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是由约翰·G·艾维尔森执导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寂寂无名的拳手洛奇获得与重量级拳王阿波罗争夺拳王的故事,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塔莉娅·夏尔等主演,影片于1976年12月3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东部费城的一个贫民区。三十岁的洛奇(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饰)体格魁梧,力大如牛。他是一黑社会组织的小喽罗,也是业余拳击手,经常充当陪打人,连打四场,却连一点小费也拿不到。洛奇有个朋友叫波里,在屠宰场干活。一天,洛奇去附近一家商店买东西,看到女售货员瘦弱而羞涩的样子,不知怎么地产生了怜悯。原来她是波里(波特·杨饰)的妹妹,叫艾黛丽安(塔莉娅·夏尔饰),容貌平常,性格内向。洛奇虽脾气习性跟她迥然不同,但已暗中爱上了她,而她却没有轻易的坠入情网。洛奇拼命追求她,这位从没得到男性慰藉的老大姑娘终于与他相爱。两人经常幻想着有一天能改变目前的处境,过上好日子。机会终于来了。美国重量级黑人拳击冠军阿波罗(卡尔·韦瑟斯饰)对手因受伤而退出了比赛,主办人灵机一动,挑选洛奇作为出赛对手。由于此次比赛是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一个项目,优胜者可以获得15万美元巨款,贫困潦倒的三流拳击手洛奇顿时成为电视台和报刊记者竞相采访的对象。虽然洛奇心里明白他是打不赢对手的,但他认为,只要能和世界冠军打15个回合而不被击倒,那就是他的胜利。抱着这一信念,他抓紧时间刻苦训练。洛奇是左撇子,左手勾拳不错,但右手就不行了。在教练米基的悉心指导下,洛奇刻苦训练出一套新拳路。波里为他打气,特别是艾黛丽安把自己的心灵也倾注给洛奇。现在他可不是一个窝囊废了,在理想与爱情的鼓舞下,他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比赛的那一天,洛奇以昂扬的斗志上阵了,他和阿波罗拼得你死我活。尽管阿波罗不断戏弄他,但他沉着应战。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视线模糊,但他一直苦撑了15个回合……影片以他和女友艾德丽互相拥抱结束。
演职员表
角色 | 演员 |
洛奇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艾黛丽安 | 塔莉娅·夏尔 |
阿波罗 | 卡尔·韦瑟斯 |
Mickey | 布吉斯·梅迪斯 |
Paulie | 波特·杨 |
Jergens | Thayer David |
Gazzo | Joe Spinell |
Mike | Jimmy Gambina |
Fight Announcer | Bill Baldwin |
Cut Man(as Al Salvani) | Al Silvani |
出品人 | Robert Chartoff、Irwin Winkler |
制作人 | 罗伯特·查托夫、艾文·温克勒、Gene Kirkwood |
导演 | 约翰·G·艾维尔森 |
副导演(助理) | Fred T、 Gallo、Steve Perry |
编剧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摄影 | 詹姆斯·克拉布 |
配乐 | 比尔·康提 |
剪辑 | Richard Halsey、Scott Conrad |
艺术指导 | James H、 Spencer |
录音 | Joe Tuley、Bill Conti、Ami Hadani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幕后花絮
1、为了凑足预算,制片方甚至把他们的房子作为抵押。
2、洛奇镜子上的那些照片,的确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年少时的照片。
3、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把电影版权卖给米高梅的条件是,他自己必须是电影的主角。
4、影片原计划有两个结局,但由于另一个结局需要很多临时演员,这段戏只好作废。
5、在承认对阿波罗的害怕和怀疑的那场戏中,洛奇是表现振作起来的,史泰龙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来拍摄了这场戏份。
6、在拳击训练的戏份中,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确实是搏击大块的冻肉。为表现多角度的镜头,他反复这么练习着。当拍摄完成后,他的指关节已经完全平整,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
7、该片剧本原本有些阴暗:米奇是种族主义者,洛奇最终因不愿成为职业拳手而输掉了比赛,这些元素在影片拍摄期间被酌情更改。
8、洛奇和艾德在洛奇的厨房亲吻的这段戏,和原剧本上设想的拍摄并不一样。塔莉娅·夏尔的感冒刚好,她担心这样会使得史泰隆生病,所以她亲他的时候很犹豫。但制片方认为这样的表现实际上改进了剧本,于是在影片中保留了下来。
9、在拍摄最后决战场景时,史泰龙和韦瑟斯全都饱受伤痛之苦,前者肋部青紫,后者鼻骨受损。在拍摄洛奇与艾德里安的初次约会时,剧组本想在冰场营业期间取景,可影片拍摄经费有限,制片方无力支付数百位临时演员的片酬,无奈之下,剧组效仿了洛奇在片中的做法,买通冰场看门人在闭店之后拍摄。
穿帮镜头
1、当洛奇答复让米奇进门的时候,他家门牌号码上的数字“2”不见了。
2、连贯性:洛奇和阿波罗的最后一局时间不到2分钟,每局应该是3分钟。
3、发现错误:在训练的时候,洛奇单手伏地挺身的动作是同一组镜头,一遍又一遍重复播放着。
4、发现错误:当洛奇告诉他的助手,帮他划道伤口以减轻眼睛上的肿痛时,可以看到助手拿着一把小刀照作,在他手里还有一个小瓶子同时往洛奇脸上喷假的血。
5、连贯性:当米奇来家里拜访时,洛奇走进房间,在门上有三个飞镖。洛奇第一次打开门,还是三个飞镖,但已经完全是另一种形状。
6、连贯性:在大较量过程中,好几次镜头里竞技场都是空的。
7、连贯性:当洛奇看见玛丽,问她的哥哥是否知道她被那些"椰子"耽误了,他正吸着一支烟。当他抱着她的时候,香烟不见了。
获奖记录
时间及奖项类型 | 具体奖项 | 获奖者/获奖作品 |
1977年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洛奇》(获奖) |
最佳导演 | 约翰·G·艾维尔森(获奖) | |
最佳电影剪辑 | Richard Halsey Scott Conrad(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塔莉娅·夏尔(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布吉斯·梅迪斯 波特·杨(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提名) | |
最佳音响 | Harry W、 Tetrick Bud Alper等(提名) | |
最佳原创歌曲 | Bill Conti Carol Connors等(提名) | |
1977年第34届美国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影片 | 《洛奇》(获奖)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提名) | |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塔莉娅·夏尔(提名) | |
最佳导演 | 约翰·G·艾维尔森(提名) | |
最佳编剧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提名) | |
最佳电影配乐 | Bill Conti(提名) | |
1978年第3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洛奇》(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提名) | |
最佳导演 | 约翰·G·艾维尔森(提名) | |
最佳剧本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提名) | |
最佳剪辑 | Richard Halsey(提名) | |
1978年第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洛奇》(获奖) |
1997年第21届意大利大卫奖 | 最佳外国男演员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获奖)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洛奇》的剧本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撰写,创作灵感源于穆罕默德·阿里与查克·维普纳的拳赛,后者当时还是无名小卒,却坚持到第十五回合才被拳王阿里技术击倒,赛前曾有记者质疑维普纳能否生还,维普的回答是:我是人生中的幸存者,如果我能在海军陆战队中幸存下来,那么阿里的拳头也不足为惧。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观看了该场比赛,被维普纳的精神打动,在拳赛结束后,开始撰写《洛奇》的剧本。
演员选择
米高梅买下了《洛奇》的剧本,希望聘请罗伯特·雷德福、瑞安·奥尼尔、伯特·雷诺兹或詹姆斯·凯恩等演员扮演洛奇,但史泰龙出售剧本的条件之一便是“他自己必须是电影的主角”,最终米高梅同意史泰龙出演洛奇一角。关于阿波罗的饰演者,卡利·绍德莱斯曾是扮演艾德里安的最初人选,后来因片酬问题而无缘该片。肯·诺顿也曾希望出演,他正是克里德的角色原型,但他最终让位给卡尔·韦瑟斯。苏珊·萨兰登也曾参加角色艾黛丽安的试镜,但制片方认为面容娇好的她不合适扮演艾黛丽安,最终选择了塔莉娅·夏尔。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影片结构简洁,感情真挚,尤其能激发观众同情弱者的心态。影片虽然属于小本制作,没有任何大场面,没有精雕细刻的痕迹,但充满了原始之美,表演、台词和配乐都相当到位。《洛奇》用一个美国梦的故事凸现出了美国精神,作为一个下层社会的不起眼人物,他的生活波澜不惊,平淡无奇,本人也似乎显得有些木讷古板,但当世界拳击冠军决定把他视为提高自己声誉的沙包时,他内心那股永不服输的精神才表露无遗,艰苦的训练证实了一个男人在面对巨大压力和挑战时所应该体现的精神。《洛奇》通过影片表现了这种顽强不服输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中某些地方明显是超越国界的。(新浪网评)
负面评价
《洛奇》的形式和20世纪70年代的励志影片并没有什么不同。(《Time Out》评)部分情节没有新意,略显老套,在很多影片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内容,史泰龙的表演也还有进步空间。(《TIME Magazine》评)影片也由于为了引起蓝领工人的共鸣而导致部分情节模棱两可。(《Variety》评)
该文章由作者:【宇佐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