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全称为平壤直辖市(朝鲜语:평양직할시),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大同江将平壤城分成东、西两部分,城市东面有瑞气山,西南部有苍光山,北部有锦绣山、牡丹峰,南部是平原,风景优美,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一座花园城市。
历史沿革
远古
平壤历史悠久,是朝鲜民族的发祥地,在朝鲜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相传公元前2333年,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称王俭)建立朝鲜国,其都城阿斯达就位于平壤,因此平壤又有“王俭城”之称。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平壤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朝鲜人民过去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平壤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近年来,韩国尹乃铉先生在其论文中提出5点,论据,认为今平壤地区的古墓和土城里土城出土的文物,均为后汉而非前汉时代的遗迹、遗物。
中国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并取代箕子朝鲜,称为“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攻占王俭城(即平壤),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汉四郡的中心。乐浪郡治为朝鲜县,位于大同江南面,其遗址在1930年代陆续出土,平壤市的乐浪区即由乐浪郡遗址而得名。
中古
313年,崛起于中国东北的高句丽利用西晋衰落之际南下朝鲜半岛,吞并了乐浪郡,并恢复了平壤的古称。427年,高句丽第24代王巨连(又称长寿王)正式迁都平壤。高句丽以平壤为中心,势力不断南下,试图统一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上的三国时代(高句丽、新罗、百济),直至668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才宣告结束。6世纪末,中国隋炀帝派水军攻打平壤城,但被击退;到唐高宗时期,唐朝于668年灭亡了高句丽,在平壤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此后,平壤又成为唐朝和新罗对峙的地点,后来并入新罗的土地。经过多年战争的破坏,此时的平壤已经荒废。
到了高丽时代,平壤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再次振兴。918年王建刚建立高丽王朝,就宣布“平壤古都,荒废虽久,基址尚存,而荆棘滋茂……宜徙民实之,以固藩屏,为百世之利”,于是“量徙盐、白、黄、海、凤诸州民以实之,为大都护府”,开启了高丽对平壤地区的经营。926年,高丽王朝将平壤定为“西京”。高丽时期,平壤经过多年建设,已相当繁华,特别是当时的平壤遍植柳树,有“柳京”之誉,因此高丽著名诗人郑知常才会讴歌平壤“紫陌春风细雨过,轻尘不动柳丝斜”的景象。
朝鲜王朝时期,平壤仍为当时朝鲜的重要城市,在当时称“平壤府”,是平安道的首府,同时被称为“两西重镇”,时人称赞平壤形胜“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长江(大同江),远临旷野”。
当时的平壤城池分内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内城有五门,南为朱雀门,东为大同门(有瓮城),东北为七星门,东南为长庆门,西为静海门。内城之外为中城,南门为正阳门,东门为含毬门,北门为庆昌门,西门为普通门。中城之外为外城,南为车避门,西为多景门。此外还有承服门、足朴门、大道门、小通门、水德门等。内城北端有北城,南为转锦门,北为玄武门。
近代
平壤虽然和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是当时的朝鲜两大商业中心,但屡遭兵燹。1592年发生壬辰倭乱,日本攻陷平壤城,后来朝鲜在明朝援军的帮助下与日军激战,收复了平壤。1627年的丁卯胡乱和1636年的丙子胡乱期间,满洲(女真)军队曾两度攻占平壤,大量市民被掳走为奴隶,平壤又遭到严重破坏。
1896年,朝鲜将8道划分为13道,平壤隶属平安南道,仍为该道首府。1897年,镇南浦开港,1898年5月,大韩帝国政府宣布向各国开放平壤,1902年5月,大韩帝国将平壤升格为陪都,称“西京”。当时,平壤不仅有许多日本和西洋人,也是朝鲜华侨的重要聚居地。随着平壤的对外开放及地位提升,平壤近代化进程加快,逐渐成为朝鲜半岛的商业和工业中心,并成为朝鲜半岛的基督教中心,全盛时教堂超过1400座(在朝鲜战争时期这些教堂被美军全部炸毁),有“东方耶路撒冷”的别称。日俄战争前夕,大韩帝国的高宗皇帝还打算迁都平壤以躲避日本威胁,但在日本压力下没有成功。
日据时代,平壤曾在1919年作为三一运动的重要中心。1931年,发生万宝山事件,平壤市民在日本人的误导和唆使下引起大规模的排华骚乱。1945年,日本投降,平壤为苏联占领。1948年,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以金日成为内阁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定都平壤。
现代
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古都平壤又一次饱经战火蹂躏,不仅成为战场,而且在1950年到1953年的三年间美军的轰炸机在平壤上空投下了42.8万枚炸弹,那时平壤的人口仅40万,平均每位市民都承受了一颗以上炸弹的袭击。平壤几乎被夷为平地,绝大多数古迹化为乌有。美军的一位指挥官曾经感慨:这片巨大的废墟,即使再过100年也恢复不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城市重建史上,平壤城的重建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经历了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的双重摧残,平壤城市设施被破坏的程度堪与苏联斯大林格勒(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相比。1952年5月,战事尚未结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平壤市的复兴计划。负责重新设计规划平壤的朝鲜建筑师金正熙在和中国同行交流的时候,曾经对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感叹道:平壤已经真的成为一片“平壤”了。到了21世纪,平壤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处新义州东南284公里、元山以西226公里和南浦市东北54公里交汇处。截至2009年底,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
地形
平壤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花岗岩和石灰岩地系
,朝鲜称之为“大同系”。平壤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7米。主要平原有平壤平原,面积950平方公里;顺安平原,面积190平方公里。境内山峰(实为丘陵)主要有牡丹峰,高95米;烽火山,高196米;大城山之将帅峰,高270米;龙岳山,高292米。
水文
平壤市位于大同江下游,大同江将平壤城分成东、西两部分。
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大同江、普通江、南江、合掌江及上元江。岛屿有豆老岛(두루섬)。
自然资源
平壤市的土壤成分多为石灰岩分解而成的赤褐土。主要矿产有褐煤、铝矾土、泥炭和铜。植被分布属于针叶林带。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上,平壤市总共分为18个区域、4个郡、4个邑、5个劳动者区,共387个洞。
人口
根据2008年统计,平壤有人口3255388人,这些人也是政治上可靠,出身成分属核心阶级的人。2010年,朝鲜实施行政区域改革,原本300多万的人口也减少了约50万人。
经济
朝鲜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失业率:0
税率:0
交通
公路
平壤市街道宽阔,但是行使在路上的汽车很少。据说只有社会上层人士才能用得起汽车。一般是政府公务员配有汽车,或者是政府奖励汽车给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平壤的市内公共交通主要是公共汽车和地铁。一般,公车都是挤得满满的。虽然拥挤,但是市民会自觉排队等候。
另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平壤共有1500余辆出租车。
地铁
平壤地铁,建于1973年,共16个站。是一个两条路线的地下铁路系统,路线总长22.5公里。革新线(혁신선)的车站有光复、建国、黄金谷、建设、革新、战胜、三兴、光明和乐园。千里马线则经过红星、战友、凯旋、统一、胜利、烽火、荣光和复兴车站。国外观光客仅能在导游的陪伴下,在两个指定的车站间搭乘平壤地铁。
平壤地铁的柱子、走廊、台阶,甚至整个月台,都是用上好的大理石建造。青铜雕塑、壁画、镶嵌画布满地铁站,穹顶上垂挂下无数金色的枝形吊灯。装饰奢华程度,不但远远超过首尔地铁,更可与“地下宫殿”着称的莫斯科地铁一较高下,具有俄罗斯风格。平壤地铁还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铁。由于平壤的土层特别厚,要开挖到地下100米处才是坚固的岩石层。地铁建于地下100多米,从地面下去乘电梯都要三五分钟。
铁路
平壤也有来往北京和莫斯科的定期火车。前往北京需要25小时又25分钟,于每周一、三、四、六营运;往莫斯科则需费时六天。
空运
平壤政府营运的高丽航空有经营从顺安国际机场到北京(PEK)、沈阳(SHE)、海参崴(VVO)、澳门(MFM)、曼谷(BKK)、哈巴罗夫斯克(KHV)和哈尔滨(HRB)的定期航班。另外也有不定期往仁川(ICN)、襄阳(YNY)和日本一些城市的航班。高丽航空也宣称经营了数条朝鲜国内航班,曾有少数外国航空公司经营往平壤的航班,其中中国的航空公司占了多数。2008年4月,中国国际航空推出了北京往来平壤的定期航班。
社会
体育
平壤每年冬季都广泛开展冰上运动,夏季则举行“海洋月”活动,
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到大海和江河湖泊中学习游泳,锻炼体魄。每到传统节假日,各部门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跆拳道、摔跤、拔河、跳板、秋千等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得尤其广泛。平壤是朝鲜每年举行多种国内大型体育比赛的地方,也是举行国际体育比赛的场所。平壤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万景台杯”马拉松赛等,是平壤市每年都举行的国际赛事。
1979年4月25日至5月6日,平壤举办了第35届世乒赛。
平壤曾提议与汉城(今首尔)共同举行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谈判最终破裂。朝鲜最终宣布抵制此次奥运会。
第13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于1989年7月1日至8日在平壤举行,但联欢节铺张奢华的筹备使朝鲜财政透支严重,陷入了更深的贫困。
1995年,原定平壤市主办的第二届东亚运动会因经济因素而被迫取消。
教育
平壤外国语大学
平壤外国语大学是五年制的外国语文学校,1964年时,由著名的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外国语文学院分离独立创建,设有五个学系,提供21种语言学习。
金日成综合大学
金日成综合大学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市东北部大城区域的龙南山麓,1946年10月1日建校,是朝鲜半岛北部的第一所正规大学。
平壤医科大学
平壤医科大学位于朝鲜平壤市中区,成立于1948年,由金日成综合大学中医学相关学科发展而成,是北朝鲜最知名的医学专门的大学之一。
金策工业综合大学
金策工业综合大学原名平壤工业学院,原来成立于1948年。1951年起以已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策先生命名,以纪念他在祖国解放战争里为国捐躯,变成金策工业学院。1998年时再被升格为大学。
平壤科学技术大学
平壤科学技术大学是朝鲜和韩国合办的大学,设于朝鲜平壤市乐浪区域宝星里,占地约100万平方米,以培养资讯科技、生物科技、国际贸易英语人才和专家为目的等。
平壤电脑技术大学
平壤电脑技术大学位于朝鲜平壤市普通江区域,在1985年9月1日建校。该校设有电脑系、信息系等三个学系,致力培养朝鲜的信息技术人才。
平壤音乐舞蹈大学
平壤音乐舞蹈大学位于平壤市大同江东岸塔济大街,创建于1945年(另有说法创建于1949年)。1994年该校分为音乐和舞蹈两大学部。
平川工业大学
平川工业大学位于平壤市平川区域,是一所职工业余大学,学制为5年。该校以教授应用技术为主,设置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电子学等专业,务求令学员学以致用。
平壤农业大学
平壤农业大学是位于朝鲜平壤市的一所大学,成立于1981年,以农业研究为主。平壤农业大学曾于2004年派代表团至中国作交流访问。
城市建设
平壤市区建筑面积占20%,其余80%为公园等绿化用地,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绿化面积人均约50平方米,市内处处是苍松翠柏、花坛草坪,加上山青水秀的天然景致,使平壤成为一座花园城市。
文化
饮食
朝鲜族的主食以冷面和米糕见长。盛夏,朝鲜族家家都吃冷面,即使是冬天冷面也会得到许多人的青睐。这种冷面是用荞麦粉和淀粉轧成的,有的也用白面或米面。面条压成后,直接放到开水里煮熟,然后用凉水浸凉,捞出后加上牛肉、狗肉、蛋丝、辣椒、芝麻、香油、苹果梨丝等,再浇上一些狗肉汤。吃起来甜里有酸,香里透辣,清凉爽口。
米糕的种类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打糕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时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打糕,顾名思意,就是用手工打出来的。打糕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后用木棰在木臼里打成糕团,有两人打的,也有一人打的,一般要打上半小时左右,然后取出切成片状,放上小红豆沙面,再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来啧啧有味。
米酒,是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不过千万不能贪杯,这种米酒开始喝的时候度数不大,但它却后劲十足。而且和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特产
陶瓷工艺品:高丽的青瓷和朝鲜王朝的白瓷以其透亮、柔和的翡翠色与运用了独特镶嵌技法的多种花纹和优美的曲线,驰名世界。例如:“云鹤纹镶嵌花瓶”和“松鹤镶嵌青瓷花瓶”
平壤工艺品
金银工艺品:神仙炉(火锅)、祝酒杯、餐具、托盘、赠给三胞胎作为纪念的银妆刀、金戒指等。
螺钿漆工艺品:螺钿工艺和漆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品。高句丽遗迹中出土的“漆棺”、“漆器皿”和高丽、朝鲜王朝时期的遗迹出土的“十长生纹”、“葡萄纹螺钿盒”等。
甘红露:平壤名酿,用枣、柿饼、生姜、苹果和梨等原料酿成,颜色微红,酸味和辣味配合得宜,酒精度极高,但无刺激,以醇和驰名。
平壤冷面:是一种用荞麦面条韧的朝鲜冷面,面汤爽口,甜味和微酸味配合得宜,其中玉流馆煮的产品最闻名。
博物馆及展览馆
朝鲜中央植物园
朝鲜中央动物园
中央动物园的虎宝宝
朝鲜邮票展使馆
平壤赏石展示馆
烽火里革命博物馆
普韦布洛号美国间谍船
平壤电影城
平壤文化展示馆
月香展示馆
旅游
金日成广场
金日成广场是首都的中央广场,临大同江畔,主体思想塔的对面,1954年8月竣工,面积75000平方米,为世界第16大广场。地面是花岗岩铺地。这里是朝鲜举行重要政治文化活动、庆祝大会、公众集会、阅兵式的场所。并常在外国拍摄的与朝鲜有关的电视纪录片中出现。金日成广场的南北分别是主体思想塔和人民大学习堂。
主体思想塔
主体思想塔(朝鲜语:주체사상탑)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金日成广场的对面,是为祝贺金日成七十岁寿辰而建,于1982年竣工。
朝鲜凯旋门
朝鲜的凯旋门,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之牡丹峰区的牡丹峰大街及凯旋大街的交界处,地处牡丹峰的西麓,邻近金日成体育馆及凯旋青年公园。
朝鲜凯旋门是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于1982年建成。凯旋门高60米,宽52.5米,整座建筑用1.05万多块精雕细琢的高级花岗石砌成,规模宏大。有3层歇山式的屋顶,柱檩之间配有各式装饰,体现了朝鲜传统建筑特点。拱门是朝鲜传统的城门形式,高27米,宽18米,可同时开行几辆汽车。门柱正面镌刻着白头山、《金日成将军之歌》和金日成投身革命到凯旋回国的年代“1925”、“1945”金色字样。门柱边缘有70块金达莱花纹浮雕石板,标志着金日成同志的70寿辰。南北两侧壁面上还有朝鲜人民遵循金日成教诲为祖国建设积极奋斗的浮雕群像。
凯旋门建在牡丹峰山脚,有着深远的意义。1945年10月14日,金日成同志在这里向获得了解放的朝鲜人民作了第一次讲话。在40万群众参加的集会上,金日成的讲话指出了朝鲜解放后应走的道路,号召朝鲜人民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有钱出钱,全民族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建国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从此,朝鲜各阶层在民主的旗帜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朝鲜面貌在短暂时间里焕然一新。朝鲜人民所走过的充满胜利和光荣的半个世纪的战斗历程,是与金日成的“凯旋讲话”分不开的。建立凯旋门,便是朝鲜人民永远牢记金成同志业绩的强烈愿望的反映。
千里马铜像
千里马铜像象征着朝鲜人民为早日恢复祖国解放战争时期被破坏的国家,以千里马的气势继续革命和前进,朝鲜人民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千里马铜像矗立在万寿台的丘岗上,是于1961年4月15日,在金日成主席诞辰49周年之际建成的。铜像的总高度为46米(从人行便道到红色信纸),其中雕像高14米、长16米。工人铜像高7米,农民铜像高6.5米。基座是用360多种2500多块不同规格的花岗岩垒起来的。铜像的前面是英雄式劳动阶级高举着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红色信纸”,以骑着千里马的气势向前进,其后面是一个抱着稻子的女农民加速进军的情景。
将云彩远远地抛在后面的千里马,因其鲜明的轮廓给人以持续前进和飞跃的气势,特别是展翅的千里马,进一步升华了整个铜像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苍光院
苍光院(ChanggwangwonHealthComplex):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市之在千里马大街,临近风景秀丽的普通江畔,与楼高17层的“普通江饭店”为邻。它是一座楼高4层的综合性健康服务中心。
境占地面积约为50,000多平方公呎,设有一座楼高4层的苍光院健康中心,楼面面积高达380,000平方公呎,全部水源均经过滤和消毒:
第1及第4层:个人浴盆、家庭浴盆、超声波治疗按摩浴池;
第2层:男宾公共浴池。
第3层:女宾公共浴池。
除了洗澡设施外,亦有干蒸浴房及蒸汽浴房;
户外设有游泳池,及设有两个大型嬉水池
冬季使用的高达10公呎的跳水设施之暖水游泳馆
还有理发店、按摩院、美容院(只接待女宾)、食堂、冷饮店(只提供汽水或啤酒)。
练光亭
练光亭位于朝鲜平壤市中心的中区大同江畔,亭内挂着匾额:‘天下第一江山’。古代中国的外交使节人员来平壤观光,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亲自题上‘天下第一江山’六个汉字来赞美它。
它始建于高丽(918─1392)时期1111年,其后经多次修缮和改建,现存建筑为1670年所建。练光亭建在大同江岸峭壁上,与周边景色十分和谐,互相衬托。南边靠岸一方建在用石头垒砌的高台上,北边一方以高硕方柱支撑,看起来好像两层建筑,以保持总体建筑的平衡,上面铺了楼板。在11世纪的高丽时代的著名文人黄金元在这里挂了一副汉字的对联来歌诵大同江的风光:“长城一面溶溶水,大野东头点点山”。但写上两行就续不下去了,他深感自己心长力绌,便投笔兴叹。有人把这两行做成两个匾挂在“练光亭”两个圆柱内侧,至今保存完好。
练光亭南边的正面3间(11.35米),侧面3间(7.2米),有11根圆柱。北边的正面2间(6.15米),侧面4间(11.02米),有9根方柱。歇山式屋顶,南北相连,这是罕见的建筑形式。
练光亭建筑样式优美,属朝鲜关西八景之一,练光亭邻近还有大同门古代建筑。
位于金日成广场西北面万寿台喷泉公园旁。为祭祀古朝鲜的建国始祖檀君和高句丽始祖东明王而建立的祠堂。最初叫做《檀君祠》、《檀君殿》。后在1725年,为同时祭祀檀君和东明王而改称《崇灵殿》。《崇仁殿》建成于1325年,是高丽末期的祠堂,是平壤的最早其建筑之一。
位于龙跃山下。李朝时期,作为私立教育机关而建立的建筑物。据说原是儒学家鲜氏建立私人书院讲授儒学的地方,鲜氏去世后,他的后代于1656年将书院进行了扩建。进入由6幢建筑物构成的内院,两侧分别为东屋和西屋,沿着前书堂的北面台阶走进内屋,便可看到该书院的中心建筑–大成殿。
与高句丽古都大成山城一样是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公元427年,高句丽的长寿王从国内城(现中国吉林省吉安县)移都过程中建成此宫。近160年间,国王们一直居住在此宫殿,直到公元586年,王宫才搬进了平壤城。
东明王陵(朝鲜语:동명왕릉)
位于朝鲜首都平壤力浦区域的龙山里,是高句丽的建国始祖东明王朱蒙的陵墓。高句丽是朝鲜半岛历史中幅员最广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当时的高句丽人崇拜建国始祖“东明王”,把他视为神,死后为他修筑了宏伟坚固的陵墓,诚心祭祀他。
经过“祭堂区”,拾级而登就是“墓区”,一眼望得见富有古典美的高句丽文武官雕像等各种“石雕”和雄伟的“王陵”。“王陵”外形为四角形,往上渐窄,呈去头的四棱椎,坟顶为圆形。用大石块筑“基坛”,上面筑了高硕的坟山。“基坛”一边长32米,高11.5米。
陵前有球形石垫上的石制祭桌,左右立着象征高句丽人勇敢性的石虎。“王陵”前左右拐角处有尤“望柱石”和“石灯”。
“定陵寺”是在迁葬时建立,改建时复原,有“中门”、“塔”、“普光殿”、“极乐殿”和“龙华殿”。回廊环绕,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
檀君陵
檀君陵是坐落在平壤东北的一座古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称此墓是朝鲜半岛第一个朝代檀君朝鲜奠基人檀君的陵墓。
檀君陵坐落在离平壤中心北东38公里的江东郡文兴里。建于1994年10月,用1994块精雕细琢的花岗岩筑成9台。檀君陵占地面积为45公顷,改建碑院子里有门柱、“檀君陵改建纪念碑”和檀君记绩碑。门柱是若干雕琢古代门柱结构的立石而成。从改建碑院子沿着宽40米的大型石阶,两旁有8尊大臣、4尊王子雕像。陵墓是四角金字塔般的石陵。陵台长、宽各有50米,高22米。墓顶为四方形,入口在陵墓后面,墓室为正方形,各长5.7米,高4.8米,能容10余人。这里有安放着檀君王和王后之遗骨的两个棺材。陵台四角有朝鲜虎石雕和描写古朝鲜的象征性武器琵琶形短剑的剑塔。
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禁止外界对檀君陵进行考古研究,其真实性一致存在争论。
城市动态
2015年度朝鲜平壤马拉松比赛12日举行,吸引众多国内外选手参加。赛事主办方介绍,今年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650多名外国选手参加比赛,其中包括不少美国人,还有150名来自中国。一个来自上海的旅行团和朝鲜国际旅行社合作,组织安排了四天三夜的行程。本次比赛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10公里)三个组别,全程马拉松冠军将获得500欧元(约等于3280人民币)的奖金。
当天平壤阴天无风,不太冷也不潮湿,是适合跑步的良好天气。比赛从早上八时三十分开始,起点和终点设在平壤金日成体育场,选手们沿着主办方设定好的路线前进。主办方沿途设置了补给站,为选手提供饮用水。路边安放了用英文指示洗手间位置的立牌。许多平壤市民手持花束在沿途为运动员加油并挥手致意。
平壤马拉松已有34年历史
相信很多人是头一次听说平壤马拉松,尤其是近几年。在我们不知道的年岁里,平壤马拉松已经默默地举办了34年,并于去年向外国业余选手开放。这对很多好奇朝鲜生活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朝鲜打开了敞亮的大门。
平壤马拉松,全称万景台奖国际马拉松赛,是经国际田联认定铜标路跑赛事,每年4月于朝鲜首都平壤举行。比赛出发点位于金日成体育场,比赛线路环绕金日成体育场周边四圈,来回横跨金日成体育场后方的大同江,其马拉松比赛终点同样设在金日成体育场,设立这一赛事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朝鲜已故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诞辰日(4月15日,同时这一天也是朝鲜最大的节庆之一太阳节)。
平壤马拉松始于1981年,1984年开始分设男女项目,比赛时间为早上九点开始,气温约6-8度,因此非常适合马拉松运动员创造佳绩。2013年以前,该项赛事只是针对专业选手与特邀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分别被要求必须在2小时27分和2小时38分内完成赛事)开放,业余选手全无参赛机会。
从2014年开始,平壤马拉松开始向业余跑者开放,在总共约一万名参赛选手之中出现了22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业余马拉松爱好者,不过这其中鲜有中国跑友,而且由于其全马关门为4小时,让很多业余跑友望门兴叹。
而今年的平壤马拉松,赛事组委会特意将全马关门时间放宽为5小时,让更多业余选手有机会与朝鲜专业运动员一起参与这一全世界最为神秘的马拉松赛。
该文章由作者:【耶路撒冷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