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华侨中学(福建省福州市公办中学)

福州华侨中学是公办侨助的市属中学,是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校、福州市文明学校、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实验项目试验校。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升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名誉主席赖庆辉为名誉校长、董事长。庄金业任校长。

华侨校史

校园占地近40亩,总建筑面积19747平方米,校内绿树葱茏、芳草茵茵,楼宇错落有致,环境幽雅宜人。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常委、香港永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永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主席赖庆辉为名誉校长,福建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教育硕士、台江区人大代表徐聪任校长。

学校创建之初,系由林珠光、俞昌檀、杨银仙、郭瑞人,陈仰曾、叶鸿宝等六位爱国华侨联合筹资兴办。是一所侨办公助的私立中学。至六十年代初,学校已初具规模。

当时,学校除在国内招生外,还接收海外侨生,在校侨生数曾多达二百余人。学校经“文革”冲击,至一九六八年全国复课时,华侨董事会已溃散,由政府出资扶持重新开学。此后,学校转制为公立中学。

曾先后易名“东方红中学”,福州二十六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侨务政策逐步落实。在华侨校友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一九八三年十月,学校恢复了“福州华侨中学”的校名。

此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在财政拨款、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爱国华侨也积极捐资兴学。自一九八三年至今,赖庆辉等一批爱国华侨共捐赠办学经费300余万元,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复名后,校“董事会”作为捐资助学的机构恢复了活动。初由林珠光任董事长,杨银仙、赖庆辉任副董事长。一九九五年换届改选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常委、香港永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永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主席赖庆辉先生任董事长。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市人民政府授予赖庆辉先生“福州华侨中学名誉校长”荣誉称号。

一九八四年,为满足社会需求,学校曾开办计算机职高班。二○○○年,为规范办学模式,该班停止招生,最后一届学生于2002年毕业。

一九九五年,学校经市教委批准,在初中部开办英语特色班,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强化英语口语能力。特色班毕业生历届中考优秀率均在75%以上。

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员工185人,专任教师173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94%,其中,双学位、硕士生共12人,高级教师62人,中级教师94人。现有特级教师2人,福建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4人,福州名师工作室成员4人,省市骨干教师33人。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按省一级达标学校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美术、音乐、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拥有多功能的体育馆、田径场、藏书11万余册的图书馆;所有教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和复盖全校办公、教学场所的主干带宽千兆的计算机网络。

建校以来,侨中人秉承“笃学上进,励志报国”的校训,追求“团结、上进、勤奋、竞取”的校风,“敬业奉献、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好问”的学风,发扬海外华侨自强不息、努力拼博的创业精神,为福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办学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学校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海外华文培训基地学校、福建省第二批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福州市绿色学校、福州市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优秀集体、福州市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工会小家(物理组)、福州市收费规范学校、福建省“十一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桥中人正共同努力,要把侨中办成一所管理严、校风正、质量高、设施齐、师生和谐发展,具有侨校办学特色的省一级达标学校。

学校简介

校园文化

校训

笃学上进,励志报国。

校风

团结文明勤奋进取

教风

敬业奉献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学风

勤学好问善思

校园环境

校园占地32亩,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校内绿树葱茏、芳草茵茵,楼宇错落有致,环境幽雅宜人。

办学规模

学校设初、高中部共4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0班,初中18班,在校生约2500人,教职员工188人。

硬件设施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除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美术、音乐、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外,还设有一座体育馆、五间多媒体演示教室、两间语言实验室、三间计算机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及学生电子阅览室等不确定时间,图书馆藏书10.4万余册。

学校建成了复盖全校办公、教学场所的主干带宽千兆的计算机网络,学校也筹建200米跑道田径场。

办学质量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办学成果显着。初中“三率”逼近二级达标水平。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各项竞赛,成绩可喜。

两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决赛一等奖;全国华罗庚数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福建赛区一、二等奖;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福州赛区二等奖;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二等奖等20多人次。

高考概况

近三年普高毕业生上高招录取线比率分别是:2010—84%、2011—89%、2012-78%。全国著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几十所高校都有侨中毕业的莘莘学子。

招生计划

市教育局下达侨中2007年高中招生计划数为10个班,520人。

奖学措施

华侨董事会为学校设以下两项奖励:①赖庆辉高考奖学金:对每年高中第一名奖1500元,高考前10名录取于本科大学者奖人民币1000元;录取重点大学者奖人民币1200元;优秀生入学奖励:凡中考第一志愿报侨中,且以高于当年中招第一条投挡线录取者,给予三年免学费奖励。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员工196人,专任教师17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87%,其中,双学位、硕士生共9人,高级教师54人,中级教师79人,中高级教师占78%。中共党员56人,占教工总数33%;共青团员39人,占教工总数18%;各民主党派人士共12人,占教工总数6%。女教工116人,占教工总数60%。

年教师(35岁以下)10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62%,专任教师总平均年龄37岁。具有本科学历者占78%(高中部达91.3%),具有高级职称者48人,中级70人。

具有高、中级职称者合计数占专任教师数的65%福州华侨中学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团结紧密、积极向上、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队伍。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初学校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新的发展目标:“心齐劲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通过五年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严、校风正、质量高、设施齐、师生和谐发展,具有侨中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浓厚的省一级达标学校。”

办学事迹

一、办学方向坚定正确

长期以来学校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2000年,学校被确认为省普通完中三级达标学校,2000年和2002年连续两届评为福州市文明学校。

2004年12月,学校通过省普通完中二级达标学校的市级验收。2005年5月,省教育厅正式确认福州华侨中学为福建省普通完中二级达标学校。

二、教育质量稳步上升。2005年以来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体质健康合格率稳定于95%以上,初中的巩固率和按时毕业率、高中的会考合格率和优良率均超过二级达标校的验收指标,逐年稳中有升。

三、师资建设卓有成效学校通过持之以恒的师德教育,有计划进行的业务培训、积极鼓励在职进修和努力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表现为:①教工精神面貌良好,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强,集体荣誉感强,团队精神好,从[教工之家]中的[园丁风采]中可见一斑,②队伍年轻化,富有活力,③学历层次明显提高,④教学业务能力提高,职称结构优化。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正在迅速成长。2003年省教工会授予本校省先进教工之家荣誉称号。

四、课程改革与时俱进学校通过各类培训、组织学习新颁《课标》,及时更新领导和老师的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标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

组织校本培训,加强心理教育、劳技教育,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努力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详情参阅相关栏目。在2004年10月市教育局组织的课改评估中,我校的课改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和良好评价。

五、环境设施日臻完善

校园环境改造与教学设施改善均取得长足的进展。2000年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改,并对各座大楼重新进行外装修,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还新建了教工活动中心。2001年开始改造学校图书馆,改善教研组办公环境,并在新拓宽的宁化支路营建26间沿街店面。

2002年新建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共6间,还建成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并改善了职能部门的办公环境,2003年建成了性能良好的宽带校园网,并建成学生电子阅览室,连同为职能部门配置电脑,总共添置终端设备近100台。

2004年改造了8间理化生实验室,新建4间劳技教室并添置了一批实验仪器和体育设施,环境的日臻完善保证了教育教学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六、高中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学校仅有普高6个班(高三2个班,高二1个班,高一3个班),高中在校生为270人,2004年秋季高中的班级数已达24个班,高中在校生数达1212人。

七、社会声誉不断提高随着学校的校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校容校貌的进一步改善和教育质量的稳步上升,学校社会声誉也不断提高,学校初中英语班,中考成绩连年优异,录取于一级达标校的比率稳定在50%以上,高考录取率从1999年的81%上升到2004年的95%。

该文章由作者:【八音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