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读音kū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字。《说文》中说“坤,地也,《易》之卦也”。“坤”是《周易》中的八卦之一,也为伏羲六十四卦之一。本义是代表地以及一切极具阴柔性质的事物。“坤”也是母亲、女性的代称。
字源演变
“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字(图1)。战国文字是由“立”和“申”字构成,但随着汉字的演变,改为由“土”和“申”字构成,这与“坤为地”之义更加切合。《说文》中的小篆文字(图2)便是如此。此系后也发展成为现代汉字。“申”的写法在演变过程中也有变化。尤其是汉代时期改变比较大。一种写法是“申”的竖笔弯曲,这也是是“申”字篆书的另一种写法(图4)。而另一种的写法,是借“川”字为坤(图3、5)。
“坤”字是会意字。由“土”字和“申”字构成。“土”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地上有堆土,表示坤代表土地。“申”有伸展义,表示万物由土伸展而出。《易·说卦》中说“坤为地,为母。”可见,“坤”的本义指地。坤与乾相对,象征意义也相对,如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男,坤为女,故又指母亲以及女性的代称。古代也以八卦定方位,故坤也指西南方位。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坤,kūnㄎㄨㄣˉ
1.八卦之一:乾(qián)~。~舆。
2.称女性的:~造。~宅(旧时婚礼称女家)。~表。~车。~鞋。~角儿。
详细释义
坤
堃kūn
〈名〉
(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
地,大地[earth]
坤,地也,易之卦也。——《说文》
坤,土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坤也者,地也。——《易·说卦》
山岳河渎,皆坤之灵。——《宋书•乐志》
又如:坤元(坤的元始之德,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坤母(地;火);坤后(地);坤珍(象征大地的符瑞);坤轴(想像中的地轴);坤维(地维。指大地的四方);坤仪(大地。同坤舆)
《易》卦名[oneoftheEightDiagramsrepresentingtheearth]
八卦之一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易·说卦》
又如:坤卦(八卦之一,代表地);坤乾(古书名。阴阳之书)
六十四卦之一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象》
词性变化
坤kūn
〈形〉
后用为女性或女方的代称[female]。如:坤表(女表);坤鞋(女鞋);坤旦(评剧中女伶串演旦角,叫坤旦;男子串演旦角,叫乾旦);坤宅(旧时联姻,称女家为坤宅,男家为乾宅)
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为坤[southwest]。如:坤垠(西南边陲);坤隅(西南方);坤维(指西南方)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古文:巛?。《广韵》苦昆切。《集韵》《韵会》《正韵》枯昆切。?音髡。地也。《释名》:顺也,上顺乾也。《易》卦名。象传:地势坤。《说卦》:坤为地。
又叶巨员切。音拳。桓君山《仙赋》:氾氾滥滥,随天转旋。容容无为,寿极乾坤。蘇轼《服胡麻赋》:至阳赫赫,发自坤兮。至隂肃肃,跻于乾兮。
《说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画六断也。
别作??䰠䝿。?字原作?下介。䝿字从?。䝿,古贵字。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苦昆切
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
说文解字注
地也。《易》之卦也。
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卦传曰:坤,顺也。按伏羲取天地之德为卦,名曰乾坤。
从土申。
会意。苦昆切。十三部。
土位在申也。
此说从申之意也。说卦传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坤正在申位。自仓颉造字已然,后儒乃臆造乾南去坤北为伏羲先天之学,说卦传所定之位为文王后天之学,甚矣人之好怪也。或问伏羲画八卦,卽有乾坤震巽等名与不。曰有之。伏羲三奇谓之乾,三耦谓之坤。而未有乾字坤字,传至于仓颉乃后有其字。坤特造之,乾震坎离艮兑以音义相同之字为之,故文字之始作也。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音必先乎形。名之曰乾坤者,伏羲也。字之者,仓颉也。画卦者,造字之先声也。是以不得云三卽坤字。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韵母 | 声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kʰ | ||
王力系统 | 文 | kʰ | wən | |
董同龢系统 | 文 | kʰ | uən | |
周法高系统 | 文 | kʰ | uə̂n | |
李方桂系统 | 文 | khw | wən | |
两汉 | 西汉 | 真 | ən | |
东汉 | 真 | |||
魏 | 真 | ən | ||
晋 | 魂 | ən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元魂痕 | wən | |
北魏后期北齐 | 元魂痕 | wən | ||
齐梁陈北周隋 | 元魂痕 | wən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kʰ | uən | |
拟音/王力系统 | kʰ | uən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kʰ | uən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kʰ | uən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kh | uən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kʰ | uən |
韵书集成
字形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坤 | 坤 | 臻 | 平声 | 魂 | 溪 | 合口呼 | 一 | 次清 | 苦昆切 | kʰuən | |
集韵 | 臻 | 平声 | 䰟 | 溪 | 合口呼 | 一 | 次清 | 枮 昆切 | kʰuən | |||
韵略 | 平声 | 䰟 | 枯昆切 | |||||||||
增韵 | 平声 | 䰟 | 枯昆切 | |||||||||
中原音韵 | 坤 | 阴平 | 真文 | 溪 | 次清 | kʼuən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真文 | 夸温切 | |||||||||
洪武正韵 | 坤 | 平声 | 真 | 溪 | 苦 | 次清 | 枯昆切 | k‘uən | ||||
分韵撮要 | 勳 | 阴平 | 非 |
该文章由作者:【李薇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