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汉语成语)

画蛇添足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应该适可而止。比喻凡事不可 多此一举,以致 弄巧成拙的道理。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 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成语典故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 卮酒,舍人 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足够。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成语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成语寓意

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该成语告诫人们切不可有了一点成绩就头脑发昏,沾沾自喜。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连动式;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含贬义。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运用示例

唐·韩愈《昌黎集·卷三·感春》诗:“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这些,他觉得已经够对得起钱家的了,不能再画蛇添足的作些特别的事。”

该文章由作者:【燕然勒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