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工程”,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59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截至2021年8月,学校金花、临潼两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院部、61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教师1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
办学历史
前身发展
1912年,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成立。
1923年,隶属北京工业大学机织科。
1927年,隶属京师大学工科。
1928年,隶属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
1929年6月,复属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西迁西安。
1938年4月,隶属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同年7月,隶属国立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1946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
1950年,国立西北工学院更名为西北工学院。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对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西北工学院多数系科被调离。
1957年,属西安交通大学纺织系。
1959年,系部开始招收纺织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
1960年,属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
1970年,隶属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系。
独立建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纺织系的基础上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
1985年,学校成立服装设计专业,由此带动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美术学等艺术类专业的发展。
1991年,学校设有7个系和基础课部、社会科学部。
1998年,学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2001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10年,西安工程大学与东莞大朗毛织合作,建立大朗(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生创新基地。
2011年,西安工程大学被评为“陕西省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2012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2015年,学校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月,西安工程大学与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暨“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研究生学院”。
2020年8月28日,西安工程大学眉县研究院签约挂牌成立。
办学条件
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8月,学校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办61个本科专业。
序号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 代码 | 学科 门类 | 专业类别 |
1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纺织工程 | 081601 | 工学 | 纺织类 |
2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081603T | |||
3 | ▲轻化工程 | 081701 | 轻工类 | ||
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080201 | 机械类 |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202 | |||
6 | 机械电子工程 | 080204 | |||
7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080206 | |||
8 | ※智能制造工程 | 080213T | |||
9 | 电子信息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80601 | 工学 | 电气类 |
10 | ▲电子信息工程 | 080701 | 电子信息类 | ||
11 | 通信工程 | 080703 | |||
12 | ※人工智能 | 080717T | |||
13 | ▲自动化 | 080801 | 自动化类 | ||
14 | ※机器人工程 | 080803T | |||
15 | 环境与化学 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 | 070302 | 理学 | 化学类 |
1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081301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
17 | 生物工程 | 083001 | 生物工程类 | ||
18 | ▲环境工程 | 082502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
19 | 环境科学 | 082503 | |||
20 | 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20401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2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20102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22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120108T | |||
23 | ▲工商管理 | 120201K | 工商管理类 | ||
24 | ▲会计学 | 120203K | |||
25 | 人力资源管理 | 120206 | |||
26 | 行政管理 | 120402 | 公共管理类 | ||
27 | 服装与艺术 设计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081602 | 工学 | 纺织类 |
28 | 工业设计 | 080205 | 机械类 | ||
29 | 美术学 | 130401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
30 | 服装与艺术 设计学院 | ▲表演 | 130301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31 | 视觉传达设计 | 130502 | 设计学类 | ||
32 | 环境设计 | 130503 | |||
33 | 产品设计 | 130504 | |||
34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30505 | |||
35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030101K | 法学 | 法学类 |
36 | 汉语言文学 | 050101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
37 | 汉语国际教育 | 050103 | |||
38 | ▲英语 | 050201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
39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070101 | 理学 | 数学类 |
4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070102 | |||
41 | ★应用物理学 | 070202 | 物理学类 | ||
42 | ▲统计学 | 071201 | 统计学类 | ||
43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080704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
44 | 金融工程 | 020302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
4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工学 | 计算机类 |
46 | ▲软件工程 | 080902 | |||
47 | 网络工程 | 080903 | |||
48 | ●※网络空间安全 | 080911TK | |||
4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80910T | |||
5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080907T | |||
51 | 新媒体艺术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130305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52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130309 | |||
53 | ▲动画 | 130310 | |||
54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130307 | |||
55 | 材料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080407 | 工学 | 材料类 |
5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401 | |||
5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080203 | 机械类 | ||
58 | 城市规划与 市政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081002 | 土木类 | |
59 | 土木工程 | 081001 | |||
6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081003 | |||
61 | 风景园林 | 082803 |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西安工程大学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10余人,二、三级教授39人,正副教授49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7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3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19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姚穆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姚穆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姚穆、刘江南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黄新波、杨建忠、徐军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江南、黄翔
陕西省三五人才:高勇、黄翔、郭伟
全国纺织学术带头人:黄翔
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杨新社、徐步高、陈晓钢、毛宁涛、段俊瑞、杨小渝、汤汶
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孙润军
全国优秀教师:姚穆、夏蔡娟
陕西省教学名师:姚穆、高勇、石美红、王俊勃、刘静伟、沈兰萍、徐青青、薛海红、徐军、贺兴时、狄育慧
省级教学团队(部分) |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 | 王延年 |
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 | 杨孝安 |
微电子教学团队 | 朱长军 |
数字媒体类课程教学团队 | 朱欣娟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狄育慧 |
应用物理教学团队 | 刘汉臣 |
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学团队 | 张星 |
服装文化教学团队 | 戴鸿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 王婉玲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8月,西安工程大学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动画、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应用物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表演、轻化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画、会计学、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统计学、英语、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物理、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服装综合实践实验教学中心、电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部分):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程制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设计类“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课程名称 | 批准年度 | 所属院系 | 课程负责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15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 杨明东 |
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 | 2015 | 管理学院 | 潘颖雯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2015 | 电子信息学院 | 孟建华 |
合同法理论与实务 | 2013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金邦庆 |
工程制图基础 | 2013 | 机电工程学院 | 胥光申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 2015 | 机电工程学院 | 王俊勃 |
热学﹒统计物理 | 2014 | 理学院 | 吴俊芳 |
现代DSP技术 | 2014 | 电子信息学院 | 朱磊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 2015 | 电子信息学院 | 邵文权 |
电子技术 | 2014 | 电子信息学院 | 王晓华 |
电工电子学 | 2012 | 电子信息学院 | 房晔 |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 | 2015 | 电子信息学院 | 黄新波 |
程序设计语言 | 201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薛纪文 |
纸样设计 | 2014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戴鸿 |
纺织CAD技术 | 2014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祝双武 |
超声检测 | 2014 | 理学院 | 夏蔡娟 |
针织服装专题设计 | 2014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毛莉莉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201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高晓娟 |
高频电子线路 | 2013 | 电子信息学院 | 徐进 |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学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0多项。2013年,学校刘江南、高勇、樊增禄、王俊勃、贺辛亥、厉谦、胡新煜、高建会、刘静伟、郭嫣等人完成的《基于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平台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西安工程大学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类别:电子信息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数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基础数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计算数学 | 舞蹈学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应用数学 | 会计学 | 化学工艺 |
思想政治教育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企业管理学 | 生物化工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旅游管理学 | 应用化学 |
艺术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 工业催化 |
音乐学 | 机械设计与理论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纺织工程 |
美术学 | 车辆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艺术设计学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戏剧戏曲学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电影学 | 系统工程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纺织测量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纺织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发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西安工程大学服装研究发展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出版教材74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30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91项;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7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62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400余篇。
学术交流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西安工程大学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交流3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到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累计量达1278万余册(件),其中纸质文献188万余册,电子期刊1.9万种,购买全文库、索引库、多媒体资源库、发现系统、事实案例库等各类数据库29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始终围绕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同时兼顾理、工、管、文、法多门类学科。
●学术期刊
1.《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教授任主编,主要刊登纺织与材料科学、服装与艺术设计、环境工程、化学化工、机电工程、计算机技术、经济与管理及基础科学等方面具有创见性及实用性的研究论文、科研报告与文献综述等。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化学文摘》(CA)、《世界纺织文摘》(WT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物理文摘》、《电子科技文摘》、《纺织文摘》等国际国内权威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和“《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2.《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是由西安工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力学等基础学科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有创见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数学文摘》(Zbl)、《哥白尼索引》(IC)、《剑桥科学文摘》(CSA)、《世界纺织文摘》(WTA)、《SCOPUS文摘索引数据库》、《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电子科技文摘》及《纺织文摘》等国际国内权威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和“陕西省特色科技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厚德弘毅,博学笃行
“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弘毅”,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弘”,宽广;“毅”,坚毅、刚毅。“弘毅”,寓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励自己的毅力,意志坚强,勇于拼搏,心理素质过硬,能够经得起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博学”,《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事要广泛的学习,成为有广博知识的人。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领导班子的团结、教工之间的团结、学生间的团结、领导与群众间的团结、师生间的团结,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勤奋:勤奋办学、勤奋工作;学生要勤奋学习,教职员工要勤奋工作;只有勤奋才能出成绩、出成果,才能转就辉煌的业绩。
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
创新:创新是事业的灵魂,创新就要创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培育一流的先进文化;学校要立志成为创新的基地。
社团文化
星火”励志社 | 魅力口才协会 | 骊墨书画协会 | 启航创业社 | 记忆协会 |
KAB创业社团 | 翰逸书画协会 | 大学生学习联盟 | “绿风”环保协会 | 子衿文学社 |
精进爱心社 | 真维斯爱心社 | 礼仪协会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红凤社团 |
大学生勤工助学协会 | 龙腾助贫协会 | 筑梦建环协会 | 百度百科俱乐部 | 红十字会 |
大学生就业联盟 | 联想IDEA精英汇 | 数学建模协会 | 新女子社团 | 翼扬协会 |
弘毅励志社 | 计算机协会 | 外语联盟 | CX街舞社 | 红镜头摄影协会 |
汉文化协会 | 法律协会 | 英语俱乐部 | 电影协会 | 心理协会 |
子君音乐社 | 爱乐吉他社 | 心理学研究会 | 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社 | 骑迹自行车协会 |
律魂摇滚音乐社团 | Manvil舞蹈社 | 织绣社 | 跆拳道协会 | 旋风乒乓球协会 |
魔方协会 | 弈游社 | 机器人爱好者协会 | 德武社 | 台球协会 |
腰鼓协会 | 腾讯TG精英社 | 机械设计创新社 | 微博协会 | 电子竞技协会 |
青禾茶学社 | 华商报记者站 | 飞翼轮滑社 | 春晖爱心社 | 星空书法协会 |
樱花物语社 | 化学趣味协会 | 足球协会 | 绿色方舟环境保护协会 | Sound吉他社 |
创新DIY | S瑜伽协会 | 篮球协会 | 熙年形象设计协会 | 贰号公馆动漫社 |
军事爱好者协会 | 航空模型协会 | 生命之树协会 | 夹心话剧社 | 陶艺社 |
舞蹈社 | 华韵汉服社 | 心理学研究会 | 飞翼轮滑社 | 德武社 |
社团活动
2013年9月,西安工程大学学生社团2013年“九月纳新”活动举行,“绿风”环保协会、CX街舞社、外语联盟、微博协会、跆拳道俱乐部、红镜头摄影协会等都各出奇招,其中,CX街舞社的舞步引人注目;“绿风”环保协会以其丰富的环保志愿者活动和各种荣誉,引得同学们的驻足观看;翰逸书法协会、流火文学社和子衿文学社主要用画卷和文章来吸引同学。2015年,学校第十届社团文化节举行,主题为“轻舞飞扬,绽放似水年华;激情四射,炫动魅力青春”。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名誉校长 | 姚穆 |
党委书记 | 马万清 |
校长 | 王海燕 |
党委副书记 | 赵小峰、朱君强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井浩 |
副校长 | 李鹏飞、朱永民、王进富、殷永健、戴鸿 |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知名校友
科教界
姚穆: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府梅: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训该: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首席终身教授。
徐步高:陕西“百人计划”入选者、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人类生态系教授。
陈晓钢:陕西“百人计划”入选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副教授。
张建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
施楣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刘延武:郑州纺织机械厂总工程师。
●党政界
谭绍文:原天津市委书记,曾任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
张金安: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文艺界
殷子:模特,2002年“世界旅游小姐”亚军,获“年度皇后”称号。
岳欣:2007年世界最佳模特大赛国际总决赛获“亚洲小姐”称号。
●工商界
黎万强: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丁彩玲: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总裁。
彭燕丽: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
齐为人:辽宁华诚实业公司董事长。
谭新丰:新西兰羊毛局中国地区总经理。
夏富喜:西安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志强: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国棉一厂)总经理。
董李:深圳理士奥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玛西尔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理士国际集团总裁。
李玉:新疆新天利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梁子:中国时装界“环保大师”、深圳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品牌设计总监。
该文章由作者:【宇佐见秋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