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zháo、zhāo、zhe、zhuó,是一个一字多音的多音字,半包围结构,部首为羊字旁,总笔画数为11。笔顺读写:点、撇、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
注意:著(zhe、zháo、zhāo、zhuó音)是“着”的正字,而“着”字是“著”字的俗字,〈属于音义全等的正俗字关系,不存在字义的分化,也并非是它的繁体字〉。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着zhuó(ㄓㄨㄛˊ)
⒈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⒉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⒊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⒋下落,来源:着落。
⒌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⒍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着zháo(ㄓㄠˊ)
⒈接触,挨上: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⒉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⒊使,派,用:别着手摸。
⒋燃烧,亦指灯发光:着火。灯着了。
⒌入睡:躺下就着。
⒍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着了。没见着。
着zhāo(ㄓㄠ)
⒈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⒉计策,办法:高着儿。没着儿了。
⒊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⒋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着zhe(˙ㄓㄜ)
⒈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⒉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⒊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⒋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详细释义
着[zhe]
〈助〉(著的俗字)
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道着姓名人不识。——唐·白居易《恻恻吟》又如:他们正说着话呢;门敞着
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水浒全传》又如:听着;快着点儿
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如:沿着;挨着;朝着
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较等。如:着呢
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水浒传》
另见zhāo;zháo;zhuó
著、箸zhuó
(着为著的俗字)
穿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二刻拍案惊奇》又如:着衣(穿衣);着绯(穿红色官服。古代官服颜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级的高低。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后常以“著绯”指当了中级官员)
附着;加…于上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三国志·方伎传》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贾谊《论积贮疏》始欲着推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又又欲着敲字。手足无可着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又如:着生植物(植物学名词。即附生植物);着浅(搁浅)
接触;挨上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韩愈《石鼓歌》此手那可使箸贼!——《世说新语·雅量》野船着岸又春草,水鸟带飞夕阳。——唐·朱庆馀《南湖》又如:着地(贴着地面);着末(撩拨;沾染);着肉(贴身);着莫(引惹;牵缠);着脚(涉足)
安置,放置以犀柄尘尾着柩中,因恸绝。——《世说新语·伤逝》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
差使;打发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着人问信。——《镜花缘》蒋爷叫小童着官人将邓车解到知府衙门收入监中。——《小五义》又如:着叠(打发);着人前来领取
关切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吴昌龄《张天师》又如:着己(亲近;贴心);着紧(紧要;重要;抓紧;赶紧;着意;留意);着趣(知趣)
生长;增添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韩愈《感春》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们弟兄们看了这船样,一齐都心懒了。——《水浒传》又如:着迹(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用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广,广又不能答。——《世说新语·文学》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光不着钱。——徐积《谁学得》
开[花]来时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结[果实]春根夏苗秋着子。——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
命令。旧时公文用语着先赴礼部,即照前次试题各补诗赋一卷,仍发誊录。——《镜花缘》老爷大怒,已告知县主,着公差捉拿题诗人与小姐了。——清·崔象川《白圭志》又如:着令(命令;责成)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司空图《退居漫题》
着[zhuó]
〈名〉泛指服装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陶潜《桃花源记》
酒器[awine-jar]着,殷尊也。——《礼记》
着落。又如:吃穿无着,寻找无着
另见zhāo;zháo;zhe[4]
着[zháo]
〈动〉(著的俗字)
触及某物;接触。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燃烧以火煮令一着一灭。——《物类相感志》又如:火着得很旺;着火点(可燃物质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指灯发光。如:天一黑,灯都着了
遇;受到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叩门去始知。——宋·陆游《午寝》又如:着雨;着水;着恼(生气;发怒);着疑(怀疑;起疑心)
进入睡眠状态。如:他躺下就着了;着着(睡得很熟的样子)
觉得惟有垂泪,十分着急。——《镜花缘》又如:为此着恼;越寻思越着昏
中,恰好合上依方位,百下百着。——《西游记》又如:着手(上当,落入圈套);着道儿(中计;上当);着魔(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
得当,对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水浒全传》
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鸡猪鱼蒜,逢着就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因话录》又如:猜着了;打着了
另见zhāo;zhe;zhuó
着[zhāo]
〈动〉(著的俗字)
放置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晋·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安顿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苏轼《南堂》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蒋正子《山房随笔》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是;对。用于答语,表示同意着!着!着!就是这么着。——《儿女英雄传》又如:着,咱们就这么办
另见zháo;zhe;zhuó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又《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爾雅》思也。
又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又《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又《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又《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又《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又《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又《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又《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直音》俗作着。
该文章由作者:【售后宝】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