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何鉴别冰玉?
冰玉有和田冰玉和天山冰玉。
和田冰玉鉴别方法:
1、颜色:和田冰玉矿石呈白色、绿色,偶见黄色色斑、色线。矿石颜色纯正均一,节理裂隙率较低,色斑、色线不甚发育。
2、所含矿物:和田冰玉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含量占99%以上,石英粒径0.04mm~0.48mm;其次含微量铬云母、蓝线石、阳起石、金红石、电气石等矿物。
3、质地:质地细腻,抛光性能良好。
4、硬度:莫氏硬度为6.7~7.0,比重2.60~2.67,性脆。矿石坚硬,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5、折射率:和田冰玉一般仅能用点测法测出一个折射率值,范围为1.53~1.55。
由于隐晶质或显晶质石英排列的非定向性,在集合体中多为无色性,由于含铬云母、蓝线石、阳起石等矿物又呈现出飘绿翠性等特点。
天山冰玉鉴别方法:
1、颜色:颜色鲜艳,纯正均匀,其中以白色为主,若白如羊脂者可称为羊脂玉,是极为稀少的软玉品种。
2、质地: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油润无掴,无绝无裂。
3、透明度: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或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呈现通透质地,完全不通透的材料较难应用。
4、块度:要求有一定的块度。
扩展资料:
和田冰玉其温润程度似和田玉,通透度如翡翠冰种。和田冰玉饰品含有矿物质和孔隙,直接佩戴有益健康,同时也会吸收佩戴者的微量元素,所以经过一定时间的佩戴之后,会越发通透。令每个佩戴者惊喜不断,爱不释手。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和田冰玉饰品长期不佩戴会有白絮出现,可通过涂抹无色精油以养护,或通过长期佩戴自行温润,其效果也因人而异。和田冰玉处于海拔4800的昆仑山崇山峻岭中,常年积雪,每年只有夏季的少数几个月可以开采,而且现代机械化手段无法深入,基本靠人工开采,牲畜运输,开采艰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田冰玉
百度百科-天山冰玉
清代和田玉的简单识别方法?
一、玉料鉴别。清代玉器主要用料为和田玉,包括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一般而言,宫廷玉器多用上等玉料制成,民间用玉则以普通玉料居多。并且清代玉器,玉料玉质好,往往用精工,玉料越差,则雕工也比较差。而现代仿清代玉器则不会用顶级玉料制成,为了控制成本仿玉往往会使用相似玉料如青白玉,或者残料、废料等等,其玉质在硬度、密度、结构、颜色上与和田玉都有不小的差距。
2
二、雕工比较。清代玉器雕琢时多以手工完成,因为没有现代科学设备,在玉器的结构、比例、对称、平整度以及精确度上都无法严格控制,这是清代玉器的比较大的瑕疵,清代玉器往往会有许多误差。而仿古玉因为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控制玉器结构等可以做到十分精确,但机械化同样使仿玉做工比较粗糙,尤其在一些角落,机器不便于到达的地方,其精细程度更无法比拟清代玉器。
3
三、图案对比。清代玉器风格深受同时代绘画的影响,因此其玉器图案有着明显的时代风格特点,而在今天,因为时代风气不同,仿古玉器已经很难达到当时的艺术效果。对于玉器艺术风格鉴赏,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足够的素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马鞍形银锭的简介
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历代银锭在重量、成色、外形及铸造工艺上千差万别,多数银锭外形和铸造工艺不佳,制作精良者只居其中少数。像云南牌坊银锭就是我国银锭中造型优美、铸造精良的佳品之一,其成色大多经公估机构验定,故深受钱币收藏者的喜爱。
牌坊银锭是云南省在光绪初年至民国初年铸造的银锭。这种银锭采用方槽铸坯,两侧趁热压扁,再打上钢印,印上在当地有一定信誉的字号名称或银匠姓名,还要在银键左右柱面打上同业公会、公估或官公估的鉴定印,以保证成色。这种银锭因其外形像牌坊,故名牌坊银锭,也有人认为像马鞍,又称马鞍银锭。牌坊银锭自产生后经历了公议前期、公议、公议公估、公估、汇号公估和官公估等发展和完善阶段。各期牌坊银锭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现分述如下:
一、公议前期:此川牌坊键系山嘉庆年间产生的三槽OO银(即锭面有三道不通头的直凹槽)发展而来。在三槽OO银形制的基础上,把两端趁热压席,就演变成初期的牌坊银锭。此期牌坊银锭的特征如下:1.锭面深槽内铸有店铺名和年月,常用铭文为“XXX号(记)足色条丁盐课”成光绪x年x x x 号(记)”。2.锭面两柱多无文字,锭面不出现“公议”、“公估”等鉴定斧印,这是公议前期牌坊锭的主要特征。3.银锭重量悬殊很大,轻者100克以下,重者200克队上。4.银锭成色按“课锭”标准,多为97%。
二、公议时期:光绪初年为防止银锭作假,经同业商议,铸好的牌坊银锭要经同业推选的有经验者验色,并在锭面上加盖“公议”字样,称“公议牌坊银锭”。其特征为:1.锭面两柱有“公议纹银”字样鉴定斧印。2.常见铭文为“XXX号公议纹银”。3.银锭成色多在90%以上。
三、公议公估时期:在公议制度的基础上,经同业公会商议,藩司认可,推选出信誉好的铺号充当公估人,铸好的银锭经公估人验看,合格者打上“公议公估”字样,才能参与流通,称为“公议公估牌坊银锭”。其特征为:1.镀面两柱有“公议公估”字样鉴定斧印。21fe而铭义多为“公议纹银X X X号公议公估X看”。
四、公估时期:光绪十年(1884)前后,云南地方政府推行公估制机,在昆明设立公私店,并选定公估商,各店铺铸好的银锭需经公估商验看,方可流通通;并规定每锭为滇平五两(一两为37.5)左右,成色为98%,称为“公估牌坊银锭”。其特征为:1.锭面两柱有“公估”字样鉴定斧印。2.铭文多为“XXX号(记)汇号纹银公估XX看讫”或为“XXX号(记)*月纹银公估XX看讫”。3银锭重量多为160-190克之间,较符合滇平五两上下标准。4.银锭成色多在94%-98%之间。
五、汇公估时期:汇号纹银是根据汇款人要求,按商定的成色和重量铸造的银锭。财力雄厚或信誉较好的店铺,为发展其汇兑业务,专门铸造用于解付汇款的银锭,经公伯商验看后,打上斧印,保证成色,称为、号公估牌坊银锭”。其特征为:1.锭称面两柱有“汇号公估”字样鉴定斧印。汇号两字为小字横书,这是区别与其他牌坊锭的重要特征。Z银锭铭文为“XXX记(号)汇号纹银汇号公估XX看讫”。3其质量高干公估牌坊锭,不仅省内流通,还流通于省外及国外。4成色多为94%-98%之间。 六、宫公估时期:光绪三十年(1904),公访组织涣散,公估商也营私舞弊,造成银锭成色下降。云南布政司严令“童福盛”等四家为官公估,追查舞弊行为,同时收缴旧印,另发官分估斧印。经过整顿,于宣统二年(1910)正式实行官公估制度。此期牌坊锭称为“官公估牌坊银锭”。它是牌坊银锭发展的最后形制。其特征为:1.锥面两柱有“官(局)公估”字样斧印。2银锭铭文多为:“XX号(记)汇号纹银官(局)公估**看讫”。3.银锭成色和公估初期基本相同,多为94%-98%。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牌坊银锭两柱斧印铭文是分期的重要依据,掌握其铭文特征,是进行正确分期的关键。
牌坊银锭早在光绪初年就出现有低成色、甚至作假现象,这类假锭日前市场上较少,而较多的是近年新仿的赝品。为避免收藏到赝品,掌握辨伪知识甚为重要,笔者在收藏中的经验是:1.伪.品外形失真,锭面粗糙,而真品外形优美,锭面光洁。2.伪品文字僵硬、生涩、浮浅,而真品文字自然、流畅、深峻。3.伪品包浆不自然、单一,多为烟熏后的黑包浆,开水清洗后可褪色,而真品包装自然,不易洗去。4.伪品银锭侧面水波纹僵硬、规则,有人工开凿痕迹,而真品水波纹乃银锭含银量高的征象之一,其自然而不规则。5.赝品底面蜂窝规则,不自然,窝内不光滑,为人工雕凿而成,而真品蜂窝不规则,大小不一,窝内光滑,为含银量高的表现。6.伪品重量较轻,多在120-140克之间,而真品多在160-190克之间,如果为真银假锭则重量接近真品。7.在收藏中多看真品,掌握其特征是辨伪的关键,另外购买时请有经验者帮助鉴定,是避免购到赝品的窍门之一。总之牌坊锭的辨伪需要长期的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熟悉各期特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得出正确和科学的结论。
牌坊银锭停止流通后。大量被销熔,目前民间存世量不大,但收藏者不断增多,价格也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公估”、“官公估”牌坊银锭量稍多。而其他时期或铭文中有年号、月份者量较少,价格亦高。因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
怎样辨别一般玉石的成色及好坏?
你可以到我的空间日志看看Q121842730
水篇 翡翠的水
没有种的翡翠,就象没有躯干的生物,没有水的翡翠,等同于没有灵魂的东西。没有水,万物就没有生命,没有灵气。难怪古人说,仁者喜山,智者近水。
没有水的颜色,是死的,干的,木的,也就是没有价值的东西。翡翠的绿色,只有在有水的玉肉上,才会是有灵气的东西。有了水。颜色才能有变化,有动感,才能有应照,才能是天地精华的结晶。
说到翡翠的水,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就好,水就是翡翠的通明度。这是一个不正确,或者说不准确的概念。水是指光在翡翠内部传播和表面折射中的不同表象,它包括翡翠的透明度和翡翠的表面光泽二大部分。也就是说,翡翠的透明度越好,翡翠的表面光泽越亮,翡翠的水越好。反之,翡翠的透明度越差,表面光泽越弱,翡翠的水就越差。
首先说说翡翠的透明度。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翡翠内部晶体如果较细,而且大小均匀,这样光就能够顺利通过翡翠内部,形成较好的透明度。如果晶体很粗,或者大小不均匀,光在翡翠内部通过就会很困难,这样翡翠的水就差。在判断翡翠原石时候,根据正午阳光在翡翠内部能够通过距离长短,有人把它分为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就是光能在内部通过一厘米,二厘米,三厘米。这种是针对原料,在开天窗处用洋铁片垂直玉石表面,让光只能从玉石中通过,看被光挡住的铁片另一面光能够照进去多少。这只能看翡翠的透明度,也就是只是翡翠水的一个方面的指标。因为有部分透明度好的翡翠,种很新,表面抛光很差,这种翡翠我们就不能说它的水很好。
翡翠的表面光泽是翡翠水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翡翠种很好,玉石内部结构就很紧,翡翠的表面光泽就很好。也就是说能够抛光很亮。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常常把翡翠的种和水放在一起来说。这是很科学的。有时候,我们看到透明度很差的翡翠,但是种很老,表面在抛光后能有很好的光泽这种翡翠,我们就不能说它的水很差,应该还过得去,我认为,比那些透明度很好,表面光泽很差,种很差的翡翠,水要好些。至少我会买前者,而不买后者。当然,表面光泽和透明度二者皆好的翡翠,我们才能认为它的水很好。这种翡翠的种,也会很好。
我们在判断翡翠的水时,除了上文中有在原料时对翡翠的透明度有一定标准的判断,其它时候主要是靠经验作出判断,除仔细观察外,主要是采用对比的手段。用一块自己熟悉的翡翠,与要判断的翡翠作出对比,能够很快得出水好水坏的结论。
在对比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注意排除其他外在物质的干扰。先将翡翠查干净,留心表面有没油渍的残留。因为一些不好种水的翡翠,为提高它的表现水平,常常将它浸泡在油中,等到有人准备够买时候,才拿出来。如是这种东西,在种水判断上的评分,是要大大减少分数的。还有就是蜡,表面涂的石蜡,也会提高对种水的表现。
其二,要注意用同种光线进行对比,如果光线不同,我们看到的折射光肯定是不一样,光线不同,光在翡翠内部传播的状况也完全不一样。所以,要注意光线的强弱,光线的角度和光线的色调。
其三,我们要注意到,素面,特别是弧面的翡翠,它们的表面光泽,在同等种水的情况下,好过有雕花的翡翠。特别是种水好的翡翠,在弧面情况下,能很好地收光,让外部射入的光线,在翡翠内不折射,再次传播,形成晶莹剔透的景象。人们常称为有荧光。达到这种境地,也可以说把玉石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翡翠知识]—翡翠的水、种 、色(2)—-种篇
翡翠的种
“种”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粗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 它的硬度比重最高, 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翡翠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作翡翠B货的原料。(当然个人认为新坑料也并不一定就比老坑的差,新坑里也有精品哦,只不过老坑料经过了自然的筛选,一般来说要优于新坑料)
种按种类来分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十五种:
品种之一 老坑种:
老坑种在一般人心目中主要是用来形容翡翠的颜色。这种种浓绿色分布均匀,它浓度高而且鲜阳,一般质地较细,不一定很透明。假如它透明度高,水头充足,这会使翡翠的颜色质感更好看,行家称为起莹,鲜阳夺目,就称为老坑玻璃种或老坑冰种。
1、老坑玻璃种
老坑玻璃种色浓翠鲜艳夺目,色正不邪、色阳悦目,色匀均和、看后赏目。硬玉结晶呈显微粒状,粒度均匀一致,晶粒肉眼不可见,硬玉质纯无杂质,质地细腻,无裂绺棉纹,敲击玉体音呈金属脆声,透明度高,玻璃光泽,玉体形貌观感似玻璃。不少人又将玻璃种细分为玻璃种、准玻璃种。玻璃种水头足(3分水分),很透明,质地极佳。准玻璃种水头好(2分水分),透明,质地很佳。老坑玻璃种可以说是最高档翡翠的称呼,当然老坑玻璃种本身也相对有质量高低之分。
老坑玻璃种原料加工饰品可做成素形(椭圆蛋面形、梨形、方形、心形、马眼形、马鞍形、怀古形)、佩(多展示面少雕工)、坠、镯、圆珠,属高档中极品。
2、老坑冰种
老坑冰种色浓翠鲜艳夺目,色正不邪、色阳悦目,色匀均和、看后赏目。硬玉结晶呈微细粒状,粒度均匀一致,晶粒肉眼能辩,硬玉质纯无杂质,质地细润,无裂绺棉纹或稀少,敲击玉体音呈金属脆声,透明,玻璃光泽,玉外貌观感似冰晶。不少人又将冰种细分为冰种、准冰种。冰种水头足(1.5分水分),很透明,质地极佳。准冰种水头好(1分水分),半透明,质地很佳。
老坑冰种原料加工饰品可做成素形(椭圆蛋面形、梨形、方形、心形、马眼形、马鞍形、怀古形)、佩(多展示面)、坠、镯、圆珠,属高档。
品种之二 无色种:
系有种无色、色浅、色少,呈透明―半透明。硬玉结晶呈微细柱状、纤维状(变晶)集合体,晶粒肉眼能辨但不清晰,质地细润通体无棉绺、石花或很少,敲击玉体音呈金属脆声。
饰品可加工成佩、坠、镯,属高、中档。
品种之三 白底青种:
白底青种是缅甸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其特征是质地较细,往往是纤维结构,并且底色一般较白,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杂质。通常以白色为底,绿色似“云朵”飘浮,“云朵”成团、成块、成片、成岛屿状,质地细润,玉体呈不透明,部分微透明,硬玉结晶呈微细柱状 、纤维(变晶)集合体,肉眼尚能辩认晶体轮廓,敲击玉体音呈石声―金属脆声。白底青的特点是底色雪白,其中鲜绿色成斑状分布。鲜绿色块是含铬而形成的。用电子探针分析,因为它含铬高,所以白底青种的颜色极鲜艳明亮。白底青种的绿色较鲜艳,因为底色较白更显得绿白分明。绿色部份大多数是团块状出现,这几方面都是和花青种不同的。白底青种大多数不透明,也就是行家说的水头不足,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品种。
饰品多加工成佩、坠、镯,雕件部分透明属高档,大多属中、低档。
品种之四 花青种:
花青种指的是绿色分布呈脉状的,而又非常不规则的一种翡翠。其底色可能为淡绿色或其它颜色,质地可粗可细,例如:豆底花青,它的结构晶粒较粗,称为豆底。它不规则的颜色,有时分布较密集,也可能较疏落,可深也可浅,这类翡翠因此获称为花青种。
翡翠的颜色分布大多数是不规则的,所以花青种比较多是不足为奇的。实际上分细些,花青种可以进一步分为:豆底花青、马子花青、油底花青等。
花青种翡翠,特点是绿色分布不规则。
品种之五 油青种:
油青种为一种质地细腻、通透而色暗如油的翡翠。指的是翡翠的绿色较暗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绿色,掺有灰色或带一些蓝色,因此不够鲜艳,也可讲颜色很沉闷。它的颜色可以由浅至深,透明度一般较好,晶体结构,往往是纤维状,可以比较细。由于它表面光泽似油脂光泽,因此称为油青种,如果它的颜色较深,行家又称之为瓜皮油青。油青种共分两种:其一;暗蓝色调,水很好,灯光下观察为蓝灰色调,不带绿色调。其二;蓝绿色调,灯光下为绿色调,水好。通过研究分析,前一种油青翡翠不含铬而含1%以上的二价铁离子。后一种油青翡翠含微量铬及铁。
另外,还有一种称油青的“翡翠”,它的色调同前面讲的两种油青翡翠一样,暗绿色水头好,但硬度只有5.5~6,比重、折射率均与翡翠差别很大。经过研究其内部主要含绿辉石,其次才为硬玉,不含铬,但含铁,应称绿辉石玉或称绿辉石翡翠。
品种之六 豆种:
若你到玉器市场走一走,当你看到那些翡翠不是很透明,颜色一般,浓度不高的,也就是颜色不深的,假使你问这种翡翠是甚么种?你会听到回答这是豆种,你还会发现很多翡翠均称为豆种,行话说“十青九豆”。
豆种是一种非常形象的称呼。翡翠是一种多晶体,如果组成翡翠的晶体较粗,比如大于一毫米就会很容易被肉眼看到。粗的翡翠晶体多数是短柱状,当这些短柱状晶体的边界很清楚时,看起来很像一粒一粒的绿豆,所以叫做豆种。由于颗粒粗,透明度往往很差。行家称为很干。豆种是极普通的品种,质量较差,价钱自然便宜。豆种也可以进一步分为:糖豆、冰豆等。若其颗粒很粗,可以粗至3mm,那就是粗合豆了。
品种之七 芙蓉种:
芙蓉种的颜色一般为淡绿色,但不带黄,绿得较纯正,感到比较清澈。它的质地比豆种细,结构会使人感到有颗粒状,但看不到颗粒的界限,这是因为遭到后来重结晶作用的结果。一般透明度也可以,虽不如玻璃种,可以说是冰种,色虽不够浓,但清,种虽不是很透,但也不干,价钱又不高,所以较易被一般人接受。颜色深一些的会贵些,淡些的会便宜些。假使其中有深绿色的脉则叫“芙蓉起青根”,再者;其中分布有不规则较深的绿色时又叫做“花青芙蓉种”。
品种之八 金丝种:
金丝种指的是此种翡翠的颜色成一丝丝状分布,互相平行排列。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绿色是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的,当然绿色的条带可粗可细。金丝种翡翠的质量要看它绿色条带的色泽和绿色带所占的比例多少,以及质地粗细的情况而定。颜色条带粗,占面积比例大,颜色又比较鲜艳的,价值当然高,相反颜色带稀稀落落,又颜色浅的就较为便宜。
品种之九 马牙种:
顾名思义:马的牙齿是一种珐琅,也就是说,马牙种的翡翠质地虽较细,但不透明,好像瓷器一样。马牙种大部分为绿色,粗看上去不错,但有色无种,仔细看能看到绿色当中有很细的一丝丝的白条线。马牙种虽有一定的颜色,但由于不够透明,行话称不够水分或水头短.
品种之十 紫罗兰:
一种紫色的翡翠,这种翡翠的紫色一般都较淡,好像紫罗籣花的紫色,因此命名。 若仔细观察紫色的翡翠,其色调略有不同,一般讲可分为粉紫、茄紫、蓝紫。粉紫质地比较细,透明度好一些的比较难得,茄紫较次,蓝紫一般质地较粗,又可进一步称为紫豆。
紫色的翡翠,一般黄光下面看,会显得紫色较深,选购时要小心此点。紫色深的,质地细的,透明度高的翡翠很难找到,也特别受到欧美人士的垂青。
品种之十一 干青种:
干青种翡翠就是钠铬辉石。香港行家叫做的干青种翡翠。钠铬辉石(又称陨铬辉石)是不可能在地球上形成的,只在陨石里发现过。它与一般的翡翠不同,化学成份为 NaCrSi2O6,硬度为5级,比重为 3.5,折射率1.75,含铬较高所以颜色较鲜艳,但它的透明度较差,颗粒较粗,所以行家称为干青种。
品种之十二 春带彩:
“春”指的是翡翠上的紫红色。紫红色的翡翠也称紫罗兰。“彩”指的是翡翠上纯正的绿色。春带彩是指一块翡翠上或一件翡翠首饰上有紫有绿。目前春带彩的翡翠料已十分稀少。在1991~1992年挖出的高等级凯苏翡翠原料中,有带紫、带绿、同时水头好的原料,但半年就挖完了。好的春带彩翡翠价值很高。
品种之十三 五彩玉:
五彩玉就是在一块翡翠原料上或在翡翠饰品上有四种以上颜色称五彩玉。如绿、紫、蓝、白等,在评价时,除其它条件外,主要看绿色的多少及水头的好坏为主要条件。若绿占大比例且水头好的五彩翡翠价值非常高。
品种之十四 铁龙生:
主要指以铬为致色元素的正绿色、结构致密,而水头差的一种翡翠。其成分由富铬硬玉矿物集合体组成。矿物主要为硬玉占95%以上,次为铬、钙、铁等。比重、硬度、折射率均与翡翠同,实为翡翠的一个品种。当它的比重、硬度及折射率与翡翠不同时,说明其内部其它矿物含量增多,已不属翡翠的品种了。古时用它来做薄的饰品,十分美丽。
品种之十五 龙种或神种:
龙种或神种是指翡翠的绿色完全溶化于“地”内,绿色均匀,色和地配合协调。色调不浓不淡,不见色根。从翡翠的“地”内显露出艳丽润亮的华贵美,是翡翠最高质量的品种。
[翡翠知识]—翡翠的水、种 、色(3)—-色篇
“色差一分,价差十倍”这足以说明翡翠色的重要性了。翡翠的致色因素是因为它含有不同金属元素。一是CR,金属铬。它使翡翠成为色泽艳丽的翠绿色,另一种是三价铁,它使翡翠呈现出蓝绿色色调。这二种金属元素是导致翡翠绿色的二种不同,如果再加上二价铁的红色色调的参入,翡翠色系的几大类就构成(还有一些金属元素对翡翠的颜色也有一定影响,有的翡翠的颜色是几种金属元素复合致色的)。 翡翠至美至尊,是因为它有生命的颜色,绿色。翡翠由于是矿物集合体,其包含的矿物种类丰富,所以其绿色有千差万别的种类。
我们在把握翡翠的颜色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很好地理解和熟练地判断它的颜色。
1。色调,这是判断的第一点,颜色是否是自己喜爱的。如是,再往下分析,如不是,就此打住。
2。浓艳度,从这我们可以准确地分析出翠色的具体情况。
3。色形,就是指颜色具体分布的形态。
我们在学习翡翠的过程中,从许多资料上介绍,颜色是最难把握地。很多都是经过形象化地东西,来形容翡翠的颜色。千奇百怪,纷繁复杂,让许多初学者无法理解,这是因为很多翡翠知道,是师傅传弟子,一代一代言传身教传下来的,缺乏科学地理解和认识。我们学习这章,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一。色调 翡翠的色调又常被称为色气,就象人的气色一样,是这个事物给人的第一印象。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颜色,是红绿兰三种颜色构成,本身绿色色调是很艳丽的,还有部分,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正色色调,还有就是是黄和兰综合而成,有部分是很鲜艳的正色,有部分并不艳丽,不艳丽的部分有多种表现。而这种由绿色黄和兰二种颜色中和而成的绿色,由于兰色和绿色色调的强弱,翡翠的绿色千差万别。加上本身就是很正色的绿色,就更加使纷繁的绿色多姿多彩,所以在色调上,我们可以将翡翠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正色的绿色,这种颜色人人都喜爱,我们常常将它称为正色,或者水绿。这种色调很高贵。很飘逸,是人们对翡翠绿色最理想的颜色色调。这种颜色是三大类颜色中分类最少的,大约有30多种。根据中国道家学说,有36天罡之说,人们也就认为,这是属于天上的高贵色,所以叫它有36种,号称36天罡。至于具体有哪些,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掌握,但是翡翠的最高色,帝王绿,是其中之一,是很浓艳的正色翠绿。它和高档的兰水绿色调有明显的不同,在实践中,二者很容易被人混淆,这要我们在实践中多对比,多看,多感受,才能练就区分二者的本领。
第二大类颜色是兰绿。蓝绿有很漂亮的,有很普通的,其变化之大,价值差异之迥然,是三大类颜色中之最。我们看到许多很难看的灰绿色,我们将其归入蓝绿,很昂贵的兰水绿,也是蓝绿,甚至传说中翡翠颜色的圣品,蓝绿瑞也是蓝绿之一。蓝绿由于比较稳重,号称是属于地上的绿色,有72种之说。高档的蓝绿,是很名贵的,特别受到台湾,日本等地人们的喜爱。人们佩戴它时,并不是很扎眼,但是很赖看,适合于不爱张扬之人的审美观念。加上绿中泛蓝色调,就象大海生命与陆地生命的结合,使居住在岛国人们更喜爱它的缘故之一。
第三大类颜色是偏黄的颜色,我们常把它叫豆绿,是翡翠中最常见的颜色。因为很常见,所以大家觉得它很亲近,是人间的颜色,号称108种。但是其中的生阳豆也是很名贵的颜色,还有黄味更足的颜色,黄阳绿,更是人们追捧的颜色,深得大陆地区和香港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是农业社会生命最初的绿色,是一切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起点,也是人们看到希望和明天的焦点。所以其价值不菲。
二。浓艳程度,也就是饱和度。一种颜色,我们判断它是什么色调后,并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得知道它是浓是淡,只有掌握这个指标,我们才清楚。比如,正绿中色调,我们把它按十个浓艳度划分,很淡的正色,我们叫它淡水绿,或者西湖水,这中基本是在二三分色之间,再淡的色,基本见不到色根,我们只能称为晴色。四五分色的正绿,已经是很漂亮的绿色,我们常把它称为苹果绿色,而达到六分的正色,就是很难见的名贵的颜色,我们常称为鹦哥绿色,再浓艳的颜色,达到七八就是人们最喜欢的帝王绿色,这种价值就极为昂贵。如果再深,色再浓艳,就不是很漂亮,我们常把它称为老色,价值上就低得多。
第三点,我们要清楚知道翡翠的色形,才能对它颜色作出准确的判断。色形是指颜色的型状和形态。有的成丝,有的成块,有的薄薄一层,有的整个都是颜色。这些决定翡翠价值有很大区别,有时候看似差不多的东西,为啥价值差很多,其中奥妙可能和这有关。比如满色的东西,价格高过不满色的好几倍,本身是满色的,取自色根上的东西,和映照的满色,价值上也有很大区别。薄薄一层颜色,面上看去是满色的东西,和整个全是颜色的东西,价值上也完全不可比。
主要的色形有以下几种:
一是点状分布,星星点点的颜色,有的密集,有的稀疏,这类在种水一般的翡翠中常见。
二是呈团块状分布,象一个一个的绿疙瘩,这种色的种水也是较一般。在过去的玉石行师傅,叫它为蛤蚂绿,也就是根据色形而来。
三是呈丝状的颜色。这种多见于较好种水的翡翠,有的是很明显的丝状,就是一丝连一丝,有的是能有很好的映照,能弹出很多,有的是很多丝状聚集在一起,形成团块状,甚至整个全是色。那就很好,很难得的色形。
四是晴色。是指在种水较好的地子上,淡淡的颜色,这种色,比较均匀,可是很难找到色根,象天空中晴天的色调。颜色若有若无。
出了上述色形不同外,我们在评估翡翠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在玉肉中的厚度。是薄薄一层,还是很厚的几层,还是全部都是颜色,这决定价格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在评估中,出了注意查看平面的颜色是否很满外,还要注意翡翠颜色的立体厚度的颜色状况。这在高挡货品中的估价十分重要。
有了上面三个标准,我们就能比较清楚地掌握翡翠颜色的奥秘和价值评估的标准。也能不为众多翡翠颜色的名称而纷扰。以前对翡翠颜色的名称,主要是根据以上几个特点中最突出部分作出的标识,我们掌握上面三个标准,就能清楚断定出倒底对方说言何物。
下面具体分类翡翠的色类:
玻璃艳绿:俗称“高绿”“皇冠绿” 绿色浓艳,底子像玻璃般纯净,在阳光或白光下观察,色调均匀,透明度好,最上品!一般只能从珠 宝杂志、拍卖会的图册和网站上不知盗用谁家的图片上看到。
玻璃绿:绿色不够浓艳,色调偏浅,阳光或白光下观察,透明度好,上品;这样的照片我这里还有几张,回头登出来给大家看看。
艳绿:绿色浓艳,但不够纯净,在白光下观察(2-5mm戒面),色调均匀,透明度稍差,较上品;
宝石绿:绿色好似祖母绿宝石,也有称“祖母绿”,透明度不如祖母绿宝石;
阳俏绿: 翠绿色,无黄色调,翠色不浓;
黄杨绿: 黄绿色,色如初春黄杨树嫩叶;
浅杨绿: 浅黄绿色,色比黄杨树嫩叶浅;
鹦哥绿:色如鹦鹉绿色羽毛,绿色艳丽,但常有黄绿色调或蓝色调;
葱芯绿: 色如娇嫩的葱叶,绿色娇艳,但常有黄绿色调;
以下绿色的翡翠是次一等的:
豆青绿: 色如豆青,此品种较多,有/“十绿九豆/“之说;
菠菜绿: 色暗如菠菜叶子,绿色暗,与艳绿的差别大;
瓜皮绿: 色如绿色瓜皮,绿色微青,色欠纯正,也称瓜绿;
瓜皮青: 色如青色瓜皮,青中有绿,色欠纯正;
丝瓜绿: 色如丝瓜皮绿色,绿色中有丝缕;
蛤蟆绿:绿色带蓝色或灰色调,可见瘤状色斑,也称/“蛙绿/“,颜色不均匀;
匀水绿: 浅绿色,色浅而鲜,较均匀;
江水绿: 绿色闷暗,色不如匀水绿,且有混浊感;
墨绿: 墨绿色,黑中透绿,有时呈暗黑色;
以下是更差的颜色,要尽量避免购买,因为其储量丰富,颜色丑陋,价值极低:
灰绿: 灰色中有绿色,灰色调为主,虽有绿色,但色不正;
灰蓝: 灰色中有不纯的蓝色,灰色调为主,不纯正的灰蓝色;
油绿: 色绿暗不纯正,如油浸般不鲜明;
油青: 色绿暗不纯正,较油绿更加暗淡,色邪;
红翡:红褐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红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调在内,有时呈铁锈色,纯红色十分罕见;
紫罗兰色; 俗称“春色”包括紫色、浅紫色、蓝紫色,水头好、质地细腻的品种也是非常难得的。
黄翡: 黄色、褐黄、黄褐,米黄色十分罕见;
该文章由作者:【胡桃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