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外国语学校(宜昌市教育局直属的重点完全中学)

宜昌外国语学校是宜昌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重点完全中学,地处夷陵长江大桥之南端。校园远离尘嚣,环境幽雅,是学子们潜心修学的好去处。一流的设施和优良的师资使之成为宜昌教育园地的一枝盛放的奇葩。

学校概况

宜昌市外国语高中前身为创建于1959年的“宜昌市第十二中学”,2001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与武汉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创办“宜昌外国语学校”。2017年8月,根据宜昌市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高中特色化发展战略,学校更名为“宜昌市外国语高中”。几十年来,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办学要求,秉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未来幸福铺路”和“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实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文理并重、外语特色、国际合作”的发展之路,致力于创办“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国际影响”的特色名校,取得了突出的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外语特色教学

宜昌外国语学校十分注重外语特色教学。学校定期开展了英语角、英语沙龙和英语文化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在语文、生物等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校除拥有一大批英语骨干教师外,还从美国、日本聘请了几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这些外籍教师教学方式独特,课堂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他们的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学校率先开设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每学期的全市期末统考中,外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始终遥遥领先。

特色

宜昌外国语学校座落在磨基山公园上端,毗邻樱桃园码头,从2003年九月份开始创建,已于今年九月正式完成了揭牌,并顺利招收初一、高一新生各200名。它是以市政府批准,直属市教育局的一所重点完全中学。

校园占地66亩,建筑面积25198平方米,运动场地12800平方米。跨进学校大门,迎面看到的是气势恢宏的教学楼和四季如茵的标准田径运动场,走在草绿花红、绿树成荫的校园小道上,两旁用英文标注的名人格言让人感到浓厚的英语氛围;学生公寓内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手间以及电话。低音广播给人以家庭般的温磬;科技楼更是展示现代化风采,天文观测台、电子阅览室等各种设备应有尽有,声乐室内飘出悠扬的琴声,拥有100多种期刊的图书室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微机室带你遨游知识的空间,视听室单元式的布局和图文并茂的英文碟片欣赏更是激发了英语学习的热情。

一流的硬件设施需要一流的管理和质量相匹配,宜昌我校不仅是锻造学识深厚、教有绝活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熔炉,办学更是培育素质优良、外语精通的综合性人才的摇篮。建校之初,该校就明确提出“外语特色,文理并重,国际合作”的十二字方针,树立终身教育和乡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追踪当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加深拓宽学科领域,利用现代化手段,改变知识的传递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做知识的主人。

宜昌外国语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前提,致力培养多层次的国际型人才。学校在加强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走特色之路,以外语为支撑点,努力培养一般文化知识较好、通晓外语的综合型人才。在外语教学上实行小班化教学(20—25人/班),一个小班配置1名外语教师,4个班配置1名外籍教师,以加强学生的口语水平达到4级,高中毕业学生英语水平达到8级。

为了给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除了校内所有文字实行双语、校园广播专设“英语角”以外,该校倡导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英语以外的其他学科在课堂上要求使用基本的英语,并把英语作为校园的第二语言。为了拓宽外语范围,加强对外联系,该校开设了外语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学习法语、德语等其他语言;还同办学历史悠久,享誉省内外的武汉外国语学校联合办学,两校在师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相互融通,师生交流,强强合作,并与国外大中学校建立友好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架起桥梁,为我市的基础教育和外语教学提供办学经验,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校长介绍

高圣奉

(校长、书记、特级教师、正高职教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大生物系,1996—1998年于华东师大教育学原理研究生班学习,1999—2001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曾任宜都市教研室主任,宜都市一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宜都市教育局局长、局党组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1993年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正高职教师,1992年被教育部、人事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宜昌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省青联委员、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都市“十佳公仆”,2007年被宜昌市市直机关党委表彰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获省级优质课称号,获宜昌市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在《中国青年报》、《湖北教育》等刊物发表50多篇科普作品及教育教学论文,并获全国、全省论文奖,有专著出版。

易炜

(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高级教师)1993.6年毕业于湖北师院政治系,2000-2002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班学习。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工会副主席、年级组长等,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多次获省市政治专业论文评比一等奖、课改管理论文评比一等奖、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多次主讲市级大型公开课、示范课,发表省市级论文多篇,参编数本专业书籍,有70多篇校园新闻题材报道见报。先后获得市教育系统“青年教书育人能手”、“优秀团员”、“优秀党员”等称号。

徐小平

(副校长、党总支委员,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原理研究生。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宜昌市第十三中学、宜昌市第十一中学、宜昌市第十中学和宜昌市第十二中学任教。自1989年始,曾先后担任宜昌市第十三中学副校长、宜昌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宜昌市第十中学校长、书记。有较成熟的治校理念,对学校教育、教学、行政及党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在各校任职期间有突出的工作业绩。1998年被评为宜昌市宣教战线优秀共产党员。

赵国胜(副校长、党总支委员,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院物理系,理学士学位。96—98年于华东师大“教育学原理”研究生班学习结业。1999年参加湖北省“九五”第三期重点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学习结业。83—99年在宜都一中任教,曾任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1999年调任宜都师范学校校长,成功创办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任校长、总支书记,2003年调入宜昌外校。长期从事高中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模范党员,2006年任教高三毕业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获宜昌市教学质量一等奖。

蒋葵林

(副校长,党总支委员,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从事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15年,是全国中语会会员、国家心理咨询师、省中语会会员、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市中考命题组成员。有9节省市级示范课、优质课、近30篇教育教学与管理论文发表或获奖、参编书籍4部、曾参与5个省市级教育教学课题的管理与研究工作、辅导学生作文有50多篇次获奖与发表;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市级新教材培训与中考审命题工作。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市优秀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该文章由作者:【竞选州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