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踏,汉语词语,出自《抱朴子·畅玄》。比喻摧残。
基本解释
1、[trample]∶乱踩
采撷践踏。——[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tread;treadonunderfoot]∶比喻摧残、自相践踏。
出处详解
1、踩;踏。
①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徘徊茫昧,翱翔希微,履略蜿虹,践踏璇璣。”踏,一本作“跚”。
②《宋书·王景文传》:“千仞之木,既摧於斧斤;一寸之草,亦悴於践蹋。”
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人足践踏之乃佳。”
④唐崔子向《题越王台》诗:“古木多年无子孙,牛羊践踏成官道。”
⑤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践蹋比尘埃,焚烧同稿秸。”
⑥《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吩咐军士一不许践踏禾稼,二不许焚毁树木,三不许侵扰民居;获禽多少,尽数献纳,照次给赏。如有私匿,追出重罪。”
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
⑧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跳掷践蹋,颇为喧扰。”
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⑩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六》:“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2、蹂躏;摧残。
①宋,苏轼《代滕甫辨谤乞郡书》:“况臣受知於陛下中兴之初,效力於众人未遇之日,而乃毁訾不忌,践踏无严。”
②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上怒彭椿公践踏其地之不力也,以前功折其罪,并侯之功亦不叙焉。”
③巴金《灭亡》第四章:“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你们又把我们抛到这残酷无情的社会中,让我们这些娇养惯了的孩子被人摧残,受人践踏。”
该文章由作者:【八月夜】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