类暴行不断的堆积来释放观众的泪水。《南京!南京!》逻辑演化的松弛和无力其实也体现在了男主角日本兵角川的觉醒方式上,一个国家写给另一个国家悔过书是由一个害羞、不善言语的日本兵来执笔的,良知的归来起源于一个男人的处子情节和他的怀乡病,就是说善的果实是扎根于一种非常不可靠的逻辑基础上,并且这种刻意的逻辑寻求反而阻断了良知的直接抵达,面对如此残暴的行径,人性善恶的战斗没有必要以多愁善感的方式婉转完成。(《东方早报》评)

该文章由作者:【光辉道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