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汉语成语)

背井离乡中国汉语中的成语,出自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释义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写道“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在雪霜里睡觉,在雪霜上睡眠,很痛苦,离开家乡很痛苦,要遭受很多的苦难。所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背井离乡是不好的,是不可取的,是不愿意的,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一条生存的路。

含义

【解释】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对背井离乡中“井”字的另一种解释:“井”的原意就是水井的意思,引申的意思就是家乡。古人因有水源的地方而居住,水井就是水源的地方,同时有水井的地方就形成了村落、集市和城市,那么人们离开家乡也就是离开了水井,所以背井离乡中“井”字的原意就是水井的意思。

背井离乡,这里的“井”是井田的意思。古代的土地有阡有陌,划分成了井字形状,所以叫井田。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古制八家为一井,所以呢井字就引申为家乡,乡里的意思。背呢?就是背部,背对着你,所以就引申为背叛和离开的意思。当然背井离乡这个成语里背是离开的意思。这背井原来也是离乡的意思,所以背井离乡就是离乡离乡或者是背井背井,总之就是重叠起来,告诉大家一个意思,就是离开家乡。和水井没有关系,背东西也没有关系。

示例

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爹娘只生得我一人,从小寸步不离,何期今日死於他乡,早知左右是死,背井离乡,着甚么来?”《再生缘》第四五回:“背井离乡随主出,可怜举目少亲人。” 邵冲飞等《报童》第一场:“他们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重庆,是不愿当亡国奴,是要抗日啊!”亦作“ 背乡离井 ”。 清 李渔 《巧团圆·梦讯》:“老夫做了二十年仕宦,万一遇见贼徒,岂能倖免,所以背乡离井,寄跡他方。”

该文章由作者:【过河卒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