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出自西周时期周厉王的一个成语典故,在语法上用作谓语、定语、补语。药:用药治疗,谓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近义词:病入膏肓、气息奄奄、无可救药、奄奄一息。反义词: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出处
《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例句
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n
成语典故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明宋濂《傅守刚墓碣》:“鱼烂河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马南邨《燕山夜话·学问不可穿凿》:“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亦作“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清 葆光子《物妖志·柳》:“希侃忽遘异疾,不可救疗。”
该文章由作者:【哥伦比亚首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