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是指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贸易公司,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通过市场的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外贸公司经常做一些目前没有进出口权单位的进出口代理,收取代理费。这一系列贸易活动首先是要在有进出口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整个过程中要通过的环节一般是海关、商检、银行、外管局、退税科、国税、政府主管部门等。
开办流程
公民获得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成为工商经营户后,到商务部门登记备案,便可获取外贸经营资格。然后还需到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外汇、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以获得与这些部门有关的经营业务的许可。以上手续办齐,大约需一个月时间。
1、网上申请进出口经营权资格,提交后按要求准备材料交到区外经委,转市外经委,转省外经委批准,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n2、到工商局作经营范围变更。/n3、到税务局作经营范围变更。/n4、到当地海关备案。/n5、到外汇管理局办理进、出口核销登记并开立美元帐户。/n6、到税局办理退税登记,领取退税证。到技术监督局审核盖章,再到工商局审核盖章,再到税务局审核盖章,再到海关领取操作系统、读卡器、IC卡等。再拿IC卡到外经委、外汇管理局办理IC卡备案,到海关备案,到电信局买17999上网卡。/n8、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登记,申请产地证、普惠制产地证注册。/n9、在网上申请核销单,再到外汇管理局买核销单。/n10、到海关买报关单。
经营范围
外贸公司的业务范围总体分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作为个体户或小公司来说,一般不适宜从事技术贸易,而货物的进出口贸易中的一些商品如粮食,是由一些指定公司专营的,个人不允许经营。而对于家具、家电等占用资金大、售后服务复杂的业务,对个人也不适宜。
手续费用
1、海关:注册并取得10位编码。办IC卡需几百元。每年须年检,年检时必须提供当年会计师事务所年审报告,该报告约需数千元。如果做进(来)料加工贸易,必须要有一名经海关培训合格的加工贸易申报员,培训数天,费用约800元。
2、外管局:备案并经其培训一名核销员,通过其程序网上申领进出口核销单。
3、商检局:备案并须有一名经其培训的报验员,培训费每人次800元,每年对这名报验员的年检费是200元。网上报检软件费4000元。
4、技术监督局:办理企业代码证和商品条码证,年审费2000元。
5、商务厅:备案登记。年审不收费。进料加工的审批机关,审批不收费,但需用它的收费软件在网上办理加工贸易,软件费1500元。
6、税务:注册登记并要有指定的退税员。其中,取得出口退税资格是至关重要的手续。
7、商会:目前,加入任何一家商会(五大进出口商会)的注册费是8000元,以后每年的年会费根据上年的实际进出口额收费,最低收费是4000元。如出口某些特定商品,需向商会另外支付费用,如:出口大蒜不足1000吨,需向食土商会另缴1000元;出口量在1000-5000吨交2000元;出口量在5000吨以上,每增加5000吨及以内数量,再交1000元。如果不加入商会,企业就无法参加广交会,就不能出口某些商品。
常见陷阱
外贸公司应警惕信用证“陷阱”
外贸公司在代理进出口贸易时应该多加注意,尽量预防信用证“陷阱”,防范可能出现的信用证诈骗。
1、外贸公司要慎重选择贸易伙伴。外贸公司接受代理进出口委托时,必须严格审查委托人和外商的资信。在寻找贸易伙伴和贸易机会时,应尽可能通过正式途径来接触和全面了解客户,摸清对方真实背景及信誉度,不要与资信不明或资信不好的客户做生意。
2、严格审查信用证的内容。坚决不接受无法或难以执行的“软条款”,否则,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外商的手中了。同时,外贸公司在与外商签约时,应平等、合理、谨慎地确立合同条款,如“预付履约金、质保金、佣金和中介费”等条款要严加审查和判断,以免误中圈套。
3、在开出信用证时,应视外贸背景、对方商业信誉等具体情况。充分估计到贸易风险程度而收取相应的信用证保证金,信用证也应是远期或可撤消信用证为妥,以降低贸易风险。
4、付款方式尽量做到每单及时结清,避免“一单压一单”。(即在第二批货物到货时,才付第一批的货款付款),否则容易出现经济纠纷和其他意外情况。
5、外贸公司在开证、报关、提货、发货等环节上要严格把关。不能“只管开证和收取代理费”,对其他环节不闻不问。特别要注意在信用证随单据的流转中可能会出现的漏洞,克服“正本提单在手,万事大吉”的麻痹思想。
6、外贸公司在对外贸易中,对本公司业务员要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常用术语
CPT(Carriagepaidto)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
CPT是贸易术语,是CarriagePaidTo(…namedplaceofdestination)的缩写,即“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它是指卖方应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亦即买方承担交货之后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
CIP(CarriageandInsurancepaidto)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港)
CIP是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亦即买方承担卖方交货之后的一切风险和额外费用。但是,按照CIP术语,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保险。
ExDock(NamedPortofImportation)(目的港码头交货)又称DEQ(DeliveredExQuay)
DEQ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港码头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不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并卸至码头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DAT(DeliveredAtFrontier)(边境交货)
DAT(deliveredat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类似于取代了的DEQ术语,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卸货后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术语所指目的地包括港口。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的一切风险和费用(除进口费用外)。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式联运。
DES(DeliveredExShip)(目的港船边交货)
按此术语成交,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买方负责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DDU(DeliveredDutyUnpaid)(未完税交货)
它指卖方将备好的货物,在进口国指定的地点交付,而且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地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不包括关税、捐税及进口时应支付的其他官方费用),另外须承担办理海关手续的费用和风险。
DDP(DeliveredDutyPaid)(完税后交货)
DDP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完成交货。
Ex(PointofOrigin)(产地交货)又称EXW(ExWorks)
EXW是国际贸易术语之一,是指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点(如工场、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卖方不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或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
Directindustry(finderwal)工业出口渠道。
FOB(FreeonBoard)(在运输工具上交货)
FOB也称“离岸价”,实践中的使用通常为“FOB……港(出发地)按FOB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FAS(FreeAlongsideShip)(船边交货;船侧就岸交货)
船边交货贸易术语,英文为FreeAlongsideship(namedportofshipment)即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所写为FAS。它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码头或驳船上把货物交至船边,从这时起买方须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全部费用和风险,另外买方须办理出口结关手续。
FCA(FreeCarrier)交至承运人(指定地点)
FCA是freecarrier也就是“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
C&F(CostandFreight)(成本加运费)后改为CFR(目前对外贸易的实际操作中也有很多客人喜欢用CNF来表示C&F,实际上只是把符号&换成N,意思是一样的)
成本加运费(CostandFreight)(namedportofshipment),指定目的港。它指卖方必须支付把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开支和运费,但从货物交至船上甲板后,货物的风险、灭失或损坏以及发生事故后造成的额外开支,在货物越过指定港的船舷后,就由卖方转向买方负担.另外要求卖方办理货物的出口结关手续货物的风险、灭失或损坏。
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就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交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
该文章由作者:【三千院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