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1937》是由郑方南执导,新华、宋军等主演,由南京三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精汇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于2005年7月5日推出的一部战争剧情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底到1938年初南京沦陷前后,南京栖霞寺和尚寂然法师带领寺庙僧人自发创建难民护难所,不畏日军的压力与打击,保护两万多难民的故事。
剧情简介
本片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为了保护难民和中国军人的生命安全,以寂然法师为首的栖霞寺僧人自发组织起来,创办佛教难民收容所,先后援助和安置难民24000多人。在与日军的抗争中,许多僧人惨死在日军的枪口下。寂然法师等人不畏牺牲,一边援助伤病难民,一边设法保护抗日军人,掩护他们安全过江,又冒着生命危险把记录着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证的胶片送出南京。在与日军抗争的过程中,手无寸铁的中国僧人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以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佛教教义为武器,展开面对面的斗争,书写公开信,揭露日军暴行,与凶残的日军进行了一场人性与兽性的较量。最终正义战胜邪恶,保全了千年古寺,保护了24000多难民的安全,全片弘扬了伟大的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佛教僧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展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寂然 | 新华 | 栖霞寺法师 |
本昌 | 宋军 | 栖霞寺僧人,寂然法师的徒弟 |
苏萍 | 丁梦雨 | 金陵女子大学学生,翻译 |
马丁 | 微笑 | 美国摄影师 |
廖文湘 | 陈友旺 | 国民党高级将领 |
山田 | 王凯 | 日军队长 |
翻译官 | 武雅杰 | —- |
志海 | 徐海文 | —- |
座元 | 李焕臣 | —- |
周顺 | 时光 | —- |
拉贝 | 李法德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传真法师、张瑞平 |
制作人 | 传真法师、张瑞平、赵复生 |
监制 | 周福龙、朱淮宁、梁学忠 |
导演 | 郑方南 |
副导演(助理) | 时光、邹正、刘若镭 |
编剧 | 传真法师、郑方南 |
摄影 | 孙小光、郑亦军 |
配乐 | 杨鹤 |
剪辑 | 郑亦军 |
道具 | 武玉龙 |
造型设计 | 陈利华 |
服装设计 | 洪秀彦 |
灯光 | 吴丹 |
录音 | 杜晓华 |
剧务 | 朱明、马瑞洪、易新发、史余富 |
场记 | 郭海民、万庆国、张育国 |
布景师 | 陆华杰 |
角色介绍
寂然 演员 新华 1937年栖霞寺和尚寂然法师,当南京大屠杀之时,为保护难民和中国军人的安全,他带寺中僧人不畏日军暴行,不顾个人安危,自发组织创办了佛教难民收容所。 | |
苏萍 演员 丁梦雨 金陵女子大学学生,翻译,她掩护马丁辗转各地,并通过本昌法师最终将揭露日军罪行的胶片送到了上海租界。 | |
本昌 演员 宋军 栖霞寺僧人,寂然法师的徒弟,富有正义感,曾在日本留学,一直追随寂然法师保护难民。 | |
廖文湘 演员 陈友旺 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与部下曾在栖霞寺躲避,后在寂然法师和僧人们的帮助下成功过江。 | |
马丁 演员 微笑 美国摄影师,他拍摄下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在当地僧人的帮助睛,胶片被成功送到上海租界,使得日军的暴行被揭露。 | |
拉贝 演员 李法德 曾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把自己在那场血腥屠杀中的见闻日记整理出版。 |
幕后花絮
中国首部佛教僧人爱国爱教抗战影片。本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创作。本剧是根据1937年底到1938年初,南京沦陷前后的部分历史文献记载和有关人员的回忆为素材,经过艺术提炼和再创作撰写的。力图通过影视艺术形式来再现当年发生在南京栖霞寺里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日军攻占南京后,在南京城及郊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难民四处逃生,并不断遭到日军的无辜残害。古典文学栖霞寺一批爱国僧人自发创建难民收容所,收留和救助了两万四千多难民,同时,寺庙的僧人冒著生命危险排斥了部分被打散的抗日军人,并将他们护送到江北安全带,历时四个多月,施舍粮食百万多斤。
在这段救助难民的经历中,栖霞寺高僧,当家和尚寂然法师出于佛教的道义和无畏的爱国热情,大义凛然,多次面对日军的威胁和打击,据理抗争、撰写《请愿书》和《公开信》,公开揭露日军对难民的残害罪行,以及人的胆识和智慧对侵略者的屠杀暴行进行抗议和声讨,保护了难民的生命安全和寺庙的安全,这一历史事实在《拉贝日记》等文献中都有所记载 。
本片改编自鲜为人知的真人真事,在《拉贝日记》等文献中均有所记载,被称为“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这又是中国第一部佛家僧人出品并编剧与主创的爱国爱教抗战影片。栖霞寺当年倾寺救援难民的感人故事,后来在寺中“口口相传”。当1987年出家入栖霞寺的传真法师听到之后,为了让历史不会被遗忘和让更多知晓,决心将其搬上银幕。他历经十年,将部分历史文献记载和有关人士的回忆为素材,七易其稿,最终在编导郑方南的协助下完成了剧本。
没有哪部影片的开机像本片这样特别:2004年12月13日,南京上空警报长鸣–67年前的这一天是这个城市的苦难日。下午,影片在栖霞寺隆重开机。僧人们前忙前顾后,现场数百名虔诚的居士和400名全国各地赶来的僧人诵经。包括传真法师和台湾高僧星云法师等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参与了影片的筹资拍摄。星云法师还题写了片名。
幕后制作
剧本来源
《栖霞寺1937》被称作中国南京版《辛德勒的名单》,这场感人的倾寺救援在寺中“口口相传”,传真法师1987年出家入寺,听到了这段历史之后,他历经10年,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考证工作,七易其作,终于在本剧编剧兼导演郑方南的协助下完成了这个剧本。
开机仪式
2004年12月13日上午,南京上空警报长鸣,因为67年前的12月13日是这个城市的苦难日。下午,《栖霞寺1937》在栖霞寺隆重开机。警报是为了铭记历史,现场数百名虔诚的居士和400名全国各地赶来的僧人在仪式上诵经。
资金筹备
在完成剧本创作后,传真法师就为搬上银幕所需的巨额资金而四处奔波,每天做完早课之后,他从栖霞寺坐公交车进城,挨家挨户跑企业“化缘”,跑了三年多,终于筹到资金500多万。
人物原型
1937年,日军疯狂屠戮整个南京城。三九严冬,在南京城郊的栖霞寺,成为24000多名难民的庇护所。栖霞寺当家和尚寂然法师带领寺庙僧人,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周旋,不但保护了难民的生命安全,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保障。这既是日前在南京公映的影片《栖霞寺1937》的主要剧情,更是当年发生在南京栖霞寺的真真切切的历史事实。
影片中美国人马丁拍摄下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参栖霞寺僧人的帮助下,胶片被成功送到上海租界,使得日军的暴行被揭露。马丁的原型,就是当时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
制作发行
上映时间
上映日期 | 地点 |
2005年7月5日 | 中国 |
制作公司
制作公司 |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中国 |
影片评价
2002年以前,栖霞寺难民营的情况还基本上没有被披露过,这段历史史实的挖掘,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史上的又一项空白。因为《栖霞寺1937》这部影片,长期鲜为人知的栖霞寺难民营展现在了公众面前,这段国难史、抗争史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得以再现,带给观众震撼和深思。(新浪新闻中心评)
该片是中国第一部正面描写佛教僧人、佛教界人士爱国爱教斗争的电影,1937年寂然法师撰写了《请愿书》、《公开信》,公开揭露日军暴行,以佛家无畏的道义保护了难民安全。影片再现了这一历史,并且大胆使用了佛乐,与情节发展十分契合。(新浪影音娱乐评)
在该片上映之前,史学界对南京郊区情况的注视不够,实际上,南京大屠杀时在城郊有两个很大的难民营,其中一个就是栖霞古寺,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屠城的铁证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历史应当免于“不为人知”的尴尬,在某种意义上,历史应当是“有形”的,一场有形的电影,比如《栖霞寺1937》,不仅本身已经接近了历史宣传的原生态,而且也提供了很多的启示,历史只有深入人心,走遍世界,才有意义。(新浪新闻中心评)
.
该文章由作者:【彼得大帝改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