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海关成立于1989年9月1日,是国家设在河北省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直属海关总署领导,担负着进出境管理方面的4项基本任务: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及其它物品;征收关税和其它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监管区域为河北省全境。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男,1955年3月出生,汉族,黑龙江省依安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石家庄海关副关长,二级关务监督。石家庄海关为正厅级机构,下辖5个隶属关,3个派驻机构: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沧州海关和现场业务处、驻机场办事处(筹建)、驻邯郸办事处,内设15个部门,分别是办公室、法规处、监管通关处、关税处、综合统计处、审单技术处、稽查处、风险管理处、缉私局(副厅级)、人教处、财务处、政工办(机关党委)、监审室、机关服务中心和数据分中心。
现任领导
连文生
石家庄海关党组书记、关长
男,1956年10月出生,汉族,河北涉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普通班,现任石家庄海关党组书记、关长,一级关务监督。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西藏日喀则海关办公室主任,西藏聂拉木海关副关长,贵阳海关副关长、党组成员,贵阳海关关长、党组书记(副厅局级),石家庄海关副关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务,2005年任石家庄海关关长、党组书记。
全面负责石家庄海关工作,重点联系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缉私局;联系唐山海关,负责承德海关筹建工作。
吴华
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兼政治部主任
男,1955年10月出生,汉族,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二级关务监督。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海关总署办公厅署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国海关出版社副社长等职务,2004年任石家庄海关副关长、党组成员。
分管关税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审单处、学会工作;分管口岸工作、对外开放工作;联系与指导“两白人组”活动;联系驻邯郸办事处、秦皇岛海关,负责衡水海关筹建工作。
杨春杰
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男,1955年3月出生,汉族,黑龙江省依安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石家庄海关副关长,二级关务监督。197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哈尔滨海关工作,1992年以来先后任哈尔滨海关办公室副主任、货管处副处长、驻港口办事处处长、监管处处长、黑河海关关长。2007年任石家庄海关副关长,党组成员。
分管监管通关处、财务处、关务保障处、数据分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工作;负责联系沧州海关、驻曹妃甸港区办事处。
吴长有
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男,1954年5月出生,汉族,吉林省怀德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石家庄海关副关长,二级关务监督。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吉林省怀德县卫生院、8154部队、石家庄海关工作,1996年以来先后任石家庄海关业务二处副处长、人教处处长。2007年任石家庄海关副关长,党组成员。
分管法规处、综合统计处、稽查处、风险管理处、现场业务处、报关协会工作;负责联系保定海关、张家口海关。
武书明
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
男,1958年9月出生,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石家庄海关党组纪检组组长,二级关务监督。1978年3月入伍,先后任班长、排长、连、营教导员等职,1993年11月转业至太原海关工作,历任太原海关人事教育处主任科员、办公室行政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财务处处长,政工办主任等职,2007年6月任兰州海关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12年2月任石家庄海关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分管办公室、监察审计室、驻机场办事处工作;联系廊坊海关,负责邢台海关筹建工作。
简介
石家庄海关为正厅级机构,下辖5个隶属关,3个派驻机构: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沧州海关和现场业务处、驻机场办事处(筹建)、驻邯郸办事处,内设15个部门,分别是办公室、法规处、监管通关处、关税处、综合统计处、审单技术处、稽查处、风险管理处、缉私局(副厅级)、人教处、财务处、政工办(机关党委)、监审室、机关服务中心和数据分中心。关区现有在职干部560余人,其中总关石家庄海关为240余人。
石家庄海关将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做好服务,支持石家庄、保定等市继续开通冀欧班列,推动河北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还要积极申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区位优势
石家庄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与经济发展优势,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于一体的外向型、多功能国际化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这些优势决定了石家庄市在“东出西联”对内对外开放中,将成为我省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承接西部腹地的重要枢纽,成为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石家庄的特殊区位与经济条件是实施东出西联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的先决条件
优越的地理区位。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接合部,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石家庄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家庄依托自身优势,正在大力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工业突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些符合实情的发展战略,是经济腾飞的强大牵动力。
“东出”与“西联”地区经济与石家庄市经济的互补性是实施“东出西联”战略的基础条件
东出西联是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互惠双赢是合作基础。
与东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互助协作共享“东出”地区的港口资源。石家庄市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华北重要商埠,与东出地区不论是区位还是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都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秦皇岛、沧州、黄骅在港口资源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共赢对接“东出”地区产业。石家庄市与“东出”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有差异,这种差异有利于双方开展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沧州市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构筑“五化”并举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为石家庄的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秦皇岛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石家庄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唐山的钢铁工业是石家庄机械制造的前项关联产业,同时石家庄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唐山市重点发展的高速动车产业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与“西联”地区的产业互补性
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是石家庄市与陕西、山西、内蒙等地合作的基础。陕西省的地质成矿条件优越,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同时内蒙古还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故有“煤乡”之称。石家庄市的产业结构偏重,具有资源运输量和耗费量巨大的特点,能源、资源约束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新增容量将进一步扩大,电煤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急需筹建省外煤炭基地,提高煤炭保障率。上述西部地区的优质资源正是石家庄市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能源,是石家庄市“西联”的重要动力。西部地区是石家庄市轻工产品待开发的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必须牢牢抓住西部市场,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合作。
该文章由作者:【李解冻】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