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科(学名:Caryophyllace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亚灌木。茎节通常膨大,具关节。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全缘,基部多少连合;托叶有,膜质,或缺。花辐射对称,排列成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稀单生,少数呈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果实为蒴果,长椭圆形、果皮壳质;种子弯生,多数或少数,微扁;种脐通常位于种子凹陷处,稀盾状着生;种皮纸质,稀表面近平滑或种皮为海绵质。
约75(80)属2000种,世界广布,但主要在北半球的温带和暖温带,少数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地中海地区为分布中心。中国有30属,约388种,58变种,8变型,分隶属3亚科,几遍布全国,以北部和西部为主要分布区。
本科植物的经济用途主要供药用和观赏。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亚灌木。茎节通常膨大,具关节。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全缘,基部多少连合;托叶有膜质或缺。花辐射对称,两性,稀单性,排列成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稀单生,少数呈总状花序、头状花序、假轮伞花序或伞形花序,有时具闭花授精花;萼片5,稀4,草质或膜质,宿存,覆瓦状排列或合生成筒状;花瓣5,稀4,无爪或具爪,瓣片全缘或分裂,通常爪和瓣片之间具2片状或鳞片状副花冠片,稀缺花瓣;雄蕊10,二轮列,稀5或2;雌蕊1,由2-5合生心皮构成,子房上位,3室或基部1室,上部3-5室,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具1至多数胚珠;花柱(1)2-5,有时基部合生,稀合生成单花柱。
果实为蒴果,长椭圆形、圆柱形、卵形或圆球形,果皮壳质、膜质或纸质,顶端齿裂或瓣裂,开裂数与花柱同数或为其2倍,稀为浆果状、不规则开裂或为瘦果;种子弯生,多数或少数,稀1粒,肾形、卵形、圆盾形或圆形,微扁;种脐通常位于种子凹陷处,稀盾状着生;种皮纸质,表面具有以种脐为圆心的、整齐排列为数层半环形的颗粒状、短线纹或瘤状凸起,稀表面近平滑或种皮为海绵质;种脊具槽、圆钝或锐,稀具流苏状篦齿或翅;胚环形或半圆形,围绕胚乳或劲直,胚乳偏于一侧;胚乳粉质。
分布范围
约75(80)属2000种,世界广布,但主要在北半球的温带和暖温带,少数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地中海地区为分布中心。中国有30属,约388种,58变种,8变型,分隶属3亚科,几遍布全国,以北部和西部为主要分布区。其中无心菜属、蝇子草属和繁缕属3属占全科种数一半以上,多集中于青藏高原,尤其是横断山至喜马拉雅山一带特别丰富。金铁锁属则为中国所特有。
下级分类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刺叶属 | Acanthophyllum C. A. Mey. | C. A. Mey.,1831 |
麦仙翁属 | Agrostemma L. | L.,1754 |
无心菜属 | Arenaria L. | L.,1753 |
短瓣花属 | Brachystemma D. Don | D. Don,1825 |
卷耳属 | Cerastium L. | L.,1753 |
狗筋蔓属 | Cucubalus L. | L.,1753 |
石竹属 | Dianthus L. | L.,1753 |
荷莲豆草属 | Drymaria Willd. ex Roem. et Schult. | Willd. ex Roem. et Schult.,1819 |
裸果木属 | Gymnocarpos Forssk. | Forssk.,1775 |
主要价值
本科植物的经济用途主要供药用和观赏。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是较常用中药。此外,无心菜属、石竹属、蝇子草属、石头花属(Gypsophila L.)、金铁锁属等10余属的多种植物常分别用作民间草药或地方习用中药。剪秋罗属(Lychnis L.)、石竹属、蝇子草属、石头花属和肥皂草属(Saponaria L.)等属的许多种是美丽的庭园花卉。
该文章由作者:【天才第一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