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福建省辖地级市)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处北纬24°23′至24°54′、东经117°52′至118°26′之间。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龙海市隔海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龙海市接壤。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2019年,全市土地面积1700.61平方千米,其中厦门本岛土地面积157.98平方千米(含鼓浪屿);海域面积约390平方千米。2019年年末,厦门市有6个市辖区,26个街道、12个镇,379个社区、147个村。其中,思明区辖10个街道、98个社区,湖里区辖5个街道、56个社区,集美区辖4个街道、2个镇、47个社区、21个村,海沧区辖4个街道、28个社区、15个村,同安区辖2个街道、6个镇、60个社区、81个村,翔安区辖1个街道、4个镇、90个社区、30个村。

根据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163970人。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519.84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35.29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为0.4∶39.5∶60.1。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456.19千瓦时,比上年减少15.83千瓦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水6.85吨,减少0.45吨。

厦门(福建省辖地级市)

建制沿革

远古时,厦门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此后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

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龙启元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南唐保大五年(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至此共历时61年。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复平海军为泉州。

南宋淳祐年间,“三都”地区划属福建路漳州府,为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辖域为今海沧区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嵩屿街道、海沧农场及集美区南部部分地区。

元朝,属泉州路同安县;“三都”属漳州路龙溪县。

明朝,实行里都图制,厦门为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每个都下辖两个图。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为厦门岛的代称。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所辖境域包括厦门岛、鼓浪屿、浯洲(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岛屿。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思明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翌年设立台厦兵备道(雍正五年改为台湾道),管理台湾、厦门两地政务。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三都”地区属漳州府海澄县。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兴泉道移驻厦门。雍正十二年(1734年),兴泉道改称兴泉永道,管辖兴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三都”所属海澄县属汀漳龙道,管辖汀州府(今长汀)、漳州府、龙岩州。至此,厦门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埠。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兴泉永道改名为南路道,辖区不变,后增辖金门县;“三都”地区属汀漳道海澄县。民国三年(1914年),南路道改名厦门道;“三都”地区属汀漳道海澄县。同年4月,厦门岛、金门岛及附近的岛屿(不包括鼓浪屿)从同安县划出成立思明县。民国四年(1915年)1月,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龙汀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海澄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海澄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龙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三都”所属海澄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厦门沦陷。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漳厦战役,同日同安解放。至9月25日,集美、嵩屿、马巷、刘五店等地先后解放。10月17日,厦门岛及鼓浪屿解放。10月2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成立,下设思明、开元、厦港、鼓浪屿、禾山5个区。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三都”所属海澄县属第六专区(1950年改漳州专区、龙溪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

1953年11月,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7年4月,同安县灌口区的东孚等12个乡(镇)划归厦门市。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10月,海澄县海沧、新垵2乡由龙溪专区划归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同安县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千米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1月,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直属福建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包括鼓浪屿),并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9月,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合并,厦门市人民政府行使地方和经济特区的双重职能。1987年8月,增设湖里区,郊区改为集美区。1988年4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市内的厦门经济特区(厦门岛)及杏林、海沧地区设立台商投资区。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行政级别升格为副省级。1997年5月,同安改县为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区、思明区、开元区、杏林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7个区。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行政区调整后,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厦门市全市。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5月,厦门市下辖6个市辖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全市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379个社区、147个村。

厦门市下辖行政区

名称

面积

(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代码

思明区

84

350203

湖里区

73.75

350206

集美区

275.79

350211

海沧区

186.82

350205

同安区

657.59

350212

翔安区

411.5

350213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厦门市还设立有非正式区划的经济管理区。

厦门市经济管理区(非正式区划)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厦门出口加工区

国家级保税区

厦门象屿保税区

国家级保税港区

厦门海沧保税港区

国家级保税物流园区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

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厦门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厦门市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岛礁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等组成,陆地面积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90多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57.76平方千米(含鼓浪屿),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全岛海岸线约为234千米

地形地貌

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厦门海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小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千米,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3千米,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约27千米。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气候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厦门属于淡水资源匮乏的海岛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龙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13立方米。已发现的温泉或地热异常点有14处,地热点水温一般为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最高达90摄氏度,总允许开采量为33002立方米/天。水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偏硅酸、氟、溴、氡等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土地资源

厦门市土地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其中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耕地土壤类型有6个土类、11个亚类、21个土属、42个土种,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台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红壤和水稻土占耕地总面积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

矿产资源

厦门市金属矿藏资源比较缺乏,已发现的金属矿床、矿点有钍、铁、锰、铜、钨、铅、钛、钼、锌等。花岗岩和砂料是厦门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经济价值高,花岗岩地貌和沙滩同时又是厦门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还有高岭土、耐火黏土、砖瓦黏土等,大都分布在同安区和翔安区。

生物资源

厦门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各类海洋生物近2000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常见鱼类157种、软体动物89种、甲壳类动物127种、藻类139种。厦门海域内的文昌鱼和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鲎为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珍奇动物。

人口民族

人口

  • 常住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163970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461.73万人,农村人口54.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41%。男性人口272.05万人,女性人口244.35万人,性别比为111.34:100(女性为100)。

  • 户籍人口

2020年,厦门市全市户籍人口273.18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237.6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6.99%。男性人口133.80万,女性人口为139.34万人,性别比为96.00:100(女性为100)。

(注:2020年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厦门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民族

厦门市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南宋末,元军攻占厦门后,始有蒙古族人进住。明、清时期,回族因经商、从军等原因进住厦门;清初,满族随清军进住厦门,但进住人数均不详。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厦门的回族人口约500余人,清末增至1000余人。民国期间,许多回民迁出,回族人口减至200余人,抗日战争后有100余人。

截止2008年9月,厦门全市共有49个少数民族,畲族和回族人口最多,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万多人,外来暂住少数民族人口1万多人。在市区聚居的少数民族不多,仅有2个民族社区,分别是湖里区钟宅畲族社区和翔安区陈塘回民社区。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厦门市委员会

书记

崔永辉

副书记

黄文辉、陈秋雄

常委

叶重耕、蔡建新、林文生、李伟华、倪超(女)、陈沈阳、杜刚、吴申宇、波拉提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陈家东

副主任

叶重耕、黄强、刘育生、孙明忠、陈紫萱(女)、陈琛、刘绍清、林德志、郑岳林、黄延强、王成全

秘书长

陈鸿萍

厦门市人民政府

市长

黄文辉

副市长

黄燕添、黄晓舟、张志红、陈育煌、廖华生、李辉跃

秘书长

黄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

主席

魏克良

副主席

陈永裕、黄国彬、陈昌生、黄世忠、国桂荣(女)、黄培强、王焱、卢炳椿、薛祺安、黄奋强、李钦辉

秘书长

张仁苇

历任市领导

时间

市委书记

时间

市长

1979.11~1984.12

陆自奋

1979.12~1983.1

吴星峰

1984.12~1987.1

邹尔均

1983.1~1992.12

邹尔均

1990.4~1999.8

石兆彬

1992.12~2001.6

洪永世

1999.8~2002.6

洪永世

2001.6~2002.7

朱亚衍

2002.6~2005.5

郑立中

2002.7~2007.2

张昌平

2005.5~2009.5

何立峰

2007.2~2011.2

刘赐贵

2009.6~2013.5

于伟国

2011.2~2015.2

刘可清

2013.5~2016.8

王蒙徽

2015.2~2016.9

裴金佳

2016.9~2018.11

裴金佳

2016.9~2020.7

庄稼汉

2019.2~2021.1

胡昌升

2021.7~

黄文辉

2021.1~

赵龙

经济

综述

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5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亿元,下降4.9%,第二产业增加值246.57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190.45亿元,增长6.3%。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221元,比上年增长13.02%。

2020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519.84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35.29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为0.4∶39.5∶60.1。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电456.19千瓦时,比上年减少15.83千瓦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水6.85吨,减少0.45吨。

厦门市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35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83.94亿元,增长2.0%。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592.74亿元,下降1.1%,其中增值税194.54亿元,增长4.8%;企业所得税98.01亿元,下降7.7%;个人所得税85.76亿元,增长1.9%;土地增值税77.88亿元,下降19.4%。

厦门市全年财政支出976.91亿元,增长7.0%。其中教育支出159.90亿元,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41.22亿元,增长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5.31亿元,下降2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93亿元,增长2.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2.01亿元,增长3.6%。

第一产业

2020年,厦门市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27.88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0.20亿元,增长16.4%;牧业产值14.06亿元,下降1.8%;渔业产值7.99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0亿元,增长1.0%。

2020年,厦门市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76万亩,比上年增长1.8%。粮食播种面积6.14万亩,增长2.1%,粮食总产量2.51万吨,增长3.0%;蔬菜播种面积23.51万亩,增长0.5%,蔬菜总产量56.23万吨,增长0.9%;水果总产量7.42万吨,增长11.4%。肉类总产量2.98万吨,下降6.2%;蛋品总产量2947吨,下降10.4%;乳品总产量881吨,增长44.0%。至年末,全市生猪存栏数20.09万头,增长44.9%,生猪累计出栏26.07万头,下降4.8%;年末家禽存栏数209.59万只,下降24.5%,家禽累计出栏数637.57万只,下降17.4%;水产品产量7.59万吨,增长1.6%。

据了解,全市将继续推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围绕粮食、茶叶、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重点推动10个千万元以上新投资项目,培育乡村产业增长点。

第二产业

2020年,厦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5%,其中台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0.5%;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4%,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4.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7%,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为1:1.7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3.51%,比上年下降0.6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1倍,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总量前三位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6%,三大行业合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9%。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8%。

至2020年末,厦门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4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14家,合计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1.1%。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4%,合计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7%,其中电子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7.0%,机械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7%。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1.47,比上年提高19.75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70%,提高1.2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73%,提高8.2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8.57%,下降1.4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51次,减慢0.20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88%,提高2.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9.55万元/人,净增1.57万元/人。实现工业利润总额445.53亿元,增长28.9%。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集成电路11.44亿块,增长27.0%;彩色电视机1299万台,增长71.9%;液晶显示模组3905万套,增长23.1%。

第三产业

  • 金融

2020年,厦门市全市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主体48家,其中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12家,与上年末持平。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117.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0%;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417.59亿元,增长13.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75.39亿元,增长20.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009.79亿元,增长14.5%。

至2020年末,厦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424.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548.35亿元,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941.05亿元,增长17.3%,中长期贷款余额7732.08亿元,增长13.2%。

  • 保险

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主体39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1家,人身保险公司1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89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6.46亿元,增长4.3%,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76.08亿元,下降3.5%;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160.38亿元,增长8.5%。全年提供保险保障金额29.88万亿元。赔付支出83.53亿元,增长6.0%,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52.72亿元,增长7.3%;人身险赔付支出30.81亿元,增长3.9%。

  • 证券

2020年,厦门市全市法人证券公司2家,比上年增加1家;证券公司分公司31家,增加4家;证券营业部105家,减少4家;法人期货公司2家;期货分公司20家,增加3家;期货营业部20家,减少1家。至年末,全市证券投资者开立资金账户数242.84万户,增长11.1%;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173.08亿元,增长12.9%;全年证券交易额7.06万亿元,增长42.6%。至年末,期货投资者开立资金账户数6.64万户,增长13.8%;客户保证金余额118.50亿元,增长90.4%;全年期货交易额6.58万亿元,增长88.1%。

  • 国内贸易

2020年,厦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964.46亿元,增长2.6%;餐饮收入329.41亿元,下降4.3%。

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351.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9%;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942.82亿元,下降1.8%。全年零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有212家,实现零售额1132.97亿元,净增113.19亿元,增长11.1%;零售额超千万元的住宿餐饮企业有131家,实现零售额72.74亿元,净减4.83亿元,下降6.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359.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90.21亿元,增长7.6%;粮油食品烟酒饮料类零售额171.53亿元,增长20.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65.70亿元,下降21.8%;通讯器材类零售额93.39亿元,增长2.6%;日用品类零售额84.11亿元,增长24.5%;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44.91亿元,增长4.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30.14亿元,增长45.9%;化妆品类零售额12.11亿元,增长7.1%。

  • 对外贸易

2020年,厦门市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69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3572.92亿元,增长1.2%;进口3342.85亿元,增长16.0%。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23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出口1637.67亿元,增长3.3%,进口666.18亿元,增长8.6%;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2263.74亿元,下降1.2%,其中出口1287.17亿元,下降3.3%,进口976.57亿元,增长1.7%。

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479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出口2091.21亿元,增长1.2%;进口2706.93亿元,增长24.3%。

对台进出口贸易总值40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对台出口125.16亿元,增长14.5%;进口277.21亿元,下降2.2%。

  • 利用外资

2020年,厦门市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87个,合同外资381.3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实际使用外资166.05亿元,增长23.8%。

全年引进千万美元以上项目91个,合同外资50.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新设项目49个,合同外资32.86亿美元,增资项目42个,合同外资17.44亿美元。至年末,历年累计共有63个全球500强公司在厦投资114个项目,合同外资41.2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30亿美元。

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领事机构

领区范围

设馆时间

地址

菲律宾共和国驻厦门总领事馆

福建、江西

1995年1月

厦门市思明区莲花新村凌香里2号

新加坡共和国驻厦门总领事馆

福建、江西

1996年1月

厦门市厦禾路189号银行中心5楼07、08单元

泰王国驻厦门总领事馆

福建、江西

2006年9月19日

厦门市思明区虎园路16号厦门宾馆3号楼

友好城市

国外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英国加的夫郡

1983.3.31

日本佐世保市

1983.10.28

菲律宾宿务市

1984.10.26

美国巴尔的摩市

1985.11.7

新西兰惠灵顿市

1987.6.23

马来西亚槟岛市

1993.11.10

立陶宛考纳斯市

2001.3.11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

2003.8.15

荷兰祖特梅尔市

2005.7.14

印度尼西亚泗水市

2006.6.24

韩国木浦市

2007.7.25

美国萨拉索塔市

2007.11.9

(思明区友城)

希腊马拉松市

2009.1.4

德国特里尔市

2010.11.11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市

2011.1.9

加拿大列治文市

2012.4.27

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

2013.6.20

法国尼斯市

2014.5.22

泰国普吉府

2017.5.11

土耳其伊兹密尔市

2018.1.18

国内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邯郸市

1984.12

鞍山市

1985

普陀区

1986.7

吉安市

1987.6

淄博市

1988.2

汉中市

1988.4

安阳市

1988.5

抚顺市

1988.10

吉林市

1990.12

青岛市

1991.6

丹东市

1991.12

哈尔滨市

1992.5

南京市

1992.10

咸阳市

1992.12

龙岩市

1993.6

三明市

1993.

万州区

1993.9

保定市

1993.11

太原市

1993.1

潍坊市

1994.5

平顶山市

1994.10.21

鹰潭市

1995.1.7

芜湖市

1995.3.8

鸡西市

1995.5.9

长沙市

1995.12.26

韶山市

1995.12.27

安庆市

1996.5.21

大连市

1997.7

温州市

1998.4.8

沈阳市

2005.2.18

兰州市

2007.7

潮州市

2013.7

交通运输

综述

“十三五”期间,厦门推动交通设施网络高质量发展,大交通格局基本成型;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民满意交通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厦门区域航空枢纽地位基本形成,海西铁路枢纽基本成型,“内外通达、环湾放射”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市民出行体验持续提升,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综合运输智慧化发展。

航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市湖里区高崎,距市中心10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于1983年10月通航。2014年12月,4号航站楼正式启用,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上升至2700万人次。据2017年9月机场官网信息显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拥有1条3400米长跑道和2条平行滑行道及10条联络道;停机坪总面积77万平方米,停机位89个;候机楼总建筑面积为23.78万平方米;共通航109个城市,开通境内外航线182条。2016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273.76万人次,同比增长4.2%;货邮吞吐量32.84万吨,同比增长5.7%;起降架次18.35万架次,同比增长1.9%,分别位居中国第11、第12、第13位。

  •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规划占地面积约16.076平方千米,定位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根据规划,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级,跑道长度3600米,属国际最高等级。机场计划于2025年基本建成。

铁路

厦门市境内火车站(截至2021年9月)

车站类型

车站名称

客运站

厦门站

厦门北站

货运站

厦门高崎站

杏林站

前场站

编组站

东孚站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铁路线路(截至2021年9月)

名称

走向

鹰厦铁路

起于鹰潭站,止于厦门站

福厦铁路

起于福州站,止于厦门站

龙厦铁路

起于龙岩站,止于厦门站

厦深铁路

起于厦门北站,止于深圳北站

福厦高速铁路(在建)

起于福州南站,途经厦门北站,止于漳州站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截至2021年9月)

名称

走向

中欧班列(厦门-汉堡)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波兹南-德国汉堡

中欧班列(厦门-莫斯科)

厦门-满洲里-俄罗斯后贝加尔-俄罗斯莫斯科(昆采沃)

中欧班列(厦门-波兹南)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波兹南

中欧班列(厦门-杜伊斯堡)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马拉舍维奇-波兰波兹南-德国杜伊斯堡

建发专列(厦门-莫斯科)

厦门-二连浩特-蒙古扎门乌德-俄罗斯沃尔西诺

中亚班列(厦门-阿拉木图)

厦门-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斯特克-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公路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截至2021年9月)

名称

走向

国家高速公路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

起于辽宁沈阳,途经厦门,止于海南海口

厦门—成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76)

起于厦门,止于四川成都

沙县—厦门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7)

起于厦门,止于福建沙县

宁波—东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3)

起于浙江宁波,途经厦门,止于广东东莞

福建省高速公路

福州—厦门高速公路(闽高速S11)

起于福州连江,止于厦门翔安

晋江—长泰高速公路(闽高速S58)

起于泉州晋江,途经厦门,止于漳州长泰

同安—招银高速公路(闽高速S59)

起于厦门同安,止于漳州龙海

注:截至2021年9月,

1、福厦高速公路厦门段、同招高速公路厦门段部分路段为承担高速公路功能的城市快速路,未加挂高速公路路牌。

2、根据《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规划线位,甬莞高速公路不经过厦门,但该高速公路中安溪官桥—长泰枋洋段因资金、技术等原因未能按原规划线位修建,因此以沙厦高速公路安溪官桥—厦门云埔段及晋长高速公路厦门云埔—长泰枋洋段作为代行线。

以上参考资料:《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

途经厦门市境内的国道、省道(截至2021年9月,含规划线路)

名称

走向

国道

丹东—东兴公路(228国道)

起于辽宁丹东,途经厦门,止于广西东兴

高雄—成都公路(319国道)

起于台湾高雄(规划起点),途经厦门(实际起点),止于四川成都

福州—昆明公路(324国道)

起于福建福州,途经厦门,止于云南昆明

省道

福建省道209线

起于福州长乐,途经厦门,止于漳州龙文

福建省道213线

起于福州闽清,止于厦门翔安

福建省道217线

起于三明大田,止于厦门思明

福建省道318线

起于厦门湖里,止于漳州永定

福建省道507线

起于厦门思明,止于漳州华安

港口

厦门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有通往国际国内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5位。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港由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云霄和诏安等10个港区组成,形成“环两湾辖十区”的格局。

市内交通

  • 进出岛通道
厦门市进出岛通道一览表(截至2021年9月)

状态

名称

全长

主长

跨海段

通车时间

备注

已通

高集海堤

2212米

1900米

1955年10月3日

2010年10月28日改造开工

2012年6月30日建桥

厦门大桥

6695.01米

6599米

2070米

1991年12月19日

海沧大桥

6419米

5926.527米

648米

1999年12月30日

集美大桥

10057米

8430米

3820米

2008年7月1日

杏林大桥

8530米

7480米

5034米

2008年9月1日

翔安隧道

8695米

6050米

4200米

2010年4月26日

海沧隧道

7102米

6280米

2800米

2021年6月17日

在建

翔安大桥

11252米

6500米

4500米

预计2022年

2018年12月20日开工

规划

第三东通道

前期研究

厦门岛-翔安机场

地铁

厦门地铁(Amoy Transit Rail(AMTR),Xiamen Metro),是服务于厦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截至2021年9月,厦门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厦门火车站—蔡厝段)。线路采用地铁系统,里程总长98.4千米,共设车站77座(开放运营70座)。在建线路共有3条,包括3号线(蔡厝—翔安机场段)、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线路,在建线路里程总长约83.7千米。

厦门地铁已运营线路(截至2021年9月)

地铁线路

起止站点

线路长度

车站数量

开通日期

车辆编组

识别色

厦门地铁1号线

镇海路站—岩内站

30.3千米

24座

2017年12月31日

6B

橙色

厦门地铁2号线

天竺山站—五缘湾站

41.6千米

32座

(运营30座)

2019年12月25日

6B

绿色

厦门地铁3号线

厦门火车站—蔡厝站

26.5千米

21座

(运营16座)

2021年6月25日

6B

天蓝色

厦门地铁在建线路(截至2021年9月)

线路

起止站点

线路长度

车站数

开工日期

预计开通时间

厦门地铁3号线

蔡厝站—翔安机场站

10.3千米

5座

2015.12.28

2025年

厦门地铁4号线

后溪站—翔安机场站

44.8千米

12座

2015.12.28

2025年

厦门地铁6号线

林埭西站—华侨大学站

18.8千米

13座

2016.12.30

2024年

龙池大道站—林埭西站

9.8千米

7座

2019.12.26

2024年

快速公交

厦门快速公交(Xiamen Bus Rapid Transit),又称厦门BRT,是服务于厦门市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于2008年8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是福建省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个采取高架桥模式的快速公交系统。截至2021年9月,厦门快速公交开通运营线路共有8条,包括5条常规线路和3条高峰区间线路,共设车站45座。

快速公交

线路

起点站

最早开通日期

识别色

厦门公交快1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厦门北站

2008年8月31日

绿色

厦门公交快2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同安枢纽站

2008年8月31日

黄色

厦门公交快3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前埔枢纽站

2008年8月31日

红色

厦门公交快5路

前埔枢纽站—同安枢纽站

2015年8月1日

蓝色

厦门公交快6路

前埔枢纽站—厦门北站

2016年1月31日

橙色

厦门公交快7路

洪文站—开禾路口站

2016年3月14日

紫色

厦门公交快8路

第一码头枢纽站—高崎机场枢纽站

2018年10月15日

浅紫色

厦门公交快9路

前埔枢纽站—高崎机场枢纽站

2019年5月6日

浅蓝色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82家、国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46家。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025家、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6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3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3家,其中国家级7家。全市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3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家、企业技术中心214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4家、新型研发机构40家。市级众创空间229家,其中省级86家、国家备案43家、国家专业化示范3家,市级专业化34家。国内专利授权量295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06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3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93件。新登记科技成果314项,60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奖。

文化事业

2020年,厦门市成功举办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盛典系列活动。厦门市专业文艺院团获田汉戏剧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艺比赛各类奖项79个;深入社区、乡村、景区、学校、军营等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553场;创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节目99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节目11个,数字化拍摄录制13个地方戏曲剧(节)目,上传至互联网进行推广传播。歌仔戏《侨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并作为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大戏。中国、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全市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247处(共300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5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61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98个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91个点);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89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9个,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南音、送王船)、国家级12个、省级36个、市级41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5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51人、市级111人。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全市共有公共文化馆7个;经福建省文物局登记备案博物馆、纪念馆12家;公共图书馆10个。出版发行各类报纸6种,期刊25种,侨刊乡讯14种。共有广播节目7套、电视节目6套。全市院线影院54家、银幕数354块,全年商业电影票房1.63亿元。

2019年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年份)长期落户厦门,并获得未来五届十年的举办权,为厦门市影视产业升级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力争到2025年,将厦门打造为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

厦门市国家一级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

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思明区图书馆

湖里区图书馆

厦门市集美区图书馆

集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海沧区图书馆

同安区图书馆

翔安区图书馆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484所,学年初招生数31.30万人,在校学生数102.47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6所,学年初招生数5.88万人,在校学生数18.86万人;普通中等学校133所,学年初招生数9.96万人,在校学生数26.19万人;小学291所,学年初招生数6.79万人,在校学生数36.51万人;幼儿园1037所,学年初在园人数20.8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学年初在校学生1007人。在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6.12万人,平均一名教师负担学生17人。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 基础教育
福建省示范小学

厦门市实验小学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厦门市槟榔小学

厦门市大同小学

厦门市滨东小学

厦门市演武小学

厦门市民立小学

厦门市人民小学

集美小学

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

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

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

福建省示范初中

厦门市槟榔中学

厦门市第九中学

厦门市湖里中学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厦门市大同中学

厦门市莲花中学

厦门市柑岭中学

  • 中等教育
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厦门松柏中学

华侨大学集美附属中学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厦门市湖滨中学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厦门外国语学校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厦门市第三中学

厦门市海沧中学

厦门市灌口中学

厦门市杏南中学

  • 高等教育
普通高校名单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备注

厦门大学

本科

双一流A(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本科

公立

厦门理工学院

本科

公立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本科

直属学院

集美大学

本科

公立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本科

公立

厦门医学院

本科

公立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本科

独立学院

厦门工学院

本科

民办

厦门华厦学院

本科

民办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在职培训、全日制会计硕士教育

公立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公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专科

公立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民办

厦门科技专修学院

专修学院

民办

厦门远东专修学院

专修学院

民办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71个,其中医院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卫生院13个、门诊部463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院1个、疗养院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8540人,其中执业医师14955人,执业助理医师1166人,注册护士16866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9470张,其中医院18238张,疗养院14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338张,公共卫生机构床位数754张。

2020年11月,厦门市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

三甲医院

类别

医院名称

综合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中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

专科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厦门市仙岳医院

社会保障

至2020年末,厦门市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4.95万人、259.33万人、258.3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7%、7.2%、7.4%。其中外来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的人数分别为163.49、164.07、163.24万人,分别增长7.1%、7.2%、7.2%。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9.06亿元、支出418.57亿元,三项社会保险基金历年累计结余481.88亿元。

全市有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31家,工伤保险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3家,工伤保险协议康复机构7家。共发放本市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3.81万人、3.54亿元。38.88万名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服务,全市社会化管理率为99.99%,社区管理率达到100%。

至2020年末,厦门市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45.21、258.2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5%、13.4%。其中外来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63.20、163.20万人,分别增长7.9%、8.1%。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合计基金收入117.69亿元、支出94.46亿元,两项社会保险基金历年累计结余265.40亿元。

厦门市全市有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706家,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1265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服务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医务室29家、村卫生所285家。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77亿元,救助106.82万人次。

人民生活

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40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1495元,增长5.1%;人均经营净收入5007元,下降3.6%;人均财产净收入7089元,增长5.6%;人均转移净收入4549元,增长1.3%。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491元,下降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31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3901元,增长5.0%;人均经营净收入4956元,下降4.3%;人均财产净收入7681元,增长5.6%;人均转移净收入4793元,增长0.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069元,下降1.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2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726元,增长7.3%;人均经营净收入5504元,增长2.8%;人均财产净收入1235元,增长5.0%;人均转移净收入2147元,增长2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02元,增长1.0%。

2020年,厦门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至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4%。

环境保护

2020年,厦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3)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4,优良率(99.7%)排名并列第3,六项主要污染物“五降一平”,PM2.5浓度18μg/m3;水环境质量方面,流域国控断面、主要河流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小流域“以奖促治”断面、饮用水源地和黑臭水体等水质实现“6个100%”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82.4%,同安湾水质由劣四类提升为二类;工业地块安全利用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均达100%,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9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9dB(A)。

体育事业

2020年,厦门市全年获得全国冠军20项,亚军33项,季军29项。厦门趣店足球俱乐部获得全国中冠足球联赛第二名,成功取得中乙联赛资格。特房羽毛球俱乐部获得2020年全国第三名。全市34所学校获得“省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表彰和扶持。体育彩票年销售额16.8亿元。全市登记注册体育协会278家,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236人,共有88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

  • 厦门马拉松赛

厦门马拉松赛是中国田径协会、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性马拉松赛事。赛事创办于2003年,原名“厦门国际马拉松赛”,2018年起更名为“厦门马拉松赛”。自2007年底起,连续13年获得“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认证,2021年,获“世界田联精英白金标赛事”认证,连续获得中国田协“金牌赛事”认证。厦门马拉松赛设有全程马拉松项目,冠军奖金最高可达45000美元。

  • 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是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性马拉松赛事。赛事创办于2016年,其前身为2015年12月12日举办的“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配套赛”,自2016年起独立为新赛事。2020年获得中国田协“金牌赛事”认证。

  • 其他

2020年6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定为2020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2021年2月,入选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名单。

2021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决定命名厦门市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历史文化

通行语言

厦门地方上使用闽南方言之厦门话,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通行于闽南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一些地区以及浙江、江西、广西、江苏和福建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也有讲闽南方言的“福佬话”(属闽南语“闽台片”)互通。千余年来,闽南、潮汕一带有不少人出洋谋生而相继向外移居。人语相随,东南亚诸国有相当一部分华侨和华裔仍然以闽南方言作为他们的交际工具。

民俗文化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是在中秋节时用于娱乐的一种游戏,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专有名为会饼,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正月初三忌拜年,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宗教信仰

厦门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以佛教为主。

闽南古刹有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基督教新街礼拜堂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堂”;天主教厦门教区设于鼓浪屿,是闽南天主教对外交往的中心。

文化遗产

厦门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有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答嘴鼓、厦门漆线雕技艺、童谣(闽南童谣)、讲古、民间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节(中秋博饼)、民间信俗(闽台送王船)、抬阁(海沧蜈蚣阁)、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2020年12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高甲戏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 歌仔戏

歌仔戏(发音:歌子戏或歌崽戏,后者在台湾较流行),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漳州的传统戏曲,故亦称之为芗剧,后传到台湾并得到进一步发扬。“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普通话表达就是“小歌”),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成为早期闽南地区和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 漆线雕

漆线雕,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漆线雕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

  • 送王船

送王船,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泉州、厦门、漳州)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地方特产

厦门全年盛产海鲜,种类繁多,有龙虾、鲍鱼、螃蟹,还有虾、螺、贝类等。特色小吃有面线糊、沙茶面、土笋冻、海蛎煎、炸五香、花生汤、烧肉粽等。

风景名胜

风景

鼓浪屿

鼓浪屿,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高,被赞为琴岛。主要旅游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诗僧觉光和尚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齐备,住僧常达百余众,清初又废于兵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并以之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更名为南普陀寺,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参诸和尚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衔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万石植物园,一侧是南普陀寺,一侧是白城沙滩,与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隔海相望。包括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以及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环岛路

环岛路,是环绕厦门岛的城市干道,宽60米,双向6车道,为城市一级次干道。机动车道18-24米,非机动车道6-7米,人行道6-8米,绿化带80-100米。白城到黄厝段,1997年2月动工,1998年9月8日竣工。黄厝到前埔段,1999年9月8日竣工。会展中心至香山段,1999年9月动工,2000年9月竣工。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开通香山至五通段。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胡里山炮台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

同安影视城

同安影视城,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宫殿,总占地面积1000亩,首期投资达1.35亿元,2009年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同安区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厦门园林植物园

厦门园林植物园,俗称“万石植物园”,位于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紧邻中山路商圈。始建于1960年,占地4.9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是省、市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与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

厦门园林博览苑

厦门园林博览苑,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规划片区总面积6.76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3.03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主展区、生态湿地公园、水景及水上运动、温泉度假村等商业配套设施。园博苑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

青礁慈济祖宫

青礁慈济祖宫,又称东宫,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为纪念保生大帝吴夲而建,是厦门市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和历史文化古迹。青礁慈济祖宫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北辰山

北辰山,俗称北山岩,是厦门十二道名著风景之一,地处厦门市同安区东北隅,在同安五显镇境内,毗邻南安,距同安城区12千米。1998年被福建省政府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2.2平方千米。为低山丘陵、花岗岩地貌,以十二龙潭瀑布为主要特色。北辰山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北辰山的广利庙又名“忠惠尊王庙”,是百姓为纪念被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封为“闽王”的王审知而建造的。相传农历二月十二日,是“闽王”成仙之日,前后五日,北辰山庙会盛况空前,游人香客如织,鞭炮声与戏曲声不绝于耳,成为独特的民俗景观。北辰山上的“仙宫”尚存有宋、明、清三朝石刻。从北辰山顶飞流而下的瀑布有近千米长,且数千年不干涸。山体由于受水流的长期冲刷而形成一条峡谷和12个从上至下顺势分布的水潭,被称为十二龙潭。北山十二龙潭是厦门二十名景之一。此外北辰山还有仙姑洞、仙女瀑、水天洞、闽王王审知衣冠冢、山门、石龟、石牛、石船、石轿等景观。

金光湖

金光湖,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内田村,距同安城区23千米,厦门市区60千米。林区山形如“湖”状,四周六条山岭和两座小山交相环抱,构成“金”字形,旭日初生、叶露晶莹、金光闪闪,故名“金光湖”。金光湖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林海茫茫,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不胜枚举,林区总面积7768亩,最高海拔845米。

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森林公园,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史载,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并留下浴龙池、浴龙桥、皇帝井等古迹。森林公园内规划建设风情度假区、高级度假酒店区、体育公园区、动物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闽台果蔬花卉区,游客还能在皓月湖垂钓。可森林游览、登山探险、狩猎、野营休憩等。

五缘湾湿地公园

五缘湾湿地公园,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占地85公顷,是厦门最大的公园,也是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五缘湾湿地公园内具有水栖和湿生植物带、水生植物群落、芦苇及湿地区域植物群落,并种植有台湾相思树、木槿、银合欢、睡莲、红树林等植物;栖息在湿地中的鸟类包括9科25种湿地水鸟和17科29种山林和农田鸟类。

野山谷生态乐园

野山谷生态乐园,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境内,距离厦门市中心45千米。旅游区由六大野趣景区构成,分别是热带雨林叠瀑探幽区、金溪峡谷探险区、银溪峡谷野外生存体验区、千亩茶园观光区、森林别墅休闲区、原木游戏娱乐区。旅游区境内因两条长年奔腾不息的金溪、银溪环谷相抱,构成闽南地区罕见的峡谷景观。

观音山海滨旅游休闲区

观音山海滨旅游休闲区,地处厦门城市总体规划“三环三辐射”道路网主骨架的第一环—环岛路上,位于环岛路北段香山至五通段,项目占地面积37.5公顷,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4万平方米,停车位1000个。休闲区东临大海,与金门岛遥遥相对,拥有2.8千米长的美丽海滩,大型海滨游泳场;西邻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厦门软件园二期;北与翔安隧道相连,南接香山国际游艇码头、厦门国际网球中心及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厦门方特梦幻王国

厦门方特梦幻王国,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是华强方特集团自主研发的一个大型高科技主题乐园。其最大特点是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将动漫卡通、电影特技等国际时尚娱乐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巧妙融合,创造出充满幻想和创意的神奇天地。

厦门桥梁博物馆

厦门桥梁博物馆,坐落在海沧大桥东岸锚碇内,这是在大桥硕大的锚碇里建起来的我国第一座桥梁博物馆。它的造型设计、内容丰富、科技手段先进,展示了高科技水平,为海沧大桥增添景色。博物馆由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示馆和海沧大桥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五层是大桥监控中心。这是海沧大桥交通指挥的核心,她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分析统计、控制高度、文档管理、图像图形显示和自检报警等多种现代化管理功能,显示我国建桥的高科技水平。

著名人物

名人

薛令之:(683~756年)字珍君,号明月先生。福建长溪廉村(今福安市溪塘镇廉村)人。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开元间累迁左补阙兼太子侍读,与贺知章并侍东宫。后因李林甫冷落东宫,赋诗讽谏唐玄宗,引起玄宗不满,遂托病辞官归里。后迁居厦门岛,所居处因而得名薛岭。他以诗文名,为闽人以诗赋登第第一人。有《明月先生集》、《补阙集》行世。

薛舜俞:(生卒年未详)字钦父,薛岭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被授予南剑州(今南平市)教授(学官)。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人)。北宋宰相,著名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先后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为官清廉,他创造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钟。

陈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近代民族英雄,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师提督。鸦片战争期间率部在吴淞口抗击来犯的英国舰队时牺牲。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早年侨居新加坡经营实业,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1950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侨联主席等职。

马约翰:(1882年~1966年),福建厦门人。清华大学体育教授、柏林奥运会中国队的领队、中国体育事业奠基人,曾任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总教练、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解放后曾任中华中国体育总会主席。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当代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妇联副主席等职。

钟南山:福建厦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特等功臣,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重要推动者,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组长

城市荣誉

荣誉

荣誉称号

获得年份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1991年起连续8届

国家卫生城市

1996年~2011年(连续15年)

国家园林城市

1997年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1997年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1998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1999年、2004年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1999年、2003年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奖

2000年

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城市

2001年

国际花园城市

2002年

全国交通管理模范水平(一等城市)

2003年

中国人居环境奖

联合国人居奖

2004年

全国文明城市

2005年、2008年、2011年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2006年、2011年

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2006年、2007年、2008年

最受农民工欢迎十大城市

2007年

全国宜居城市

2007年、2011年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007年、2008年

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

2007年

全国节水型城市

2009年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2009年、2010年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2009年

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

2009年、2010年

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2010年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中国十大最受关注会议目的地

中国最佳绿色会议城市

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

中国休闲城市

2010年、2011年、2012年

中国青年喜爱的海西旅游目的地

2010年

中国十大低碳城市

2011年

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最浪漫休闲城市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2012年

国家森林城市

2013年

首批创建全国法治城市先进单位

中国最美会议城市

城市网络形象十佳

2015年度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2015年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2016年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城市

2017年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畅游中国100城

2018年

潜在的国家重要金融、贸易、对外交往中心

城市产业竞争力全国第38

世界二线城市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22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17

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第22

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9名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6

2019年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城市20强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32名

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榜单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

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荣誉

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20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综合指数评价排名第4

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年

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20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第39名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第一批延续)

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0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2021年3月

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1年4月16日

202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1年4月

2020年-2021年中国十大舒适之城

2021年4月

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2021年7月12日

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9月2日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2021年9月

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2021年10月

该文章由作者:【徐家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